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鹗 教学设计(A) 教学设想 这篇课文描写一位民间女说书艺人高超的歌唱艺术。前半部分以琴师和黑妞来衬托 白妞的出场,后半部分才直写白妞的说书,采取的是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的写 法,教学的时候,应引导学生仔细体会这种艺术手法。 声音本来是属于听觉的,无形无色无味,作者却将听觉上的声音与各种感觉沟通起 来,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说书人的艺术技巧和艺术滋力。因此,这篇文章成为我国古代文 学作品中描写声音的少数名篇之一。学习这篇课文,应引导学生体会这种感觉上共通的 特点。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平时看同学们写的文章,总觉得你们写自己眼睛所见到的,写得较具体,较充实, 一旦写到声音就往往显得捉襟见肘、“黔驴技穷”。我想原因主要是:声音这东西无形无 色无味,同学们不知道怎样去表现它才好。那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这是一篇 描写声音的名篇,我们来看看人家是怎么去描绘声音的。我相信,我们学习了这篇文章 后,同学们以后在文章中写到声音时就会有很多办法了。
二、简介作者和作品。 1·简介作者。 刘鹗(1857-1909),字铁云,笔名洪都百炼生,清末江苏丹徒人.著有长篇小说 《老残游记》。 2.简介作品。 《老残游记》共20回,署名洪都百炼生。小说中的主人公老残是一个不愿做官的名 士,他手摇串铃,奔走江湖,替人治病。作者借老残之游历,记述其“言进闻见”,揭露 了晚清吏治的黑暗,反映了在这种黑暗史治的统治下,无辜被陷害,人民被涂炭的社会 现实。它暴露了当时丑恶的政治现实,特别是比较真实地揭示了一些所谓“清官”实为 “酷束”的狰狞,可鄙。鲁迅先生将这部书和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研人的《二十年 目睹之任现状》和曾朴的《孽海花》,并称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本文《绝唱》就节选自《老残游记》第二回。” 三、学生自读课文。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并思考下列问题: 1.白妞说书前,作者用两段文字描写戏园子里的盛况,有什么作用? 2.接着,文中又描写琴师的弹奏和黑妞的演唱,有什么作用?是不是有偏题或罗 嗦之嫌? 3.课文是如何描写和形容白妞演唱的高超技艺的? 4课文中有两处写听书人的议论,有什么作用? 四、研习课文。 1.侧面描写。 1)作者一开头是怎样描写戏园盛况的? 明确:从三方面描写戏园盛况:一是听书的人很早就到了戏园于;二是听书的人很 多;三是因为人多,声音嘈杂。 2)戏园的这种盛况说明什么? 明确:一是烘托白妞说书的无穷魁力;二是通过对戏园里人声嘈杂的描写为后面的 鸦雀无声作铺垫,两相对照,便可看出白妞说书的超人技艺。三是说明白妞说书可雅俗 共赏,不管是读书人,还是生意人,不管是官员,还是百姓,都是白妞的热心听众。 3)作者是如何描写琴师和黑妞的?有什么作用? 明确:写琴师用先抑后扬的手法,他的相貌“甚为丑陋”,开始弹奏时懒洋洋的,大 家“也不甚留神去听”,这样的人物这样的技巧,好像只是用来打发时间的。不料作者笔 锋一转,琴师“到后来,全用轮指。那抑扬顿挫,人耳动心”,“这时台下叫好的声音不 绝于耳,却也压不下那弦子去”。琴师都有如此的技艺,那说唱二人可想而知了。 琴师已经技惊四座,该正角出场了吧?“停7数分钟时,帘子里面出来一个姑娘”。 穿戴“十分洁净”。“忽揭鼓一声,歌喉造发,字字清脆,声声宛转,如新驾出谷,乳燕 归巢”。让众人叹服不已.“觉一切歌曲腔调俱出其下”,其说唱扭力非比寻常。正当听 众心悦诚服,以为定是日妞无疑的时候,作者借听书人之口告诉众人错了,这是白妞的
妹妹黑妞,又把读者的胃口吊广起来。 正所谓“好花还要绿叶衬”,这样写,给人以天外有天,山外有山的感觉,衬托出白 妞说书的不同凡响。 4)在黑妞、白妞的演唱后,各有一段听书人的评论,有什么作用? 明确:前一段评论用黑妞和白妞相互比较的方法,突出了白妞的演唱技高一筹。后 一段评论用引用的方法,突出了白妞说书的艺术效果。虽然内容不同,但都是为了烘托 白妞说书的高超技艺。 5)请同学们根据前面的分析,总结什么是侧面描写的方法? 明确:这种不直接写所要表现的事物,而是通过对其它事物的描绘来烘托映衬的方 法就是侧面描写,这篇文章是运用侧面描写手法的典范。 2·正面描写。 1)作者是如何正面描写白妞的出场的? 明确:白妞终于出场了,也不见得如何花容月貌,引人注意。但是“把梨花简丁当 了几声”,“将鼓锤子轻轻的点了两下”,就让人顿觉出彩。“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 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养着两丸黑水银”,左顾右盼,就摄去了众听书人的心魄,“满 园子里便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得多呢,连一根针掉在地下都听得见响!”人们 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白妞的眼睛可以说是她独特扭力的窗户。作者就是抓住她的这 一极富特点的眼睛来写,一下就把白妞写活了。 2)作者描写白妞的说唱极有层次,请同学们找出关键词整理出来。 明确:可以分为五个段落:“初不甚大”—一演唱开始;“越唱越高”——演唱的发展; “陡然一落”——旋律的跌宕;“忽又扬起”——演唱的高潮;“人弦俱寂”——一演唱的结 束。 3)作者描写白妞说书最精彩的地方,也可以说是本文的精华,是运用了大量贴切 的比喻。请同学们找出来,并—一体味其中的妙处。 明确:作者运用大量的比喻,把无形的声音化为有形的喻体,让人清楚明白。作者 设喻是多方位的:用感觉设喻,白妞初唱时不甚大的声音,让人感到舒坦欢畅;“五脏 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个毛孔不 畅快”;用视觉设喻,白妞越唱越高,“忽然技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再 如白妞演唱至“节节高起”处,作者以攀登泰山作出,具体而形象地描绘出“愈翻愈险, 愈险愈奇”的歌声;描写白妞宛转千回的歌喉时,作者以“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 中腰里盘旋穿插”为喻,活灵活现;描写渐寂忽起的时候,又用“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 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真是声光色俱备,让人浮想连翩。 以上这种特殊的比喻,修辞学上把它叫做“通感”。而人们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 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把人们某个感官上的感觉转移到另一感官上,凭这种感受相通, 使读者产生联想,达到认识了解事物的目的。
板书设计: 绝唱 刘鹗 侧面描写:戏园盛况琴师和黑妞听众评议 正面描写 白妞出场(重点写眼睛) 说唱(比喻——通感) (徐国鸿) 教学设计(B) 教学设想 本文节选自刘鹗的《老残游记》第二回。这是我国小说中以散文化的语言写听觉形象 的绝妙文字。文章写的是梨花大鼓艺人白妞——王小玉高超的演唱技巧。全文由两部分 组成,前一部分是描述演唱前的情景,其特色可概括为远铺近垫的烘托手法运用精妙; 后一部分是描述演唱时的情景,其特色又可概括成巧妙地沟通视听间的通感,化听觉形 象为视觉形象。因此教读本文,要指导学生学习铺垫、烘托和通过比喻化无形为有形、 变抽象为具体的写作手法,并运用到写作实践中去。 本文浅显易懂,不必过多讲解,要引导学生自己体会。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很喜欢听大型演唱会。但是听完后别人问起感受时,往往只能一味点头 说:“好听!好听!”却很难真正把其中的好处描述给别人知道,更不用说让人有身临其境 的感觉。原因就在于,声音这东西无形无色无味,想要把它描述出来,没点技巧还真不 行。为此,我们今天来学篇文章,专门学习怎样描摹声音的技巧。 二、简介作者和作品。 刘鹗,字铁云,清末江苏丹徒人,著有长篇小说《老残游记》。 《老残游记》和《官场现形记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民蔡海花》并称为晚清四大谴责小 说。 三、熟悉课文,理清结构。 l.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2自己试着说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高谈阔论说笑自如抑扬顿挫百变不穷
鸦雀无声手回百折屏气凝神轰然雷动 3.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四、课文分析。 1.分析前可先让学生听一段曲艺演唱,如骆玉签的《重整山河待后生》,给学生一 些直接的感受,好加深学生对文章中关于王小玉说唱艺术的理解。 2.本文的主角是谁?依主角的出场与否,本文可划分为两个部分,怎样分? 明确:主角是白妞王小工。 全文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1一4自然段)描述白妞演唱前的情景;后一部分(5 --8自然段)描述白妞演唱时的情景。 3.第一部分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写了戏园的盛况、琴师的弹奏、黑妞的说唱、听众的评议。 4文章重点要表现的对象是白妞,花这样多笔墨写戏园盛况、琴师的弹奏、黑妞 的说唱、听众的评议,为什么? 明确:这是采用烘云托月的笔法,先不直接写白妞,而是通过写戏园、琴师、黑 妞、听众来烘托白妞。这些段落也写得各具精彩,如果只是草草敷衍,就不能为白妞的 出场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了。 5.组织学生朗读第一部分,朗读的形式可以多样。 6.在第一部分浓墨重彩作好铺垫烘托后,第二部分从哪几个方面来直接写白妞呢? 明确:①出场;②演唱;③观众的评议。 7请一个同学朗读白妞出场的一段,其他同学思考:这段里哪句写得最精彩? 明确:“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左右 一顾~看,连那坐在远远墙角子里的人,都觉得王小玉看见我了。” 这句话先是运用博喻的修辞方法,通过多个精妙绝伦的比喻,充分写出了王小玉眼 睛的美,眼神的厉害,然后再通过听众的感受,强调眼神的独特魁力,就像达·芬奇笔 下蒙娜丽莎的眼神,无论你站在哪个角度看,都觉得她在看你。 8.写白妞说唱的两段是本文最出彩的地方。请女同学齐读第6.7自然段,男同学 思考:作者在写白妞说唱的时候,具有哪些艺术特征? 明确:①描写极有层次。可以分为五层:”‘初不甚大”——演唱开始;“越唱越 高”——演唱的发展;“陡然一落”——一旋律的跌宕;“忽又扬起”——演唱的高潮;“人弦 俱寂”—一演唱的结束。②比喻特别精妙。 9.说书艺术主要在声音的魁力上,作者运用了各种比喻使白妞的声音美形象化。 试找出这些比喻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明确:作者设喻是多方位的:用感觉设喻,白妞初唱时不甚大的声音,让人感到舒 坦欢畅,“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 无一个毛孔不畅快”;用视觉没喻,白妞越唱越高,“忽然拨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 入天际”。再如白妞演唱至“节节高起”处,作者以攀登泰山作比,具体而形象地描绘出 “愈翻愈险,愈险愈奇”的歌声;描写白妞宛转千回的歌喉时,作者以“如一条飞蛇在黄
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为喻;活灵活现;描写渐寂忽起的时候,又用“像放那东 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真是声光色俱备,让人 浮想连翩。其他如“花坞春晓,好鸟乱鸣”更是突出了声音配合的神韵。 10结尾花了一段的笔墨写听众的反应,有什么作用?与第一部分是不是有重复之 嫌? 明确:白妞演唱完毕,和前文一样,又借听众之口赞扬一番,粗看是重复的文字, 其实前面只是说白妞演唱的技巧,这里赞叹白妞的演唱让人“三月不知肉味”,更突出白 妞演唱的精神魁力。 五、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回家欣赏一支乐曲,模仿本文巧用比喻的写法,用一二三百字表达出自己欣 赏音乐的感受。 提示:什面埋伏M江河水风二泉映月》《梁祝民黄河大合唱民命运洲田园*天鹅 湖》,京剧唱段等等都可以。 板书设计: 绝唱 刘鹗字铁云清《老残游记》 说 唱 前 戏园盛况 琴师弹奏 黑妞说唱 听众评议 烘托 铺垫 说 唱 时 白妞出场(博喻) 白妞说唱(比喻)(通感) 听众赞扬(烘托) (惊团局J
10月4日,上海警备区某旅海防一连上等兵周继根年仅20岁的生命画上了句号。在他生命的终点,他与许多普普通通的人共同谱写了“爱的绝唱”。
部队战友,争相照顾
1月29日,来自天府之国的周继根在参加训练时突然感到脖子有些痛,摸了摸,还有
肿块。大年三十,八五医院和市肿瘤医院专家会诊后确认,周继根患的是恶性淋巴瘤,已是晚期。
消息传回连队。步兵排排长常华阳和营卫生所军医李美广当晚赶往八五医院。后来,副班长、一级士官彭勇一直陪伴在周继根病床前。
周继根接受化疗后,有时需要连续24小时输液,彭勇经常整夜不睡觉,给他喂饭喂水,端屎倒尿。因卧床太久,周继根严重便秘,彭勇经常帮助医生拿着排便的药物用手轻轻地塞进他的肛门,一点点地抠。
4月13日,杭州湾畔早已柳绿花艳。周继根在住院后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回到了连队。战友陪伴他看了训练场、班排宿舍和连队生产地。中午,营里特意为他准备了最爱吃的家乡菜,战友们还为他准备了大蛋糕和鲜花,给他补过生日。
在周继根住院期间,部队各级领导和官兵十分关心他。一次,一名领导听说有种价格特别昂贵的药能提高免疫力,便马上派人采购,送到医院。战友们经常写信、打电话给他,还把连队建设的情况拍成照片寄给他。战友们只要到市区办事,都要到他的病床前坐坐,鼓励他与病魔斗争。
退休工人,欠债相助
周继根在与病魔抗争时,许多素不相识的地方群众用关爱温暖着他。金山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严明华,在周继根确诊的当晚,就带着儿子赶到八五医院陪他过年,听说灵芝对提高免疫力有好处,又花2000多元买了灵芝和灵芝膏专程送到医院。周继根所在部队共建单位的干部职工,纷纷为他捐款。
家住浦东的退休工人诸慧贞,在八五医院照顾住院的老伴时得知周继根的病情,此后,她一直关心着小周。在七个多月里,天天给周继根送鸽子汤和其它可口饭菜,每次从浦东到八五医院都要换乘两趟公共汽车,一个来回要花3个小时。
诸慧贞听说周继根的生日是正月十五,便于前一天晚上专门和女儿从浦东赶到医院,带着周继根来到位于徐家汇的一家饭店,专门点了小周爱吃的四川风味菜。
其实诸慧贞家并不富裕。她从工厂退休后每月只有900多元退休工资,生病的老伴每月也只有400元。为了补贴家用,更好地照顾周继根,她在一家敬老院找了份活,每月能多300元收入。女儿每月也补贴500元钱给她,作为周继根的营养费。就是这样倾全家之力,诸慧贞为了照顾这个“儿子”,欠下6000元债务。当周继根的父母拿着钱,跪着答谢她时,她分文不收。
高危病人,爱暖众人
周继根住进医院后的第二天下午,邻床来了位患脑梗塞的地方病号。当晚,他的老伴要回家为其准备住院用的东西,没有办法在医院陪护。周继根热心地揽下了照顾他的活。
一天,73岁的退休工人毛炳松因患白血病住进了八五医院。老人化疗后,身体非常虚弱,要上厕所也无力。周继根见状赶忙跑上前去搀扶,还对护工阿姨说:“老人要大小便,你又不方便进男厕所,以后就喊我吧!”有时候,老人不小心将大小便拉在了床上,周继根从不嫌弃,主动帮着换床单,换内衣。
后来,毛炳松转院了,周继根先后4次拖着病体去看望老人。每次,他都坚持穿军装。他说:“我要让老爷子一看到我威武的样子,就精神一振。”
身患重症的龚圣杰,每次化疗后都感到恶心,还不停地呻吟。每当此时,周继根都会到龚圣杰床头,拉着他的手,一起唱《坚持到底》的歌。龚圣杰胃口不好,周继根就将诸慧贞专门给他炖的鸽子汤一口一口地喂给小龚喝。
直至生命最后一刻,周继根仍在用爱温暖别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