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弘扬灿烂辉煌的中华民族文化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习本文是如何运用准确、严密的语言来概括中华民族文化的三个显著特点的。 2.过程和方法: 了解作者从广度和时间一横一纵两个方面来看待中华民族文化各个特点的思维模式;关注社会文化现象,联系自身生活看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熟悉本文为阐明中华民族文化的三个显著特点所列举的众多 事实,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
二、教学难点:通过品味语言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和影响深远。
三、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和生活中的民族文化现象,深入思考一些文化问题,训练思维的深度。
四、教学设计: 讲授课 一课时
教学步骤 教学方法或教学意图
1.解题导入,并根据题目要求引导学生提问。 自由提问式
2.针对问题,回归文本寻找答案,并大致讲解 文章内容结构。 提问,单点学生回答 3.从语言品味的角度详讲中华民族文化三个特点。“源远流长”提问,引导解答式;“博大精深”提问,引导解答式与教师明确相结合;“影响深远”教师主讲式 4.组织学生讨论:选取谈论介绍任一课文中提到的文化现象或文化作品。课前要求学生预习,自己去了解民族文化现象,为制作文化小报积累素材 5.提出两个思考题,布置话题小作文作业:
①“古典民族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现代生活中还有哪些民族文化痕迹? ② 假如端午节和中秋节被列为国家的法定节假日,为了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我们应该怎样度过这些节日?
联系实际,着眼于理解什么是中华民族文化
缩小范围,贴近生活,着眼于如何弘扬中华民族文化
五、教学过程:
(一)解题,并以据题目要求引导学生提问: T:《大力弘扬灿烂辉煌的中华民族文化》是1990年李瑞环同志在一次文艺工作会上的发言稿,是一片带有演讲性质的议论文,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标题“大力弘扬灿烂辉煌的中华民族文化”应该是文章的论题还是论点? 明确:论点是表明自己的立场观点,而论题只是提供一个可以谈论的话题。所以,这应该是文章的论点!是什么? S: 我们应该要大力弘扬灿烂辉煌的中华民族文化! T: 很好!标题“大力弘扬灿烂辉煌的中华民族文化”揭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围绕这个中心论点,作者在文中会涉及到哪些问题?作者会要解答哪些问题?或者说大家看到这个标题,你们能提出哪些问题? 明确:至少可以谈论到四个问题: ①我们要弘扬的中华民族文化有着怎样的辉煌灿烂? ②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什么重要意义?或者说我们为什么要弘扬中华民族文化? ③如何来弘扬灿烂辉煌的中华民族文化? ④我们能够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弘扬做什么呢? T: 好!那我们一起来关注一下李瑞环同志这篇讲话稿的大致内容是否跟我们推断的一致?请大家迅速浏览课文,看看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涉及到了刚刚我们提到的那些问题? (二)文章主要内容结构 T:通过阅读,大家能否回答文章中涉及到了刚刚我们推断的哪些内容呢? 明确:我们很容易发现文章主要讲述了两个主要问题,一是中华民族文化是灿烂辉煌的,它具有三个显著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影响深远,这也构成了文章最主要的一部分;二是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我们应该对我们的民族文化继承、创造。 显而易见,文章把主要笔墨花在了中华民族文化三个显著特点上,而开篇第一自然段正是阐明中华民族文化三个显著特点的总领,从中华民族文化内容的广度——既包括汉民族文化,也包括少数民族文化,和时间长度——古代、近代、现代文化,一横一纵两个方面来说明它是一个丰富博大的有机整体;以中华民族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说明它的重要性。事实上这种一横一纵的角度贯穿了整篇文章。 (三)详讲文化的三大显著特点 源远流长 T: 下面我们一起看看第一个显著特点:源远流长。首先我们应该先弄明白什么叫做“源远流长”?从字面上理解,“源远流长”主要指历史悠久,拥有辉煌文化的时间很早,流传时间很长。既然如此,那文中体现我们的民族文化历史悠久,创造流传很早的关键字词有哪些呢? 明确:文章中一连用很多次含有“早”的短语,如“最早”“很早”“早于”“早在”“要早”等等,同时还采用了一系列的数字,如“长达5000年之久”,“公元六世纪”,“公元132年”,“要早300年”等,并且,又用了比较的方法,以“早于欧洲很多年”,“比世界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要早300年”准确说明冶铁技术、古典戏曲艺术的领先地位,这些都是为了“源远流长”这一分论点的确立提供了准确而充分的依据。 T:大家看看,在这一段文字中,为了说明“源远流长”这个特点,作者依次涉及列举了哪些文化领域呢? 明确:先后提到了我国古代的农业、手工业中的冶铁、四大发明、天文地理、文学戏曲艺术。天文地理主要是指哈雷彗星、恒星表和东汉张衡的候风地动仪。文学戏曲举了周朝的《诗经》和关汉卿的元杂剧,因为元杂剧代表了中华古典戏曲的巅峰。 T:只是为了证明中华民族的文化是“源远流长”的这一个特点,作者就涉及到了农业,冶铁,天文历法,文学戏曲艺术等诸多文化领域,那么作者主要是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阻止这些文化现象?文章如此多的内容,是靠什么串联起来的,这一段中最具凝聚力的究竟是哪一句呢? 明确: 显而易见,这一段主要是使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法,而最具凝聚力和概括性的话应该是中间那句“我们的祖先不仅在征服大自然的斗争中曾经遥遥领先于世界,而且在文化思想领域也有许多成就居于世界前列”,因为这是本段承上启下的一句话,前面农业、冶铁、天文历法都是跟大自然斗争的结果,后面谈到的文学戏曲则是文化思想上的成就,“源远流长”正是从这两方面来说明的! 博大精深 T: 中华民族文化从时间上来说是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的,那么从内容上来说又是什么呢? S: 博大精深! T:不错!要体现我们民族文化的具体情况,“博大精深”是最适合不过的了,那“博大精深”又应该怎么理解呢? 明确:“博大”是就其广度而言的,突出“量”多,内容丰富,而“精深”是就其深度而言的,强调“质”优,达到很高的水平。 T: 那文章中哪些词语是跟“博大”和“精深”相呼应的呢?或者说,我们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我们的民族文化内容是丰富的,哪些地方能体现我们的文化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请大家仔细看课文! 明确:内容丰富,“不仅。。。.还。。。”这一递进句式可以表达出来,而“精深”作者选用了“巅峰”、“突出地位”、“闻名世界”、“世界奇观”“宝藏”“完备的体系”等词语,十分精当。(引导学生) 不仅如此,在概述之后,又用“以诗歌为例,。。。。。。。就小说而论,。。。。。我国古代的美术,。。。。我国古代的学术,。。。。。。”这些并列句群,以大量不可置辩的事实加强了论证的力量。 从诗歌小说到绘画雕塑等美术文化,到诸子百家,经史子集等思想文化,可以说这些历历数来的实例本身就是对我们民族文化“博大”丰富的一个最好的证明!(教师单讲补充) 影响深远 ①“影响深远”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关系 T: 我们接着往下看看第三大特点“影响深远”。刚刚我们谈到中华民族文化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那么如果我们的文化历史没有那么悠久,而是出现了像古巴比伦、古埃及和古印度那样的文化断层现象,也并不是这样的“博大精深”,那么他还会有深远的影响吗?肯定不会!所以,“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决定了它的“影响深远”!(板书)
②“影响深远”的具体内容。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影响深远”的具体内容。 明确:.“影响深远”一方面是指中华民[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