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古代 >> G >> 寡人之于国也 >> 正文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杂谈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杂谈         【浙江省温州市第三中学 孔慧智】〖提高高中文言文教学效率的实践 探索提高高中文言文教学效率的理想做法〗

  师与生的角色定位:在文言文教学中,串讲法一直占有很大的市场,教师成了无所不知的主角,学生是附庸,是被动的接受者。运用这种方法,尽管也能让学生掌握一些古汉语以及文章的内容和形式方面的知识,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不到足够的展现和发挥,因而也就影响了情感的熏陶和能力的培养。为了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效率,首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多方位审视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使教师从传统的“教”的角色中转移到“导”的角色上来,要使教师充分认识和关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培养对学生的“责任心”。布鲁纳认为,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不要建造一个活着的小型藏书室,而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参与知识获得的整个过程。比如《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文辞朴实,冷僻的字词不多,注释比较详细,因此,我的课堂教学过程是采用在“读”中“学”,在“放”中“导”的思路。先让学生自学(通过预习获得新知)──再上台试讲(检测预习的效果,锻炼能力)──再师生点评补遗(反馈、纠正、整理)。这样,就学生而言,因为要上台试讲,预习就有了压力,又因为试讲的效果将直接得到老师与同学们的评定,自学的过程中更有了动力;充分地体现了高中语文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个要求。就教师而言,既退出其外,又入乎其中,既起到了“导”的作用,又尽到了教的职责。
 【广西省柳州市第一中学 梅培军】

〖我的文言文阅读教学观要·激活古典的现代意义和价值〗

  我们学习古典文化的意义是什么?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在教学中学生常常会质疑的。这就需要我们激活古典的现代意义和价值。以《寡人之于国也》为例,课后练习要学生用现代的眼光来审视孟子的仁政的主张,这就是要我们去理解古人的智慧,激活它的现代意义。第一,孟子提出和谐经济是和谐社会基础的思想观点今天依然应该是一个基本原则,以现代的眼光看来孟子的经济发展观已经具有可持续的观念了。

  孟子实质上主张的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和谐协调地发展广大老百姓的物质经济生活,必须从根本的制度层面让每个老百姓拥有相应平衡和谐的“恒产”,有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有协调发展的产业行业,必须高度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等思想,都是我们今天依然需要遵循的。我们今天在建设和谐社会方面存在的许多问题就是直接表现为与这些思想原则的不一致性。第二,孟子提出建设“人和”社会必须把经济和谐与道德和谐有机结合起来的观点也是我们在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可以借鉴的重要思想。和谐社会本质上体现为人与人的友好善意、合作互助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道德关系。没有一种人与人的道德和谐,就不可能有一个真正的和谐社会,而至多只能是一个稳定社会。因此,在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我们一定要围绕“诚信友爱”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公民道德建设。第三,孟子关于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高度重视民心民意的基础性作用,必须高度重视自上而下的各级官员的表率作用,必须“乐民之所乐、忧民之所忧”的观念也是今天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所必须着力弘扬的。今天我们面临的诸多干群关系问题正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障碍,如何解决?孟子的上述思想应该是一种有益的理性选择。第四,孟子关于建设“人和”的和谐社会在基本手段上必须有效实现善政与善教的统一,实现善治与法治的统一,两者不可偏废,必须相辅相成的思想也依然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方略手段。在一定意义上,我们今天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其每一步的成败得失根本上取决于这种结合统一的好坏。

  总而言之,孟子上述丰富深刻的社会和谐理论,无疑将构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和谐思想的十分重要的内容。而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古典的现代意义和现代价值,使得文言文变成了一堆死的古籍,这样当然就会造成学生的厌学心理,因此文言文的教学要不断地激活它的现代生命力,使得死的古籍生成现代的智慧。
 【浙江省宁波市神舟学校 刘德福】〖一“问”牵全文〗

  《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被北宋哲学家程颐评为:孟子论王道的文章,没有超过这一章的。王道是孟子民本思想的核心,引导学生理解王道,理解民本思想,成为教学难点。
梁惠王乃“好战之君”,因此,“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这句话中的“民”字,应做“青壮年男子”理解。朱熹是这样解释的:“移民以就食,移粟以给其老稚不能移者”。朱子解释的着眼点在留下的老幼,注意的是老幼的不能行走。若真是为了救灾,根本不必要移民,而且,移民涉及到家庭伦理等社会稳定的诸多因素,但梁惠王的一切决策都要以战争为指归。“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中的民,实际上已包含了两层含义,在听者看来,是指全体老百姓,但,梁惠王这个与孟子一见面就谈“以利吾国”(利,盖富国强兵之类,朱子注)的“好战之君”,其心思指的是青壮年男子。在梁惠王颇具指责的疑问中(何也?),孟子投其所好,用了“设喻”这一婉曲的劝谏方法。但人们似乎忽略了孟子的另一个辩论技巧──“偷换概念”。

  “战喻”结束时,孟子看到了梁惠王已进入了自己的诱导圈套,然后,在‘王道之始”中讲民的“养生丧死”,从“生与死’中,我们可以看到,这里的民可分成两类,一类是“生”,即青少年,一类是“死”,即老年人。而在“王道之成”中,孟子多次强调“五十者”、“七十者”,意在指民中的老者,也就是“王道”的关键是“老者之养”。而黎,黑也,“黎民”,即黔首,秦时统治者对百姓的蔑称。在这里,孟子特意指出“民”指普通百姓。最后,在谈“王道之阻”时,“斯天下之民至焉”的民,孟子又回到了“全部老百姓”之义上了。从“民”的意义不断转换上,我们看到了孟子的“民”更多地倾向于民之老者和全体百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正是孟子民本思想所在。

  一个“民”字,既可看到孟子的论辩艺术,又可反映孟子的民本思想──王道,这真是“一民窥王道”!

  本文是一篇不容易理解的文章。孟子的民本思想是不难理解的,那是历史课和哲学课的内容理解,而我们语文课要理解的是:孟子的民本思想是如何从课文中通过语言形式表现出来的。这里理解“通过语言形式表现”的内容,就是难的了。但如果抓住了一个“民”字即可达到牵一发而动全文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民”既是孟子“民本思想”的全民,又是梁惠王“战争思想”的青壮年之半民。提出“文中‘民’的含义?或者梁惠王和孟子的‘民’的含义有何不同?”,这样的问题就具有了最大限度地整合文章内容的作用,而且已经指向了文章思维的核心。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五中学 王 虹】 

〖转变更新教育理念 准确定位诵读教学〗

  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和理解言语材料的特点,在学生已初步感知言语的听觉和视觉形态特征的基础上,这一步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对课文整体内容、文意思路等的揣摩品味阅读。在理解文意、掌握思路基础上诵读,在吟诵记忆中进一步参悟,借以提高鉴赏能力,并进行理解性记忆。例如在教学《寡人之于国也》一文时,我就让学生边品味边诵读。“读”是为了“品”,“品”是为了“赏”,并有助于“诵”。《寡》文是《孟子》的第三章,主要阐述儒家的王道思想。其中,“不违农时”一段论王道之始,“五亩之宅”一段论王道之成,这是本章的核心。把握这个核心后,学生通过反复阅读便可以品出全文的思路:开始,梁惠王自称尽心于国,问邻国之民不归顺之故,孟子设喻作答,暗示对方要放弃战争政策,自反修政;然后因势利导,从正面提出王道的主张,要在制民之产;最后以“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照应开头──不“罪岁”,则当行王道,王道行,而天下之民至矣。学生品味掌握了这个思路,不仅了解了这篇谈话记录形式上的特点,而且有助于记诵。所以品读阶段的关键在于抓住文章的精髓,读出深度,读出韵味,把握更丰的内涵,领悟更美的底蕴。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寡人之于国也》教学杂谈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原创]《寡人之于国也》 说课稿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教学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
    高中语文教案寡人之于国也
    文言文翻译: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过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问题探究
    《寡人之于国也》学习辅导
    《寡人之于国也》知识点归纳及同步检…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知识点梳理
    高中文言文教学应该在乎什么
    以三寸不烂之舌尽显雄辩风采──从《…
    语文课文中研究性学习因素的开发──…
    《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处标点
    孟子的“仁政”学说
    《寡人之于国也》课文背景知识
    苍生之生,在我心兮──从《寡人之于…
    《寡人之于国也》课文题解
    用现代理念诠释亚圣“仁政”思想──…
    《寡人之于国也》写作背景
    气势充沛 喻理生动──《寡人之于国…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教参
    庄暴见孟子教学过程
    《庄暴见孟子》教案
    《庄暴见孟子》练习测试
    《庄暴见孟子》 孟子
    讲授庄暴见孟子
    语文教案——庄暴见孟子
    《庄暴见孟子》课堂实录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
    《齐恒晋文之事》教案示例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知识点归纳
    《齐桓晋文之事》 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知识点梳理
    漫谈《齐桓晋文之事》
    《齐桓晋文之事》教学设计
    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
    语文作业 齐桓晋文之事
    齊桓晉文之事章(孟子·梁惠王上)【原…
    《齐恒晋文之事》教案示例
    齐桓晋文之事课文鉴赏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1)
    齐桓晋文之事电子课本
    《寡人之于国也》诵读建议
    《齐桓晋文之事》备课资料
    《寡人之于国也》特殊句式
    《寡人之于国也》高考要求及理解记忆…
    《寡人之于国也》译文
    《寡人之于国也》课文评点
    《寡人之于国也》内容提要
    《寡人之于国也》重点难点解析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课文分析
    《寡人之于国也》所体现的孟子的论辩…
    《寡人之于国也》结构分析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固定句式
    《寡人之于国也》词语古今异义
    《寡人之于国也》词类活用
    《寡人之于国也》多义词辨析
    《寡人之于国也》通假字
    《寡人之于国也》字词解释
    《寡人之于国也》形似字辨析
    《寡人之于国也》多音字辨析
    《寡人之于国也》写作特点
    孟子名言
    《寡人之于国也》赏析
    谈谈孟子的论辩艺术──《寡人之于国…
    《庄暴见孟子》说课稿
    《寡人之于国也》的论辩艺术
    《庄暴见孟子》的译文
    孟子的人性本善思想
    《寡人之于国也》生字注音
    不违农时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电子教材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疑难解析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中排偶句式的运用
    关于《孟子》
    弈秋
    【读解】齐人有一妻一妾
    齐人有一妻一妾
    《齐人有一妻一妾》教案2
    《齐人有一妻一妾》课堂练习
    《孟子》简介
    《弈秋诲棋》赏读
    弈秋的资料
    齐人有一妻一妾寓意
    《孟子》短文两篇(孟子见梁襄王、弈…
    弈秋故事
    有感于《弈秋诲弈》
    《弈秋》补注
    古代围棋名手弈秋
    弈秋教学
    电子课本 弈秋
    围棋“鼻祖”弈秋
    教学目标庄暴见孟子
    《把掌声分给她一半》《弈秋》
    读《孟子见梁惠王》
    暴见孟子教案(1)
    《弈秋》教学摭议
    齐人有一妻一妾全剧
    庄暴见孟子
    庄暴见孟子教案
    《孟子见梁襄王》课后反思
    《孟子见梁襄王》教学设计
    《孟子见梁襄王》
    电子课本孟子见梁囊王
    齐 人 有 一 妻 一 妾
    《论语》《孟子》选读教学材料
    《孟子见梁襄王》课堂实录
    孟子见梁囊王
    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见梁襄王》读书笔记
    《论语》《孟子》选读教案
    齐人有一妻一妾故事
    孟子见梁惠王
    《齐人有一妻一妾》教案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