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邦惊诧”论
|
教学目的
一、学习本文针对敌方的论点与论据层层批驳的方法,了解驳论文的结构。
二、了解本文的反语、对比、排比、反复和摹拟等手法的作用并学习运用。
三、注意把握本文语言的感情色彩和气势,深入体会本文所表达的强烈的爱憎感情。
四、初步了解杂文的特点。
教学设想
一、指导学生预习。预习内容:1.杂文特点。2.弄清课文是如何抓住敌方论点和论据层层批驳的。3.查阅工具书,理解有关词语含义,及生字词读音。
二、充分利用课文注解,简明扼要介绍背景,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线索,明确文章批驳的层次。
三、通过阅读分析,让学生弄清全文的结构和反驳方法,体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和气势。
教学时效:两课时。
第一课 时
教学要点
检查预习,了解文章时代背景,研读全文,弄清文章结构和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中学我们已学过一些杂文,如《俭以养德》、《从三到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等。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鲁迅先生写的杂文,题目是《“友邦惊诧”论》(板书)。这是一篇战斗力很强的杂文,它的力量来自对敌方论点和论据的本质的深刻剖析,来自作者鲜明的爱憎感情。鲁迅用他那支又泼辣、又幽默、又锋利的笔,揭露了极端凶残的国民党反动派的投敌卖国罪行,揭穿了极端凶恶的帝国主义妄图瓜分中国的阴谋,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有力地推动了当时全国的抗日救亡运动。充分发挥了杂文——匕首武器的作用。
二、解题。
题目中的“友邦惊诧”是从国民党反动政府的电文上摘引的,加上引号除表示引用外,还含有嘲讽和否定的意思。“友邦”是所谓的友邦,指的是侵略成性的英、美、法等帝国主义;“惊诧”是所谓的惊诧、其实是一点也不惊诧;“论”是议论、驳斥的意思。五个字既简明概括,又含蓄有力,并表明重点在于驳斥谬论。
三、检查预习。
1. 根据课文中的“预习提示”,说说杂文的特点。
明确:杂文是一种文艺性议论文,篇幅短小,形式灵活多样;笔法犀利,战斗性强;议论与形象结合,文学性强。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出示小黑板)。
屠戮(lù) 本埠(bù)
攒击(cuán) 即予(j í)
盛传(shèng) 犀利(x ī)
四、研习课文第一部分(第1段)。
1.通过预习,同学们对文章内容有了初步了解。从题目看文章要批驳的是什么呢?(明确:“友邦惊诧”。)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呢?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呢?请同学们先看课本注释。
简介时代背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各地爱国学生先后三次到南京举行请愿活动。开始,国民党反动政府对学生采取欺骗手段,说什么要依靠“国联公理之判决”,要学生回去“安心读书”;后来竟下令枪杀学生,打死打伤一百多人,还发出通电给学生加上了种种罪名,并说什么学生行动引起友好国家(指美、美、法等国)的人土“莫名惊诧”,“长此以往,国家将不像个国家了”,要求各地军政机关对学生严厉镇压。在这样一个险峻的时刻,鲁迅先生挺身而出,从反动电文中拎出“友邦惊 诧”的谬论进行批驳,写下了这篇时事短评。
2.研习课文第1段。
(1)提问:“略有知觉的人”是指什么人?
明确:指有爱国思想的人。
(2)提问:学生为什么去请愿?
明确:“是因为日本占据了辽吉……而国联却正和日本是一伙。”这一句明确了事实的真相,说明学生请愿的正确。
(3)接着文章痛斥国民党政府在葬送领土,却要学生安心读书不许过问的罪恶行径。
“读书呀,读书呀”,重复两句活灵活现地勾画出蒋介石之流要学生莫管国事,听其肆无忌惮地卖国,喋喋不休向学生高喊“读书”的丑态。
(4)提问。对这种“读书”论调,鲁迅是如何批驳的呢?
明确:“不错,学生是应该读书的……真是已经可怜之至。”读书要有起码的条件。当大片国土被葬送在敌人手里,学生到何处去读书呢?“报上不是说过,东北大学逃散,冯庸大学逃散,日本兵看见学生模样的就枪毙吗?”鲁迅用这一连串锋利的反问,彻底揭穿了反动当局要“安心读书论”的欺骗性。
(5)国民党反动政府,对“可怜之至”的请愿学生,不仅毫无同情之心,反而横加一系列莫须有的罪名。
明确:“不道国民党政府却在……悉被‘破坏’的罪名”。
(6)反动当局不仅这样,还以此为据,用奴才的口吻说什么“友邦人士,莫名惊诧,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了!”充分暴露了国民党反动政府对内镇压,对外投降帝国主义的走狗嘴脸,也揭露了他们诬陷学生爱国行动的无耻调言。文章就这样一步步地摆出了敌人的论据和论点,树立了批驳的靶子。敌论点:“友邦人土……国将不国”;敌论据:“捣毁机关……悉被破坏”。
(7)提问:这篇驳论为什么在摆出敌论之前,先交代关于学生请愿等情况呢?(见“理解·分析”题一)
明确:一方面是为了交待敌谬论出笼的背景,为批驳做准备;另一方面也为蕴藏强烈的爱憎感情,造成了“哀兵必胜”的气势。
五、研习课文第二部分(第2—7段)。
(l)思考:在摆出敌论点后,鲁迅先生是如何批驳的?请同学看文章第二部分内容,并划分层次。
明确:共分三个层次:第2-4段为第一层;第5段为第二层;第6-7段为第三层。
(2)提问:“好个‘友邦人士’!”这句话的实际含意是什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这里运用了反语,意思是“坏透了,这群日本帝国主义者的爪牙和帮凶”。
(3)提问:这些所谓的“友帮”对什么“惊诧”,对什么
“不惊诧”呢?(结合“理解·分析”题二)
明确:“日本帝国主义的兵队……他们就惊诧了!”这段文字用“友邦人土”的三个“不惊诧”和一个“惊诧了”的事实,有力地批驳了“友邦人士,莫名惊诧”的谬论。三个“不惊诧”和一个“惊诧”各说明什么意思?
第一、二个“不惊诧”,说明“友邦人士”是日本侵略者同伙。第三个“不惊诧”,说明“友邦人土”是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官员及其后台主子。一个“惊诧了”,说明“友邦人土”是中国人民的死敌。
(4)在运用事实进行批驳后,鲁迅用难以抑制的满腔怒火向敌人强烈斥责:“好个国民党政府的‘友邦人土’!是些什么东西!”揭得深刻,骂得痛快。
(5)研习第4段。
明确:“即使”一词表示假设,目的是以退为进,进一步揭露“友邦”惊诧,装腔作势的虚伪性和欺骗性。行文至此,将“友邦人士,莫名惊诧”的谬论驳得体无完肤。
(6)研习第5段。
明确:这一段深刻揭露了“友邦”同国府的主奴关系。友邦人士见到他们的忠实走狗“党国”不能制止学生请愿就“惊诧了”,而“党国”见到主子一“惊诧”就害怕了,就惶恐不安地赶快对学生进行镇压、诬陷,就哀叹“国将不国了”。
(7)提问①:按“友邦人士”的逻辑,怎样才算一个国呢?(结合“理解·分析”题三)
明确:“好像失了东三省……永远‘国’下去一样。”鲁迅运用三个排比反复句把国民党反动政府投降卖国的奴才嘴脸揭露得入木三分,无可辩驳地论证了“国将不国”的责任应由国府来负。
提问②:“永远‘国’下去”的“国”字加上引号有什么作用?(结合“理解·分析”题三)
明确:这个“国”字在这里是名词作动词用[1] [2] [3] [4]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教学设计和实录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友邦惊诧”论,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理想的阶梯 |
下一篇文章: 怀疑与学问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