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课 陋室铭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解决本课生字,把握整体内容,体会反向立意、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师导生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深刻认识到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惟吾德馨"的重要性,感悟人生积极乐观的境界。 教学重点: 顺通全文,用自己的话将文章通译出来。 教学难点: 为表达中心所采用的托物言志、反向立意的写作手法。 教学准备:认真做好预习工作。能背诵全文。 教学时数:1课时 一、导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能背诵全文吗?齐背。 2.与生一起默写课文。 1.背诵全文。 2.默写课文。 二、释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提问: 1.铭,什么意思?陋室呢?一间简陋的屋子值得树碑立传? 2.作者简介。 生记忆文学常识。 铭、陋室见文下注释①。 刘属锡,唐代诗人,字梦得,有《刘梦得文集》。刘因参加政治革新而得罪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当通判,知县刁难,三易其屋。一易为联"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二易为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三易愤而为文。 三、自读课文,品味节律美、音韵美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导学生自由诵读课文。想想本文为何读来朗朗上口?
提示:从句式、押韵方面思考。可导生仿写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再读品味。 边读边思,回答问题。 1.本文句式整齐,对仗工巧,节奏分明,音韵谐美;而又变化有致,不拘一格,读起来抑扬顿挫,毫无呆板之感,表现了一种整齐美与错综美相结合的和谐美。除末句外,全篇都是骈句,同是骈句,有对偶句,有排比句,又有四言、五言、六言之分。结尾的三言、四言句,是全篇仅有的散句,不押韵,并且是反问句,与全篇的句式、节奏、韵律、语气全然相违,给人一语千钧的突兀语感,这种"错综"的手法有力地突出了本文的主旨。 都在偶句押韵,其韵脚为:名、灵、馨、青、丁、经、形、亭。(句末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叫做押韵。押韵能使人加深印象,同时便于吟颂和记忆,因为它具有声调和节奏之美。) 四、生读文,翻译、理解课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引导学生翻译课文。请一同学读一同学翻译全文,学生或教师适当补充。
2.提问: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②"斯是陋堂,惟吾德馨。"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深刻含义是什么?③"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写什么?④"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写什么?⑤"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几句写什么?⑥"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两句写什么?⑦"孔子云:何陋之有?"是写什么?
3.本文可以分为几层? (第一层 (开头至"惟吾德馨"):比兴起篇,引出主题。 第二层 ("苔痕上阶绿"至"无案牍之劳形"):写居室环境。日常生活,表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第三层 ("南阳诸葛庐"到结尾):以模拟法说明陋室不陋。)
4.本文采用反向立意的写法,只字不写"陋室"如何"陋",却从"陋"的反面"不陋"来立意,极力表现"陋室"的"不陋"。把本来没有必然关系的"陋室"和居室主人的"德馨"联系在一起,既由室及人,又因人及室,既紧紧扣住"陋室",又跳出对"陋室"本身的描写,把笔墨直接引向居室主人,通过对居室环境、往来人物和日常生活的情景描述来表现"惟吾德馨",以"惟吾德馨"说明"陋室"不陋,从"斯是陋室"归结到"何陋之有",最终对"陋室"的"陋"字做了彻底否定。这种新奇别致的写法,使文章的立意不落窠臼,是本文构思的特别精妙之处。 1.生翻译课文。 2.生回答: ①运用比喻、对偶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比兴起笔。②"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二字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核心。用"惟"字加强语气。这两句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却了室陋,另一层意思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为陋室增光添采。推出主题③写陋室幽雅的恬静的自然环境,反映出主人的淡泊心志。此为实景描写。上句与下句对应得很工整。"苔痕"与"草色",是名词相对;"上"与"入",是动词相对;"阶"与"帘",是名词相对;"绿"与"青",是表示颜色的名词相对。 "上",这里是"长上"的意思;"入",在这里是"映入"的意思。"上""入"二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不仅使景物人格化,活跃而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的喜爱之情。陋室之景④"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前句为实写,后句为虚写,虚实相配,尽写"陋室"儒雅之风。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可知堂中人也是一样的高雅。上句与下句对应得很工整。"谈笑"与"往来",是同结构的动词相对;"无"与"有",是反义相对;"鸿儒"与"白丁",是同结构的反义名词相对。这两个句子用了"互文"的修辞方法,所谓"互文"就是上句和下句的意义,互相交错,互相补充。理解这类句子时,要兼顾前后,不能偏执一端,把它们割裂。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谈笑、往来,有鸿儒、无白丁。"陋室之人⑤写室中事。"调素琴,阅金经"为实写,表现主人高雅的生活情操。可见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怡然自得的神情。最后写"陋室"中生活之事。"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犊之劳形"为虚写,反映主人对世俗、官场生活的厌恶。上句与下句都有"无""之"。"丝竹"与"案牍",是名词相对;"乱"与"劳",是动词相对;"耳"与"形",是名词相对。"劳",在这里是"使……劳累"的意思。陋室之事⑥运用模拟,引古贤之名论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⑦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把个"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做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强调陋室不陋。 四、小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导生完成文后第一题。 完成作业。整理笔记。 五、作业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 A斯是陋室()B.惟吾德馨() C.谈笑有鸿儒()D.可以调素琴() (二)指出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无丝竹之乱耳。() 4.孔子云:何陋之有?() (三)把下列文盲句子译成现代文。 l.无丝竹之乱耳,无案读之势形。 2.孔子云:何陋之有? 完成作业。 (附译文)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闻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能降福显灵。这(虽)是间简陋的房子,好在主人我有美好的德行。苔藓给阶前铺上绿毯,芳草把帘内映得碧青。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没有粗俗的人。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如同)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杨子云的亭子。孔子说;(虽然是陋室,但只要君子住在里面)有什么简陋的呢?
【教学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