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邦惊诧”论
|
,意思是使国家存在下去。这里是反语,所以加上引号。实际含义是说他们可以永远把国家卖下去,友邦人士永远把中国“瓜”分下去。
(8)研习第6段。
明确:这一段进一步揭穿了国民党政府唯“友邦”之令是听,是“友邦”豢养的走狗。“友邦”要靠党国”维持他们的在华的利益;“党国”要靠主子——“友邦”维持他的卖国独裁统治。真是狼狈为奸。
(9)研习第7段。
明确:段中两个“无法劝阻”各是什么含义?第一个“日兵‘无法劝阻”’说明“国府”与日寇早有勾结,而国民党政府又只知道卖国,当然不会劝阻也无法劝阻。第二个“学生们怎会‘无法劝阻”’”这是借友邦人士”之口,说明“党国”每月的军政费,包括“友邦”的“援助”就是专门用于镇压中国人民的,对学生的爱国请愿,他们是不会“无法劝阻”的,一定要劝阻,不成就镇压。“作什么用的呀,军政当局呀?”说明“友邦”对“党国”的不力表示不满。文章至此,已将“友邦”与“党国”主奴之间相互利用的关系揭露无遗。将“国将不国”的谬论驳倒了。
六、研习课文第三部分(第8段)。
提问①:敌论已驳倒了,为什么还引用《申报》上的这则消息内容?(结合“理解·分析”题三)
明确:引用《申报》上的这则消息,目的在于通过批驳敌论据来进一来批驳论点。《申报》上前一则消息澄清了对请愿学生的诬蔑,后一则消息以事实揭露了反动派杀害爱国学生的罪行。
提问②:文章最后一句话起什么作用?(结合“理解·分析”题三)
明确:,这句话用反语,一针见血地揭露了“友帮惊诧”的实质就是要瓜分中国,与上文“永远‘国’下去一样”相呼应。这句话紧扣论题,使这段文字在内容上与全文紧密联系,在结构上成为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
七、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根据朗读提示要求预习有感情地朗读。
2. 完成课后“揣摩·运用”四。
第二课 时
教学要点
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文章语言的感情色彩和气势。学习文章的写作特色,完成课后有关练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通过阅读分析,了解了本文是怎样针对敌论点论据,层层深入地进行揭露与批驳的。这节课通过朗读,进一步体味文章内容和结构上的特色,并注意学习借鉴其写作方法。
二、根据朗读提示要求指导学生朗读全文(注意将强烈的革命义愤和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读出来)。
三、教师小结全文,归纳明确:本文在摆出敌论点“友邦人士,莫名惊诧,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之后,先批驳“友邦人土,莫名惊诧”的谬论,揭露帝国主义所谓“莫名惊诧”的险恶用心;接着批驳“长此以往,国将不国”的谬论,戳穿国民党政府卖国投降的奴才嘴脸;最后愤怒地谴责“友邦”与“党国”相互勾结,屠杀中国人民的罪行。文章语言似匕首,似投枪。同学们要细读多思,仔细体味其中含义。
四、”研讨本文在语言上特点。
第一,运用反语是本文语言的一大特色。反语就是说反话,它是使用与作者本意相反的语句,来表达本意的一种修辞形式。要求学生勾划文中的反语句。(如①好个“友邦人士”!②从此可以不必“惊诧莫名”,只请放心来瓜分就是了。)运用反语的作用,在于使文章的语言犀利,极富战斗力,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和鲜明的感情色彩。
第二,运用排比反复句式是本文语言的又一特色。选用节奏鲜明、感情强烈、极有气势的句式能显示出作者强烈的感情色彩。要求同学们勾画出文中的排比反复句。(如①日本帝国主义的兵队……他们就惊诧了!②可是“友邦人土”一惊诧……永远“国”下去一样。)
第三,选用感情色彩鲜明的词语是本文语言的另一个特点。这些词语直接表达作者的褒贬爱憎之情。要求学生思考课文后“揣摩·运用”题五。
第四,用反问句来增强批驳、反问、痛斥的力量。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后“揣摩·运用”题六第3题来练习体会。
五、课堂练习(出示小黑板)。
1.填空:
①《“友邦惊诧”论》选自________,是一篇十分深刻的时事短评。
②批驳对方谬论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三种方式。
2.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一个合适的义项。
①悉被破坏(B)
A详尽B.尽,都C.知道
②中国国民党治下的连年内战(C)
A医治B.惩处C.治理
③旋出校回寓(B)
A.旋转 B.不久 C.归来
④国将不国(B)
A国家B.成为国家C.祖国
3.分析下列复句:
①即使所举的罪状是真的罢,②但这些事情,③是无论那一个“友邦”也都有的,④他们的维持他们的“秩序”的监狱,⑤就撕掉了他们的“文明”的面具。(①│③③‖④ │‖⑤)
假设 并列 承接
4.将下列句子改成反语并揣摩其作用。
①有些人是破坏纪律,无理取闹的小人。(将“小人”改为“英雄”。)
②有些男青年头被长发,身穿花衬衫,脸上抹着胭脂,唇上涂着口红,走起路来一摇三摆,真是丑死了。(将“丑死了”改为“美极了”。)
六、布置练习。
1.完成课文后“理解·分析”一、二、三。
2.完成课文后“揣摩·运用”、五、六。
3.阅读思考课文后“积累·联想”七。
(郑晓现)
“友邦惊诧”论 [教案二]
教学目的
一、学习驳斥反动论点和论据的写法,明确作者是怎样分别驳斥敌人的反动论点以及文未引用《申报》消息的作用。
二、掌握课文中反语和对比、排比、反复句及其作用,体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和气势。
三、激发学生对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的愤恨,教育学生学习鲁迅先生爱憎分明、坚决彻底的战斗精神。
教学设想
一、理清文章线索,明确其批驳的逻辑层次是:亮出靶子,逐点批驳,补录电文。
二、针对敌论层层批驳,既驳论点又驳论据是本文写作上的显著特点,学习时应注意体会。
三、本文语言犀利,爱憎分明,应通过朗读用心体会;复句中关联词的恰当使用,也是学习本文应该留意的。
教学时数:两课时。
预习指导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教学设计和实录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友邦惊诧”论,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理想的阶梯 |
下一篇文章: 怀疑与学问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