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托物抒情是散文的一种写法。想一想:本文“月亮”借指什么?“追寻月迹”又指在追寻什么?
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我给足了学生对照文本自主学习的时间,让其对每个题都拥有自己独立的见解,然后开展“好差差好”的小组合作交流,最后学生汇报展示学习成果,师生互动释疑。一节课在自己的精心组织与引导下,教学流程自然,课堂气氛热烈,时间掌控合理。表象上看确实是一节“好”课!
但是,课后总感觉这课有点什么“不到位”。
仔细想想:本节课的教材处理“浅层化”了---导学1是基础知识,导学2、3是文章内容的梳理,导学3是文章的写法。而作者写这篇文章“究竟要表达一个怎样的主题”及“蕴含着怎样的教育意义”。这个教学重点却没有“抓住”,没有“突破”。
散文教学,是离不开语言的赏析的。如果教学中能够让学生抓住文中描写孩子追月过程中的语言和心理的语句来组织实施教学会更好一些。例如:
我说:“你们说,月亮是个什么呢?”
“月亮是我所要的。”弟弟说。
“月亮是个好。”妹妹说。
……
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
教学中抓住文章中这些优美的语句,通过学生的品读、交流、感悟,是不难读出孩子们的那份童心、童真、童趣,进而在独特的情感体验中,净化自己的心灵,陶冶自己的情操。这样就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重点,使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在语文教学中得以真正实现,这样的语文教学也才能够有深度有意义。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