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同学们,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享有“短篇小说之王”的美誉,法国著名作家左拉曾这样高度评价他的作品:“每一篇都是一出小小的喜剧,一出小但完整的戏剧,打开一扇令人顿觉醒悟的生活窗口。读他的作品时,可以是哭是笑,但永远是发人深思的。”但是面对如此负有盛名的作家作品,有些同学却在预习时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之所以成为世界名著,是因为其独特的魅力,但本文的魅力何在呢?”面对同学们的疑问,我不得不思考——我们该如何读出这篇小说的“魅力”?看来,我们得学习一些欣赏小说的方法,用这些方法去品出莫泊桑小说的“汁”和“味”。 (投影字幕:如何欣赏小说) 师:如何欣赏小说?你有没有好的经验与大家交流? (学生们沉默不语,有几个在摇头) 师:看来大家比较为难啊!呵呵,老师倒很高兴,因为这说明上这节课很有价值! (学生们笑了) 师:老师有一些欣赏小说的方法,愿跟大家一起分享,相信大家会在此基础上找到更多的欣赏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小说欣赏能力。 (投影小说欣赏的第一步:直接与作品对话,读出自我原初体验) 师:读小说一定要读出自己最初的,完全属于自己的感受。我已要求同学们在预习时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 生:一口气将整篇文章看完,仿佛还意犹未尽,脑中似乎浮现出那个衣服褴褛,又老又脏,满脸愁容,狼狈不堪的老水手于勒。但是文章对于勒的描述很少,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倒是菲利普夫妇,也许是生活所逼,长期贫困,使他们两个眼中只剩下金钱,成了金钱的奴隶。 师:你读得很投入! 生:从于勒叔叔是全家人的恐怖,到成为全家人的希望,再到后来全家人都躲着他,这一系列的变化都反映了“我”的一家人对于勒叔叔的态度在不断变化。如果把这种变化视为一种函数关系,自变量是于勒叔叔的地位、富裕程度,随之变化的因变量则是“我”一家人的态度。这正揭示了社会生活人与人关系中的丑态——金钱可以高于友情、亲情、爱情。 师:把“我”家人对于勒叔叔的态度变化比作一种函数关系,很新鲜! 生:我觉得这篇短篇小说的情节十分出乎意料。原本以为他们即将会重逢,却不知他们在船上偶遇;原本以为偶遇后会相认,却不料只有冷漠和排斥。此文带给我颇多意外。总体上说,本文很简单,甚至有种内容贫乏的感觉,似乎并不太了解作者在叙述什么,但转念一想,又好像有某种震撼的感觉,似乎人性的丑陋与淡漠被刻画得淋漓尽致。文中任何人做任何事似乎都源自自身的某种目的与欲望。不知道最终的结局究竟如何,但有种“悲”的基调。语言很平实,但描写的却是从古代到现在甚至直至将来的真实生活写照。 师:初读文章,同学们的感受还挺丰富的!读出了情节的曲折,读出了拜金对亲情、爱情的亵渎,等等。但是,咱们的丰富感受中还有许多迷惑:明明题目中提到的是“于勒”,读下来印象最深的却是菲利普夫妇;似乎感觉小说内容有点贫乏,却已激起了一种震撼感;不知结局如何,却已有了悲凉的感触;语言很平实,却有穿透古今,甚至未来的真实感。该如何去解这些“谜”呢? (学生似乎已产生强烈的“探谜”愿望) 师:这就需要我们做欣赏小说的第二步了——选取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角度,深入文本,进一步思考,理清自己丰富却又杂乱的初感,实现初感的超越。 师:欣赏小说的角度很多,我在这里推荐几个(投影):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其他角度:主题,描写。…… (请学生们挑选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当场用举手投票的方式选出人气最旺的一个角度) 师:有37位同学选了“人物”,好,接下来我们就从这个角度来精读课文。 师:同学们在预习时写下的初感中,评论菲利普夫妇的人比较多,有趣的是,恰好有两种对立的看法。 投影学生的评价: A方评价(肯定):母亲——节俭、有主见,父亲——可怜、稳重。 B方评价(否定):都是拜金主义者,典型的势利小市民,见利忘义、虚伪冷酷、贪婪自私、爱慕虚荣,母亲更精明泼辣刻薄。 师:你赞同哪一方,或者你有什么其他看法?请再次阅读课文中相关部分,细加体会。 (学生们读得很投入。读后老师请学生举手表达自己的倾向:A方3人,B方39人,还有几位尚未确定看法) 师:先请A方发言。 生:文中写父亲要请女士们吃牡蛎,母亲同意女儿们去吃,自己却不去,是为了省钱,这说明她很节约。 生:还有开头部分写了“有人请吃饭是从来不敢答应的,以免回请;买日用品也是常常买减价的,买拍卖的底货;姐姐的长袍是自己做的,买十五个铜子一米的花边,常常要在价钱上计较半天”,这说明菲利普夫妇过日子很会精打细算。 生:前面这位同学所读的那段其实还说明菲利普一家日子过得很艰难,自己的日子都快过不下去了,菲利普还让于勒占用了遗产,说明他挺善良,也挺可怜的,他们不愿再被穷困潦倒的于勒拖累,是情有可原的。 师:A方三位同学都已发表了看法,B方肯定也不甘落后吧,请发言! 生:我不同意第一位同学的看法。因为文中第23节写道母亲听到父亲要请他们吃牡蛎时,她的反应是“迟疑不决”的,因为她舍不得花钱,但又怕被人瞧不起,所以只得“很不痛快”地答应。这说明她既小气,又虚荣。 生:课文第21节写“父亲忽然看见两位先生在请两位打扮得很漂亮的太太吃牡蛎……她们的吃法很文雅”,第22节写“毫无疑义,父亲是被这种高贵的吃法打动了”,因此他决定请“我们”吃牡蛎。他们家很穷,父亲还要这么做,可见他很爱慕虚荣。 生:他们甚至已经在计划用于勒的钱造一幢别墅,可见他们并不是真正节俭的人。 生:在菲利普夫妇眼里,于勒有钱时就是“正直”、“有良心”的人,一发现他没钱了,就骂他“流氓”“无赖”。他们态度的变化就取决于一个“钱”字,是典型的拜金主义者。 生:他们把于勒的来信当作福音书,盼他回来盼了十多年,其实只是盼他的钱,并不是盼一份亲情的回归。在他们眼里,“钱”比“情”重! 师:真是各有各的道理啊!双方还有没有互相反驳的意见? 生:有!“我”的两个姐姐因为家里穷而找不到对象,父母为此直发愁。还有发现船上的穷水手就是于勒后,他们没有大吵大闹,是怕女婿知道了悔婚,害了女儿,所以才强忍着的。这些都说明他们很爱自己的女儿,说明他们并不是没有亲情的人。他们之所以对于勒绝情,是因为于勒以前害苦了他们,现在又实在让他们太失望了。 生:于勒破产后没有再回家,而是留在离家很近的船上,这说明他已改过自新了,再也不想拖累家人了。“浪子回头金不换”哪,菲利普夫妇如果真的重视亲情,就不会不珍惜于勒这一种可贵的变化!但是他们没有,因为他们太自私了,眼中只有自己。 生:但是于勒“当初行为不正,糟蹋钱。在穷人家,这是最大的罪恶”,他还逼得父母动老本,现在的结果是他咎由自取,不值得同情。 生:A方B方都太绝对了,我不喜欢菲利普夫妇,因为他们确实太自私,成了金钱的奴隶,但又觉得他们也挺可怜的,令人同情。 师:出现第三种意见了。咱们再次举手投票,看看经过前面的讨论,大家的意见有没有变化。 (A方12人,B方28人,第三种意见8人) 师:A方争取到了9票,B方虽然减少了一些支持者,但还是保持支持率第一,并且有新意见产生。同学们的讨论产生影响了啊!(学生自发鼓掌) 师:现在我们来做第三步——读读别人的赏析文章,博采众长,提升自我。 (投影别人的赏析片断) 师:(念)菲利普夫妇虚荣心强,一举一动,总爱效颦上流社会。他们极端自私、贪婪。接到于勒来信后,他们望眼欲穿地盼着于勒这个“福星”早日回来,并且已经用于勒的钱“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打算置一所别墅,而且就买别墅问题已经同人进行了商谈。你看,这笔毫无着落的财产,竟然列入了他们的开支计划!多么可笑!可怜!可鄙!此外,作者还揭露了菲利普夫妇性格中冷酷的一面。当他们发现盼望了12年的“福星”可能是个穷光蛋时,顿时大惊失色,脸色苍白,眼神异样,甚至“哆嗦”起来。接着,由恐惧到激怒,又由激怒到切齿痛恨,兄弟“福星”“希望”又变成了寇仇。多么冷酷无情!至此,读者的视线已窥到他们的灵魂最深处。他们的内心世界里,装着的惟一的东西就是“钱”。他们的一言一行,喜怒哀乐,恩怨爱憎,完全是围绕着“钱”转动的。 师:(念)小说是以“我”的眼光环视周围人物的,“我”同情、理解叔叔于勒,也不可能不同情和不理解自己的父母。“我”不可能站在一个旁观者的立场上嘲笑自己的父母。与此相反,小说中的大量描写都集中在对“我”父母的理解和同情上。“我”的父母不是不想成为一个“体面”的人,一个有道德修养、有高雅趣味的人,甚至他们也不是不爱自己的亲人,他们对自己子女的前途是十分关心的,只不过这种关心也不能不首先落实到对家庭经济状况的关心上。“不为穷困宁有此”,贫穷使他们不能不斤斤计较每一个小钱,不能不把自己生活的目标放在经济状况的好转上。我们对他们的经济处境和在这种经济处境中所形成的生活习俗、思维习惯没有理由采取嘲笑的态度,没有理由把他们身上的弱点仅仅视为他们自己道德上的弱点。 师:这两个成年人写的赏析片断恰好分别与我们B方和A方的同学意见一致。我个人的意见倒是倾向于第三种。我觉得菲利普夫妇并不是大奸大恶之人,但他们的拜金行为令人唾弃;不过,这并不是他们自身的过错,因为他们生活在一个金钱至上的社会中,他们的人性被社会盛行的金钱关系严重扭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其实也是失去了自我的可怜人。 师:从“人物”这个角度出发欣赏本文,大家还有什么疑问要提的吗? 生:于勒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我觉得他还算有良心、有骨气,是值得同情的人,但我的同桌说他确实是个“混蛋”。 生:这篇小说的主人公到底是谁? 生:文中说那位公务员诚实可靠,但他是看了于勒叔叔的信后,知道“我们”有个有钱的亲戚,才向“我”姐姐求婚的,这不是矛盾吗? 师:问题提得真不错!思考让人聪明啊!这些问题就留着让你们自己从文本中去追寻答案吧,相信经过这些思考,大家的感受会更深刻的。 师:现在别忘了咱们欣赏小说的第四步——写出你深入思考后的新感受,可以依照刚才所念的那两个片断,字数在三百左右。角度可以从今天老师推荐给大家的五个中任选一个,也可以自我创新。这就是今天的作业。非常高兴能跟大家一起分享欣赏小说的快乐!下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