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少年为什么想离家出走
俞群
某校学生心理辅导室来了一位初二学生,他叫晓伟(化名)。下面是他的自述。 3岁时父母离异,我被判给父亲。父亲把我扔到乡下奶奶家,奶奶非常疼爱我。6岁时,我被父亲接到他身边,在城里小学上学。我学习很好,也很用功。 当时我父亲已结婚,后妈经常在我父亲耳边说我的坏话。父亲不喜欢我,放学后让我一人在家学习,不让我出去玩。父亲还经常打骂我,父亲要求我必须在班里考前10名,不然就打我。一般每次考试我都能考前几名,有一次我考了第12名,他就打我,是用皮带抽的,抽坏了两根皮带。他要我每天跑15圈(每圈大约1千米)风雨无阻,有时我不愿意跑也得跑。 他们两个经常吵架。我父亲非常残忍,有一次他打我后妈,用板凳砸她,打得很重。我父亲不孝,我奶奶因胆囊炎手术住院,他自己不去也不让我去看奶奶。 这次我考得不理想,我很害怕。父亲平时常常说:“如果你考不好,你想一想我该怎么处治你?”我很羡慕我们班的同学,他们都能得到父母的关爱,有时考得不好,他们的父母会说:“不要紧,你只要努力,下次会考好的。” 最后他哭着说:“我活着就是受罪,我很孤独,我想离家出走,我恨我的父亲,我想杀了他,也想自杀!” 这位学生得到了心理辅导老师的专业帮助和关爱,最终避免了一场可能的悲剧。 专家点评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如果这场悲剧真的发生,就会产生轰动效应,而悲剧被避免,反而变得很少被人关注了。但这起被遏制的可能的悲剧更具有解剖的价值,因为它与许多已经发生的家庭悲剧,如8年前浙江金华发生徐力杀母悲剧,以及各地媒体报道的少年逃学离家出走,甚至杀父母、自杀等同类案例,有着很多惊人的相似性。唯一不同的是,本案不仅是一个优秀少年,更重要的是,该生懂得心理求助,从而在心理辅导老师的干预下,避免了一场可能发生的悲剧。我想在这里告诫广大家长,尤其一些相信暴力教育的父亲,务必要汲取这位父亲的教训:亲情和情感是家庭教育的根基,严格不是苛求,更不是暴力;所谓“暴力教育”其背后很可能是你自己郁积已久的负性情绪的发泄。 大量案例和相关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早年生活对其一生的心理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通常,幼年失去父母关爱的孩子,在恶劣环境中生活的孩子,长大后更容易诱发心理疾病,其在中小学读书阶段,也更容易出现学习困难、学校适应困难。 非常幸运的是,晓伟虽然3岁失去母爱,但他得到了奶奶的疼爱。祖辈的疼爱和乡下自由的环境,弥补了这孩子失去双亲关爱的缺失。此外,孩子的先天素质(智力和个性品质)都比较好,所以,他后来上学读书成绩优秀,表现也不错,从而他能够得到老师的喜爱和同学的尊重,因而也多少弥补了其家庭环境的恶劣。 应该说。晓伟的父亲理智上也是重视对孩子的教育的。否则,他不会把孩子从乡下带回自己的身边,让孩子在城里上学;而且,他要求孩子每天风雨无阻跑大约15千米。方法不一定科学,但从其出发点和客观效果上,也是有利于锻炼孩子的意志,提高孩子的体能的。 晓伟的父亲错在:当他把在乡下奶奶家养了3年的孩子重新带回自己的身边,让孩子在城里小学读书的时候,他应该知道,对于晓伟,他要同时面对陌生的家庭环境、陌生的学校环境、陌生的城市环境,还有失去乡村的小伙伴。许多孩子会因此缺乏安全感而导致一系列心理行为问题。所幸,晓伟因为基础素质比较好,所以,面对这一系列陌生的环境,他适应得还不错。这应该是父亲的福气和幸运。 遗憾的是这位父亲太不懂家庭教育,太不了解孩子的心理。孩子被寄养乡下3年。本来已经和父亲,尤其是与后母有疏离.父亲本应注意修复、弥补以往父子感情交流不足,以逐步加深父子亲情,因而采用更温和的教育方法。何况孩子已经很优秀.父亲没有理由采用粗暴教育。但这位父亲把严格理解为苛求和暴力,每当孩子考不到前10名就打。甚至因为孩子考了第12名,而用皮带抽,并抽坏了两根皮带,看起来真不可思议! 因此,笔者不禁怀疑。这位父亲真正的愤怒是不是来自对孩子学习成绩的不满?分析这位父亲的处境,第一次婚姻不顺给他留下了一个包袱(孩子),第二次婚姻也很糟糕,夫妻俩经常吵架。再则,不顺的婚姻背后是否还有郁积?而其对母亲的不孝,从心理学上分析,也可能这位父亲本身比较缺乏情感体验,因此也缺乏对儿子的爱心、对母亲的孝心,或者缺乏表达方式?因此,他更没法体验孩子记挂生病的奶奶的感情和心理,这应该和他自身的成长环境有关。笔者猜想,父亲的早年生活,父亲从小的成长环境很可能也非同寻常。 随着孩子长大,他的心理活动也开始丰富、复杂了。父母冷漠严酷的所谓教育,缺乏温馨的家庭环境,孩子和父母之间缺乏正常的沟通,少年孤独的心缺乏亲情的呵护和关爱,所有这些“缺乏”很容易导致孩子产生“仇恨”和愤怒,而仇恨和愤怒郁积越久,其产生的能量也越大。这种能量如果向外.即导致攻击乃至杀人行为;如果向内,则导致抑郁,甚至自杀行为;而离家出走则是一种逃避,相对而言算是比较好的应对了。这是身为父母必须懂得并应该牢记在心的常识。 所幸,现在很多学校有学生心理健康活动课程,孩子在心理辅导活动课里不仅得到一些情绪的释放。更从那里学到维护自己心理健康的一些常识,不少学校还设有“学生心理辅导室”,配有受过一定专业培训的心理辅导老师。所以,这个孩子在考试不理想,内心非常害怕的时候想到了找心理辅导老师倾诉求助。结果,通过心理辅导老师的积极疏导干预,既挽救了他自己,也避免了一场可能的悲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