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守训 张志伟 山东莒南三中
《七根火柴》是历来被称赞的传统名篇,但笔者教学中发现有多处令人惋惜的瑕疵。现归纳如下,以就教于各位同仁。
一、掉队问题
小说中的掉队现象,是体现作家对作品精巧构思的焦点,也是故事情节推进的出发点,更是作品塑造无名战士这一感人艺术形象的着眼点;但恰恰这掉队情节中不合逻辑的几处,损害了小说艺术的真实性与倾向性。
1.掉队先后与小说艺术真实性
弄清无名战士与卢进勇掉队时间与地点的先后,是分析小说艺术真实性的关键。我们可从极可能出现的如下两方面假设分析:一种情况是假如无名战士与卢进勇同在一个部队行军。根据卢进勇在前进途中遇到无名战士及“两天来,他日夜赶路,原想在今天赶上大队的……”(小说第三段)等情节,可以推知卢进勇是先在行军途中某个时间地点掉队,之后才是无名战士掉队,因卢进勇比无名战士身体好,行动快。此假设另外两种情况不可能:一是两人同一时间地点掉队;二是无名战士在卢进勇之前掉队。
如果此假设与推断成立,则文中有些情节便与此矛盾。小说第五段有描写卢进勇心理的句子:“就在他掉队的前一天,他们连里已经因为没有引火的东西而只好吃生干粮了。”而卢进勇掉队之前,无名战士还在部队,没有掉队,火柴没用上便不好解释。可见第一种假设不合理。
再看第二种假设,那就是卢进勇与无名战士不在同一个部队,并且无名战士所在部队先于卢进勇所在部队。此种情况似乎较为合乎实际,无名战士掉队时间长、身体极度虚弱的实情似乎也好解释,但仍有一些情节难以理解。无名战士掉队之后,卢进勇所在的长征部队经过,时间是两三天之前,那时的无名战士身体一定比遇到卢进勇时好得多,但他却没有把火柴送给经过自己身边且急需火柴的部队。因成千上万的大部队经过,相遇的机会比遇见卢进勇多得多。另外,卢进勇于接到火柴当日“天黑的时候,他追上了后卫部队”,但后卫部队那么多人路经无名战士身边,竟然没有人发现他。所以,第二种假设也不合理。
由以上两种极可能出现的掉队情况所推出的结论都自相矛盾,而其他可能的情况更难自圆其说。就是说,作为现实主义创作风格的小说本身,其情节的艺术真实性出现了失误。
2.掉队与小说倾向性
长征中战士掉队原因多种多样,无须交待。但有一点令人费解,那就是无名战士为部队保管了七根火柴(说“保管”的依据是无名战士对卢进勇说的话:“记住,这,这是,大家的!”)。而恰恰就是这位身上带着关系部队生死存亡的火柴的战士,在没有把火柴送交部队或他人之前,竟然孤苦无助地躺在“一汪浑浊的污水”里,“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挪动”,经过身边的大部队竟无人来帮助他,陪伴他……
战士掉队在长征中可能是实情,但放在本文中并不好。因为如此严酷的大背景削弱了其主题的深刻性,甚至引向相反。从卢进勇掉队之后的苦苦追赶,及他掉队途中两三天时间就“第三次看见战友倒下来”的惨痛现实,读者感受更多的会是战争的残酷和战友之间的无奈。这里掉队已经不重要,关键的是这一位位把党、部队、战友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的优秀战士,却得不到党、部队、战友的关心帮助,不是挣扎在长征路上,就是孤独地被冻死、饿死或病死……而这由一位位优秀战士组成的光荣而神圣的集体,正是作家要赞美的对象呀!读完此文,我们不仅要问:无名战士孤独的悲壮之举,能幻化为一缕崇高耀眼的彩霞,照亮读者的心田吗?
二、火柴问题
火柴是小说表现人物品质的特定物品,通过情节的渲染,其作用已到了关系部队存亡的程度,但有些情节也让人生疑。
1.火柴能是“干燥”的吗
读过小说第十五、十六两段对卢进勇及火柴的描写,我们不禁要问:一个“衣服和身体一样冰冷”的极其虚弱的战士,在连夜的大暴雨中能使火柴“干燥”吗?难道火柴湿了就损害人物形象吗?相信每位读者读到这里都不会再去苛求火柴干燥与否。
2.保存火柴是不是无名战士牺牲的直接原因
先看小说第四段情节 :“(卢进勇)从树林里钻出来,长长地伸了个懒腰。一阵凉风吹得他连打了几个寒颤,他这才发现衣服完全湿透了。”没伸懒腰之前,竟没有发现衣服湿透,也就没感觉出冷,这说明草地气温远未达到冻死人的程度,而我们就更无充足的理由说“无名战士用生命保存了七根火柴”(某些参考书语)。反过来想,假如他用了火柴就能活下来吗?一个长时间没吃到东西的人,食物比任何东西都重要。卢进勇发现他之后,首先想到的是“一定是饿坏了”,并且后来也没生火救他,也能说明这一点。
总之,我们在欣赏、赞美小说巧妙的构思和感人情节的同时,也明显感受到了诸如此类的情节与主题不和谐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