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师范第二附属小学 王秀琴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一开始在引语中介绍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及孔子,播放有关孔子的课件,并以古琴配乐,渲染出一种典雅古朴的课堂氛围。接着交流预习中收集的有关资料,老师对学生资料的来源及资料的范围进行评价,同时也向学生推荐一条孔子的语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再从孔子资料切入,制造悬念,出示课题:“孔子博学多才,是个大学问家,但是他曾被两个孩子难住,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就一起到课文《两小儿辩日》中去寻找答案吧!”
设计说明:学生初学文言文有一定难度,所以老师在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孔子的资料,并在学习课文时交流。这样不但为学习本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智力背景,为学好本课创造了更多的条件,老师提供的关于孔子的言论,不仅为理解课文寓意埋下了伏笔,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与习惯,达到学生把学习语文与生活紧紧结合在一起的目的。另外,悬念出题能更好地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 读顺课文,整体感知(“走进文言城”)
老师在过渡谈话后就引导学生去感知课文。先是听录音范读,在文中标出句中停顿,接着学生试读,注意读准字音,注意停顿,把句子读顺,难读的多读几遍。再就是指名读,学生评价指导,然后全班齐读,最后快速浏览,用一句话说说读了课文你知道了写什么?
设计说明:多读、读好课文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多读、读好停顿、断句是阅读、理解文言文的基础,初读课文时凸现了这一重点。听录音,标出停顿,让学生在听中学到很多文言文朗读的要领,自己试读,有效促进了面上的训练,特别是“难读的多读几遍”富有针对性。通过指名朗读,评价,学生能准确了解自己训练后的程度;通过学生互评,有针对性地指导了学生的朗读,强化了对停顿、断句难点与学生出现错误的指导、训练,有效地进行断句训练。最后通过集体朗读起到巩固作用。在充分的朗读之后,同学们不但读顺了,而且略知了文章内容,运用浏览感知全文,就有了基础,符合认识规律,使学生的“知”水到渠成,而且通过不同的答案的交流体现了阅读的个性化。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