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资料 >> 初中 >> 七年级第一学期 >> 课文教案学设计 >> 正文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5

成一体,此时作者才真正感受到与自然同呼吸,与天地同游的快慰。从高峻的西山中作者感受到卓尔不群的人格之美,“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作者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知音,他仿佛与西山心心相印,自己志高品峻的情操恰恰在西山那高峻峭拔之貌中得以体现。作者在这物我交融之中得到了解脱与审美享受,以至醉不思归。
3.文中两次写满酌而醉,作用有何不同?
第一次出现是往日游览时,作者都会“披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这短促紧凑的语句反映了作者单调乏味的生活及苦闷抑郁的内心感受。虽然他想在游览山水中得以解脱,但酒醉之后依然如故。而西山之游却使作者感到从未有过的快慰,不只是美酒醉人,更是这高峻峭拔的西山使其感受到物我相融醉而忘归,心中的欢喜怡悦不言而喻。前后对比更突出西山之游给作者带来的独特感受。
4.作者怎样用比照映衬来写西山之景的?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刻细致,寄托深远,情景交融,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作者在本文没有直接写眼中西山,而从多角度写登西山所见所感,采用比照映衬手法突出其高峻峭拔之貌。如先写“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再写登上西山始感高险难测,云天相连。由极目远眺,“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衬其高。所见之深山低谷,好像土堆洞口,千里之外的景物尤如近在咫尺亦衬其高。青云萦绕,云天相连浑然二体更衬其高。由此写出“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蝼为类”的感受。在比照映衬之下,西山之景更显其美,西山之游更觉其异。
5.作者怎样借景抒情?
文章开始写以往游览“到则披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觉而起,起而归”,记叙之中流露出被贬失意抑郁不平的心态。而后文写游西山则表现出偶识西山之喜,沉醉之乐,借西山的高峻气势,表现自己高洁的人格,所记山水景物无不融入自己的感情,表露自己的傲世情怀。

6.比较本文与《小石潭记》在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
《小石潭记》更偏重于客观描写,本文更偏重于主观感受。
如《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与游者相乐。对潭水、游鱼的描写,栩栩如生,十分传神,历来被人所诵记称道,归功于作者抓住景物特点,细致描摹。写鱼在潭中历历可数,反衬出水清潭小,“日光下澈,影步石上”,则从另一角度突出水澄清透明。“似与游者相乐”,把鱼儿那种闲适、轻快、灵敏、活泼的神态描写得惟妙惟肖。既写出水清又写出鱼乐,水鱼相映成趣,互相点缀,充满诗情意。
《始得西山宴游记》却偏重于写主观感受。
如写“西山之怪特”,“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缕为类。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可见作者把西山视为知音,与西山心心相印,西山怪特之貌恰似自己卓尔不群的人格、志高品峻的情操。

五、布置作业:
1、积累相关的文言知识;
    2、熟读课文,翻译句子(见课本上线的句子)。
本教案转载自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http//:www.oldq.com.cn

上一页  [1] [2]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课文教案学设计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5,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长安晚秋》教案
    《促织》教案
    项脊轩志教案
    《竹林深处人家》教学案例
    季羡林《永久的悔》
    《乡愁》教学案例
    《绿色蝈蝈》课堂教学实录
    冰心,巴金这个人……
    《五彩池》教学实录
    《两小儿辩日》教学实录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集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6
    《我的无样》教案6
    《我的四季》教案6
    《西地平线上》教案6
    《我心归去》教案6
    《乡土情结》教案6
    《想北平》教案6
    关于记叙文写作
    《我的四季》教案7
    作文训练专题(一)记叙性文章
    《陈毅市长》教案
    《我的无样》教案7
    《我心归去》教案7
    《我的无样》教案7
    唐代离别诗艺术欣赏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
    沙枣
    留取丹心照汗青
    《师说》教案6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7
    作文训练专题(二)议论性文章
    《师说》教案7
    司马迁与<<史记
    屈原列传
    《马说》教案
    “古代诗歌鉴赏”教学设计
    大小猫洞
    《大小猫洞》说课材料
    《大小猫洞》学案设计
    《西地平线上》教案5
    “一齐”“一起”辨
    故乡
    你这朵花一定能开得更美
    作文教案:让我们的写作语言靓起来
    泪珠与珍珠
    《逍遥游》教学设计
    《如何写好作文开头》教学设计
    《家》教学实录
    《论语十则》
    《陈毅市长》教案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6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
    敬业与乐业
    《父母的心》
    《人琴俱亡》教学实录
    背影
    枣核》教学简案
    访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大雁归来》教学设计
    云南的歌会
    新闻两则
    《窗》(方案B)
    《我的无样》教案5
    出师表
    《窗》(方案A)
    仿写句子
    “初一听力训练”教学设计
    《春》的教学设计
    “初一听力训练”教学设计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4
    《师说》教案5
    《人琴俱亡》
    诵读欣赏
    《我的四季》教案5
    松树金龟子
    《我心归去》教案5
    《想北平》教案5
    《乡土情结》教案5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5
    我心归去
    报任安书
    包身工
    第五单元专题我心中的语文
    《十八岁和其它》教案5
    话题作文形式创新指导
    《送你一束转基因花》
    《商山早行》诗歌鉴赏教案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专题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专题
    《背影》人教版八年级(第三册)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专题
    现代文阅读单元教学设计
    “体验亲情”教学设计
    “绘景与抒情”专题教学设计
    秦兵马俑
    “体验型作文教学”课堂教学实录
    “认识自我”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分组研讨教学设计
    米洛斯的维纳斯
    《珠联璧合觅佳趣》教学设计
    相信未来
    《前方》课堂教学实录
    《石榴》教案设计(转载)
    《荷花淀》教学实录
    我的回顾
    长江三峡
    《钱》教学设计
    《名人传》序教案
    变形记
    《泪珠与珍珠》教学设计
    《望月怀远》阅读课教案
    《泪珠与珍珠》教学设计
    虞美人
    “认识自我”教学设计
    《〈宽容〉序言》教案
    留取丹心照汗青
    靖远县第五届“青年教学标兵”评选参…
    音乐巨人贝多芬
    我有一个梦想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西江月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学设计
    秦兵马俑
    指南录后序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走进文本发展思维----《社戏》教学案…
    为我唱首歌吧
    学问和智慧
    走进文本,发展思维——《社戏》教学…
    辨析并修改病句1
    辨析并修改病句2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3
    全国2006年高考语文试题总评

    石钟山记
    漫游语文世界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装在套子里的人
    辨析并修改病句3
    神的一滴
    洪渥传翻译
    北京城的中轴线
    山中访友
    诗词五首(《使至塞上》《泊秦淮》《…
    本命年的回想
    《师说》教案4
    致西伯利亚的囚徒
    囚绿记
    《十八岁和其它》教案4
    《我的四季》教案4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4
    《我的无样》教案4
    《我心归去》教案4
    《西地平线上》教案4
    《乡土情结》教案4
    江南的冬景
    《我为什么生活》说课稿
    《肖邦故园》
    冰心:巴金这个人
    五人墓碑记
    烛之武退秦师
    祖国山川颂
    《离骚》
    啊,船长,我的船长哟
    必修三默写与翻译练习
    高一语文期中复习专题三(文学常识、…
    留取丹心照汗青
    《西地平线上》教案4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