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初中文言文知识大盘点

;1、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出师表》)良实:善良诚实的人。
    2、造化钟神秀(《望岳》)神秀:“奇丽的景色”的意思。
    (四)动词活用为名词
    动词一般来说,其主要作用是充当谓语,但有时也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表示与这个动词的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这就是动词活用为名词了。
    1、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伏:意思是“伏兵”。
    2、吾射不亦精乎(《卖油翁》)射:意为射箭的本领。
    3、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人(《捕蛇者说》)出、入:这里都活用作名词,意为出产的东西、收入的钱财。
    (五)名词作状语
    1、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如:道遇水,定伯令鬼走。(《宋定伯捉鬼》)道:名词用作状语,意为在道上、在途中。
    2、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手段或依据,如: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船:用船。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箕畚:表示工具,意思是用箕畚装运土石。失期,法皆斩(《陈涉世家》)法:表示行为的凭借,意思是依照法令、按照法律。石青糁之(《核舟记》)石青:用石青。
    3、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如: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犬:是用比喻的方法修饰动词“坐”,表示状态,意思是像狗一样地坐。
    4、时间名词作状词,表示时间,如:日扳促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日:用在动词前,有“天天”、“每天”的意思。
    (六)使动用法
    谓语动词含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1、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悦、空: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悦,使……空。
    2、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
    3、忿恚尉,令辱之(《陈涉世家》)忿恚: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
    4、必先苦其心志(《二章》苦: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苦恼。
    (七)意动用法
    谓语动词含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的意思。
    1、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宾客: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宾客。
    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乐: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乐。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美。
  六、常见文言虚词
    之
    (一)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他们)、“它”(它们)。有时也活用作第一人称。如:
    1、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2、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3、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十则》)
    4、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见蔡桓公》)
    5、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之:用作第一人称,译为“我”。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①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如: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3、音节助词。用来高速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宾语提前的标志。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②宋何罪之有?(《公输》)
    其
    (一)代词
    1、表示第三人称,译作“他”“他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十则》)
  ②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狼》)
  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也可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③其一犬坐于前(《狼》)
  (二)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
  ①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不译。
  ②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岳阳楼记》)其:可译为“恐怕”。
  ③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其:可译为“可要”。

  (一)结构助词,译“……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如: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③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学》)
  (二)语气助词,用在作主语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如:①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陈涉世家》)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1、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十则》)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①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十则》)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①钦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十则》)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如: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②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以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②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读孟尝君传》)
  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
  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二章》
  (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
  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如: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教育资料教案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初中文言文知识大盘点,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陌上桑
    走进小说天地
    《长亭送别》教案
    《陈情表》教学设计
    《与朱元思书》说课稿
    《送东阳马生序》设计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试题集锦
    14.长亭送别
    《陈情表》课堂实录.
    春风
    精雕细琢呈凤头——学习设计作文的开…
    白毛女(节选)
    出师表
    五月的青岛
    《送东阳马生序》的教学设计
    《左忠毅公逸事》教案
    《少年爱因斯坦》的教学设计
    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
    《荷塘月色》说课稿
    《巨人和孩子》的教学设计
    《筏子》(北师大版)
    海燕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诗词六首:关雎、蒹葭、黄鹤楼、钱塘…
    《诗词五首》教学设计:行路难、凉州…
    《米洛斯的维纳斯》的教学设计——让…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明天不封阳台》
    诗歌中的景与情
    犟龟
    《麦琪的礼物》教学构想
    我们家的男子汉
    《夏之绝句》教案
    白杨礼赞
    长城谣
    第二单元《纪念白求恩》《敬业与乐业…
    写作训练教学设计:议论文事实论据的…
    高三记叙文写作
    与朱元思书
    抄检大观园》教案设计
    语文版  九年级(上)
    语文版九年级(下)
    岳阳楼记
    少年情怀都是诗
    《水浒》学案
    鹤群
    《红楼梦》学案
    愚溪诗序
    祖国山川颂
    肖邦故园
    粤教版选修1第三单元备课资料
    小小说创作作文教案
    《为人民服务》
    《胡同文化》教案
    兰亭集序
    雷雨
    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
    《地下森林断想》
    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月迹》教案
    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啊,船长,我的船长哟
    致西伯利亚的囚徒
    《离骚》(节选)
    《与朱元思书》讲义
    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
    满腔热血已经沸腾
    洲际导弹自述
    享受生活
    《石榴》教案
    剃光头发微
    诗歌的鉴赏总复习
    海燕(高尔基)
    云南的歌会
    端午的鸭蛋
    你一定会听见的
    遨游诗海含英品味--古诗词的背诵和欣…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诗经》三首(关雎、蒹葭、君子于役…
    语言是否得体【教学实录】
    29  马教案
    诉说真情突出实感(口语交际)
    诉说真情突出实感(口语交际)
    巨人和孩子
    小巷深处
    第18课 吆喝
    第19课  春 酒
    多一些宽容
    满腔热血已经沸腾
    日出
    《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威尼斯商人(节选)

    打渔杀家
    答谢中书书
    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
    2006年中考作文指导
    2006年中考作文指导
    鄂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鄂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更浩翰的海洋(九年级语文版)
    失街亭
    高三语文复习教案一(字词)
    牡丹亭游园
    综合性学习:科海泛舟
    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
    《庄子》二则
    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
    综合性学习:背起行囊走四方
    包身工
    黄山记
    话题作文“空间”的指导教案
    走进三国
    曹刿论战第二教时
    《捕蛇者说》(第3课时)教案设计
    送行
    《父母的心》教案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学实录
    一堂深刻的人文综合课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石缝间的生命》(…
    废墟的召唤(九年级语文版)
    《未选择的路》教学设计
    《骆驼寻宝记》
    陋室铭
    庖丁解牛
    写作和口语交际
    《柳叶儿》教案
    更浩瀚的海洋
    《春》教学片断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细柳营
    《黄河颂》教案
    长江(北师大版)
    孔乙己
    家庭女教师
    强项令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跨越百年的美丽
    三峡·江水
    高考作文创新例文点评
    扩展语句
    齐桓晋文之事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活板…
    陈情表
    《都市精灵》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设计
    鄂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鄂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石榴
    海燕
    我的四季
    雷电颂
    五人墓碑记
    词两首(九年级下语文版)
    《黄河颂》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指南录后序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桃花源记》说课稿
    短文两篇(《日》《月》)教案
    《月迹》教案
    咬文嚼字
    《爱莲说》创新教学设计
    《桥之美》教案
    鸿门宴
    哀江南
    庄周买水
    陋室铭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古文二则(《四知》《私心》)
    庄子二则(《浑沌之死》《呆若木鸡》)
    《周公诫子》
    享受生活

    《背影》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背影》(八年级下)
    《列夫•托尔斯泰》
    写作训练-句式的仿写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