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选择远方 ,风雨兼程-《七根火柴》教学反思

选择远方,风雨兼程
——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15课《七根火柴》教学反思
我不想追波,也不想逐浪,我知道,这样的追逐,永远也赶不上。我只管走自己的路,我就是——含笑的波浪。
——录汪国真诗《含笑的波浪》代题记
2007年12月6,根据语文组的统一安排,我在806班上了一节语文公开课。讲授的内容为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十五课《七根火柴》。回顾从备课到讲授这一段时间自己走过的路程,我觉得有许多有益的经验值得吸取,更有许多的不足值得自己反思。
先说经验:
(1)借鉴最新经验,理念靠拢最高点。
2007年11月中旬,我校语文组全体教师轮流到武昌区某改制校参加了省青年教师公开课教学比武的教学观摩活动。这一活动历时三天,来自全省各地的教坛新秀为我们展示了一节节精彩的公开课。在最后一天的点评活动中,省教研室专家对参赛的各节课进行了细致的点评。在点评现场,我和初一年级的李凡老师及初三年级的喻中胜老师分头行动,全程记录了专家们的发言。
返校后细心阅读会议记录,认真琢磨几位专家的观点,我深刻的感受到,如下一些新鲜的经验,是值得我在即将举行的公开课中认真思考的:
其一,参赛选手们在使用多媒体的问题上,日渐趋于理性。以往上公开课时声光电齐作,追求表面热闹,“情不够,声来凑”或多媒体代替板书的情况有很大好转。
其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不走过场。以往的参赛选手在讲课时,往往将学生随意分组,然后“A谈谈,B谈谈,C谈谈,大家谈了我谈谈。”等僵化的所谓“新课标、新理念”教学模式大行其道,本次大赛,这些长期以来被人垢病的教学流程开始被大多数选手所摒弃。
其三,注意教学的整体设计。有许多参赛选手用一两个统摄全文全篇的问题贯串整节课的教学,令人叹为观止。
其四,语言品析教学环节渐渐走入死胡同,应引起高度警惕。许多参赛选手的语言品析环节变成了机械的数学公式:品析语言就是分析修辞方法加品味主要动词、副词、形容词。对主要动词、副词、形容词的品析又往往只抓几个关键动词。这样的教学环节事实上使本应生动活泼的语文教学活动变成了千篇一律的陈腐的令人窒息的文字游戏,严重影响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应审慎反思。
专家的点评,精彩之处还有很多。对照这一番发言,回想推行新课标这些年来自己语文教学实践,我不得不佩服专家们对中学语文现状的了解和敢于直言的精神。当时我就想:马上我就要参加学校的公开课比赛了,上述专家提出的宝贵意见,我在教学中一定要努力避免。时代在前进,语文教学的理念在不断更新,作为青年教师,我们要始终站在教改的最前沿。
可以这样讲,11月份的这次听课评课活动,让我对“什么是一堂好课”这个问题有了全新的认识。
(2)反复研究教材,把握教材重难点。
上报参赛课课题之前,我在对初二上学期所有课文进行了大致分析并征求了有经验教师宝贵意见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决定讲授第15课《七根火柴》。之所以选择这篇课文,我主要有如下几点考虑:第一,从进校到现在,我已经参加了好几次不同级别的公开课比赛活动,所讲的内容先后是诗歌、散文、文言文,在以往的打造课和讲授课的过程中,评委和同组的老师们给了我很多的帮助,我对这三类教材如何处理,听课的老师多多少少有过一点点的模糊印象,如果这次再重复讲类似的文体,就会给人以穿新鞋,走老路,黔驴技穷,了无新意之感。第二,《七根火柴》是一篇传统课文,我以前教过多次,内容比较熟悉。在准备时间相对不长的情况下,选择自己熟悉的教材,可以节省熟悉教材的宝贵时间去分析学情,设计教法。第三,这篇文章所写之事,虽离我们年代较远,但有较强的故事性,容易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兴趣这个最好的老师,课堂上就容易出现生动活泼的局面。第四,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发生在长征途中的故事,歌颂了红军战士们坚定的信念,对祖国人民的无限忠诚。第五,我校初二年级学生前不久刚刚参加过社会实践活动,这次活动的主题之一就是“弘扬长征精神”,选择讲这篇课文,可以比较自然的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落到实处,易于学生接受。第六,本课是一篇传统课文,前辈的教育名家有许多成功的教学案例可资借鉴,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宁鸿彬老师的教案,我以前教这课以前,早已了然于心,如果能结合新形势、新理念,推陈出新,推出一节好课,应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选定课文之后,我对教材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发现了许多问题。例如,现行的鄂教版语文教材较之好些年风行全国的人教版语文教材有很大不同:鄂教版教材每一单元的课文是按话题编选的,而人教版教材的课文是按文体不同编选的。原来人教版教材中许多分文体写的指导学生阅读某一类型课文的知识短文在鄂教版中大部分都没有了。这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学生虽然进入初中已经一年了,但很多人对小说这一文学样式的特点要么知之甚少,要么认识不清。小说的共有26节,内容偏长,有表情的朗读一次全文,要十多分中的时间。其中的人物形象、环境描写、主题思想写作背景、创作技法等值得学生学习借鉴的地方很多。如果这些内容都讲,四十分钟是远远不够的。许多名家讲授这篇小说,用的都是两节四十五分钟的课。选择这样的教材讲授公开课,要求教师有很强的处理课文的能力。
(3)认真研究学生, 确定教学切入点。
初二年级的学生虽然学过《历史社会》,但到目前为止,他们并没有学完所有的中国近现代史。806班的学生对红军长征到底是怎么回事,长征的历史意义是什么,尚没有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如果学生不了解这些,势将影响到学生对本文人物形象的分析和主题的理解。806班有许多男生比较关心历史和军事,一年多来的语文教学实践,学生们已经明白了课堂上要不迷信古人,不迷信名家,不迷信老师的道理。这篇教材有许多地方情节给人以经不起推敲的嫌疑。如:无名战士身处困境,奄奄一息,为什么在冰雹袭击的晚上没有被打死?雨后的地,四处潮湿,为什么无名战士还在一根一根数火柴,如果弄潮了怎么办?七根火柴对于一个部队来说这么重要,为什么部队不让更强壮的人管理?七根火柴对于一个部队来说这么重要,为什么无名战士身上有火柴,他掉队了没有人来找他?七根火柴放在党证里,没有火柴皮,后卫连的同志们是如何用它点燃篝火的呢?课文第17段,有“并排摆着一小堆火柴”这样的说法,“并排”和“一小堆”是不是矛盾的?同页第20段又有句子写道:“他发现那个同志的脸色好像舒展开来”,脸色能舒展么?如此等等,这些问题,十几年、几十年前的学生都能提出来,眼光敏锐知识面更宽广的城市学生,更会产生质疑。这些问题不解决,教师对作品的一切分析在学生来讲都会觉得荒唐和滑稽。要解决这些问题,教师需要详细的研究长征历史和火柴发明和传入中国的历史,还要准备用通俗的语言向学生阐述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积累了数万字的书面笔记。举例来说:为了讲清楚无名战士是千千万万红军战士的代表,有名固可忆,无名更光辉这个问题,讲清长征历史意义和长征精神的实质,我在备课时,曾花专门时间大段大段的背诵毛泽东关于长征的著名论断和红军长征情况的数据统计资料,对于自己比较熟悉的重大历史事件,即从鸦片战争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这一段历史以及其间涌现的英雄人物,我一遍又一遍在心中默记,这样种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力争用最有说服力的材料,帮助学生理解难点,突破重点。
(4)反复多次试讲,力争预案多一点。
为了上好这节公开课。我先后进行了三次试讲。第一次共用两课时,主要是以宁鸿彬老师的教案为蓝本,融入一些自己的对教材的新理解和新分析。因为宁老师的这个教案成型于1990年,有很多东西需要创新。试讲那天正好是教学开放周的第二天,我精神抖擞的走进教室,娓娓而谈。806班有位家长到804班花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全程听我讲完了这篇课文。这一次我的教学环节是如下设计的:早自习请同学们自学生字词,朗读全文,熟悉情节。然后第一节课完成如下任务:以红军博物馆讲解员的身份创造性复述课文内容;给课文另拟一个标题并说理由,让学生初步理解分析七根火柴是全文的线索。第二节课完成的主要任务是:讲读课文第一部分(“需火”的部分),让学生明白小说前面部分的环境描写,是为了说明当时身处地的红军战士需要火。讲读第二部分(“献火“的部分),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品味“蹒跚、一张一翕、小心翼翼”等词语,想像并补充无名战士把火柴交出去后想说,而没有说完的话(第21段),然后讨论分析,无名战士的品格,得出无私奉献、无限忠诚,合生取义,舍己为人,舍身为国等多个结论,最后归纳板书为:舍身为国。
讲读第三部分,选让学生明白这些情节可用两个字概括,即“送火”,然后重点让学生读最后一段,再次想像补充卢进勇交火柴时,数一、二、三、四后可能用说些什么话。讨论完毕,马上归纳:无名战士倒下了,卢进勇完成了他未完成的事业,这真是“前仆后继”。再追问学生:从需火,献火到送火,“七根火柴”是不是全文的线索?学生明白确实是全文的线索后,再归纳学法:今天的教学中,我们两次请同学根据课文的具体情境,以本文中人物的口吻,说出他们想说而没有说的话,这是一种有效的读书方法。我们叫它“潜台词阅读法”,这种读书方法对于深入理解课文,特别是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很有作用,请大家记住这种阅读的方法,并在今后注意运用。接着,我照搬了宁鸿彬教师教学实录里面的原话,他说:“刚才我们曾经两次采用了“潜台词阅读方法”。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能够比较深入地理解了无名战士和卢进勇这两个人。在理解了这两个人物之后,也就明确了无名战士是本文的主人公,而卢进勇则是次要人物。大家知道本文是一篇小说,小说的人物是作者依据现实生活塑造的。既然如此,为什么文中的次要人物作者给他起名叫“卢进勇”,而文中的主要人物作者反而不给他起名字呢?
学生讨论后,不能得出自己的结论,我借用宁老师教学实录里的话进行了归纳:作者不无名战士取名,可以使人联想到那些为了中国革命的成功光荣牺牲而没有留下姓名的人,联想到为革命献出了生命也留下了姓名的先烈们,无名战士是全体红军战士的代表。全体红军战士都是忠于革命忠于党的,都具有无名战士这样的光辉思想和高尚品质。最后的环节是总结全文,号召学生牢记历史,好好学习。
这一次试讲后,学生和家长反响较好。具体来讲是这样的:学生对于让同学当讲解员上台讲解环节很感兴趣,家长觉得对学生帮助最大的是“潜台词阅读法”的提出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讲方法,学方法,用方法,是科学而有成效的。
这次试讲后,我自己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我觉得:宁老师的这一教学设计,体现了他教学的一贯原则:讲求实效、提高效率、注重艺术。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让学生由苦学变为乐学。(《宁鸿彬文选》卷一P46-60,漓江出版社)。关于提高效率,宁老师有两个重要的观点:其一,“教读写听说,既要考虑教学生最需要的,又要考虑教事半功倍的,那就是:讲规律,教方法,传习惯。”(《宁鸿彬文选》卷一P65-71,漓江出版社)其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应从多方面采取积极措施,其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就是巧妙设计,精讲精练。”(《宁鸿彬文选》卷一P71-76,漓江出版社)。
学生为什么对当讲解员复述课文的环节念念不忘,家长为什么对讲授“潜台词阅读”大家赞赏?说到底,就是对“讲规律,教方法,传习惯,巧妙设计,精讲精练”这一主张的热烈响应。宁老师讲这篇现代文,整体的思路是很明确的,就是抓住“七根火柴”这条线索,按“一粗,二细,三精,四记”的方法组织学生学习。(“一粗”,指阅读的第一个步骤是粗读全文,了解大意。“二细”指第二个步骤是细读分段,搞懂词句。“三精”指第三个步骤是精读圈点,领会含义。“四记”指第四个步骤是要点疑点、书头笔记。语出《宁鸿彬文选》卷一P307,漓江出版社。——作者注。)
静心细想,这一教学设计出炉于十多年前,现在如果完全照搬,那是懒汉的作风,显然不能体现与时俱进,常教常新的宗旨。毕竟来说,我们现在学生不同于十多年前的学生,我们所处的时代,与宁老师当时教这课时所处的时代也有很大的不同。举一例来说吧:当年的反和平演变的大环境与我们今天大讲特讲与国际接轨的大环境,不是有很大的不同么?
我们今天的学生较之以前,有更广阔的视野,更活跃的思想,怎么样让他们相信,七十多前年的那段历史是真实存在的,文中的英雄人物是血肉丰满,可歌可泣的,革命先烈的功绩是不能忘记的,我们新形势下学习红军的精神是必有的,有重要意义的?我在苦苦的思考这个问题。
宁老师的方案固然是经典,但有两个设计,我也不敢苟同:其一,让学生以红军博物馆讲解员的身份,讲解“六根火柴”的来历。这一环节看似新颖,但不合情理。试想:火柴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关系到一个部队的生死存亡,怎么可能只有一根发挥了作用,余下的六根被一直保存下来呢?如果现在的这六根火柴是客观存在的,那只能说明当时的那七根火柴事实上是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的。真如此,那无名战士为保护火柴而死,就显得没有意义和价值了。其二,关于谁是主人公的问题,宁老师没有让学生讨论,直接抛出结论,指出无名战士是主人公,然后要学生分析“主人公为什么无名”的问题。这其中有两个问题,第一,什么叫小说的主人公?怎么样认定无名战士就是主人公?这涉及到小说的主题是什么的问题。记得宁老师在自己的《搞好启发式教学的再启发》(宁鸿彬文选》卷一P224,漓江出版社。)一文中举了这样一个教学实例:某老师教《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时,让学生分析谁是主人公,大家形成了三种不同的意见,有人说是于勒,有人说是菲利普夫妇,还有的说是若瑟夫。在学生争执不下时,老师适时发问,引导学生先明确:所谓主人公,就是作者集中力量刻的、在作品中居主导地位的中心人物。学生马上就统一了认识:本文的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
反观宁老师的这个教学设计,谁是小主人公的问题,他根本没有让学生分析讨论,直接给出了结论。因为他自己也明白:要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小说的主人公,必然要讲到小说的主题,因为“主要人物的确定不能片面地从作者描写的多少去衡量,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考虑:①从他与各方面的关系看②从小说主题的表现看。”(鄂教版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上册P88),在主题尚不明确的情况下,学生是无法确定谁是主人公的。简言之:断定一个人是不是小说的主人公,要看他是最能表现主题的人物。只有先明确了主题,及作者的创作意图,才能明确主人公到底是谁的问题。宁老师知其在九十分钟,即两节课的时间内,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他只能包办代替,直接给出结论,然后马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主要人物没有名”这个问题了。但这并不说明,宁老师的这个设计是不合理的,如果他在讲授本文前,早已教给了学生判断主人公的方法,并且已经多次实践,这里略去讨论谁是主人公这个环节,却恰好是“精讲精练”的表现了。
第一次试讲后,我带着上述的疑问和困惑,开始了广泛的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和交流。组内的教师和同仁们对这篇教材都相当熟悉。老师们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和我一起讨论,分析,有时一谈就半小时,一小时。让我从中获得了不少启迪。汇总大家的意见,主要有如下几条:①宁老师的教学设计总体是好的。但他是用两课时教完的。在本校上公开课只能上一课时,且你不能自己讲一课时后,让别人去听你讲第二课时,也就是说,你只能把自己认为最值得展示的教学环节展示出来,要开口小,挖掘深,不可面面俱到。②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的,分析人物形象必不可少,无名战士是主要人物,卢进勇是线索人物,要以分析无名战士为主。为什么么无名战士没有名字,涉及到小说的主题是什么的问题,要提出来和学生探讨。③七根火柴是全文的线索,七根火柴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要分析出来,让学生明白火柴其实就是革命的火种,文章后面的“篝火”暗示着革命烈火。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位教师还热心地和我一起回顾前不久参加省青年教师公开课比赛听课活动时一位讲小说的参赛选手的教学环节,建议我在开始的整体感知环节设计如下一个问题:《七根火柴》讲述了一个         的故事。用幻灯片打出来,这样让学生很快的理清情节。而我回想到自己在听专家点评时专家的的观点,心中不免又有疑虑:我记得当时的评课的专家在点评会上曾一针见血地说:“有的老师,上课的过程中,设计很多用‘某某句式’来回答我提出的问题的环节,这好不好呢?我说不好。因为,这样是容易束缚学生的思维的。学生学语文本来就很不容易的,好不简单悟出点东西来,你却偏偏让他按照你设计的句式来表达,这样学生会没有兴趣听你讲下去的。你的本意是好的,就是怕问题太难,学生答不上来,帮学生搭一个梯子,殊不知,你这样一限定,学生更加不知道怎么说了,你不是在帮忙,你是在帮倒忙!”到底用还是不用?我在痛苦地思考这个问题。
经过几天的思考,结合学习在本校教学开放周活动中已经讲课的几位优秀青年教师的先进经验。我设计出了自己的参赛教学设计初稿。
这一教学设计保留了宁鸿彬教学设计中合理的有特色的东西,充分尊重了同仁的想法,并加入了自己的一些合理的设想。第二次试讲的环节是这样的:第一步,让学生用一句话概括小说的情节。用《七根火柴》讲述了一个     的故事说。并打出幻灯片。第二步,让学生变换标题,明白七根火柴是全文的主旨。同时理清情节为“需火,献火,送火”六个字。第三步:品读语言,分析无名战士的形象,得出舍身为国的结论,让学生第一次用“潜台阅读法”深入人物内心。第四步:分析结尾部分,再次使用“潜台词阅读法”深入人物内心,体会本文作者创作的本意:歌公红军战士为了理想,敢于牺牲,前仆后继的精神。第五步:小结前面讲述,明确七根火柴是全文的线索,归结“潜台词阅读法”,要求学生掌握这种方法。第六步:直接抛出无名战士是主人公的结论,让学生讨论为什么么主人公无名。第七点: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再强化,让学生明白要牢记历史,开创未来的道理。这一设计,其实就是将宁鸿彬两节课教学设计中能够为我所用的东西挑选出来后整合的。相对于原设计,流程更加顺畅。因为它说白了就是抓住七根火柴这根全文的线索,帮助学生熟悉情节,在此基础上,分析人物形象,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潜台词阅读法”作为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我打算在教学中重点讲解。
教学设计确定后,我选择了另外一个班级,进行了第二轮试讲。上课的前一天,我要求所代借班级的学生提前预习课文,要求自学生字词并熟悉课文至能流畅复述情节为止。
然而,正式讲课时,发现情况并没有我先前想像的那样令人乐观:上述看似有条不紊的教学流程并没有在规定的四十分钟内完了!当我讲到七根火柴是全文的线索时,下课的铃声刺耳的响起。我只有勿勿结束了这堂课。课后,当时在教室里旁听我上课的的几位同事和我一起分析了原因:一节课内所讲的东西太多,应大胆的取舍。有教师主张:讲“潜台词阅读法”花费的时间太多,人物语言的言外之意并不是特别丰厚,不值得作为例子来讲这种方法。如果去掉这一环节,把余下的时间用于分析人物形象,就不至于了现讲不完的问题了。当时我想:如果把这个阅读方法指导的环节去掉,这节课真正有价值的内容在哪里呢?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这固然不错,是不是每一篇小说都把分析人物形象作为教学的重点?即使分析人物形象是教学的重点,但如果人物形象本身一看就很明白,这样的重点就算不得难点,既然不是难点,就没有必要非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分析。从本质上讲,我不赞同把分析人物形象作为这篇小说的重点,特别是主要人物无名战士的形象。无名战士,珍藏火柴,献出了火柴,用自己生命延续了别人的生命,这是一种舍己为人,大公无私的精神,学生看完小说,不用老师引导,自然而然的可以得出结论。如果把这些作为教学法的重点,让学生拼命去诠释、验证一些大家自学就能弄清的东西,这样的教学是程式化的,不追求实效的,也必然是不受学生欢迎的,这就是像6班这样层次的班级的学情。我一年来的教学实践已经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并将继续证明这一点。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他们能够看出主人公无名战士的品质,但未必能看出卢进勇和无名战士一样具有的坚强,奉献的品质。他们未必能看出战争中红军战士之间的阶级爱,同志情。他们更不易发现的是作者创作本文的宗旨:歌颂红军战士们坚定的信念,对社国人民的无限忠诚。如果说,一堂课真的要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话,这些东西才是学生不懂而需要老师作为重点来讲的。然而,真正按这样的思路去写一份教案,它必定是与传统的分析小说必讲大讲特人物的传统观念大相径庭。怎么办,我在苦苦的思考这个问题。
几番思索,几天沉沦,荼饭不思的我,日夜呆在办公室。听着时钟滴滴嗒嗒的声音,我知道正试讲课的日子正一天天来临。
12月2,夜深人静时,我点一盏清灯,端坐于桌前,反思自己为准备这节课所作的努力和牺牲。办公桌前的书架上,几本几近被我翻烂教育论文集又被一一打开:《宁鸿彬文选》、《魏书生文选》、《名师授课录》、《新课程的理论与创新》,我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思考和取经。这时候,有热心的同仁建议我:就抓住无名战士这个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把这个人物分析透就可以了。因为无名战士是红军战士的典型,分析清楚了他的品格,实际上就是抓住了文章的中心。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从而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主题的。分析清楚了人物,再讲七根火柴的意义,尤其是它的象征精神,让学生明白“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宣传队”。文中的无名战士和卢进勇,表面上看是掉队的战士,但们了其实是革命的火种。卢进勇传递的火种,不是普通的火柴,是革命的火种,那根发挥作用的火柴点燃的不是篝火,而是燃遍全国的革命烈火……
也就是说,讲授本文,只要讲清楚人物和主题这两个问题就可以了。而人物,只要讲无名战士就可以了,卢进勇是线索人物,不必细细的分析。这一方案,事实上推翻了宁鸿彬教案里面的绝大部分的设计,把四十分钟的一节课内要解决的问题浓缩为两个,即人物和主题。这就叫,“删繁就简三秋树”同仁的这一建议,引起了我心更大的疑惑。
这时候,我想到了鄂教版《语文教师教学》用书8年级上册第132页一篇文章节选里的话,原文如下:《七根火柴》的构思过程是这样的,我曾听过许多长征故事。对于长征生活,我的理解是,这样特殊的艰苦环境中,要求红军战士有更大的毅力和坚忍的力量。这种力量从何而来?长征的参加者所作的回答是:建筑在高度阶级觉悟基础上的、对革命事业、对革命集体的无限忠心,和由这种集体主义产生的高度的阶级的爱。
这一段话是《七根火柴》的作者王愿坚写的,从中可以看两个问题:王愿坚创作本文的宗旨是要歌颂人人都具有集体主义思想的英雄的红军集体,而不是只歌颂无名战士这一个人。第二,没有英雄人红军集体,就不一定能产生无名战士这样一个英雄的个人。
同样是这本书的第127页,编者写道:《七根火柴》讲述了一个无名战士把用自己生命保存的七根火柴郑重地托付给战友、部队的事,歌颂了红军战士们坚定的信念,对祖国人民的无限忠诚。我非常留意参考书的编者在这段话中用的一个“们”字。
上述文字传达的也是这样一个信息:我们从小说中如果只看到无名战士的坚强和奉献精神,并且断定因为他有这两种精神,就是红军战士的典型,全文的中心就是要歌颂红军战士的这两种精神,那显然是对教材钻研不深胡乱下的一个结论。如果无名战士的精神就可以代表红军的精神,无名战士的精神就是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要歌颂的所有精神,那么文中关于线索卢进勇的有些描写是否可以删除呢?下列段落中,卢进勇是否具有和无名战士相同的品格呢?第11段,卢进勇看到无名战士气息奄奄,“眼睛里像揉进了什么”;同样是第11段,卢进勇把自己仅有的一点青稞面递到那同志的嘴边,说:“同志,快点吃吧!”;第13段写卢进勇看着无名战士被寒风冷雨冻得乌青的脸,作者用了一个“痛苦的想”;第22段,无名战士牺牲后,卢进勇的“眼睛模糊了;第25段卢进勇把火柴交给指导员时,用的是”颤抖的手指。从这些地方,我们看到的分明是一个红军战士对战友的友爱、深情。卢进勇和无名战士一样,都具有坚强、团结、友爱、奉献的优秀品格。如果我们在授课时完全不谈这些,只是讲无名战士的光辉形象,讲他的典型性,而不帮助学生分析为什么他具有典型性,这个典型性的结论从哪里来,学生能明白么?我认为:对本文的分析切忌只停留在主人公身上,因为作者所记录的是长征途中的经历,歌颂的是战士们的长征精神。卢进勇是故事的见证人,同时也是位长征途中的战士,所以分析他,可帮助学生进一步正确把握主题。
对小说主旨理解直接决定了对本文教学重点的取舍,在痛苦的思索过后,我决定走自己的路,根据自己对教材的全新理解来重新设计教案。
以下是我12月6日参加学校教学开放周活动时所用的教学设计:
《七根火柴》
教材来源: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5课
执教者:华师一附中初中部程明勇
授课时间:2007年12月6日
授课地点:华师一附中初中部806班教室
【教学构想】
1、作者说:“它是从我的见闻和感受里来的。在战争中,我多次看见过这样一个战士的手啊,握着枪的,攥着担架杆的,拉着战友的,抚摸在同志额角上的……如今,我已经不能确切地说出,在我握着笔写《七根火柴》的时候,到底是想起了记忆中的哪一件事、哪一只手。但是,在这短短的两千字里,确实凝结了我在战争中直接获得的生活体验:关于人,关于人的手和心灵,关于战争中人和人的关系,以及战士的忠诚。就连一个细节、一点感受、一星思绪,也得从真切的体验里得到。” 可见,作者被当时的战争生活感动着,用心写出一段真情。学生可能不理解这样一段经历和感情,但是本文故事感人,易于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可以引导学生沉静在文字里细细朗读品味,把重点放在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和理解上,学习人物可贵的精神品质,达到育人的目的。
2、学生容易把握主人公的精神品质,但是未必理解长征精神和七根火柴的深层含义,所以作为难点,用心引导。
3、在各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充分阅读,自由讨论,教师适时引导,切忌急于下定论,避免硬塞硬灌之嫌。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学习本文抓住细节刻人物思想性格的写作方法,了解景物描写的烘托作用。
(二)过程和方法:朗读、想像、品味。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红军战士无限忠于革命事业,为集体不惜牺牲生命的崇高思想品质,做 一个爱国家、爱集体、爱他人的人。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品读文本,对人物细节描写的具体词句品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品质。
2、难点:把握文章的主旨,理解七根火柴的意义。
教学准备:
1.幻灯片。
2.火柴一盒。
3.学生课前认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熟悉小说情节至能够流畅复述为止。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谈话导入,
粗读全文,了解大意
1、出示幻灯片:依次为草地、毛泽东过草地、毛泽东等人出地、课题及作者
2、点燃一根火柴。
3、导入:在我们的城市里,很少用火柴了,我们只要拧一下旋钮,煤气燃起来了;摁一下键,打火机出火苗了。火柴,成了少见的稀罕物,我们的生活中似乎已经不重要了。可是,在1934年到1936年间的长征途中,它是个与生命相关的重要东西。
4、让我们一起默读课文《七根火柴》。默读时,脑海中想像文章描述的情景。
1、聆听
2、默读、想像
当今学生有可能对火柴不熟悉,更不知道长征。由此导入,引起学生兴趣。
在学生早己充分熟悉课文情节的情况下,用默读的方法再次帮助学生迅速整体感知课文,为下面的理清情节、分析人物,把握主旨等教学环节作好充分准备。
细读分段,
理清思路
1、 请同学用一段话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出示幻灯片)。
2、 请同学给课文再拟一个标题,说理由。
3、 分析“七根火柴”就是小说的线索。
4、理解开头环境描写的作用。出示幻灯片(需火图)
概括主要内容主要概括为:
卢进勇渴望火
无名战士献火柴
战士们用火
(也可以有:地环境恶劣;卢进勇数火柴等)
标题可拟为:点燃生命之火的火柴、烈士的遗物、无声的回答等
概括情节,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另拟标题,检验学生对中心的把握,同时理清思路。挂扣线索理解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
精读圈点,
把握主人公思想性格
1、出示幻灯片(献火图)
2、哪一个人物更让你感动?
3、细细品读,抓住文中的一些细节,联系上下文谈谈为什么感动你?
(学生回答时,追问几个问题:作者为什么强调火柴是“干燥”的?一共七根火柴,为什么无名战士数了好长时间?)
4、教师提问:为什么要特意写出“记住,这,这是,大家的!”这句无名战士说的话?
5、请学生概括一下无名战士的品质。
(大多学生会抓住无名战士献火柴环节品读。)
1、 朗读“那同志闭着眼……部队前进的方向”
2、 抓住关键细节,体会人物心情
①指火柴时急切心情
②放火柴表现对党的一片赤诚
③数火柴认真的态度,庄重的神情
④交火柴时郑重态度和殷切地期望
3、学生思考、明确:无名战士保存七根火柴的思想基础:有忠诚的信念,大公无私,为整个集体着想,让火柴发挥更大的作用。
顺着学生的思维进行提问,充分考虑目前学生对文本的把握程度和把握角度。
对学生的追问,帮助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把握主人公的思想性格。
精读圈点
体悟线索人物思想性格
1、卢进勇有没有无名战士一样的品质,表现在哪些细节中?
2、想像一下卢进勇追赶部队的艰难过程。
3、朗读体会最后一段。
如何理解“以一种异样的声调在数”
(这“数”,使我们认识这几根火柴包含着无名战士的宝贵生命,无名战士的高大形象在我们眼前升腾、闪现。  这“数”,还饱含着卢进勇对战友牺牲的无限哀思,对战友伟大人格、高尚情操的无比敬仰。 
1、学生自读文中相关语段。
2、交流。
理解:卢进勇和无名战士一样具有坚强、团结、友爱、奉献的优秀品格。
3、想像,交流。
4、深情朗读体会
对本文的分析切忌只停留在主人公身上,因为作者所记录的是长征途中的经历,歌颂的是战士们的长征精神。卢进勇是故事的见证人,同时也是位长征途中的战士,所以分析他,帮助学生进一步正确把握主题。
想像环节的设计,为后面理解卢进勇深受鼓舞作铺垫,也为理解这种精神在战士们中会传承作铺垫。
精读圈
理解主旨
1、出示幻灯片(篝火图)
2、 教师深情朗读“在无边的暗夜里……咝咝地响着。”提问:为什么作者强调战士们“跌滚了几天”“湿透的衣服”“野菜”?七根火柴的意义是什么?
2、谁是小说的主人公?为什么主人公没有名字 ?
3、 学生朗读最后三段。
1、 交流明白:无名战士是全体红军战士的代表。作者以饱蘸革命深情的笔歌颂了所有无名英雄的高贵品质——无私忘我、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
2、 意味深长地朗读。
教师朗读,力求带动学生情感升华。教师提问,引导学生理解深刻的主题。
整理书面笔记,布置课后作业
1、学生整理重点内容书面笔记。
2、 课后结合全文,领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3、 选择阅读王愿坚的其他作品一部。如《党费》《普通劳动者》《足迹》等或者观看根据他作品改编、拍摄的《闪闪的红心》《四渡赤水》等影片。
完成回家作业。
对景物描写的教学目标的进一步落实。
激发兴趣,拓展阅读,进一步认识一个时代,理解一种精神。

板书设计
七根火柴
王愿坚
景物烘托 需火
细节刻 献火 舍身为国
送火 前仆后继
关于这份教学设计,我认为有如下几点要作出说明:
第一,它是一个集体智慧的产物,它和我第一次试讲时所讲的内容完全不相同。
第二,人物形象的分析是我这节课教学的重点,但我坚持无名战士和卢进勇及后卫连的战士们都是作者歌颂的对象,他们所有人的精神合在一起,才能科学完整的概括出小说的主旨——长征精神。
第三,分析情节和人物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理解主旨而不是学习如何用生动的文笔把一个人物写活,所以在分析人物时,只重点谈最让人感动的情节和感动的原因,而略谈作者是怎么把这个人物写得这样感人的。无名战士让人感动的地方很多,但很明白,故不用花很多时间。卢进勇虽是线索人物,他与无名战士一样具有坚强、友爱、团结、奉献、的精神,这些老师不引导学生去分析和挖掘,学生可能不会重视,故要花一定的时间去分析。这个分析不仅不能省去,而且不能一笔带过。
第四,学生在去年已经学过几篇小说,关于小说中正面描写人物的方法,早己讲过多次,如果本节课仍把分析细节描写作为教学的重点,那就是把学生已经知道的,一看就明白的东西作重点,那样只会浪费学生的时间。课前预习时组织学生复习先前学过的有关小说的知识,小说中的人物描写的方法就很明白了。
第五,我认为,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时,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要密切联系学生思想实际,避免空谈政治口号。故而结合近期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本校的“天天唱”引出什么是长征精神要不要弘扬长征精神的问题。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一个时代,即国共十年对峙的时代,理解一种精神,即长征精神。
第六,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他绝不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等目标的添头,如果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一节课的难点,那么,它就有可能,或者说有必要成为重点。
第七,严格来讲,这是一个学案,不是一个教案。因为它包括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两个方面,是在充分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研究教法之后的一种大胆的预设。既然是预设,也就是说,并非教学设计里的每一个环节在教学活动中都一一按顺序呈现出来。为什么这样讲?因为教师上课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必须忠实于教案,这是不错的。但课堂上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导致教师不能按原定的教案一步步讲下去,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灵活的作出调整,表现自己的教学机智,这是谁都明白的道理。
第八, 用这份教案试讲是在806班空无一人的情况下进行的,时间是12月5日晚自习,这里略而不谈.
(5)精心组织预习,储备必要知识点。
公开课正式上是在12月6日。我提前一天,在806班组织学生预习。
我们的预习分三步:
第一步,利用自习课时间,组织学生观看24集电视连续剧《长征》第22集,因为这一集主要反映的是长征红军过早地的故事。这集电视剧时长为47分钟,我自始至终和学生在一起观看。然而,一部分学生对这个活动根本不感兴趣。有很多学生一边听电视,一边做数学题。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学生对红军英勇事迹的漠不关心,对语文学习兴趣不浓,利用这篇文章的教学活动,对这些人进行及时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势在必行。
第二步,帮助学生回忆、梳理进入初中以来,我们反复强调的与这篇小说学习有关的一些基本知识。这些基本知识用幻灯片打出,反复多次在教室里播放。具体内容如下:
基本知识
一、小说的定义:小说是一种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二、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三、小说正面描写人物的方法:肖像描写(也称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活动描写
四、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大多是:①交代背景、②渲染气氛、③烘托人物的思想性格、④推动情节完成、空间位置变换.
五、如何判断一个人物是不是小说的主要人物(主人公)?
所谓主人公:就是作者集中力量刻的、在作品中居主导地们的中心人物。
主要人物(主人公)的确定不能片面地从作者描写的多少去衡量,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考虑:①从他与各方的关系来看②从小说主题的表现看.
学习方法
六、学习现代文的一般步骤:
一粗:粗读全文,了解大意。
二细:细读分段,弄懂词句。
三精:精读圈点,领会含义。
四记:重点内容,书面笔记。
七、朗读的基本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八、书写的基本要求:端正、干净、容易认。
九、背书的有效方法:眼睛看,嘴里面,耳朵听,想面。
十、中学生要做到的“三献一留”:把忠心献给国家、把孝心献给父母、把关心献给他人,把信心留人自己。
之所以在预习中安排这样一个环节,主要出于如下考虑:
这篇课文花一节课学完是有困难的,学前先利用课余时间复习相关知识,课堂上可节省时间。在这方面,全国特等劳动模范、特级教师魏书生老师早有成功的经验。早在1989年,他就撰写一篇论文,题目叫《引导学生画语文知识树》,《魏书生文选》第一卷P25页(漓江出版社)就收录了这篇文章。通过“语文知识树”,学生“将教材知识划分为不同层次,再把握住一、二、三层次这些主要知识,总体语文教材怎样读,总共要学哪些知识;哪些先学,哪些后学;哪些是己知的,哪些是未知的,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了”。魏书生认为:

系统的语文知识大致有四部分:基础知识、文言文、文学常识、阅读和写作,这是第一层次,是知识树的支干。
  再进一步分析,就会发现,基础知识还包括语音、文字、词汇、句子、语法、修辞、逻辑、标点这样八个方面。文言文包括字、实词、虚词、句式四个方面。文学常识包括古代现代、当代、外国四个方面。阅读和写作知识包括中心、选择、结构、表达、语言、体裁六个方面。这是第二层闪,共22个方面。
  再进一步分析,每个方面又包括若干知识点、如语法,就包括词类、词组(现在叫短评)、单句、复句四个知识点。这是第三层次,大约130多个知识点。
我课前组织学生系统的复习前面学过的知识及强调教学常规,理论依据正源于此。

(6)课堂精思巧授,教学顺利到终点。
公开课开讲那天,我早早的就起了床,开始一遍遍的温习自己上课时准备讲的语言:从导入到作业布置的时说什么话,我在心里一遍遍地默念。因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是我的信念,也是我的追求。
这节课的流程其实是很简单的:
① 用电视连续剧《长征》剧照引出长征地的话题,导入新课。
② 引导学生抓住六要素,理清情节,在理清情节的过程中,强调环境描写的作用。
③ 引导学生重点分析文中的人物,包括主要人物无名战士、线索人物卢进勇及后卫连的全体战士。
④ 在分析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得出小说的主旨——歌颂长征精神。
⑤ 明确了本文主旨在于歌颂长征精神精神后,马上联系学生实际讨论要不要弘扬长征精神,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⑥ 继续深挖主旨,解决谁是主人公的问题:因为只有最能表现主旨的人物才是小说的主人公。主旨不明,主人公的身份也就不明。
⑦ 布置学生书面笔记,要求学生课后继续学习环境描写对于小说的情节的推动作用。
⑧ 布置拓展迁移练习,要求学生继续课外阅读王愿坚的小说和根据其剧本改编的电影。
这8个环节中,谁是主人公,为什么主人公没有名字的问题,最值得讨论,也是我在上课前反复思考,觉得很头痛的问题。
如果我在讲完人物、情节后突然问学生:“为什么主人公没有名字”?学生可能无法答出来。
关于这个问题的参考答案,我手上有两上版本的说法:
其一是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上的说法(P128):
“无名胜有名。为什么作者给主人公连个名字都没有写上?其实作者完全可以很自然地交代这位战士的姓名,因为当他在曙光中揭开党证,党证中定然会清楚地出现他的姓名。作者有意不写这位战士的名字,正是他匠心独运之处。在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片路上,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无数的人民英雄为了维护民族的尊严,为了争取自由、幸福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的英雄业绩光照千秋,可是他们的名字却鲜为人知。无名战士是千千万万红军战士的代表,是千千万万人民英雄的典型,有名固可忆,无名更光辉。
其二是宁鸿彬《七根火柴》教学实录里的说法(宁鸿彬文选P443):
作者不给无名战士起名,可以使人联想到那些为了中国革命的成功光荣牺牲而没有留下姓名的人。还代表了为革命献出了生命也留下了姓名的先烈们。无名战士也是全体红军战士的代表。因为,全体红军将士都是忠于革命忠于党的,都具有无名战士这样的光辉思想和高尚品质。如果他们遇到无名战士遇到的情形,他们也会这样做的。所以说,无名战士是全体红军将士的代表。
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教参上的说法是与时俱进,符合客观实际的说法。宁鸿彬教学实录里的话,有明显的政治说教的意味,学生不会接受。红军战士个个都具有无名战士一样的品格么?红军战士个个都是忠于革命忠于党的么?电视连续剧《长征》中,红军的领导人张国焘的所作所为,就是一个反证。学生在上课前既然刚刚看过电视,了解了当时的历史背景,那么我们就不能把这些与史实明显不相符的、并不是实事求是的观点强加给学生。当我们自己都不相信一个结论的真实性时,我们要不要把这个结论当真理教给学生?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古人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理正在于此。
是不是说,教参上的说法,就是千真万确,学生可以接受的呢?问题没有这么简单。《七根火柴》是一篇小说,虽然小说的主人公是无名战士,但作者在文章里安排了一个线索人物卢进勇。卢进勇虽不是小说的主人公,但对他的描写在推动情节发展、刻无名战士的形象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卢进勇的所见,使读者历历在目,身临其境;他的所闻,使读者觉得无名战士衰竭的生命与顽强的意志之间的反差是那样的巨大;他的所感、所想,时时引起读者心灵的震撼和感情的波澜。这样,小说的真实性、艺术性得充分的体现。
作者在创作的过程当中,是否故意把这个战士的名字不写出来,让他更有典型性?只有作者自己清楚。我这里强调作者是“有意”,还是“无意”的问题,说去说来,还是一个分析课文是否实事求是的问题。王愿坚自己都承认,他的无名战士的原型并非来自生活真实,他完全只是一虚构的人物。也就是说,作者不给无名战士起名,是因为他没有在草地行军的经历,地中是不发生过这样的故事,他自己也没有底,因此,他没法给这个不存在的英雄命名。或者这样说,作者用的是全能全知的第三人称视角在写作的。如果无名战士不拿出党证,卢进勇根本看不到党证上的名字。既然前面的行文里,无名战士是没有名字的,为了行文的统一,指代的明确,作者在后面就干脆不说这个战士的名字了。这是一种省笔墨的写法。
退一步讲,如果小说真的把这个战士的名字写出来,我们难道就认为这篇小说是失败的么?也许有人又会说:王愿坚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有名有姓,血肉丰满的艺术形象,他的英名,永远存在于中国现代文学的艺术廊里云云了。
总之是这样的:无名战士为什么没有名字?这要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去考虑。因为“他是千千万万红军战士的代表”的说法,不能解释无名战士没名的原因。甚至可以这样说:如果他有名,并不影响他成为“千千万万红军战士的代表”,而且,有名有姓的话,其真实性可能会更强些。作者是不是想通过给主人公不命名这种方式来让读者由这个人物联想到“千千万万红军战士”都是舍身为国的,从文章本身是看不出来的。教师如果把这种结论强加给学生,是没有道理的。学生不是三两岁的小孩子,他们有自己的判断力。
这个问题既然这样复杂,所以我认为完全没和必要放在课堂上让学生讨论。所以我采取了一个变通的办法:在学案中设计一个让学生在明确主旨的前提下,自己去领悟的环节。当时的设想是,如果课堂上有时间,就讲,没有时间,就不讲。因为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本来是要让学生感悟长征精神,明白新时期应弘扬长征精神的道理。为什么主人公没有名字的这个问题不解决,丝毫不影响教学重点内容的落实与完成。为了防止教学中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也先有一个预案,就是准备了一篇长篇说词,打算给学生直接灌输。说词如下:
同学们,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毛主席登上天安门。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到上个世纪初叶,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来侵略我们。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共产党成立,北伐战争,大革命失败,国共十年对峙,抗日战争,三大战役,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国人民在反对三座大山的压迫中,几辈人前赴后继,革命成功的道路血染汗浸。青山有幸埋忠骨,青史几人留芳名?远的不说,就说我们的红安,赫赫有名的将军县……从红安,走出了十四万红军战士,他们当中,最后被大家记住姓名的,只有屈屈223位将军。我们很多的战士,就像文中的无名战士一样,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历史上,却不曾书写他们的英名……
结果,在最后在上课时,我根据教学的实际,果断的取消了这一环节。为什么取消?因为时间不够用,教学推进至此,时间己不多矣。评价一个老师是不是好老师的标准其实只有六个字:上好课,不拖堂。这是一位特级教师的原话,我一直把它当作座右铭。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问题。以往我们的这方面的教育总是笼统的,千篇一律的。具体来说就是:学完一篇文章,就强迫学生归纳主旨,归纳主旨后,就要问学生回答两个问题:你受到的启示是什么?你将来打算如何去努力?作为老师,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有人每天拿这两个问题来问你,并且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你会不会很烦,因而产生对语文这一学科的厌恶之感呢?有很多课文的主旨,说实在话,并不能在学生心中引起强烈的共鸣,这时,你拼命要学生喊一些红光亮的口号,其实是在搞形式主义。
既然学生前不久参加了实会实践活动,学校打出了“弘扬长征精神”的旗帜,既然天天唱中,我们发现了学生视唱歌命歌曲为另类的问题,为什么我们不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进行思想教育呢?宣扬坚强、团结、友爱、奉献的长征精神,不仅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对培养学生的情商,是很有好处的。天天讲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现在就有生动的教材摆在面前,此时不抓,更待何时?但语文课终究不是历史课,不能把历史社会课上老师讲过的东西拿出为大讲特讲,故而我设计的是引用“小小黄安,真不简单”这一民谣作为引子,然后引出“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沉重话题,这样,学生就明白了红军长征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无名战士虽然没有名字,但他们和当年红安牺牲的战士一样,同样是不应被忘记的。这样就拉近了那个时代与学生的距离,并且把抽象的红军战士形象和抽象的长征精神变成了学生渴望熟悉的的东西。这样的设计,是体现了宁鸿彬所讲的“精思巧授”的原则的,我个人以为。打印出来的教学设计里,并没有上述的文字,但正式讲课前的那个晚上,我一个晚上都在背诵毛泽东的关于长征意义的著名论断和红军长征的史实。这一举动是有些荒唐的,以致于当天上晚自习的几位老师都跑来看热闹,这是题外话了。讲课过后,有教师以为我上面所讲内容都是现场临时发挥的产物,其实不然,并且恰恰相反:我在课堂上推进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在教案中有预设的。
从我的本意来讲,讲谁是主人公,为什么无名战士为什么没有名字这两个问题都是没有多大意义的,特别是讲后一个问题,如果照搬成例,是很牵强附会的,但很多教师坚持说如果不讲,就不能挖掘出小说的主旨。这样的情况下,我只有勉为其难,不想为之而为之,选择在授课即将结束时稍稍提及。但在充分尊重大家意见的前提下,我也保留了自己的东西:①我坚持小说的主旨不仅仅是要歌颂无名战士一个人。②光讲无名战士的事迹,不能反映小说的主旨。③在主旨不明的情况下,不能讲谁是小说的主人公。④明确了主人公,再讲无名战士为什么没有名字,牵涉到写作技法的问题,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在有限的四十分钟内,不可能花很多时间提及。如果照搬我自己不认可的结论,首先是我自己不相信,学生也不会信服,这样的教学环节,我当然要舍弃掉。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关于“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要不要讲的问题。应该说,毛泽东的这段话是很正确的。但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要不要把他拿出来大讲特讲?我认为可以讲,但不可强求学生接受。如果说七根火柴给红军战士带来温暖,可以延续战士的生命,学生是完全可以接受和理解的。如果硬要说七根火柴就是革命的火种,掉队的战士就是“播种机”播下的革命的火种,战士们点起的篝火就是“革命的烈火”,全文表现的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等,就有硬塞硬灌之嫌了。所以安排一个课内课外衔接的环节:先讲长征的伟大意义,引用毛泽东的话,唤起学生求知的兴趣,然后开出参考书目,让学生有选择的阅读。这样,有兴趣的同学通过课外的拓展阅读,自己去获得感悟和认知。有些东西,是需要老师点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把文章的微言大义无节制的拨高,然后强迫学生接受你的认识。语文课必竟不是政治、历史课,说教味太浓时,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反而会显得苍白无力。许多优秀的教学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这一点。
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在前面写这么多,并不意味着,我就认为自己这节课是完美无缺的。恰恰相反,我倒认为,教学艺术本身就是充满遗憾的艺术,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还有许许多多的不足。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重视学习取经,忽视个性展示。
在历时半个月的备课试讲中,我曾数次向名家、权威取经。在向有经验的专家学习的过程中,我一步步的丢失掉了许多自己本来就应坚持的东西。公开课说到底,是教师个性的展示,而我在这次公开课授课活动中,完全迷失了自己,个中的原委,值得我很好的反思。
(2)重视能力培养,忽视知识积累。
我在上课是,非常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宁鸿彬、魏书生两位老师的教学和管理艺术,对我产生着深深的影响。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如指路明灯,让我在语文教育的汪洋大海里没有迷失方向。但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一直在教师的指挥下,沿着“A谈谈,B谈谈,C谈谈,大家谈了我谈谈”的老路原地转圈。在学生谈了这么多之后,他们积累到了什么?生字词?文学常识?长征精神的实质?学生在课堂上记下的板书只有写作特色、线索、和人物主要精神品格,这些抽象的文字放在笔记本上,学生过几日就会忘记得一干二净。光有能力是不够的,还要有必要的知识积累,这样才能不断完善自己的“语文知识树”。我们之所以要强调每课都有所得,道理就在这里。
(3)重视方法指导,忽视过程深入。
一节课只有四十分钟,要完成的任务却多达七八项。所以很多教学环节只能是一种教学方法的演示,学生根本没有深入探讨的时间。
(4)重视感悟熏陶,忽视质疑探究。
这节课上,学生听讲很认真,参与很积极,这是值得高兴的事情。但许多学生真正不明白、急于想知道的东西,我在课堂上根本没有时间让学生来质疑。从课后和学生的谈话来看,他们很多人并不相信小说的故事情节是真实的。如有学生认为:当时无名战士并没有交出火柴皮,这些火柴后来是用什么东西点燃的?如果教师仔细去查资料就会发现,这要讲到火柴的历史。最开始的白磷火柴是不需要火柴皮就可以直接点燃的,如安徒生笔下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卖的火柴,是论根卖的白磷火柴。这是有毒的不安全火柴。后来出现了安全的红磷火柴,就需要火柴皮才能点燃了。从《七根火柴》的描写来看,无名战士珍藏的七根火柴从外观上看,是红磷火柴,而从后面的情节来推想,它又好像是白磷火柴……这些迷团不解开,一切对文章的分析学生都会觉得不可理解,甚至觉得是虚假的。但由于时间关系,学生根本没有机会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果我要把这些问题深入写下去,恐怕又要再写两万字了,只好先说到这儿了。
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发扬优点,改进不足,争取教育教学取得更好的成绩。
教学反思写到这里,我的眼里不觉有晶莹的泪滴。
时光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放眼办公室,武昌的冬阳,温暖而美丽。
忽然想起张静芳,一位曾经与我共事的女教师。去年八月,在全校教师大会上,她为我们作自我介绍。神采飞扬的她,穿一身淡雅的连衣裙,侃侃而谈:“南飞的大雁告诉我,秋天到来的气息。走进华师一,我已不再年轻,我要把梦和爱,播撒在这里……”
突然又忆起已经过气的诗人汪国真的一首小诗:
热爱生命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雪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中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教学设计和实录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选择远方 ,风雨兼程-《七根火柴》教学反思,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白蝴蝶之恋
    卧看牵牛织女星
    从《七根火柴》谈起
    七根火柴
    七根火柴(说课稿)
    七根火柴
    七根火柴教案
    七根火柴
    《七根火柴》的故事
    数字杂说
    《七根火柴》
    《七根火柴》教案
    更多情感、哲理美文点此阅读
    木兰诗
    七根火柴 同步练习题
    《七根火柴》教案
    《七根火柴》的真实性与倾向性
    《七根火柴》读后感
    卖油翁
    七根火柴同步练习题
    《七根火柴》教学设计
    《七根火柴》精品教案
    《七根火柴》读后感
    为《七根火柴》流泪 她走上教师岗位
    《七根火柴》教案
    沪教版七年级下:七根火柴教案(2课时…
    在这里找到“七根火柴”
    《七根火柴》教案
    读《七根火柴》感悟长征精神
    9七根火柴
    《七根火柴》
    《七根火柴》争议式教学设计
    卧看牵牛织女星
    中国石拱桥
    小人物之二十——七根火柴
    提醒幸福
    分马
    纪念白求恩
    小橘灯
    梅岭三章
    七根火柴
    勇气
    苏教版教案《七根火柴》
    2000学年第一学期初一级语文复习计划
    大自然的语言
    咏柳
    诗词五首
    宋定怕捉鬼
    挖荠菜
    口技
    爱莲说
    《谈骨气》课堂实录及评说
    《惊弓之鸟》说课稿
    绝唱
    社戏
    谈笑
    苏州园林
    在烈日和暴雨下
    故宫博物院
    初一期末总复习
    桃花源记
    听潮
    短文三则
    有的人
    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
    老杨同志
    俭以养德
    回延安
    怀疑与学问
    白杨礼赞
    曹刿论战
    中国石拱桥
    《中国石拱桥》教学实录与评点
    短文两篇
    北京立交桥
    北京立交桥
    初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教学说明
    向沙漠进军
    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
    《白毛女》选场
    诗词五首
    工之侨献琴
    出师表
    回忆我的母亲
    《农村调查》序言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十三岁的际遇
    盘古开天辟地
    《七根火柴》读后感
    皇帝的新装
    古代英雄的石像
    寓言三则
    岁月,在黄土地上流过
    《论语》十则
    向沙漠进军
    秋魂
    花的话
    秋魂
    短文两篇(初中)教学目的
    诗词两首
    《孔乙已》的十种导入法
    孔乙己
    古诗词曲五首
    第15课《七根火柴》导学练测资料包八…

    捕蛇者说
    一件珍贵的衬衫
    我的叔叔于勒
    陈涉世家
    出师表(第一课时)
    理想的阶梯
    “友邦惊诧”论
    中国人民寻求救国真理的道路
    论雷峰塔的倒掉
    《七根火柴》教学设计及评析
    短文三篇马说
    自学的好帮手——工具书
    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
    介绍《应用文写作知识》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中国人民寻求救国真理的道路
    《七根火柴》教学设计
    孟子二章
    驿路梨花
    驿路梨花
    挺进报
    谈骨气
    一面
    七根大柴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
    听《七根火柴》有感
    人类的语言
    人教版  《七根火柴》说课稿
    探寻《七根火柴》主人公原型
    徐占权:长征“七根火柴”的故事
    《七根火柴》、《三人行》:反观长征…
    《七根火柴》——历史与人格的较量
    诗五首
    《七根火柴》教学设计及评析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