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第十二章 数的开方 用计算器求平方根

草纲目》。
  《本草纲目》共52卷,190万字。记载药物1 892种,分为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16部62类,附方11 096则,附图1 160幅。编写的体例是首标正名叫做纲,各家注释叫做目,其次是集解、辨疑、正误,再次是气味、主治、附方。根据祖国药物学著作的传统名称,仍以《本》命名。
  李时珍除了写作《本纲目》,还著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等,流传甚广。此外,尚有《脉学考证》《白花蛇传》等,今已失传。  
  宋应星
  宋应星(1587—?),号长庚,江西奉新人。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与兄同时中举。崇祯七年(1634年),出任江西分宜县教谕(县学教师),公余即着手著述《天工开物》,三年后刊行。后来,还做过福建汀州府推官(掌勘问刑狱)和安徽亳州知州。崇祯十七年(1644年)清兵入关,他解职家居,后来参加了南明政府的抗清斗争。失败后,返回家乡,康熙三年(1664年)前后病逝于家,终年七十八岁左右。他的著作除《天工开物》外,还有《野议》《谈天》《论气》《思怜诗》(以上今存)、《音归正》《杂色文》《原耗》《春秋戎狄解》(以上今佚)诸书行世。
  《天工开物》共有上、中、下三卷,分为乃粒(粮食作物栽培)、粹精(谷物加工)、作咸(制盐)、甘嗜(制糖)、膏液(榨油)、乃服(养蚕与纺织)、彰施(染色)、五金、冶铸、锤锻、陶埏(陶瓷)、燔石(煤、石灰、矾石、硫黄、砒石)、杀青(造纸)、丹青(颜料与墨)、舟车、佳兵(兵器)、蘖(酒母、酒)及珠玉18部分,并附有123幅图。此书几乎论述了工农业所有部门的技术,反映了我国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许多生产技术和经验,对研究明代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具有很高的价值。《天工开物》于17世纪末传入日本,1869年被译为法文,此后在欧洲广泛传播,被译为多种文字。  
  徐光启和《农政全书》
  徐光启(1562—1633),字玄扈,松江府上海县人。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乡试第一,过了七年(1604年)又中进士,选为“庶吉士”入翰林院。以后,“从西洋人利玛窦学天文、历算、火器,尽其术,遂遍习兵机、屯田、盐、水利诸书”,成为博学的科学家。崇祯三年(1630年),任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1662年(崇祯五年),入阁参预机务,翌年(1633年)逝世。崇祯时,徐光启建议修正历法,“帝(崇祯)从其言,诏西洋人龙华民、邓玉函、罗雅谷等推算历法,光启为监督”。除《农政全书》外,徐光启尚有天文、历算著作《测天约说》《割圜八线表》《通率表》等多种。史称他“雅负经济才,有志用世”(据《明史·徐光启传》),可惜在明末腐败政治下,未能施展其才干。
  徐光启编著的《农政全书》,60卷,包括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谷物、蔬菜、果树)、蚕桑、蚕桑广类(木棉、麻)、种植(经济作物)、牧养、制造(食物、房屋)、荒政等12类,对农具、农业技术、土壤、水利、施肥、选种、果木嫁接等各方面都有详尽的记录,特别对于番薯和棉花的种植技术与经营方法,作了重点的介绍。书中还附有作者与意大利传教士合译的《泰西水法》六卷,介绍欧洲的水利技术。《农政全书》可以说是我国明代一部农业百科全书。 
  图说明 
  明代的嘉峪关
  我国古代的雄伟建筑之一。嘉峪关是明朝万里长城的西端终点,因城关坐落在甘肃省嘉峪山麓,地势险要,巍峨宏伟,故得名“嘉峪关”,亦称“天下雄关”。
  嘉峪关城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关城呈梯形,面积33 500平方米。垛墙高1.7米。关城开东西两道正门,均有瓮城围护。其上各筑有一座关楼。关分内外两城,内城呈正方形,墙身为夯土筑成,非常坚固。关门西开,门上原有一个三层的关楼,上题“嘉峪关”三个大字。登关城远望长城似游龙浮动,不见首尾,令人赞叹不已。  
  紫禁城保和殿后的云龙阶石
  保和殿是紫禁城外朝三大殿的最后一进殿宇。保和殿最主要的用途是举行封建科举考试中最高等级的殿试,以选择封建王朝的高级官吏。保和殿后面三层汉白须弥座高台正中的御路,由一块巨大的汉白玉雕成。这块御路石称为云龙阶石,它长16.57米,宽3.07米,厚1.07米,重量超过二百吨,是紫禁城内所用的最大的一块石料。在这块巨大的御路石上,雕刻着九条凌空飞舞的巨龙,它们或升或降,高高地突起在巨石的表面,造型十分生动。巨龙身下是万朵云霞。石雕的下部有五座宝山,宝山之间是流畅的水纹。整块石雕运用了各种不同的雕刻手法,变化有致,主次分明,是一件极有价值的艺术品。
(教案和教学设计)课件七年级下历史教案 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 》教育资源

上一页  [1] [2] [3] [4]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社会养老保险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第十二章 数的开方 用计算器求平方根,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风景谈》教学材料
    背影 (电教公开课)
    扁鹊见蔡桓公
    九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 第3课《西方…
    九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 第4课《亚洲…
    九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 第1课《人类…
    九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 第2课《大河…
    七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 第3课《华夏…
    七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 第2课 《原始…
    实施养老保险新政策 10万人可免费领养…
    城居保个人缴费标准分12档
    八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20课《百花…
    八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9课《改革…
    八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8课《科学…
    高中一年级政治·第一课 商品与商品经…
    八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7课《科学…
    八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5课《独立…
    八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4课《钢铁…
    《致橡树》教案和实录 (一课时)
    语言的连贯
    初二语文教案和实录
    《五人墓碑记》教学材料
    《母亲》教案和实录
    《赤壁怀古》教案和实录
    《景泰蓝的制作》
    《风景谈》教学材料
    初二地理·海洋资源教学设计及反思
    八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3课《土地改…
    高中一年级政治·第一课 商品与商品经…
    八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课《中国人…
    八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2课《最可爱…
    八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社会生活的…
    八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中国近代…
    《论语》六则
    天上的街市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解答
    新农村养老保险
    内江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有关问题解答
    高中历史《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
    《大自然警号长鸣》
    诗词五首
    《〈呐喊〉自序》教案和实录(一课时…
    八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6课《外交…
    §15.1.1 图形的平移
    第14章 勾股定理 小结与复习
    14.2 勾股定理的应用(2)
    14.2 勾股定理的应用(1)
    14.1.2 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14.1.1 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2)
    14.1.1 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1)
    第14章 勾股定理 单元复习
    13.5.2 因式分解 复习
    13.5.1 因式分解
    咏柳
    §15.2.2 旋转的特征
    高中一年级政治第一课 商品与商品经济…
    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教学设计及…
    七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4课 《匈奴…
    七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9课《昌盛…
    七年级上历史学案 第15课 《汉通西域…
    方根与立方根及二次根式
    §12.1.1 平方根
    第18章 函数及其图象 小结.doc
    §18.5 实践与探索.doc
    §18.4.2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do…
    §18.4.1 反比例函数.doc
    §18.3.4 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关…
    §18.3.3 一次函数的性质.doc
    最后一课
    《口技》教学参考
    §15.3.1 中心对称(一)
    记念刘和珍君 教案和实录
    <夜>教案和实录
    与妻书教案和实录
    师说 教案和实录
    五人墓碑记 教案和实录
    拿来主义教案和实录
    雨中登泰山 教案和实录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和实录
    七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课《繁盛一…
    七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2课《“贞观…
    七年级历史上第21课《承上启下的魏晋…
    北师大版 《比一比》说课稿
    七年级历史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别了,我爱的中国》课堂教学实录片…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16课《昌盛的秦汉…
    七年级历史第18课《三国鼎立》教学设…
    七年级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教…
    七年级上册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
    16.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综合应用
    §16.1.2 平行四边形的识别(2)
    §16.1.2 平行四边形的识别(1)
    §16.1.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
    §16.1.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
    第15章 平移与旋转 复习
    §15.3.1 中心对称(二)
    故都的秋
    七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5课《汉通…
    七年级历史第25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参考
    《将相和》课堂教学实录片断
    “比一比”教学反思
    数学《比一比》教学反思
    《比一比》教学反思
    比一比教学反思
    《比一比》单元教学反思
    《比一比》教学反思
    《比一比》单元教学反思
    《比一比》评课
    《比高矮》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评课稿
    《比一比》说课稿
    §18.3.2 画一次函数图象.doc
    §15.2.3 旋转对称图形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