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运用“托物言志”和“正反衬托”的艺术特点。
2、通过品味赏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学会运用“托物言志”和“正反衬托”的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作者写三种花的用意。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我国农历的每一个月都有别称。比如:二月称作杏月,三月称作桃月,四月称作槐月,五月称作榴月。这样推算下去,你们知道六月称作什么吗?
你知道哪些写荷的诗?请起来背诵一下。
在写荷的诸多作品中,最脍炙人口的莫如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了。今天,我们就走进这篇文章,看看他是如何喜爱莲花的。
二、解题。
1、简介作者,了解其思想。
2、领会题目含义。
三、反复朗诵,整体感知。
1、自由诵读,注意生字词的准确读音。
2、老师范读,听配乐朗诵,注意朗读的节奏和情感
3、学生朗读,检测自读效果
4、学生示范朗读并进行评价。
四、分组自学,交流讨论。
1、分组自学
要求:①对照注释,利用工具书,翻译全文。
②不懂之处,互相讨论。
2、汇报自学情况,不懂之处,举手提出,可指名回答。
五、品味赏析,把握主题。
1、四人小组针对问题展开讨论。
2、全班讨论、交流。
3、教师指导,共同解决问题。
六、根据理解,试背课文。
七、拓展延伸:运用课文“托物言志”的手法,进行片段练习。
八、布置作业:把课堂上的片段练习进行扩充,生成一篇优美的文章。
附:板书设计 爱莲说
周敦颐
菊————————隐逸者——————陶渊明
正衬
莲————————君子者——————予 托物言志
反衬
牡丹———————富贵者——————世人
《爱莲说》课堂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我国农历的每一个月都有别称。比如:二月称作杏月,三月称作桃月,四月称作槐月,五月称作榴月。这样推算下去,你们知道六月称作什么吗?
(沉思了一会,一个学生高兴地举起了手。)
生:荷月。
师:你怎么知道的呢?
生:我们曾学过一首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师:这位同学很善于思考。荷花因其美丽高洁,很得诗人喜爱,你还知道哪些写荷的诗?请起来背诵一下。
(生争相回答后,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并指名一生朗读。)
师:同学们知道的诗多,朗读得也不错。在写荷的诸多作品中,最脍炙人口的莫如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了。今天,我们就走进这篇文章,看看他是如何喜爱莲花的。
(板书课题及作者。)1
师:同学们,你们能简单介绍一下作者吗?
(生介绍。教师展示相关内容,指名诵读。)
生:周敦颐非常博学,而且人品很高,胸怀磊落,为官清正,深得民心,为百姓所爱戴。《爱莲说》是他在公元1068年担任南康郡守时写下的。他曾带领属下在官署的一侧挖池种莲,后人称为“爱莲池”。每当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披霞含露,亭亭玉立。微风吹过时,田田荷叶轻摇,朵朵鲜花颔首,阵阵馨香扑面。周敦颐凭栏放目,触景生情,深感官场的黑暗,深爱莲花的高洁,写下了著名的《爱莲说》。
师:大家再看这篇文章的体裁是什么?
生:说。
师:“说”是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那么“爱莲说”这个题目的意思是什么呢?
生:说说爱莲的道理。
师:周先生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我们共同研读课文,探讨一下。
大家根据自由诵读课文,注意字词的准确读音,可借助工具书,也可询问周围同学,解决不了的把它划出来。
(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注重生字。)
师:现在老师把课文读一遍,大家要注意听准字音,并注意朗读的节奏、情感。
(师配乐朗诵。)
师:同学们根据老师的范读,自己大声试读一遍课文。
(学生自由试读。)
师:同学们读得非常投入,非常带劲。下面老师想请同学们推荐咱班朗读最好的同学为我们朗读一遍课文,好不好?
其他同学认真听,自我比较一下。
(学生推荐,配乐朗读。)
师:谁来给这位同学点评一下?
生:我觉得她朗读得不做。但有些地方处理得不太好。我觉得应该再慢一些,排比句的语气应一句比一句更强烈。
师:那你来示范一下,好吗?
(生读)
师:两位同学读得很好,很美。下面我们齐读一遍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注意抬头挺胸,声音响亮,精神饱满。
(生齐读课文)
师: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相信很多同学已对课文内容了解得差不多了,下面四人一小组合作探究。要求:①对照注释,利用工具书,翻译全文。②不懂之处互相讨论。
(学生讨论探究)
师:通过小组讨论,同学们可能有很多话要说。下面请你汇报一下自学情况,不懂之处,举手提出,其他同学可要帮帮他呀!
生:文中出现了不少“之”字,它该怎么解释,有什么用法?
(一生根据课后练习进行解释。)
师:这位同学解释得不错。关于“之”字的用法,老师给你们总结一下。
(教师边板书边讲解。)
师:大家非常聪明又非常用心,这么快就理解了课文。下面请一位同学用自己的话把课文完整的说一遍。
(生翻译课文)
师:这位同学说的很好,大家掌声鼓励。这篇文章题目是爱莲说,莲有哪些可爱之处值得作者喜爱呢? 请同学们把文中具体描写莲的语句找出来,看谁找得准。
(学生在课本上勾画后,教师指名朗读。)
师: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花的?赋予莲花哪些品格?
同学们可以相互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完成屏幕上的表格。
(屏幕展示图表,学生自由讨论)
(指名回答,余生可做补充,教师总结后展示结果。)
师:作者如此深情地为莲花高唱赞歌,那他仅仅是在写莲花吗?
生1:不是,他是借花来写人。
生2:作者说自己像“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一样纯洁质朴。
生3:作者自己不与俗人为伍,以莲花的正直芳香的形象比拟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师:同学们分析得非常透彻。作者不仅仅是写莲花,而是借莲花写人,表明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大有屈原“举世浑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高贵品质。这种表面写画,其实写人;表面赞莲,实际赞人的写法叫什么?
生:托物言志。
师:我们经常会碰到不便于直面表达的时候,这时候就可以用“托物言志”之法了。
(生笑)
师:从题目看,作者主要表达自己对莲花的喜爱。但是文中不仅仅写了莲花,还写了……
生:菊花和牡丹。
师:共有几处写到,快数一数。
生:三处。
师:谁来读一读?
(生争先恐后地举手,教师指名朗读。)
师:课文的主人公是莲花,作者为什么还写菊花和牡丹呢?
咱们分组讨论,然后选出代表发表你们的见解好不好?
(学生分组讨论)
师:下面我们就交流讨论的成果。谁先发言?
生:我认为是衬托。
师:作者怎样用菊花和牡丹来衬托莲花的呢?咱们先来分析菊花。
作者把菊花说成是……
生:隐逸者。
师:为什么说菊花是隐逸者?
生:深秋以后,各种花都凋零了,只有菊花在寒风中怒放。
师:噢,你的意思是它不跟别人一块,离群索居,是吗?
(众生笑)
师:因为菊花不与百花争艳,它是那些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隐遁山林大的隐者的象征,因此称它为隐逸者。
文中提到谁爱菊花?
生:陶渊明。
师:他为何答对菊花情有独钟?谁能根据咱们对陶渊明的了解或学过的诗分析一下。
生1:《饮酒》诗中有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以看出陶渊明喜欢菊花,喜欢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
生2:陶渊明也曾做过官,但他不满官场的黑暗,“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隐,回到家乡,躬耕农田,不问政事,过起了隐居生活。
生3:《归园田居》中的“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也能看出他喜欢隐居生活。
师:同学们的文化底蕴很深,懂得很多文学知识。我们一起背诵《饮酒》诗,好吗?
(生齐背)
师:陶渊明倚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作者很赞同;但他不赞同陶渊明的隐居、逃避现实,他赞同的是出于“淤泥”,但又洁身自好的积极进取的态度。因此写菊花对莲花起到了正衬的作用。
下面大家根据我们刚才的分析,再来看看牡丹的衬托作用。谁想毛遂自荐。
生1:因为牡丹色彩艳丽,象征富贵。也就是说世人都追求富贵,作者愿不愿意像世人那样贪慕富贵。
生2:唐代人非常喜欢牡丹。像“贵妃醉酒”等戏中都出现过牡丹。因此文中说“世人甚爱牡丹”。
生3:以前见过一首诗,没背过,但内容还记得点:牡丹虽很贵重,只有富贵人家能买起,但人们仍竞相买花。可以看出世人爱牡丹是因它在当时象征了富贵。
师:这位同学虽然忘了,但仍看出他的阅读量不少。老师恰好记得这首诗:“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它写出了世人对富贵的追随,这与作者不幕荣利的态度是相反的。相对于菊花来说,牡丹对莲花起到了……
生(齐答):反衬作用。
师:由此,我们终于明了作者为什么如此喜爱莲花了。咱们请一位同学概括一下。
生:莲花像君子一样,出于淤泥但洁身自好,高洁,不慕名利。
师:是啊,莲花像君子,君子才会喜爱它。希望同学们都力争成为一个像莲花样的君子。下面我们满怀激情一起背诵这篇《爱莲说》,没记住的同学可偷偷地参考一下课文。
(生微微一笑,齐声背诵。)
师:同学们的记忆力真好,竟没有一个同学参考课文。
(学生们得意地笑了)
师:下面我们仿照作者用莲花来寄托自己感情的托物言志的方法说一段话,所借之物不拘泥于花草树木虫鱼,字数不少于100字。
(学生写作,老师巡回指导。学生诵读,师生共同评价。)
师:同学们写得不错,课下把片段练习进行扩充,生成一篇优美的文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相信你们写得比周敦颐更好。
教学反思:
本文虽然是一篇文言文,但文质兼美,不论是语言还是思想都有很强的影响力。首先,教师本身必须深入把握教材,达到感情与作者共鸣。我教学本课以读为主。由荷花诗导入新课,既复习了古诗,又顺畅自然地引入新课。多次诵读课文,利于学生把握文章内容,初步感受文中蕴涵的感情,整体把握了作者的感情基调,为下面的学习打下了基石。在品位赏析的环节让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激情,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用他们自己的思维互相充电,欣赏、品味了文章的语言美及探究了它的表现美。 了解了作者写作意图后,又调动学生进行相关创作,既让他们学以致用,又锻炼了写作能力。
不足之处是,老师对课堂的宏观调控不到位,当学生思维陷于窘境时,教师不能巧妙地把他们引出来。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