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一、 课前3分钟:朗诵冰心的《笑》
作者在这里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描绘了三幅各自独立的清美画面——骤雨初歇时的明月清辉,古道湿烟中的田野和绿地,海上新月临照下的茅屋,并将抱花扬翅的安琪儿、赤脚的孩子、倚门而立的老妇人的微笑,三个微妙的神情,同作者头脑中的意绪结合起来,融化在一片爱的氛围之中,构成了浑然天成的诗的意境,使读者得到生动的艺术享受。
二、 导语:3*
是啊,“笑比哭好”,“笑一笑,十年少”,同学们,没谁爱整天哭哭啼啼的吧?既然每个同学都爱笑,那你能说出多少个有关笑的词语?(一组接力回答,个别表演)不错,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祖国的语言是多么丰富,多么生动啊,有人统计过,在我们祖国的语言中有关笑的词语就有106种之多,不信,就请同学们看周汝昌的《谈笑》。(演示课题)
三、 新课学习:
这是一篇幽默的小品文,作者借谈笑之名,通过介绍大量表现笑的词语,展示了汉语言的丰富性和生动性。下面就请同学们——
1、速读课文,了解内容,完成图示导读:5+5*
(提示:速读时要注意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衔接和过渡)
一、谈笑与人体各部分的关系 (1段——8段)
1、笑和脸的关系:嘴-牙-下巴-眼
2、笑和全身的关系:手-肚-全身
二、谈笑与人内心世界的关系(9——19)
1、笑因人而异:(身份-声音-神态)
2、笑的种类:
3、过渡:
三、赞美汉语言的丰富与生动:(点明中心) (20——21)
2、再读课文,理解内容,展开讨论:
同学们已经大致了解了课文的内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讨几个问题:
1)本文紧扣“笑”,采用了什么方法把一百多个笑的词语连缀成篇?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谈笑》一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在课文哪里得到了体现?
3)课文最后以“笑柄”、“笑料”来结束全文,体现了文章怎样的特点?
4)从本文对笑的种种描写中,你能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哪些特点?
(小组讨论发言,老师引导小结)
提示:1)本文采用了先分后总的写法,也是本文结构上的一大特点。(回顾图示导读图)这种结构有利于将零散的材料编织起来,集中表现主题;也有利于从各个方面深入剖析需述说的问题,又能对全文作出总结归纳。
2)《谈笑》一文的写作目的是为了赞美我们祖国语言的丰富性和生动性。在第20段得到体现。领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3)全文以“笑柄”、“笑料”来结束全文,既丰富了文章所要介绍的有关“笑”的语言知识,又表达了作者的自谦之情,而且还可以因作者亲自参与了“笑”而缩短同读者的距离,避免了枯燥的说教,增添了文章的幽默感,从而体现了本文在语言运用形式上的一个特点——幽默风趣。
4)开放性题目,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到祖国语言的精美,从而加强爱国主义的教育。
3、归纳小结,口头作文:
刚才同学们通过看书、思考、讨论,已经基本清楚了《谈笑》这篇文章的内容结构,下面请一个同学归纳一下这节课的学习心得:
齐读:《谈笑》这篇文章紧扣“笑”字,采用先总后分的结构,经过分类处理,用幽默的笔调,把一百多个有关“笑”的词语连缀成篇,借以赞美我们祖国语言的丰富性和生动性。下面我们就借鉴这种写法,周汝昌先生谈笑,我们现在不妨来谈谈哭——谁来试试?
试就下边提供的有关哭的词语,联缀成一段话。(可先给“哭”下一定义,然后就“哭与声音的关系”、“哭的形态:流泪的方式”、哭的样子、“哭的转化”等方面进行说明。) 痛哭流涕 声泪俱下 悲泣 哽咽 号啕大哭 幽咽 哭声直上云霄 热泪盈眶 老泪纵横 泪如雨下 哭鼻子 抱头痛哭 顿足号哭 眼睛哭得像桃一样 破涕为笑
四、课堂练习:
1、对比阅读,知识迁移:
速读冰心的《笑》,比较两文的异同:
比较点 |
同 |
异 |
《谈笑》 |
《笑》 |
主题 |
|
赞美我们祖国语言的丰富性和生动性 |
抒发作者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
结构 |
纵式 |
先总后分 |
以时间推移为顺序 |
2、笑的欣赏:漫画——电影 五、作业
教学目的
一、了解本文是篇用文艺笔调阐释事理的说明文:词语丰富,生动有趣。
二、学习本文“多次分类”的说明方法。
教学设想
一、安排一教时,指导学生课内自读。
二、本文词语较多,可指导学生运用工具书查阅,师生再共同确定意义。
三、指导学生理解“多次分类”说明方法,用列表的方法来理解课文及掌握这种说明方法。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提示课题,简介作者,从讲述分类方法导入新课:
本文是一篇用文艺笔调阐释事理的说明文。作者周汝昌,当代《红楼梦》研究家。曾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著有《红楼梦新证》《曹雪芹小传》《白居易诗选》等。作者在本文中借“谈笑”来说明“祖国语言何等丰富,何等生动”。他对一百多个表示笑的词语进行分类,构成一篇条理分明、生动有趣的文章。
“分类说明”,是把事物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要正确地给事物分类,必须熟悉事物的特征、类别、范围等。分类说明,一般有“一次分类”和“多次分类”两种(板书),分类时必须根据同一标准。“一次分类”,如把三角形根据角的情况,分成钝角、直角、锐角三类。提问:根据边的情况,怎么办?回答,明确:分成不等边、等边、等腰三角形三类。多次分类(连续分类),提问:假如某厂团组织在改革大潮中负责发动青年职工参加“三学”(学知识、学科学、学技术),需要了解青年的文化程度,以便进行组织工作,应该如何分类?回答,明确:按年龄界限分成青年与非青年,再按文化程度分成有无中等文化程度,以便根据不同文化程度编组学习。
二、指导阅读,列表分类
《谈笑》,采用的是多次分类的说明方法。全文共有21段。第一部分(1——18段)先从笑和脸、笑和全身、笑和人的关系将笑分成三类,再从不同的角度将笑再分成小类。这种先总后分,以纲带目的多次分类的说明方法,使文章层次分明。第二部分(19——21段)借笑说明祖国语言刘何等的丰富和生动。现仔细阅读,每段标上序号,把下列分类表补全,并在每一项目(或每一段)中,写上三个左右描写“笑”的词语。(教师先列出大项目,再由学生补全。)
学生阅读列表时,教师巡回、指导,指名学生板演补全分类表。
三、小结
1.本文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说明各种类型的笑,又分成三层,由脸 全身 人。指名学生读(1—5)段。讲述:这是第一层,说明笑和脸的关系。一、二层之间的过渡段(第6段)衔接。指名朗读(6—9)段。这是第二层,说明笑和全身的关系。二、三层之间,用中心句(笑因人而异其态)过渡。指名朗读(10—18)段。这是第三层,说明笑和人的关系。第二部分之间用什么话联接过渡,第二部分除说明外,还用什么方法。(每次朗读后,可根据情况正音、补充解释。)提问,回答,明确:用总结性句子(“笑是如此多彩”)联结,还用了议论方法。讲述:综观全文,由局部经整体,由说明到议论,严谨有序。文章紧扣“笑”字,把一百多个表示笑的词语连缀成篇,说明中心:“祖国的语言何等的丰富和生动。”撇得开,收得拢,语言丰富,结尾风趣、幽默,不愧是一篇用文艺笔调简释事理的好文章。
四、课内练习
1.指导注音及解释
注音:霁(jì)颜 揣(chuǎi)摩(mó)
闺(guī)秀 解颐(yí)憨(hān)笑
妍(yán)笑 佯(yáng)笑 讪(shàn)
解释:捧腹:形容大笑。
回眸(móu)一笑:转眼珠笑。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
谄(chǎn)笑:装着笑脸巴结人。
如数家珍:像点数家里所藏的珍宝那样清楚。比喻对所讲的内容十分熟悉。
闺秀:旧时称有钱有势人家的女儿。
2.辨别词语
(一)霁颜与色霁是否同义?(是)
(二)闺秀与闺女是否同义?(否)(闺女称一般女孩。)
(三)“付诸实践”,“也难摒诸笑的大范围之外”中“诸”是否同义?(是)
(四)“揣在怀里”与“揣摩”是否同音?(否)(揣chuāi在怀里)
(五)“解颐”与“颐养天年”中“颐”安是否同义?
(否)(颐养:保养。)
(六)“解颐”与“颐指气使”的“颐”字是否同义?
(是)(颐指气使:不说话用面部表情示意。)
五、布置作业
试就下边提供的有关哭的词语,联缀成一段话。(可先给“哭”下一定义,然后就“哭与声音的关系”、“哭的形态:流泪的方式”、哭的样子、“哭的转化”等方面集资说明。)
痛哭流涕 声泪俱下 悲泣 哽咽 号啕大哭 幽咽 哭声直上云霄 热泪盈眶 老泪纵横 泪如雨下 哭鼻子 抱头痛哭 顿足号哭 眼睛哭得像桃一样 破涕为笑
板书设计(一)
一、笑的分类表(所注数字表示段落)
二、分类方法
1.一次分类
2.多次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