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144分)
本卷共24题,每题6分,共144分。将正确的答案填在题后的括号里。
1.行道树常要剪去枝尖进行整枝,其目的是( )
A.降低蒸腾作用 B.促进侧枝发育
C.增加光合作用 D.促进呼吸作用
2.在植物体中,含生长素较少的部位是( )
A.芽和根尖的分生组织 B.幼嫩的种子
C.趋向衰老的组织 D.形成层细胞
3.把培养在含轻氮(14N)环境中一的细菌,转移到含重氮(15N)环境中培养相当于复制一轮的时间,然后放回原环境中培养相当于连续复制两轮的时间后,细菌DNA组成 分析表明( )
A.3/4轻氮型、1/4中间型 B.1/4轻氮型、3/4中间型
C.1/2中间型、1/2重氮型 D.1/2轻氮型、1/2中间型
4.右图中若甲代表CO2和H2O,则( )
A.Ⅱ是呼吸作用,乙是糖类和气体,Ⅰ是光合作用
B.Ⅱ是光合作用,乙是糖类和水,Ⅰ是呼吸作用
C.Ⅱ是光合作用,乙是糖类和气体,Ⅰ是呼吸作用
D.Ⅱ是呼吸作用,乙是糖类和水,Ⅰ是光合作用
5.白色盘状与黄色球状南瓜杂交,F1全是白色盘状南瓜,F2杂合白色球状南瓜有4000株,问纯合黄色盘状南瓜有( )
A.4000株 B.3000株 C.2000株 D.1000株
6.下列增加个体数的方式中,属于有性生殖范畴的有( )
A.蕨类植物的孢子生殖 B.蜜蜂的孤雌生殖
C.蟾蜍未受精的卵细胞经人工刺激后发育成新个体
D.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
7.含有Na3PO4的洗衣粉已在不少国家禁用,因它用它后的废水污染水源,主要原因 ( )
A.在空气中氧化为偏磷酸盐
B.使水中澡类繁殖过盛,造成富营养化
C.使水中pH值降低产生游离H+
D.使水中pH值升高影响鱼类生存
8.栽培的番茄,因某种原因不能完成受精作用,可用生长素溶液涂于花上,生长素的作用是 .
A.促进受精作用 B.促进染色体加倍
C.促进子房壁发育 D.促进胚珠发育为种子
9.如果用(NH4)2SO4溶液培养植物,溶液的pH值会 .
A.逐渐上升 B.逐渐下降 C.不变 D.无规律
10.彩色电视显像管的典型电压为2.0×104V。质量为m,Kg电量值为eC,初速为零的电子,经此电压加速后,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为:(普朗克恒量为hJ·s)( )
A.λ=
m B.λ=
m
C.λ=
m D.λ=
m

11.如图所示,有一点光源置于某透镜主轴上的A点,
则成像于B点。若将此点光源移置B点, 则成像于C点,且AB<BC。则( )
A.此透镜是凹透镜 B.此透镜是凸透镜
C.透镜位于A点的右侧 D.在两次成像中,有一次成的是实像
12.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在匀强电场中以初速v水平抛出,小球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大小为
,则在小球的竖直分位移为H的过程中,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小球的动能增加了
B.小球的电势能增加了
mgH
C.小球的机械能减少了
mgH D.小球的重力势能减少了
mgH
13.如图所示,U形管A端封闭,B端开口,倒插入水银槽中,B管水银面与槽内水银面相平 ,A管内封有一段水银柱。如将B管竖直向上缓慢提升,则( )
A.A管水银柱向上移动,B管水银柱向下移动
B.A管水银柱向下移动,B管水银柱向上移动
C.A管水银柱向上移动,B管水银柱向上移动
D.A管水银柱保持不变,B管水银柱保持不变
14.1999年5月10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一箭双星”,将“风云1号”气象卫星和“实验5 号”科学实验卫星送入离地面870km的轨道。“风云1号”可发送可见红外气象遥感信息,为 我国提供全球气象和空间环境监测资料。这两颗卫生的运行速度为( )
A.7.9km·s-1 B.11.2km·s-1
C.7.4km·s-1 D.1.1km·s-1
15.火车以2.94米/秒2的加速度在平直轨道上加速行驶,车厢中一乘客把手伸到窗外,从距地面2.5米高处自由释放一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则物体落地时与乘客的水平距离为( )
A.0 B.1.5米
C.0.75米 D.因不知火车的速度,所以无法判断
16.某温度下将2 mol A和3 mol B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A(g)+B(g)—→C(g)+D(g),5 min后达平衡,已知各物质的平衡浓度关系有[A]a[B]=[C]·[D],若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容器体积扩大为原来的10倍时,A的转化率不发生变化,则B的转化率为( )
A.60% B.24% C.30% D.40%
17.甲萘醌(维生素K)有止血作用,它可用2-甲基萘氧化制得,反应中常用乙酸作催化剂, 该反应放热,可表示为
在某次合成反应中,用1.4g(0.01mol)的2-甲基萘才制得0.17g(0.001mol)甲萘醌。已知该次合成反应的速率是快的。导致产率低的原因是( )
A.使用了过量的氧化剂
B.把反应混合物加热
C.没有用乙酸作催化剂而改用其它催化剂
D.所生成的甲萘醌为沉淀物
18.下列分析或结论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种金属分别作电极组成原电池时,甲是负极。说明甲的活动性比乙的活动性强
B.通常不能用其气态氢化物稳定性的强弱作为判断两种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C.氯气和二氧化硫均分别作漂白剂,若同时使用它们去漂白某一湿润的物质,漂白效果会明显增强
D.为了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甲酸,可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银氨溶液共热,如果发现没有银镜产生,则证明其中无甲酸

19.漆酚是我国特产生漆的主要成分,通常情况下为黄色液体,能
溶于有机溶剂,生漆涂 在物体的表面,在空气中干燥后变成黑色的漆膜。将漆酚放入下列物质中:①空气,②溴水 ,③小苏打溶液,④氯化铁溶液,⑤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
A.①②⑤ B.③④ C.②⑤ D.③⑤
20.下列物质n值相等时,其同类物质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多的是( )
A.CnH2nO2的醛 B.CnH2nO2的酸
C.CnH2nO2的醇 D.CnH2n+2的烃
21.含FeS2质量分数为A%的黄铁矿wkg,在接触法制硫酸的过程中,损失硫C%,可制得质量分数为B%的硫酸为( )
A.
kg B.
kg
C.
kg D.
kg
22.俄国首都圣彼得堡的一个舞厅里,因为天冷和无灯,所以紧闭了窗户并燃起了上百支蜡烛,当有人感到空气沉闷时,打开窗户却发生了奇迹——舞厅里竟然雪花漫舞,以下理由中 不正确的是( )
A.蜡烛燃烧产生了大量二氧化碳,而且还向空气中散发了大量的烟粒和水蒸气,烟粒形成了雪花的凝结核
B.跳舞者向空气呼出大量水汽,冷空气涌进时,使水汽与烟粒结合形成了雪花
C.大量二氧化碳在低温时形成干冰,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雨在低温形成了雪花
D.这是因为二氧化碳能使人窒息
23.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致力研究臭氧层破坏问题的三位环境化学家。大气中的臭氧层可滤除大量的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氟里昂(CCl2F2)可在光的作用下分解,产生Cl原子,Cl原子会对臭氧层产生长久的破坏作用(臭氧的化学式O3)有关反应为:O3
O2+O,Cl+O3→ClO+O2,ClO+O→Cl+O3总反应为2O3→3O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l是反应物 B.Cl是中间产物
C.O2和O3是同分异构 D.O2和O3是氧的同系物
24.在医疗上,用放射性钴60放出的γ射线治疗肿瘤,其原理是利用了γ射线( )
A.电离作用,使肿瘤细胞转化 B.贯穿本领,导致基因突变
C.高能量,杀死肿瘤细胞 D.热作用,减轻病人痛苦
第Ⅱ卷 (共156分)
本卷共9道题
25.(18分)人在吸气时,胸廓扩大,肺扩张,肺的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下降,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呼气时,胸廓缩小,肺随着回缩,肺的容积缩小,肺内气压 升高,迫使肺泡内的部分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到体外,完成呼吸动作。假设某个成年人肺活量是3000毫升(即尽力吸气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如果他每次吸气量也是3000毫升, 他吸气时肺泡体积为V1,气体压强为p1,呼气时肺泡体积为V2,泡内气体压强为p2 ,且V1=2V2=4000毫升,大气压为75cmHg,求p1、p2多大?
26.(20分)由磷酸形成的磷脂及其化合物(如酶)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调节生命活动也 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例如,缺少了磷,氮就是再多也不会被植物吸收,磷酸吡醛素能有效地促进植物对氮肥的吸收。
试回答:
(1)细胞膜的化学成分是 ,从功能上看细胞膜是一种 膜。
(2)磷酸吡醛素的分子式是 ,此物质具有的性质是(填序号) 。
A.能与金属钠反应 B.能发生银镜反应
C.能与FeCl3溶液反应 D.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3)写出磷酸吡醛素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7.(16分)据图作答:
(1)从图中可以说明A、B、C、D、E等不同的动物具有 。
(2)说明由于 的逐渐改变,通过 使比较原始的哺乳动物向不同的方向进化发展。
(3)说明生物种类数量的发展是由 进化发展。
(4)从(2)(3)两条我们可以解释生物的 和 。
28.(20分)相对分子质量为M、化学式为A的物质(不含结晶水),在温度t1时,用wg水配成饱和溶液,该溶液中若按物质的量计算,A占了a%,问:
(1)t1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多少?
(2)当温度从t1降低到t2时,析出A·nH2O晶体多少克?(已知t2时每克水中能溶解S 克该物质)
(3)t2时,剩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4)若A是NaCO3,将t1=393K,w=180 g,a%=6.96%,t2=373K, S=0.22,n=10,分别代入(1)(2)(3)所得关系中,得到什么结果?
29.(20分)人类的生存环境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环境污染已经达到空前严重的地步,而森林对保护和改善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科学实验证明1hm2(公顷)柳杉林,每月可以吸收SO2 160kg,试解答下列问题:
(1)上述柳杉林对SO2的吸收,说明森林对环境的作用是: 。
(2)要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主要要从哪两个方面采取措施?
(3)某火力发电厂每月要燃烧含硫0.1%的烟煤10000吨,若要吸收该厂所排放出的烟道气中的SO2需要栽柳杉林多少hm2?若该厂在排放烟道气之前用脱硫化处理,每年可回收硫 多少千克?这些硫可制硫铵多少千克?
30.(16分)为研究青藏高原上空大气层的臭氧变化,用一容积为100m3的探空气球,充入氢气,压强为2.5atm,地面处环境温度为27℃。在工业上可用红热的铁粉与水蒸气反应制取氢气,为满足探空气球的需要,至少需用多少铁粉与足量的水蒸气反应,现将该气球释放升到高空,该处温度为-23℃,大气压强为0.5atm,气球恰能处于平衡状态,那么气球的球壳和所带装置的质量多大?气球在地面处被释放时加速度多大?(地面标准状态下空气密度为1.29K g/m3、地面大气压为1atm)
31.(10分)质量为2m,长为L的木块固定于传送带上,传送带以恒定速度v水平向右运动,一颗铝制的子弹以初速度为v0向右射向木块,已知木块不是固定在传送带上,而是置于光滑水平面上时,初速度为v0的子弹射穿木块后速度变为v0/2,设木块对子弹的阻力恒定。把这颗子弹放入1升浓度为
mol·L-1的NaOH溶液中,恰好完全反 应。求子弹射向固定于传送带的木块时,子弹的最终速度v2,并写出A1与NaOH反应的方程式
32.(26分)在地球上,90%的臭氧分布在距离地面25km的平流层,在吸收紫外线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平流层中一旦缺少臭氧,对生物有害的紫外线就会毫无遮挡地照射到地面上,过多的紫外线照射会提高皮肤癌和白内障的发病率,也会影响人类的免疫系统,对地球的生物化学循环和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分布都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1)设地球的半径为R,在离地面20~30km处的平均温度为T0,压强P0,地球表面的温度为2T0,大气压强为104P0,请写出这部分臭氧全部集中在地面的厚度h的表达式。
(2)氢原子从n=2的能级跃到基态时,会发出紫外线,若氢原子基态的能量E1=-13.6eV ,普朗克常数h=6.63×10-34J.s,求此紫外线的波长。
(3)由于臭氧在紫外光波长200~300nm的谱段有强吸收带,在300nm~340m的谱段有弱吸收带,在波长440—740nm的可见光区有吸收带,所以臭氧可以大量吸收紫外线和可见光。
①紫外线产生的机理是:( )
A.振荡电路中自由电子的运动产生
B.原子的外层电子受到激发而产生的
C.原子的内层电子受到激发而产生的
D.原子核受到激发而产生的
②若银的极限频率为1.15×1015Hz,对上述谱段中的那些波长范围内的紫外线能使银板产生光电效应。
(4)一般把来自太阳的紫外辐射按照波长的大小分为三个区,波长在315—400mm之间的称为UV—A区,该区的紫外线是地表生物所必需的,它可以促进人体的固醇类转化维生素D;波 长为200—280nm之间的称为UV—C区,这部分紫外线不会到达地表造成不良影响;波长为280 —315nm之间的称为UV—B区,这部分紫外线辐射可能到达地表,是对人类和生态系统造成危 害最大的部分。
①维生素D的主要功能是:( )
A.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
B.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C.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管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
D.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
②人体缺乏维生素D,会引起( )
A.夜盲症 B.坏血病 C.佝偻病 D.神经炎
③下列哪些食物是维生素D的重要来源( )
A.胡萝卜 B.鱼肝油 C.糙米 D.草莓
(5)高空中的氧气受阳光中紫外线照射,通过反应形成臭氧:
①写出氧气生成臭氧的反应方程式
②氧气和臭氧互称为
33.(10分)速率为30km/h的两列火车,在相互并行的轨道上相向而行,当两火车相距60km的时候,一只每小时能飞60km的鸟,离开一车直向另一车飞去,当鸟到达另一车时就立即飞回第一车, 以后就继续这样来回地飞.问:
(1)两车相遇以前,这只鸟能够完成从一车到另一车的几次飞行?
(2)鸟一共飞行多少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