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设计。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诵读古代诗文,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可见对于古诗文,诵读是最基本的学习方法,而《爱莲说》是篇文质兼美的小品文,是宋哲学家周敦颐的名篇,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精品之一,作者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自己洁身自好,保持高尚情操的人生追求。尤其是它那精炼的语言,骈散相间的句式。更是令人赞叹。因此我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
1、积累文言词语(蕃、淤、鲜……)。
2、能够正确流利诵读本文(课文要当堂背诵)。
3、理解托物言志、衬托的手法,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4、通过对莲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保持高尚情操,形象的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
这篇文章成功地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和写作手法使119字的小美文,婉转曲折,摇曳多姿,寓意深刻,耐人寻味。因此,我把诵读为主,引领合作为辅,达到当堂成诵,品味文章美点,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体会文章艺术感染力定为本课重点。文章衬托手法的运用定为这篇美文的难点。
希望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能激发学生阅读文言美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增强学生的成功欲和自信心。
二、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运用
这篇诗一般的美文可采用创设情景,指导朗读、品析美点,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借助实物及多媒体等手段进行教学。
列宁曾十分强调情感对人的认识和逻辑思维的调节作用,他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由此可见,情感与知识的双向交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我力求创设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感。上课时通过多媒体画面“把学生引入课文之中”,“文学的本质是始于感情终于感情的”。作家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而他的目的——不管是有意识或是无意识的—— 总是要在读者的心目中引起同样的感情作用。因此,教读这篇美文,除了创设情景以外,还要通过指导朗读合作探究,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文章如出己之口,如出己之心,使文本所描绘的景物,所倾吐的情和意,所阐发的哲理,叩击学生的心灵,引起共鸣。
《爱莲说》是一篇富有哲理的精典文章,要让学生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光靠读还不够,还要引导学生品析文中的美点:1、味析精彩段段、词语;2、品析托物言志;3、品正衬、反衬的表现手法;4、品修辞;5、“爱”字通贯全篇,是概括本文主旨的关键字眼等。
三、学法的点拨与指导。
朗读教学是一种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它与其它能力的培养相辅相成。对课文内容理解得透彻,朗读才能传情达意;对课文思想感情把握得有分寸,朗读时才会有准确的发言、停顿、重音。朗读又是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也是审美传情的极好手段。因此,教学中我取各家之长,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实施朗读训练,使学生初步掌握阅读和欣赏优秀文学作品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1、把握基调,把握基调对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感情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想读出文章的内蕴情感,必须把握文章的朗读基调,引导学生以作者之心感受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质,及时恶浊世风的鄙弃的感情基础。
2、读出节奏,文章的节奏,包括语句的停顿,语速的快慢和重音的体现等,通过节奏的训练,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在训练中我先把停顿、语速和重音的一般规律,告诉学生然后教读前沟,其余名句,引导学生自读,让他们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本领。
3、读出感受,本文的朗读基调确立后,还要仔细揣摩文章的思想,作者的情感并由此获得自己的真切感受。有了一定的感受,再去朗读通过有声语言表现出自己的感受来,会进一步增强对文章的理解。
这些训练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定则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它们综合影响着学生的朗读水平。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进行朗读比赛,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朗读水平的机会。
四、教学程序的设计:几个主要程序的设计意图说明:首先,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带学生置身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景之中,吸引学生走进文本之中(创设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导语:人们爱什么花,也反映了他们不同的心态和志趣……)。
学生这篇课文要突出6个字,诵读、品味、积累。也就是说课课文要当堂背诵,品味课文的美点,积累课内文言词句子。(板书)提要求,大家的笔记本上应留出三块地方:1原文;2积累;3发言要点。
过渡:老师要求同学们很好地预习,“测试卡片”1、
第二、配乐朗读,激发兴趣。通过配乐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语言,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三、指导朗读,突出重点。
第一轮诵读:1、全班同学大声自由诵读,读准高音把握形象。2、请四位同学自告奋勇地朗读。(教师观察诵读习惯、水平、简明评讲)。
第二轮诵读,要求学生字正腔圆地诵读。1、要求读出停顿轻重快慢。2、各组推出一名同学朗读竞赛。
第三轮诵读,要读出感受和画面。1、要读出画面,一听老师读,跟着老师轻声读。2、请个别同学到讲台上诵读表演,要求读出感受和画面,其它同学小声地跟着背诵。
第四轮“抄读”,学生边读课文边抄字在笔记本上。让学生的学生抄读在黑板上(教师巡视)。
第四、品析美点,合作探究。
1、品析段落积累阅读。
①设疑引导。
②梳理重点词语(积累板块)。
③用的语文连贯地翻译。(最好能翻译得在点现代散文的韵味)。
2、品析写法,突出重点。
①品析托物言志。由《陋室铭》——莲——特点——品德(合作)。
②突破“正衬”、“反衬”的难点。“教师设疑——出文”陶渊明独爱菊,多媒体资料。
设疑——多媒画面——设疑——多媒体“人甚爱牡丹”的相关资料。
全文以菊从正面衬托莲花,以牡丹从反面衬托,莲花由此,作者在结尾的议论就水到渠成了,请同学齐读结尾段。
3、品析结尾,置疑探究。
①修辞②标点(置疑探究)③表达方式④文眼(爱)。
可爱者——独爱——甚爱——独爱——敬爱——莲之爱——牡丹之爱。
第四、集体背诵,课堂小结。
为了检验全体学生对课文朗读、背诵、理解情况以及对目标完成情况,喜鼓励学生对课文作小结。
独立地进行发现,你该积累一个什么样的词语,板块化,给学生提供一个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笔背环节,然后教师提出背诵要求(出文画面),全体同学集体背诵全文。
五、拓展延伸,创造训练。
让学生在获取美的鉴赏以后,搜集描写“莲”的古今诗词句,进行写作练习,帮助学生达到感受美,到创造美的完善境界。
板书设计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板书是借助视觉作用于学生大脑的重要教学手段,它将抽象的教学内容直观化,使复杂的教学内容明确化。本课板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内容和形式统一。设计的原则是求实、求新、求精、求美。设计理论依据是:1、借鉴直观教学的方法,通过文字、线条、图案使教材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同时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强教学效果。2、体现美学理论中意境美和形式美的统一观点。我的板书设计力求做到造型美、色彩美,可以说是课内容的再创造,突出了重点,力求使学生在视觉上产生美的情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