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网讯 当年,她是一个满脑子浪漫幻想的小姑娘;现在,她已经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来参与本报“寻找语文书中的红色足迹”系列报道时,她想起了让她流过泪的课文——《七根火柴》。
昨天,家住鼓楼区西瓜圃桥1号的薛钰告诉记者,初中时的她自诩为文艺女青年,语文课上,她最爱把头埋在一堆书下面,任由语文老师不厌其烦地让大家概括中心思想、划分段落大意,而她沉浸在自己的小说世界里。有一天,难得老师不在,班里像鸭子塘,各自行事,她手头抓不到现成的小说,只有翻语文书打发时间,就这样读到了《七根火柴》。
薛钰说,年少的她把战争幻想为浪漫,穿越枪林弹雨在她看来是洒脱。读着读着,读到卢进勇发现青稞面的雀跃,读到无名战士郑重交付火柴、卢进勇数着战友用生命保存的火柴,她流泪了。她好像重新理解了战争的含义。“这就是战争,它让无数人坚守信仰,哪怕为之付出宝贵的生命,哪怕历史没有记录下他们的事迹,哪怕纪念碑上找不到他们的名字,而这些不是用我的小浪漫洒脱就可以做到的。”
多年以后,薛钰成了初中语文老师,《七根火柴》也悄然退出语文课本,取而代之的有《蜡烛》、《芦花荡》、《我爱这土地》等。她告诉记者,在讲解《我爱这土地》时,她设计了这样的导语:“谁不愿意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年代,去享受生活的闲适。可是有这样一个人——艾青,他无从选择地出现在中华民族最艰难的抗日战争时期,面对祖国山河破碎,同胞流离失所,他用笔和敌人进行着抗争,请听他凝结心血唱出的爱国之歌《我爱这土地》。”
课后,她布置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年代,以《我愿意生活在……》为题,写一篇随笔。孩子们的文章各有特色,她记得有一个憨实的男孩儿,选择生活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缅滇公路。其实,那段历史并不被人熟知,他通过查找资料知道,为了抗日有太多人在那里抛洒热血,所以他希望自己也能成为其中的一员,为祖国奉献自己微薄的力量。“我想在我们这些大人眼中认为娇气、不堪重任的孩子,也有着进取的一面,当国家面临危难之际,请相信我们的下一代会勇敢地挺身而出!”
□本报记者 姚媛媛
《七根火柴》课文节选
卢进勇惶惑地把手插进那湿漉漉的衣服。他觉得那同志的胸口和衣服一样冰冷了,在左腋窝里,他摸出了一个硬硬的纸包,递到那个同志的手里。
那同志一只手抖抖索索地打开了纸包,那是一个党证,揭开党证,里面并排摆着一小堆火柴,干燥的火柴。
红红的火柴头聚集在一起,正压在那朱红的印章的中心,像一簇火焰在跳。
“同志,你看着……”那同志向卢进勇招招手,等他凑近广使伸开一个僵直的手指,小心翼翼地一根根拨弄着火柴.口里小声数着:“-,二,三,四……”一共只有七根火柴,他却数了很长时间。数完了,又向户进勇望了一眼,意思好像说:“看明白了?”
“是,看明白了!”卢进勇高兴地点点头,心想:这下子可好办了!他仿佛看见了一个通红的火堆,他正抱着这个同志偎依在火旁……
就在这一瞬间,他发现那个同志的脸色好像舒展开来,眼睛里那死灰般的颜色忽然不见了,发射出一种喜悦的光。那同志合拢了夹着火柴的党证,双手捧起,像擎着一只贮满水的碗一样,小心地放到卢进勇的手里,紧紧地把它连手握在一起,两眼直直地盯着卢进勇的脸。
“记住,这,这是,大家的!”他蓦地抽回手去,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用尽所有的力气举起手来,直指着正北方向:“好,好同志……你……你把它带给……”,话就在这里停住了。卢进勇觉得自己的臂弯猛然沉了下去!他的眼睛模糊了。远处的树、近处的草、那湿腋漉漉的衣服、那双紧闭的眼睛……一切都像整个草地一样,雾蒙蒙的;只有那只手是清晰的,它高高地攀着,像一只路标,笔直地指向长征部队前进的方向…… 姚媛媛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