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教育教学 >> 物理 >> 高中三年级 >> 物理高中三年级期末考试 >> 正文

 

[组图]《力、物体的平衡》检测题

查询物高三上末的详细结果

一、选择题

1、与两个物体接触面的滑动摩擦力有关的因素是( )

(A)两个物体之间的相对速度;

(B)两个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

(C)两个物体接触面的材料;

(D)两个物体之间的垂直接触面的弹力。

2、下列关于弹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相互接触,就一定有弹力产生
 (B)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了弹性形变,一定有弹力产生
 (C)微小的力不能使坚硬的物体发生形变,也就没有弹力产生
 (D)弹簧只有在伸长时才产生弹力翰林汇

3、如图1所示,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上共受三个力作用,即F1、F2和摩擦力作用,物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N,F2=2N。若撤去F1,则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是( )

图1

(A)8N,方向向右;(B)8N,方向向左;

(C)2N,方向向右;(D)2N,方向向左。翰林汇

4、如图2所示, 通过定滑轮用绳相连。连 的绳子与斜面平行,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则斜面作用于 物体的静摩擦力( )

图2

(A)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上

(B)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下

(C)大小可能等于零

(D)大小不可能等于

图3

5、一个截面是直角三角形的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斜面上放一个光滑球,球的一侧靠在竖直墙上,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如图3所示。若在光滑球的最高点再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木块仍处于静止状态。则木块对地的压力N和摩擦力的变化情况是( )

(A) N增大, 增大

(B) N增大, 不变

(C) N不变, 增大

(D) N不变, 不变

6、如图4所示,物体AB相对静止,共同沿斜面C匀速下滑,则( )

(A)AB间无静摩擦力

(B)B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

(C)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D斜面受B施加的滑动摩擦力的作用,方向沿斜面向下

图4

7、两块相同的竖直木板A、B间有质量均为m的四块相同的木块,用两个大小均为F的水平力压木板,使木板均处于平衡状态,如图5所示。设所有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则第2块对第3块的摩擦力大小为( )

(A) 0;(B)mg;(C)μF;(D)mg/2

图5

8、如图6所示,两根均匀的棒AB、BC,用光滑的绞链绞于B,另外两端绞在两墙上,BC呈水平状态,a、b、c、d等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则BC棒对AB棒作用力的方向有可能是( )


图6

(A)a (B)b (C)c (D)d

 9、如图7所示,用与竖直方向成θ角(θ<45°)的倾斜轻绳a和水平轻绳b共同固定一个小球,这时绳b的拉力为T1.现保持小球在原位置不动,使绳b在原竖直平面内逆时转过θ角固定,绳b的拉力变为T2;再转过θ角固定,绳b的拉力为T3,则( )


图7

 (A)T1=T3>T2
 (B)T1<T2<T3
 (C)T1=T3<T2
 (D)绳a的拉力减小
10、如图8,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放一个三角形木块a,若物体b在a的斜面上匀速下滑,则( )

(A)a保持静止,而且没有相对于水平面运动的趋势

(B)a保持静止,但有相对于水平面向右运动的趋势

(C)a保持静止,但有相对于水平面向左运动的趋势

(D)因未给出所需数据,无法对a是否运动或有无运动趋势作出判定

图8

M

N

a

R

c

b

M

N

a

R

c

b

11、图9中a、b、c为三个物块,M、N为两个轻质弹簧,R为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它们连接如图9所示并处于平衡状态。( )

(A)有可能N处于拉伸状态而M处于压缩状态

(B)有可能N处于压缩状态而M处于拉伸状态

(C)有可能N处于不伸不缩状态而M处于拉伸状态 图9

(D)有可能N处于拉伸状态而M处于不伸不缩状态

12、图10中A、B是两块相同的均匀长方形砖块,长为l,叠放在一起,A砖相对于B砖右端伸出l/4的长度.B砖放在水平桌面上,砖的端面与桌边平行.为保持两砖都不翻倒,B砖伸出桌边的长度x的最大值是( )

图10

图11

13、如图11所示,用光滑的粗铁丝做成一直角三角形,BC边水平,AC竖直, ,AB及AC两边上分别套有细线系着的铜环,当它们静止时,细线跟AB所成的角θ的大小为(细线长度小于 ) ( )

(A) (B)

(C) (D)

二、填空题

14、两个力,其合力的最大值是14N,最小值是2N,则这两个力互相垂直时,合力的大小是________N。

15、如图12所示,细绳AB、CB下悬挂着重20N的重物P,细绳AC与CB垂直,细绳CD呈水平,AB与竖直方向成300角,AC与AB之间也是300角。这时细绳CD所受到的拉力大小是____N。

图12

16、如图13,质量分布均匀的柔性链条,重10N,两端悬于水平天花板上的B、C两点,平衡时链条最低点A处的张力大小为____N。

图13

图㈠-7

图14

17、如图14,跳伞运动员打开伞后经过一段时间,将在空中保持匀速降落。已知运动员和他身上装备的总重量为G1,圆顶形降落伞伞面的重量为G2,有8条相同的拉线(拉线重量不计),均匀分布在伞面边缘上(图中没有把拉线都出来),每根拉线和竖直方向都成30°角。那么每根拉线上的张力大小为_______。

图15

18、如所示,一半径为R的光滑球紧靠竖直墙壁,一水平力作用在与球相接触的光滑木块上,已知木块高度h(h<R), 当水平力从零开始逐渐增大至F时,球恰能离开地面,则此球的重力G=

三、计算题

B

α

A

C

E

F

D

19、如图16所示,两轻环E和D分别套在光滑杆AB和AC上,AB和AC夹角为α,E与D用细线连接。一恒力F沿AC方向拉环D,当两环平衡时,求细线上张力等于多少?

图16

20、如图17所示,质量为15kg的物体用两根细绳AO、BO吊挂在天花板下处于平衡状态,两根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7o、53o,求两绳的拉力大小。(g取10m/s2)

图17

21、在光滑的斜面上有一个重为G的物体,当沿斜面向上和沿水平方向向右各加一个大小都等于F=G/2的力作用于这个物体时,物体正好处于静止状态,如图18所示。求斜面的倾角θ以及斜面所受的压力。

图18

22、如图19,将一根轻而柔软的细绳一端拴在天花板上的A点,另一端拴在天花板上的B点,A和B到O点的距离相等, 绳的长度是OA的两倍,在一质量可忽略的动滑轮K的下方悬挂一质量为m的重物,设摩擦力可忽略,现将动滑轮和重物一起挂到细绳上,在达到新的平衡时,绳所受的拉力是多大? 图19

23、在均匀棒AB的两端各系一根轻绳, 系于A端的轻绳另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 再将系于B端的轻绳用力F拉到绳呈水平方向, 系在A端的轻绳与水平成α角, 棒与水平成β角, 如图20所示。 试证实tanα=2tanβ。


图20

图21

24、一表面粗糙的斜面,放在水平光滑的地面上,如图21所示。θ为斜面的倾角。一质量为m的滑块恰好能沿斜面匀速下滑。若用一推力F作用于滑块,使之沿斜面上滑,为了保持斜面静止不动,必须用一大小为 的水平力作用于斜面。求推力F的大小和方向。

《力、物体的平衡》检测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D 2、B 3、C 4、BC 5、A

6、CD 7、A 8、A 9、AD 10、A

11、AD 12、C 13.D翰林汇

二、填空题

14、10 翰林汇

15、

16、3.75

17、

18、

三、计算题

19、

20、TAO=120N TBO=90N

解:以物体为研究对象:受重力和两个拉力TAO、TBO三个力作用,其合力为零。TAO与TBO的合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有

TAO=Gcos37o=120N

TBO=Gcos53o=90N

21、θ=tan-1 , G

22、

23、证实:AB棒受重力G、水平力F和系于A端绳的拉力T作用处于平衡状态, 这三力汇交于一点, 如图22所示, O为重心, AO=BO, OC CD, CD=2OD, 则tanα=2tanβ。

图22

解:因滑块恰好能沿斜面匀速下滑,故有

图23

设推力F沿斜面的分量为FX,垂直于斜面的分量为FY,滑块的受力情况如图23所示。其中,N为斜面对滑块的支持力, 为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有

图24


斜面的受力情况如图24所示,其中P为斜面受到的重力,N0为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因斜面静止,则有

将上述五式联立,代入 的值得:

由⑥⑦两式得: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物高三上末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组图]《力、物体的平衡》检测题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山东省潍坊市高三统一考试(二)物理试…
    高考专题训练――动量
    高三物理综合练习 (一)
    北京朝阳区高三一模考试试卷、答案
    北京朝阳区高三一模考试试卷、 答案
    北京朝阳区高三一模考试试卷、答案
    高三第二学期期中物理练习及答案
    抽样测试高三物理试题
    高三第二学期期末练习
    兰州市高三诊断性测试物理试题
    《第二十二章 光的本性[基础测试]》
    《第二十三章 量子论初步 [基础训练]…
    《第二十一章 透镜成像及其应用[提高…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提高测试)》
    《第二十章 光的反射和折射[提高测试…
    合肥市高三第一次抽样考试理科综合
    高三《几何光学》检测题
    《第二十章 光的反射和折射[基础测试…
    南昌市高中三年级第一次统一考试
    黄冈市高三模拟考试理科综合
    黄冈市高三调研考试(一)理科综合
    高考物理综合能力训练
    《第二章 直线运动(基础测试)》
    合肥市高三第二次抽样考试理科综合
    《第二章 直线运动(提高测试)》
    全国高考模拟试题二理 科 综 合
    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三物理
    烟台市高三诊断性测试
    天津市高中毕业班质量调查测试理科综…
    高三《交流电与电磁振荡》检测题
    黄冈市高三调研考试(二)理科综合
    高三《电流》检测题(二)
    高三物理综合练习(二)参考答案
    高考物理综合能力训练2
    高考物理综合能力训练(五)
    高考物理综合能力训练(四)
    高考物理综合能力训练(二)
    物理综合讲座三气体的性质
    物理综合讲座二圆周运动和机械能
    高三物理综合测试一运动和力
    高考物理综合能力训练
    高考专题训练――气体的性质
    高考专题训练――电磁感应
    高考专题训练――磁场
    高考专题训练――稳恒电流
    高三物理综合练习(一)
    电场补充练习
    山东省潍坊市高三统一考试(一)物理试…
    高考专题训练――机械能
    高考专题训练――牛顿运动定律、万有…
    高考专题训练――光学
    高考专题训练――质点的运动
    南昌市高中三年级第二次统一考试
    高考专题训练――分子动理论、热和功
    《自然科学》试卷一
    高考专题训练――电场
    高三《磁场》检测题(二)
    高三《物理光学与原子物理》检测题
    高三《磁场》检测题(一)
    高三《电磁感应》检测题(二)
    《第七章 动量[提高测试]》
    《自然科学》试卷二
    高三《电流》检测题(一)
    高三物理试卷
    北京市西城区第一次模拟考试高三物理…
    高三第一次质量测查
    高三统一练习(一)及答案
    高三物理(二)参考答案及评分标谁
    高三物理练习(二)及答案
    高三综合练习(二)
    北京宣武区2000年高三第二次质量测查
    家用电器类
    理综试题(物理部分)
    高三《力学专题》检测题
    高三《力与运动专题》检测题
    高三物理模拟试题
    湖北省八市高三联考理科综合
    《第五章 曲线运动[基础测试]》
    北京朝阳区高三一模考试试卷、答案
    《第二十一章 透镜成像及其应用[基础…
    《第九章 机械振动[提高测试]》
    《第九章 机械振动 [基础测试]》
    《第八章 机械能[提高测试]》
    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
    《第二十四章 原子核[提高测试]》
    《第五章 曲线运动[提高测试]》
    东莞高级中学高三物理期末考试试题
    《第六章 万有引力[提高测试]》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基础测试)…
    《第七章 动量[基础测试]》
    《第六章 万有引力[基础测试]》
    《电场》单元检测题(B)
    《第八章 机械能[基础测试]》
    高三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第二十四章 原子核 [基础测试]》
    高三毕业班物理高考模拟试卷(四)
    《声、光、热》分类复习综合练习题
    《恒定电流》实验专题小测验题
    《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专题
    高三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专题
    期中高三物理试卷分析
    《稳恒电流》高考试题回顾
    《恒定电流》单元检测题(A)
    《恒定电流》单元检测题(B)
    《光的反射和折射》单元检测题
    《动量、动量守恒、机械能》综合练习
    《第二十三章 量子论初步[提高测试]》
    曲线运动检测题
    《第一章 力[基础测试]》
    《磁场》学习效果自我评估检测题(A)
    《第一章 力[提高测试]》
    《电场》单元练习题
    《机械能》单元检测题
    电磁感应单元测验
    高三《电磁感应》检测题(一)
    《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平衡》能力测试
    高三统一练习(二)及答案
    电磁感应单元测验(2)
    《电磁感应》高考试题回顾
    《电场》单元检测题(A)
    《动 量》检测题
    高三物理试题第一学期周周练试题
    高三物理试题
    《电磁感应》检测题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