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古代 >> M >> 孟子见梁囊王 >> 正文

 

《孟子见梁襄王》教学设计

孟子见梁襄王

一、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1、体悟孟子治世精神。
2、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情怀。
[认知目标]
1、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等文言知识点。
2、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的特点和本文生动的个性语言。
二、教学重点
1、掌握“就”“卒”“然”“恶”“一”“之”“与”“兴” “御”“人牧”“望”“由”等词语及文言句式。
2、孟子用设喻阐述“仁政”的思想特点。
三、教学难点
1、对孟子“仁政思想”的评论
2、引导学生学会比喻说理的方法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法 
1、朗读体味。分角色朗读课文,揣摩角色语气神情,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及思想内容。
2、自读学习,积累文言字词。
教学用具  幻灯片 文字资料
一、导入
1、前面我们学习了过的有关孟子的两篇古文《齐桓晋文之事》《庄暴见孟子
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孟子给齐宣王开出了什么治国的妙方?
明确:保民而王,置民予产,与民同乐。
2、今天我们来看看《孟子见梁襄王》给梁襄王开出什么治国药方,首先我们来初步感知一下课文。(板书)
二、听录音朗读,注意字音和句读。齐读。正音。恶 wu 语yu
三、质疑。文言文字上有没有障碍?有没有读不懂的词句?
生疑问,生解。师点。
(如果学生提问得不积极,可说,大家都没有疑问,那么我来考考大家。)
四、巩固。老师认为这一课里有一些词句非常重要必须要落实。一人翻译一句,(巩固文言知识点)车轮转起来。)打出幻灯重点词句翻译。
①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②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
③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④天下莫不与也 
⑤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 
⑥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⑦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要求学生对重点字词做笔记。
过渡:扫清了文字的障碍之后,我们一起来走进孟子的思想。
五、课文分析和探讨
1、孟子见梁襄王给梁襄王开出什么治国药方?
明确:(板书)不嗜杀人者能一之。为什么?因为这样,天下莫不与也
2、不嗜杀人者能一之,梁襄王能不能一之?不能。在孟子的印象中孟子怎样评价梁襄王?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从孟子的这句话你揣摩出梁襄王是一个怎样的人君呢?
明确:惶惑、糊涂、怯懦、不贤明、不够威严,不够谦虚。
3、面对这样一个不似人君的梁襄王,孟子用什么方法让梁襄王更容易接受他的高见呢?
明确:板书(用喻)
在哪一段?请一个学生这一段,其它同学想想这一段用了几个比喻?请你把它概括出来。你认为这两个比喻好不好?为什么能说说理由吗?(请学生挑一个具体讲讲。)
明确:每年到了七八月间遇上干旱,田里的麦苗没有水分的滋润,眼看就要枯死了。这时候,艳阳高照的万里晴空突然涌来弥漫水汽的云层,接者充沛的雨水如注的降下来,久旱的枯苗犹如饮到甘露,又有了生气,欣欣然伸直了腰杆,生机勃勃的复活成长起来。春秋战国时的百姓是怎样的处境?这个枯苗的比喻,就是春秋战国时代百姓的处境。战国七雄争霸的时代,社会矛盾日趋激烈,兼并战争日益频繁“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老羸转于沟壑,壮者散之四方” “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盛于此时者”。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样穷途末路的百姓一旦遇上贤明的人君,君王施恩于民,让他们耕作,让他们安居乐业,他们就会拥戴这个君王。
民如枯苗,君泽如雨,百姓一遇人君君,就如枯苗遇雨,孟子说:“其如是,孰能御之?”,便“浡然兴之”不可阻止。
人君施行仁政,布施仁爱,百姓就会引领而望之矣(板书)
民心如水,流水从高到低,这是无可阻挡的自然规律,用“民之归附,则如“水之就下””来说明民之归附是不可抵挡的。
这两个比喻都运用自然界习以为常的现象,生动地阐述了不嗜杀人者统一天下的道理。让我们再一起有感情的朗读这一段,体会一下孟子的用心。
4.古人云,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毛泽东说,人民的力量是最强大的。因此孟子斩钉截铁地说:“天下莫不与也”可是当时的人君是怎样的呢?
“今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
为什么将统治者说成人牧呢?
将人养起来,像牛羊一样,驱赶他们去干什么?征战。今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这些君主太残暴了。好战嗜杀。你能举出春秋战国时期君主们好战嗜杀的例子吗?(给同学2分钟的时间回忆整理,也可在底下交流一下)
(示例:战国名将白起平原之战坑赵卒40万,所到之处,杀人盈城,尸骨遍野,头颅成山,雪流成河。成为古今中外战争史上最残酷的杀害战俘的行为。鬼谷子的弟子孙膑和庞涓俩人私怨,使两个人民深受战火之苦。)
从同学们举的几个例子中就可以想象得出当时的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诸侯们“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 一部春秋就是一部战争史。在春秋三百年里,“战伐侵功不可胜数”。在战国期间战争频繁,仅大规模的战争即达222次。孟子一针见血的指出“春秋无义战”连年的战争导致人民流离失所,在宋国甚至发生了人吃人的惨剧。(其实何止是春秋无义战呢?现今这个世界,在民主和和平的外衣之下,又有多少不义之战呢?有多少儿童在战争中失去家园多少妇女哀哭着死去的亲人?)
圣人之心在滴血。在那个强者争霸,弱者受苦,生灵涂炭的年代里,孟子心痛得四处奔走呼唤,他在列国间疲惫得奔波,马不停蹄从一个国家奔向另一个国家宣传他的仁政主张。他想用他的仁政,开明政治,将人民从水深火热之中拯救出来。《孟子》一开篇就记录了他不远千里来进谏梁惠王。(生读,请生翻译。)梁惠王问利,孟子却答什么?(仁)
在孟子的行文体系中他反复的说者一个仁字,仁者无敌。
最经典的是他的四心说。齐读。请生翻译。
具备这样四心的人就是一个仁者,整个孟子的思想核心就是一个“仁”。如果孟子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他是否还是会四处奔波宣扬自己的仁政主张?
六、拓展
探讨:你认为孟子的思想在当时在历史和现实中有什么意义。
在那个诸侯争霸的年代,孟子的主张不会成功。仁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意味着排斥战争。孟子似乎是个理想主义者,认为哪个君主“明”,民自然就会归附他,天下自然就会归他所有。这一点上,他未免过低的估计了战争的作用,又过于乐观的估计了仁政的力量。兼并天下本来就是一项残酷的政治斗争,必然要付出血的代价。争霸,是国力、智谋、武力的综合较量,乖乖在家等着,有谁会拱手送上土地?战争,本身就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胜者为王败者寇,不存在孟子所希望的那种和平的过渡方式。毛主席有句话极有道理,“枪杆子里出政权”。秦始皇以铁骑长矛完成了霸业,宣告了孟子的仁政某种意义上的失败。
但千百年来,孟子的思想一直被推崇备至。以民为本,以仁治国,一直为统治者所重视,而且将来这人性的光辉将会继续闪耀下去。尽管孟子的思想主张与战国时代征战攻伐、崇尚强力的历史趋势不相吻合,但孟子这种自承先贤、身任天下的人生精神,却是值得称道的。
在那个弱肉强食地年代里,在那个强权的社会里,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是没有王道与仁政的立足之处的。孟子,和他的“仁政”思想就诞生在这样一个不属于他的社会。
结语:孟子的失败,不是他个人的原因,而是历史的原因,可以说,不是孟子的失败,而是历史的失败。是历史的悲哀,正因为历史没有选择孟子,所有战国才会如此硝烟弥漫,人民才会困顿不堪。历史没有选择孟子,但是我们还是需要孟子。在当今的社会,当美国人以暴易暴,无法从伊拉克脱身时,当朝鲜用发展核武器威胁美国陷入战争的阴影之中时,当日本的军国主义开始抬头时,我们需要孟子和孟子的仁政思想。在现代社会,当人类的精神家园渐渐荒芜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功利,蓦然回首,我们发现了孔孟的精神超越了历史,熠熠生辉。

七、作业
1、    文中出现的14个“之”字有哪几种用法? 
参考答案:文中出现的“之”有14处,可归为4种用法:①代词,如:“望之不似人君”,“孰能一之”;②结构助词,如:“今夫天下之人牧”;③补足音节助词,如:“则苗浡然兴之矣”;④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如:“由水之就下”。
2、    补充阅读读本中有关孟子的言论。 
八、板书
孟子见梁襄王
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仁

              枯苗浡然――引领而望
用喻 
              水之就下――民之归附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孟子见梁囊王,孟子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孟子见梁襄王》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原创]《寡人之于国也》 说课稿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教学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
    高中语文教案寡人之于国也
    文言文翻译: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过程
    《寡人之于国也》问题探究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高中文言文教学应该在乎什么
    语文课文中研究性学习因素的开发──…
    气势充沛 喻理生动──《寡人之于国…
    《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处标点
    《寡人之于国也》课文背景知识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孟子的“仁政”学说
    以三寸不烂之舌尽显雄辩风采──从《…
    《寡人之于国也》学习辅导
    齐桓晋文之事课文鉴赏
    用现代理念诠释亚圣“仁政”思想──…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杂谈
    《寡人之于国也》写作背景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疑难解析
    教学目标庄暴见孟子
    庄暴见孟子教学过程
    《庄暴见孟子》教案
    《庄暴见孟子》练习测试
    《庄暴见孟子》 孟子
    讲授庄暴见孟子
    语文教案——庄暴见孟子
    《庄暴见孟子》课堂实录
    齐桓晋文之事电子课本
    《齐恒晋文之事》教案示例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1)
    《齐桓晋文之事》备课资料
    《齐桓晋文之事》 教案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教参
    漫谈《齐桓晋文之事》
    《齐桓晋文之事》教学设计
    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
    语文作业 齐桓晋文之事
    齊桓晉文之事章(孟子·梁惠王上)【原…
    《齐恒晋文之事》教案示例
    《寡人之于国也》内容提要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
    《寡人之于国也》固定句式
    《寡人之于国也》所体现的孟子的论辩…
    《寡人之于国也》译文
    《寡人之于国也》课文评点
    《寡人之于国也》重点难点解析
    《寡人之于国也》课文题解
    《寡人之于国也》课文分析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特殊句式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词语古今异义
    《寡人之于国也》词类活用
    《寡人之于国也》多义词辨析
    《寡人之于国也》通假字
    《寡人之于国也》字词解释
    《寡人之于国也》形似字辨析
    《寡人之于国也》多音字辨析
    《寡人之于国也》生字注音
    《寡人之于国也》结构分析
    关于《孟子》
    《寡人之于国也》中排偶句式的运用
    《寡人之于国也》赏析
    谈谈孟子的论辩艺术──《寡人之于国…
    《庄暴见孟子》的译文
    《寡人之于国也》的论辩艺术
    暴见孟子教案(1)
    孟子的人性本善思想
    《寡人之于国也》高考要求及理解记忆…
    不违农时
    苍生之生,在我心兮──从《寡人之于…
    《寡人之于国也》电子教材
    孟子名言
    《寡人之于国也》写作特点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诵读建议
    弈秋
    齐人有一妻一妾
    《齐人有一妻一妾》教案2
    《齐人有一妻一妾》课堂练习
    《孟子》简介
    《弈秋诲棋》赏读
    弈秋的资料
    【读解】齐人有一妻一妾
    《孟子》短文两篇(孟子见梁襄王、弈…
    有感于《弈秋诲弈》
    弈秋故事
    《弈秋》教学摭议
    古代围棋名手弈秋
    弈秋教学
    电子课本 弈秋
    围棋“鼻祖”弈秋
    《庄暴见孟子》说课稿
    《把掌声分给她一半》《弈秋》
    读《孟子见梁惠王》
    庄暴见孟子
    《弈秋》补注
    齐人有一妻一妾寓意
    庄暴见孟子教案
    《孟子见梁襄王》课后反思
    孟子见梁惠王
    电子课本孟子见梁囊王
    《论语》《孟子》选读教案
    《齐人有一妻一妾》教案
    《孟子见梁襄王》课堂实录
    孟子见梁囊王
    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见梁襄王》读书笔记
    齐人有一妻一妾全剧
    齐 人 有 一 妻 一 妾
    《论语》《孟子》选读教学材料
    《孟子见梁襄王》
    齐人有一妻一妾故事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