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人,人就是天,物我两忘,尽情饮酒,然后借酒排遣,醉后写诗自娱,李白也继承了这种做法,借酒浇愁,发泄情感,写了许多借酒咏怀的诗,以表达自己心中的郁闷。这嗜酒的行为是一种无奈的排遣,内心苦闷的发泄。 迎考支招 高考语文122分夺分方案 一、基础是关键,整理很必要!1、拼音:整理做过的拼音题。2、错别字:注意别字的方法——同音别字、形近别字。3、近义词:注意辨析的方法——语义轻重、范围大小、感情色彩(褒、贬、中)、口语色彩(书面语、口头语),语素分析法——将某个词分解,然后合并。4、成语:理解成语的意义,注意成语的色彩,注意成语适用的范围和对象,注意句子的语境与成语的意义、色彩、范围、对象是否统一。5、语病:语病的类形——成分残缺、搭配不当、成分赘余、结构混乱(语序不当、句式杂糅)、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强拉因果、自相矛盾、主客倒置、否定不当、概念误用)。6、衔接:肯定有相应的解题方法,那么,就请你从方法入手来进行整理吧。当然,整理的时候按照由常见方法到特殊方法的次序来做,比较有效果一些。 二、现代文阅读是保证,关键是方法。解题的过程中,要:①读懂题干,按需答题。问什么,答什么。②答在文中,答在段中。③注意语境,注意上下文的联系(一般来说,试题的布题顺序就是文章的先后顺序),④扣紧语句,分析选项,对比文中相关语句,仔细辨析,看是否存在偷换概念、缺少依据、随意拔高、说法绝对等毛病。 三、文言文一分也不能丢。1、一读,划出难字,疏通文意。2、二读,理解全文,了解全文写了什么人,写了多少件事,说明了什么性格、什么思想、什么精神。3、答实词、虚词,注意联系课文已学的字词,并将选项的解析套入原文,检验解析是否正确。4、答14题必须联系原文,逐句逐句翻译、对比分析。5、翻译题采用直译(逐字逐字解析的方法),保持原句的句式。 四、古诗赏析,有点难。(16题,文字题,6分,争取4分。) 1、注意标题,明了意思;注意注解,明了背景(人物的心情,写作的缘由);注意景物、品味语言,明了意境(景物+感情);注意作者,明了风格流派;注意流派,明了写作技巧。2、弄清题干,明了问题。答法——用什么方法(技巧)→写了什么内容(景物)→抒发什么感情→表达什么思想、刻画了什么形象。 五、默写是送分,千万别手软。以课文中规定要背诵的相关内容为主,兼顾课文中出现的相关内容。注意书写清晰、规范、准确,一字不多,一字不少。 六、语言运用,压扩换仿改。1、压缩题。新闻一定要压缩主要事件,说明性文段要把握话题的各方面进行压缩。议论性文段要压缩观点。2、扩句题。看清扩展要求,明确扩展方向。推敲提供情景,把握基点。合理推断想象,选好表述方式。3、变换句式,重新组织语句。长句变短句,短句变长句,散句变整句。要读懂题干要求,不要将原句改变太大,只允许调整、增加、删改个别词语,保持语气一致,结构一致,中心一致。4、仿句题。仿内容,仿形式。重点是要弄清例句的结构:主谓结构还是动宾结构?手法是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根据例句的结构仿写句子,保持结构一致,手法一致,语气一致。5、语病修改,应用文修改。①看清题目要求――整体辨析检查(表述主体是否一致 上下文意是否照应 衔接过渡是否紧密有无重复矛盾之处)――注意横向比较(合乎题意要求 合乎语病类型 选择最佳表述 修改效果明显)。②要注意应用文的格式,用语要得体——语境,地点,对象,上下级关系。用词要正确——时间,地点要交代清楚。(江淮语文绿洲网)
随堂检测 1、下列诗句所创设的意境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C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D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2、指出下列诗句的表达方式 A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 B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 C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 ) D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 ) 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所用的是什么样的表达技巧?至少说出出两种。并作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这两句诗反映了作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也有抒发类似感情的诗句,请默写出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李白的《行路难》,回答下列问题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度黄河冰塞川,将登泰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5、《行路难》中哪句诗与“天生我材必有用”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一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行路难》前四句采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技巧?请结合原文具体谈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哪些景物描写能够体现出“行路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ABD所营造的意境都是宏大开阔,而C所创设的意境则是小巧灵秀的) 2抒情、记叙、议论、描写 3(1)比兴手法:颍阳去黄河不远,登高纵目,故借以起兴。(2)夸张手法: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夸张,前两句为空间范畴的夸张,如此壮浪景象,定非肉眼可以穷极,作者是想落天外;后两句则是时间范畴的夸张,人生由青春至衰老不过“朝”“暮”间事。(3)反衬手法:以空间无穷和时间的飞逝来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 4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动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6对比手法:以“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的盛宴与“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形成强烈对比,表现了作者的愁容。 7黄河冰塞川,泰行雪满山。 素材锦囊 危机来了,政府要先取信于民 哈尔滨地震的谣言不了了之,松花江的大规模的污染却是实实在在的恐吓着东北老乡。2005年11月21日,中国东北重镇哈尔滨突然宣布因为检修供水管道,从11月22日开始的四天内全市停止供水,数百万居民瞬间面对史无前例的生活困境。这件事触及一个全球化时代的重大问题:风险社会与政府诚信。 许多社会因素相互作用层层叠加而成为风险,原来毫不担心的安全保障竟然极为脆弱。哈尔滨人可能无法想象,现代化的大城市怎么会突然断水。风险应对和安全保障因此成为衡量政府能力的最重要的指标。像哈尔滨这样的大城市竟然要全城停止供水,必然是遇到了极为严峻的危机情势。争取公众的信任与配合,为查明原因解决问题提供时间条件和其他社会条件,当然是最基本的考虑。哈尔滨市政府在25号公告中宣称停水原因是为了检修设备,可以想见其中包含了要减少社会恐慌的良苦用心。但对于争取公众的理解来说,这并不是好的说辞。也许正因为意识到了这点,哈尔滨市政府在随后发布的26号公告中说明是因为13日的吉林石化爆炸,“预测到近期可能受到上游来水污染”。紧急情况下,信息的混乱会导致对事件的多种理解和不同想象,唯有诚实的表态才能提供一种可信赖的基础。许多经验表明,政府与其贸然宣称安全,不如诚实表明我们共同面对危险,后一种情况才会赢得真正的支持。 通过发言人和专家仔细地向公众解释存在问题的危险与困难,从技术上说明为什么采取特定的解决方案,预期进程如何,是危机情势下政府应该做的工作。能够这样做,才表明政府不把公众看做简单的管理对象,而看做是解决危机的依靠力量;不把危机应对看做是政府的秘密工作,而看做是公开的社会学习过程。(南方都市报) 第十六课 兵车行 课前导航 趣味阅读 太阳和月亮的相遇 天宝三载(公元744年),李白被唐明皇赐金放还,由长安来到了东都洛阳,时年四十四岁。而三十三岁的杜甫自从十年前考试不第后,就一直在外游历,恰好也在这时漫游到了洛阳。这两位大诗人的相遇,乃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为激动人心的一刻,或许只有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