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是一篇比较简单的小说,学生在预习作业里对于小说已经做了比较到位的分析,我在考虑,讲什么,怎么讲。于是,设置了以下几个目标: 1、能用准确的词语概括小说的主题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2、能理解情节发展之间的关系。
3、能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因此在课堂上设计了三个主问题。
1、讨论概括:这是一部关于 的小说。要求学生说出小组里面普遍认同的答案,和认为独到的答案。这样既让大家关注课文的基本内含,又能尊重学生的独到感受。从实践结果来看,十六班要好于十八班,十八班自己独到的理解不多、
2、说说最让你意外的情节是什么?想想这个意外在小说里面有没有必然的铺垫。
3、小说的主人公究竟是谁。
第三个问题在梳理情节的时候相机提出,十六班的整体发言比较踊跃,思考也比较有深度,但是还是只有一半人在动,左逢琛一直在睡觉,同学叫起来也没有什么反映,提问了他一次,只能把注意力保持几分钟,其余的人多在附和。不像十八班,虽然思考比较浅,但是大家都在动。这也是一直存在的一个问题,16班好学生太好,其他人等着吃现成的心理比较重,或者认为自己的思考肯定不对,所以不参与。18班一直在我的课上饱有充分的热情,所以思考不深,却也便于引导。
我自己的问题在于,对于学生的一些问题忘记回答了,这也可能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对学生的点评尤其不够,不知道怎么,在18班却师生相得益彰,在16班却做不到。我应该注意我的点评,要真正起到点燃火把的作用。
教学实录:
《我的叔叔于勒》课堂实录
0616
第一课时:两个问题
1、读小说,完成填空:这是一部关于 的小说。
2、阅读过程中,最让你意外的情节是什么?
第二课时:
保留第一课时板书
学生所填词语有:势利眼、亲情与金钱、人的本性(菲利普夫妇、我、于勒)、社会改变人性(贫富悬殊)、世态炎凉、一次特别的旅行、血交易等等
注:“流血交易”是李豪提出来的一个词,他认为流血是指血脉相连的亲情,交易是指小说所反映的人和人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我们认为解释得有道理,不过我忽然觉得“流血”本身有多重含义,小说写得太冷酷了,让人想到这个词不寒而栗。
继续讨论令你意外的情节。
师:关于刚才的话题于越还有话说,请大家注意听。
于越:73页的33段,法国船长说:“他是个法国老流氓,去年我在美洲碰到他,就把他带回祖国。”这个船长(让我感到)特别意外,把他带回来意味着要给他支付路费和生活费,为什么要把他带回来呢?
生齐:同情呗。
师:我解释一下李国庆刚才的那个问题:李国庆觉得于勒和老船长不可能出现在这条船上,其实我觉得关键在于他在质疑于勒和老船长的相遇,他有个潜台词,就是于勒和老船长一定是驾驶着这条船如何如何,其实他们在哪里相遇,相遇的方式我们都不知道,不一定必须是在这条船上。
杨露霞:让我感到意外的是:他们在船上遇到之后,菲利普去买牡蛎的时候,他已经到了于勒的跟前了,他认出了于勒,但是于勒为什么没有认出他来呢?然后我又认为,这么长时间了,都已经隔了十来年了,甚至有可能是二十来年了,他竟然还能认得于勒,而且于勒的变化那么大,当时离开家的时候也许他没有这些经历状况,现在于勒一定是满脸的皱纹,非常的苍老,他怎么能认出来呢?我觉得挺意外的。
师:好,谁能找到这个问题的合理的解释?
田圆:书上写的就是他一直专注于手里的牡蛎
师:书里面写的,来,咱们找见这一部分内容。
生齐:30段:借着“我”的眼睛,“我也端详了一下那个人,他又老又脏,满脸皱纹,眼光始终不离开他手里干的活儿”有这么一个解释,可以回答杨露霞同学的问题。
师:谁还有问题?好,刘丽娜。
刘丽娜:当初这个人把“我们”的家产都侵吞了,“我”为什么还给他十个铜子的小费呢?
师:你觉得这个小孩应该怎么对待他?
刘丽娜:他应该认为他拿了父亲的钱,使自己家的生活变差了,他应该很讨厌他的。
师:好,谁能解释这个问题。
侯乐馨:虽然他当年侵吞了于勒家的财产,但是给小费可以理解。因为这是从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同情心来说的。
师:对一个什么样的人?
侯乐馨:可怜的人
马佳:毕竟于勒是他十几年没有见过的亲人,而且对他叔叔一直抱着一种向往的感情,当他遇见他叔叔的时候,而叔叔又4如此的穷困潦倒,他不忍心看着叔叔这样,所以给他小费。
师:马佳强调的是血脉亲情,侯乐馨强调的是对人的普通的同情心。两相叠加,“我”在这里看到于勒这么个人,“我”心里没有涌起仇恨,没有觉得就是这个家伙让我们家陷入了一种拮据的生活,而是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给的钱也不多,只是一种安慰,也是可以理解的。
黄莹:于勒的经历大起大落,大家的态度也随着大起大落,我觉得都挺意外的。
师:确实,似乎生活中没有几个人像于勒这样有大起大落的经历,我们站在人生刚上路的这一阶段,我们的未来一定是一条宽阔的大路,路边满是鲜花,我们不知道未来等待我们的是什么,但我们知道我们的未来一定是美好的,但是我们通过小说看一个人,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起伏,生活里似乎很少见,这个正符合小说塑造人物的前提,小说要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什么是典型的?作者浓缩了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的特点塑造了一个人,他的经历可以是曲折的,他的遭遇可以是复杂的,正是这种曲折的经历,才可以让他的性格变得这么鲜明,这也是小说家的自由之处。
师:好,关于小说的意外还有没有了?
吴俊磊:我觉得第九段挺怪的。按照第七段说法,人们是把他打发到美洲的,但是从后文可以知道他最后让船长骗大家说他有钱了,但是他怎么能和船上搭上关系,然后又让船长去骗菲利普一家?
师:吴俊磊认为于勒始终没有发过财,谁能说服他,我们刚才的分析是于勒中年曾经富裕过。左逢琛行吗?
左逢琛:我觉得他中年有过钱,他肯定是曾经有过大公司,后面给倒闭啦。
赵成龙:73页33段说:“听说他在那边阔绰过一个时期,可是……”说明他一定有过钱。
吴俊磊:“那边”指哪边?要是指他在法国的生活呢?
生七嘴八舌:美洲。从这个语段来看,就是美洲。
杨露霞:吴俊磊认为船长在骗这一家人,但是我们从第九段可以看出,这个船长和后面那个船长不是一个人,这就证明他真的阔绰过一段时间。
师:你可以当法官了,杨露霞用得是法官听证的一个办法,当我们没有亲见事实的时候,就尽可能多的听证人们怎么说,杨露霞发现了两个证人,我们还有没有别的证据证明于勒富过?
生:那封信。
师:于勒如果真的想骗人的话,他也不能蒙蔽身边这么多的人,几个信息参照起来,我们可以认为于勒真的富有过。当然,吴俊磊的严谨是有道理的,他可以当个数学家,没有充分的证据他可以怀疑一切,也有人在续写小说的时候采用了吴俊磊的想法,彻底改变了于勒的形象,他完全是一个挥霍无度的浪荡子孙。
师:还有其他意外吗?
王旭英:我比较意外的是:那个于勒事业发展速度太快了。第八段写的他事业发展太快了,不像我们想象的应该一步一步发展起来。
师:还是惊讶于他的富有。
张卓:菲利普夫妇接到于勒的福音书后每个礼拜天都去海边等于勒,可是当菲利普认出于勒后,克拉丽丝竟然莫名其妙地说:“哪个于勒?”
师:你的意思是说,母亲这时候一听到“于勒”这个名字应该觉得像炸雷一样响的,而这里为什么要写母亲“莫名其妙”呢?
张卓:我可以自己回答吗?
师:可以
张卓:母亲觉得于勒应该是个有钱有势的人,这个买牡蛎的人落魄的样子和她心目中的于勒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她就莫名其妙的这样问了。
师:张卓带着我们欣赏了一段很微妙的心理变化,这里我们初一看真觉得莫名其妙,但是仔细一想,我们就能发现这正是莫泊桑见功力的地方,这里有母亲太复杂的心理活动了,你尽可以用心去体会。肯定她第一次听到“于勒”这个名字的时候,她会确信她知道于勒是谁。但是张嘴说出来的话却是“哪个于勒”,这中间她究竟想了些什么?肯定她在告诉自己,不可能,这个怎么可能是那个发了财的于勒呢?怎么可能是那个有钱有势的于勒呢?绝对不可能!她在自我否定中间就流露出一种张皇,这些复杂和微妙的变化正显示了她贪婪自私的性格特征。
师:我们通过刚才的分析其实发现莫泊桑的一个写作特点,他总是把我们引到一个特别惊讶的地方,然后我们仔细一想,都能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
吴俊磊:我还是觉得于勒没有富过。
师(笑):吴俊磊一直被这个问题困扰着。
闫婷玉:我觉得于勒没有发过财,于勒的第二封信似乎就是有话没有说尽,他为什么好好的要说去旅行,旅行就旅行吧,怎么还说十年不会跟他们联系,我觉得这就是一个暗示,暗示于勒自己可能就没有发财,为自己日后的落魄做了一个铺垫。
师:恩,这个理由可以站得住脚。不过我们这个问题就讨论到这里,其实我觉得于勒到底富过没有,对这篇小说来说并不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师:下面请大家再思考一个问题:究竟谁是这篇小说的主人公?
生:“我”、于勒、菲利普夫妇。
师:说说你们的理由。
生沉默,教师帮助学生来排除。师:“我”是小说的主人公吗?主要想表现什么?
生:不是。
师:为什么不是?
生:“我”是个旁观者。
师:对,“我”是小说的线索人物,把整个故事串起来。
马雅雯:小说都是在写菲利普夫妇的变化。
王旭英:他们的变化都是围绕于勒变的。
师:于勒有哪些变化?
生齐:穷——富——穷
师:于勒的变化左右着菲利普夫妇的变化,菲利普夫妇又有哪些变化呢?
生齐:于勒穷的时候就讨厌他,骂他,富的时候就希望他赶紧回来,巴结他、赞美他,再穷了以后,就远远地躲开他。
师:那好,菲利普夫妇的变化取决于于勒的变化,所以于勒是主人公。谁还有不同意见?
马佳:这篇文章还是想反映世态炎凉的社会现实,虽然说没有于勒,就没有菲利普夫妇的可笑表演,所以于勒的存在只是为了突出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征,所以于勒不应该是主人公。
于越:我也同意马佳的看法。我的理由是莫泊桑不可能只写一个人穷了、富了又穷了的这样一个经历,这样一个经历什么都说明不了,我觉得他主要描写的还是菲利普夫妇,因为他们的表现是当时整个社会的缩影,当时每个人都是这样,我觉得写他们文章才有一定的中心,而于勒折射不出什么东西来。
师:于越的意思是菲利普的各种变化才能直接反映小说的主题,菲利普夫妇更具有社会意义。
侯乐馨:从文章的题目来看,题目就叫《我的叔叔于勒》,一般文章的题目就是概括文章中心的,所以我感觉主人公应该是于勒。
吴俊磊:不对,题目强调“我的”,还有更重要的主人公。
康琳悦:我认为菲利普夫妇是主人公,因为如果排成一个话剧的话,“我”肯定是一个幕后的旁白,整个贯穿全剧的肯定是菲利普夫妇,于勒只是在船上买牡蛎的人,只是给他们两个人的表演来一个条件,是他们的表演更可笑更滑稽。所以我认为于勒是主人公。
师:康琳悦认为作者直接正面写的是菲利普夫妇,所以他们才是主人公。
陈璐:这篇文章能让我们感觉到一种悲凉,一种势利,我觉得这篇文章留给我们的思考太多了,我对这篇文章有很多疑问,比如说一开始我们讨论的于勒有没有钱的问题。老师说这个问题不重要,我却认为这个问题很重要,如果说他没有钱的话,他设了这么一个局,他骗人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我们可以想象他内心有怎样的想法?他只是为了不愿意承担骗哥哥的钱财的这个责任而撒了一个善意的谎言,当他回到哈福尔的时候,为什么不愿意和自己的亲人相认?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师:我想大多数同学的感受是这样的:当有同学分析于勒是主人公的时候,我们觉得人家说的有道理;当有同学分析菲利普夫妇是主人公的时候,又觉得有道理。我们犹疑于两种观点之间。其实,这个问题不只是我们在争论,老师们也在争论,看过这篇小说的很多人也在争论。我认为这正是莫泊桑的伟大之处,争论的意义在哪里?就是我们刚才有价值的发现,像刚才陈璐提出那么多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莫泊桑的这篇小说到底要表现什么?也许就是我们看到的是势利、冷酷、自私、贪婪的人性,也许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拜金的社会。除此之外有没有别的内容,我们可以继续思考。
我给大家提一点,莫泊桑自己是法国人,他也生活在法国这样一个社会中,什么样的社会,从小说里我们看到这是一个贫富悬殊、世态炎凉、冷漠拜金的社会。莫泊桑就生活在这样的社会,这个社会还有什么特点?我们关注大家一开始对于勒的态度,在西方国家,包括法国,对于那种不劳而获的人是一种什么态度。
生:鄙视。
师:非常鄙视,于勒年轻时的生活状态是遭人鄙视的,其实莫泊桑就像客观地陈述事实,对于谁是主人公,留给我们自己去考虑。我们最终得到的是什么,于勒的经历带给我们的是什么,我们都可以从各个角度去考虑。其实,这和阶级没有必然的联系,今天我们的身边依然有这样的人,你能说是阶级的烙印吗?莫泊桑只是真是的反映了一个社会现实,拜金我们是要批判,小说的社会意义如果只局限在这个方面,就有点儿太狭隘了。我不希望大家最后局限在一个社会意义上。
师:我们说,整个小说里面有那么多的离奇,但是大部分离奇的情节我们都能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最大的离奇我们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就是张逸飞他们组提出来的怎么就正好在船上相遇了呢?怎么就偏偏是遇到了贫穷的于勒呢?作者交代这个相遇之前有没有充分的铺垫。有哪些内容会让你隐隐觉得注定会有离奇的情节发生。
王子媛:19段,哲尔塞岛是一个穷人最理想的游玩的地方,如果这是一条富人出入的船只,也许就不会有穷困潦倒的于勒了。
赵成龙:70页12段,十年没有再联系,可是父亲期盼于勒的心理却与日俱增,十年都没有再来信,如果于勒境遇不错的话,怎么会这么久没有联系?虽然父亲的希望与日俱增,但是在我们看来一定发生了什么。这要是拍电影的话,一定是导演设计的一个局,或者说是一个铺垫。
陈璐:文章中提到那个卖牡蛎的人时,用了这样一个词“衣衫褴褛”,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刻意的铺垫,一般我们不会把笔墨放在这样一个小人物身上,可是作者却要描写他,我就觉得这一定是个人物。
师:其实“衣衫褴褛”这个词不只出现过一次,大家发现了吗?
生:两次。
马佳:我们应该注意菲利普总说的那一句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该是多么让人惊喜啊!”菲利普常年没有见到自己的弟弟于勒,心里面是非常期盼的。后面虽然写很多年没有见到于勒,但是这种期盼之情却一直很强烈,我认为这就是作者的一个铺垫。
师:就是因为父亲期盼得特别渴望,在前文得到充分的渲染,后面的情节才觉得特别意外,仔细一想又觉得似乎在情理之中。
我们一起来关注这句话。大家想想,一个人在十年时间,每个星期天都出现在码头,说着完全一样的话(学生笑),太难得了。大家注意发语词是什么?
生齐:唉!
师:你们太棒了(笑)!这里不是那种恨恨地遗憾:“唉呀!”,而正是你们这种幽幽的叹息,你们把焦急等待的煎熬读了出来。
下面还有一个极具表现力的一个词,你们能发现吗?
生:竟
师:这是什么心理?
生:不相信!
师:对,他自己都不相信于勒此时会出现在这条船上,那种渴望重逢的感觉却依然强烈地咬噬着自己的内心。
注:这里应该提个问题:连他自己都不相信,为何还有如此执着的举动?引导学生意识到他们的贪婪。
许京瑞:我觉得后来写着写着就写到二姐的婚事,似乎远离了小说的主体,我觉得不应该这么散,所以我觉得这是作者故意安排的情节。
师:许京瑞很聪明,很会读小说。其实这种写法叫做“草蛇灰线”,作者在不着痕迹中做了充分的铺垫,看起来好像荡开一笔,胜似闲庭信步,看起来旁枝末节也在慢慢展开,可是你知道你心里有个问题一直揪着:于勒到底会不会回来?于勒呢?快出来!其实你发现作者不只是在讲故事,而是把你也带进故事中,让你不能自拔。
当我们知道这么多铺垫之后再来看这个意外的相遇,我们发现这是一个作者精心设计的一个故事。
推荐大家下去再看他的两篇小说:《项链》、《羊脂球》,看完《项链》,建议你和《灰姑娘》的故事比较一下,你会有独特的感受。
大家回忆一个文体知识:小说的情节分那四个部分?
生: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师:这部小说的高潮部分毋庸置疑,是——
生:遇于勒。
师:刚才我们分析了那么多的铺垫,其实就是小说高潮之前的——
生:开端和发展
师:大家由此体会精彩的小说情节的精巧。高潮的出现往往是作者精心铺垫而成,好的小说家让你总能感觉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建议大家下去找找莫泊桑的其他小说或者是欧·亨利的短篇小说,体会这种情节的精巧。
但是也有人这样评价莫泊桑的小说太凄凉,“那是一个痛苦多,欢乐少,笼罩着一片悲观主义的凉雾的世界,‘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久居则有‘凄神寒骨’之虞”(郭宏安《莫泊桑的眼睛》),但是我样,阳光一样的少年看一些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对于小说的情节划分,李曜的预习作业做得非常精彩,下面让他讲一下。
李曜分析情节。(盼——赞——遇——躲)
师:精彩的分析源于深入的思考和多角度的阅读。下面我给大家留几个思考题。
1、有人说这是一部到处散发着铜臭味的小说。结合你真切的阅读体验,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请把这篇小说和《孔已己》比较一下,你有什么发现。
3、写出26段克拉丽丝当时的心理活动
请大家依据自己的能力选作这三道题。好,下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