时间:2006年8月5日星期六早上第四节课
地点:高三级四班教室
执教者:杨鹏举
……
师:在我们前面的学习中已经了解到孟子曾坚持不懈的向各个诸侯国宣扬着自己的“仁政”思想,并且给国君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大家回忆一下在《齐桓晋文之事》一文中提出了怎样的方案?
生:齐声答道“保民而王……”
师:在《庄暴见孟子》一文中他设计出怎样的方案呢?
生:齐声道“与民同乐……”
师:很好,这些都是“仁政”思想的具体体现,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短文《孟子见梁襄王》一起看看他又提出了怎样的方案?大家把书翻开做好准备,咱们先把文章齐读一边。
“孟子见梁襄王”一……二
生:齐读文章 ……
师:黑板上写出需要注意的字音,并加以强调。现在给大家五分钟时间各人用自己的方式来读这篇文章。 ……
五分钟之后
师:文章比较简短,想必大家对内容已有大致了解了。咱们先来看标题中的这个“梁襄王”他是何许人也?
部分学生读下面注释
师:史料上有一句话对这个人的一生进行了概括说他是“一生无所作为的平庸之君”。可以说他为国家的统一、繁荣昌盛没做出多少贡献。那大家知不知道他的父亲是谁?
学生在下面注释中看到他是梁惠王的儿子。
师:梁惠王这个人大家熟悉吗?
学生摇头表示不知道(个别学生在下面喊道“不认识”、“没见过”)
师:我们在高一时学过孟子的一篇文章叫《寡人之于国也》大家有没有印象?
生:各种反应,表示学过这篇文章。
师:在这篇文章中孟子说服的对象是谁?
生:部分学生说道“梁惠王”
师:对,梁惠王是一个励精图治的国君他治理国家尽心尽责。希望自己的国家强于别国,曾向当时的理论专家孟子虚心请教如何才能使自己的国家更加强大,宏伟蓝图的伟大设计师孟子以他天才般的想像构造出了一个和谐的小康社会。今天他的儿子子承父业乐此不疲的又来向孟子请教如何治理国家这一问题。请同学们回答这个问题:这篇文章所记叙的两人之间的对话是不是现场直播?
生:笑着说不是直播是转播。
师:何以见得?
生:“出,语人曰”说的是孟子从梁襄王那儿出来以后向别人说起这件事。
师:孟子首先谈了一下自己对这个大王的印象,印象如何?
生:不好,说他根本不象一个国君,没有国君的威严。
师:大家讨论一下,当时孟子见到的梁襄王应该是怎样一副打扮,或是有怎样的举动?
学生乱七八糟的议论着……
师:在我们的心目中一国之君应该是怎样的?
学生1:严肃、令人生畏
学生2:衣着讲究
学生3:举止、言行得体 ……
师:那根据大家心目中国君形象,推测一下梁襄王的形象,孟子说他不似人君。
生:远远看见孟子就张嘴大笑、衣冠不整、说话颠三倒四的……
师:这梁襄王智力有问题要不一生无所作为。请在书上画出他向孟子提出的几个问题。 ……
师:梁襄王向孟子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
生:问孟子天下如何才能平定。
师:我们分析这个问题,平定天下容易吗?
生:很难。
师:它是一个综合因素在起作用,不可能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所以说这个问题问的很大,让人难以回答。就好像咱们同学经常会向我提问说“老师,语文怎样才能考高分数?”再看书在第一个问题前面还有一个修饰语是怎么说的?
生:猝然而问曰
师:一见孟子也来不及行君臣之礼,先向孟子发镖:老孟,我先给你出道题,答的好呢我盛宴款待你。孟子心想你这小毛孩,和我玩还嫩了点,相当年你爹还不是被我说的心悦诚服,你就尽管放马过来吧。襄王一发镖,果然是病猫,孟子针对他提出的问题做了怎样的回答?
生:统一才能平定
师:统一国家责任重大,这是需要智谋与手段的。孟子并没有给他说具体的做法,只是笼统的说要统一天下才能平定,这话说的一点没错,可是具体操作起来是相当复杂的。孟子心想你襄王给我出一个大的难以回答的问题,我就给你提供一个难以具体操作的答案。这也就是我刚才举的例子,学生问我语文如何才能考高分,我就回答学好了就能考高分。
生:下面议论怎样才能学好?
师:凭梁襄王的智商能否领悟孟子这句话所蕴涵的禅机?
生:不能。因为他有疑惑又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谁能统一天下呢?
师:统一天下,在我们看来这一重任非一国之君莫属,这是不可争议的事情,在那个年代,每一个国君都有统一天下的野心,为了生存这也是必须的。而这个梁襄王却可笑的问孟子谁能统一天下,看来这个人很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没这个能力,所以想早早知道自己会死在谁的手上。我们想孟子假如说统一天下的人就是您梁襄王的话,这个大王会有怎样的反应?
生:他会不相信,因为他觉得自己没这个能力才向孟子问谁能统一天下。
师:假如孟子对他说大王统一天下与你无缘,你根本就不是这块料,我们的天下会由谁谁来统一。那梁襄王会不会因为孟子说了实话而兴奋?
生:我想梁襄王肯定会生气的,谁愿意让别人当着自己面说自己不行。
生:孟子可能会因此招致杀身之祸。
师:同学们的担心不无道理,可咱们的孟老先生是经过无数次的论辩的,他的应变能力在实践中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他针对这一问题做出了怎样的回答?
生:不喜欢杀人的人就能统一天下。
师:不把杀人作为自己的唯一嗜好的人就能统一天下,在那个战乱纷纭的年代,各个国君就是靠非常残酷的暴力手段来维持国家的统一以及自己的欲望,所以很少有哪位国君视民如子。孟子看来君王只有爱惜老百姓国家才能强盛。他说“民为贵,君为轻”不杀民其实就是他民贵思想的具体体现。不能随便杀人这个要求很简单,大家能不能做到?
生:(笑)能做到,可是我们也统一不了天下。
师:由此看来,要统一天下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不随便杀人只是治理国家最根本的条件。但在那些已经习惯杀人的国君们看来,不随便杀人而让别人听自己的那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他不可理解于是又向孟子提出了自己怎样的疑虑?
生:谁还会来归顺他呢。
师:孟子是如何回答的?
生:说天下人都会归顺他的。
师:这个回答我想梁襄王就更不能理解了,孟子也深知这个实际情况,就没等他再问就主动进一步解释,并且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给梁襄王打了了比方使他更加容易理解。同学们读一下这个比喻,思考这个比喻的本体是什么?或用这个比喻想说明怎样一个问题?
生:大多学生沉默不语,个别有参考书的照上面的解释小声读着
师:孟子将人民盼望不嗜杀的君王,喻为七八月间的旱苗盼雨。“禾苗”喻“百姓”,“雨”喻“君恩”,“旱”喻“寡恩”,苗的“槁”与“兴”喻人心向背。清楚地向梁襄王表明君恩对于百姓的重要性及施行“仁政”的好处。禾苗一旦遇到及时的雨水,就没有什么力量能遏止它的生长。根据这个比喻进一步联系到当时的社会实际,揭示了当时存在的问题,并做出了自己的预见说什么?
生:只要有哪位国君不喜好杀人,那么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脖子来盼望他,归顺他。
师:这里对老百姓的归顺有做了一个比喻,是什么?
生:好比水往低处流。
师:人们长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这是一种现象,当然后面有支配它的规律,古人在自然规律面前显得无能为力,所以说它不可阻挡。但在今天人们利用科技手段就可实现这种水往高处流的这种场面,不是有句广告说“水往高处流有泵不用愁”吗?
师:大家看书中“沛然”一词为何意?
生:汹涌澎湃
师:这就是说君王如果爱惜老百姓,那么老百姓归附他就象“不尽长江滚滚来”“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气势,任何力量无法阻挡的涌到君王的身边,大家说国君会怎样?
生:(笑)会被淹死
师:一说到水大家很自然的就想到“淹死”原因是大家不会游泳所以替人家担心。有句古语说“君是舟,百姓是水,水……
生:(学生以他们前所未有的热情夺去了我的话语权,齐声说道)水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
师:大家既然懂得这个道理,那么一个爱惜百姓的国君会不会被淹死?
生:不会 ……
师:好了,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就是这些,大家一定要明确孟子在这篇文章中的论述其实就是他民贵思想的体现。再就是同学们对文言文基础知识落实一定要到位,这篇文章中要求大家能够记住的有三个通假字,以及一些重点的文言实词、虚词。更重要的是要能够翻译浅显的文言文,为了加强大家这方面的能力,布置一道作业题,用自己的语言翻译文章最后一段。写在作业本上,按时完成。
整堂课主要有三个阶段:
一、回顾孟子的仁政思想;
二、认识梁襄王的愚蠢;
三、理解“沛然”背后的比喻。
思路清晰,有一定的创意,第一个环节和第三个环节很精彩。
如果我学习这堂课,我会在以下两点上多下些工夫:
一、文言字词教学更落实一些
二、对梁襄王的理解更透彻一些
1.不要极端地下结论:梁襄王脑子有问题。
一个不称职的国君,未必就一定是病人。
2.认识梁襄王可以和他的老子进行比较
孟子和梁惠王谈话,是用反驳的方式,这说明梁惠王至少还有些想法和做法——当然说他“励精图治”是不是有些过了。
孟子和梁襄王谈话,就像是面对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极尽循循善诱之能。
3.梁襄王毕竟不是幼儿园的小朋友,他可能“嗜杀人”。
这从孟子提出观点的针对性可以看出。
此外,还可以联系课文后面的小资料:李贽、王夫之的意见。
特别应该注意孟子提出观点的针对性。学生进入高三了,可以综合探究孟子的思想了,围绕“仁政”这个话题,孟子针对不同的对象,表述的观点是有区别的,采用的论证方式也不同,这是很趣的现象,里面不少具有语文教学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