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桑的小说,以丰富多彩的题材,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简洁明快的语言,幽默机智的艺术风格著称于世。
《我的叔叔于勒》最早发表于1883年8月7日法国的《高卢人日报》上。作者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其弟弟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形象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与腐朽。
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这篇小说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第一次提到“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这一部分是故事的开端。作者首先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接着,用非常经济的笔墨,抓住几件琐细的小事,通过细节描写,渲染了菲利普艰难拮据的家境,初步揭示人物爱慕虚荣的性格特征,并点出了全文的主要矛盾──菲利普一家迫不及待地盼望于勒早日归来。那么,于勒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他回来与菲利普一家有着怎样的关系,于勒最后回来了没有,小说也就围绕着这些问题一步步地展开。
第二部分,从“父亲的弟弟于勒叔叔,那时候是全家惟一的希望”到“并且决定在举行婚礼之后全家到哲尔赛岛去游玩一次。”这一部分,插叙了于勒的过去和全家急切盼望他归来的原因,作为故事进一步发展的铺垫。于勒由于两封信的威力,神奇地改变了他在菲利普夫妇心目中的形象。于勒的第一封来信,说他“赚了钱”,并表示愿意赔偿菲利普过去的损失,此刻,在菲利普夫妇的心目中,于勒一下子从“流氓”“坏蛋”变为“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第二封来信,于勒更慷慨了,不仅表示愿意赔偿损失,而且愿意有福同享,“发了财就会回哈佛尔”,与哥嫂“一起快活地过日子”,这时,于勒在菲利普心目中的身价更提高了,由“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变成了“福星”“惟一的希望”。当于勒的信产生了实际的妙用,促成他们“老找不着对象”的女儿婚事时,于勒在菲利普夫妇心目中达到了可敬可爱的顶点。这一部分,作者用漫画式的夸张手法,一步步地扩大于勒在菲利普夫妇心目中的形象,为下文于勒跌入社会“底舱”,再变为“恐怖”,受到“诅咒”埋下伏笔,作好铺垫。
第三部分,从“哲尔赛岛是穷人们最理想的游玩的地方”到结束。这一部分,是小说的中心部分,包括故事的发展、高潮、结局和尾声。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到“心里异常紧张”。这一层是故事的发展。先写菲利普一家选择哲尔赛岛作为游玩地点的原因,再以幽默讽刺的笔调,插写菲利普故做高雅,主动邀请女儿、女婿去吃牡蛎的笑剧。这是菲利普摆架子的高峰,也是他不幸的开始。这些看来好像与情节发展无关,但是就在读者的轻松微笑之中,不知不觉但又很自然地把故事推向前进。菲利普突然发现卖牡蛎的人竟好像是他的弟弟于勒,朝思暮想了多年的“福星”,一下子可能成了眼前的穷光蛋。对菲利普夫妇来说,这是多么可怕的事实,又多么希望它不是事实。于是菲利普夫妇在惊疑之中决定向船长打听底细,弄清卖牡蛎的人到底是谁。故事情节急遽向前发展。
第二层到“她说完就站起来,给了我一个5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这一层是故事发展的高潮。故事在走向高潮之前,作者故意把紧张气氛舒缓一下,让菲利普与船长周旋一番,然后再证实这个卖牡蛎的人就是于勒。至此,菲利普夫妇一切美好的幻觉全部破灭了,不由爆发了心头的怒火,发出了谩骂与诅咒。情节发展出现了戏剧性的高潮。
第三层到“那就是哲尔赛岛了”。这是故事的结局。菲利普夫妇让小儿子出面付钱,自己避开于勒,脱身而去。
第四层,最后一句,这是故事的尾声,好像绕梁余音,耐人寻味。
在故事情节安排上,本文看起来平铺直叙,但却波澜起伏,张弛有节。菲利普这个生活拮据的职员家庭,盼星星,盼月亮,盼望过去的“恐怖”、今天的“福星”于勒降临,盼了12年,始终没盼到。作者暂时丢下这个不写,而写菲利普的二女儿婚后全家外出旅行,看来与情节发展关系不大,使情节舒缓下来了,而且在舒缓中又绝妙地插上一个菲利普模仿漂亮太太吃牡蛎的“文雅高贵”的姿态,令人发笑,心情松弛下来,在这轻浅素淡的幽默之中,不知不觉地把故事推向了高潮。菲利普与他朝思暮想的“福星”于勒在海轮上相遇了。在没有确证这个牡蛎贩子就是于勒以前,菲利普夫妇已经惊恐万状,故事情节顿时紧张起来。但作者在此没有立刻解开这个谜,而是跌宕一下,让这个惊魂未定的菲利普去找船长探问底细,又把气氛松弛一下。船长的话证实了他们的怀疑,故事发展到了高潮,他们如临大敌,到了疯狂的地步。到底有没有认出来呢?由于筹划有方,退却有序,安然脱险,故事慢慢地入情入理地结束了这场虚惊,把气氛平息下来,最后用全家改乘海轮回来结尾,给人以回味咀嚼、沉思默想的机会。把这样普通的事情写得这样错落有致,疏密有间,饶有风趣,是很不容易的。
此外,作者在情节构思上,还安排了两个对比。第一、二两部分与第三部分是个对比。在第一、二两部分中,两次提到“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竭力渲染菲利普夫妇盼望于勒归来,真是望眼欲穿,焦急万分,恨不得立刻相见,呼之而出。第三部分,当菲利普夫妇在海轮上真的见到穷愁潦倒的于勒时,便如临大敌,视若毒蛇猛兽,躲之惟恐不及,避之惟恐不远。这是一个“福星”与“灾星”的对比。另外,作者在第二部分中巧妙地安排了一个插叙,又构成一个“灾星”与“福星”的对比。这样安排情节,让人物言行前后对照,真假美丑,作者不加评述,读者一目了然,从而鲜明、尖锐而又深刻地揭示出作品的中心思想。
小说的主人公于勒,作者是把他作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一个受害者和失败者来写的。于勒生活在一个小职员家庭之中,在资产阶级社会这个大染缸里,他从小就沾染上了资产阶级思想和恶习,被驱逐到了美洲。从此,他由家庭进入社会,并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中,居然“阔绰过一个时期”,开了一个大店铺,做了一桩很大的买卖。但是好景不长,在竞争场中终于失败了,破了产,到处流浪,有家而不得归,最后被收容在海轮上,靠卖牡蛎为生,过着猪狗般的生活。于勒的身世沉浮,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我们从于勒身上,看到了一点时代的眉目。另一方面,作者从于勒身上,还形象地揭示了资产阶级社会人的价值标准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本质。当于勒花了家里的钱时,便“一文不值”,成了全家的“恐怖”“坏蛋”“流氓”;当他在美洲发了财,并愿意回来与哥嫂同过快活日子时,哥嫂便把他当成“希望”“福音”,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有办法的人”,全家念叨着他,盼望着他。当他成了穷光蛋时,哥嫂对他躲之惟恐不及,避之惟恐不远,他又成了“贼”“流氓”,被视若毒蛇猛兽,怕重新回来吃他们。这里,家人对于勒的评价,完全取决于“金钱”!金钱成了资产阶级衡量人的价值标准、道德标准与是非标准。
围绕着于勒这个形象,作者还着力刻画了菲利普夫妇。菲利普夫妇虚伪、自私、贪婪、冷酷,有着一副可怜又可鄙的拜金相。他们虽然不是什么大奸大恶,但他们的灵魂,已被资本主义社会腐蚀透了。于勒变化着的身世,好像一扇窥测他们灵魂的窗子,从中可以一下子洞察到他们的内心奥秘、灵魂深处。作者让于勒三次变化着身世,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也变化三次,前后迥异,强烈对比,把菲利普夫妇的内心世界充分地展现出来。
菲利普是一个职员,虽然生活拮据,但还略高于一般的劳动人员。他们虚荣,虚伪,发财心很重,一心想爬上上流社会,一举一动总爱摆出上流社会的“一副架势”。他们的一举一动,总爱效颦上流社会。他们极端自私、贪婪。接到于勒来信后,他们望眼欲穿地盼着于勒这个“福星”早日回来,并且已经用于勒的钱“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打算置一所别墅,而且就买别墅问题已经同人进行了商谈。你看,这笔毫无着落的财产,竟然列入了他们的开支计划!多么可笑!可怜!可鄙!此外,作者还揭露了菲利普夫妇性格中冷酷的一面。当他们发现盼望了12年的“福星”可能是个穷光蛋时,顿时大惊失色,脸色苍白,眼神异样,甚至“哆嗦”起来。接着,由恐惧到激怒,又由激怒到切齿痛恨,兄弟“福星”“希望”又变成了寇仇。多么冷酷无情!至此,读者的视线已窥到他们的灵魂最深处。他们的内心世界里,装着的惟一的东西就是“钱”。他们的一言一动,喜怒哀乐,恩怨爱憎,完全是围绕着“钱”转动的。作者把菲利普与于勒在海轮上见面的场面,精心安排,着意渲染,写得这样有声有色,是匠心独运的。这个场面,把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冷酷无情的关系,表现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除了上述人物之外,作者还写了菲利普的两个女儿、女婿,这些次要人物,既是情节发展的需要,又起深化主题的作用。说明了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金钱势力无孔不入,渗透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每个毛孔里,爱情也是以金钱为转移的,爱情也浸透了铜臭!
另外,就是作品中的“我”了。作品中其他人物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是从“我”的眼里看出的。对人物、事件的感受、评论,都是从“我”的角度说出来的。“我”是一个有同情心、有正义感的人。他对于勒深表同情。面对着穷苦潦倒的于勒,他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尽管他母亲骂他“疯了”,他还是给于勒“10个铜子的小费”。在“我”的身上,寄予了作者的感情和希望。作者处在19世纪后期的法国社会里,看到的是虚伪自私,贪婪狡诈,而这篇作品中的“我”,却富有正义感和怜悯心,这是作者的用心,也是作者没有完全失望的表现。
在人物塑造上,本文的独到之处在于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
这种内心世界的描写,作者首先从人物言行的前后对比中来揭示。如在刻画菲利普夫妇时,作者让他们在自我言行的前后尖锐矛盾中揭露其以金钱为轴心而转动的人生哲学。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是:恐怖──希望──恐怖──激怒──仇恨。他们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因为:于勒当初花了他们的钱──到美洲赚了钱──不仅愿意还他们钱,而且还可以多给他们钱──破产又失去了钱,又可能回来花他们的钱。作者毫无评述之词,而菲利普夫妇一副拜金的嘴脸,已跃然纸上了。
其次,作者通过人物的动作和神态来描摹。当菲利普发现牡蛎贩子很像于勒时,作者着力描画了他的脸色和眼神:“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当船长证实这个牡蛎贩子就是于勒时,菲利普的脸色和眼神是:“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通过这些脸色和眼神的描写,刻画了菲利普急剧变化的复杂的内心活动。
简洁明快而富于个性化的语言,生动逼真而又幽默风趣的细节描写,张弛有节又曲折多变的情节安排,也是本文不可忽视的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