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语言A)
题目:
两小儿辩日
与之相关:
相关领域:环境,学习方法,人类创造
相关学科:地理 美术
建议年龄: 国际文凭中学项目一年级
所需时间: 一个钟头(含预习和课后练习)
提要:
通过两个小孩争论太阳在不同时间距离地球远近而孔子“不能决”的故事,说明客 观事物复杂,即使是博学多闻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对待科学应谦虚谨慎、事实求是的态度。
材料:人教版初一语文第
24课
寓言故事《日喻》
高级地理地图册“太阳高度角与太阳辐射强度的关系”
程序:
- 导入新课,介绍《列子》
- 指导预习(课堂预习)
- 看“阅读提示”,看课文,看注释,查工具书,初步读准字音,理解词义和句意,进而把握课文大意。
- 找出故事起因、经过、结尾的起讫。
- 反复朗读课文,要求字音准确,停顿合理,不读破句。
- 研读课文
由课题“辩”字入手,理解两小儿申述各自的观点和理由。
解释太阳与地球的距离一定但早晨和中午气温迥异的科学道理。(出示示意图)
由葵花图联想到正午时分引出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图。
如何评价两小儿的争辩?
如何评价孔子“不能决”这个结局?
- 速读另一篇有关太阳的寓言《日喻》,简评其寓意。
- 扩写《两小儿辩日》,注意写出人物的神态和说话的语气。
- 学生的习作在班级展出。
《两小儿辩日》作业评估细则
细则
A——内容 最高分 10
本准则指学生能用丰富的想象力、洞察力创作作品,理解文学作品作者的意图和表现手法,作品主题鲜明,细节丰富。
成绩水平 |
细则 |
0 |
学生没有达到以下任何细则所描述的标准 |
1-2 |
学生对论题或主题表现出非常有限的认识,作品缺乏细节、说服力。自创作品缺少创造性、想象力、洞察力;对文学作品的理解缺少读后感 |
3-4 |
学生对论题或主题表现出有限的认识,作品表现出不充分的细节、发展性和说服力。自创作品有有限的创造性、想象力、洞察力;读后感表现出对作者意图和表现手法的理解。 |
5-6 |
学生对论题或主题表现出足够的认识,作品表现出充分的细节、发展性和说服力。自创作品表现了创造性、想象力、洞察力;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读后感表现出对作者意图和表现手法的理解。 |
7-8 |
学生对论题或主题相关各方面表现出较好的理解,作品展现出丰富的细节、发展性和说服力。自创作品表现了充分的创造性、想象力、洞察力;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读后感表现出对作者意图和表现手法的理解。 |
9-10 |
学生对论题或主题相关各方面表现出透彻的理解,作品始终连贯地展现出说理的细节、发展性和说服力。自创作品表现了高水平的创造性、想象力、洞察力;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读后感表现出对作者意图和表现手法有着透彻深刻的分析。 |
细则
C——文体和语言的用法 最高分 8
该准则是为了学生能够依据不同的目的来运用语言,包括描述分析和说理,依据不同的意图和对象,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词汇、语法和措辞的方式。
成绩水平 |
细则 |
0 |
学生没有达到下面任何细则所描绘的标准 |
1-2 |
学生对词汇的运用经常是有限而不准确的,在拼写、标点和句法上不断出现的错误,时常妨碍交流,没有尝试依据意图和对象的不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语法和词汇。 |
3-4 |
学生对词汇的运用基本上是准确的并有一定的变化,在拼写、标点和句法上偶尔出现的错误,间或了妨碍了交流,学生尝试依据意图和对象的不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语法和词汇。 |
5-6 |
学生对词汇的运用是准确的而有变化的,在拼写、标点和句法上出现的零星错误并不妨碍交流,学生表现出能依据意图和对象的不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语法和词汇。 |
7-8 |
学生对词汇的运用始终很准确并有较好的变化,在拼写、标点和句法上出现的错误非常少,学生已经掌握了依据意图和对象的不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语法和词汇的用法。 |
学生作业阶段性评估表
时间: 月 日
姓 名 |
活 动 项 目 |
自 评 |
师 评 |
A |
C |
A |
C |
|
|
|
|
|
|
注:两项评估满分为
18分。14分以上为优、10分以上为良、10分以下为尚努力。
总的评估等级:
优( )良( ) 尚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