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提供不同的形容词;让学生仿照示例,同桌之间互相练习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 四、拓展学习,寓学于乐1.电脑游戏(1)单词银行(WordBank)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正确输入本单元的单词,累计得分;通过竞赛的形式,获最高分者为优胜。 (2)“嫦娥”问答(LadyChang’e)帮助“嫦娥”正确回答五个问题,使她逐渐飞上月亮和她的玉兔团聚;巩固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 2.享受网络利用网站自主搜索世界各国的节日,分析、比较和总结中外节日的异同点。 3.课后练习(Task4—Writing)(1)收集更多节日的相关信息,下节课进行介绍。 (2)发电子邮件给一个外国网友,介绍一个中国节日;发一封邮件给教师介绍一个外国节日。 五、学习评价,享受成功(Survey)1.通过一份评价表来评估本节课的学习效果。 2.全班齐唱《但愿人长久》结束本课。 点评 由于教师的素养较高,整堂课教学似行云如流水,听来让人赏心悦目,可圈可点之处有三: 1.重视构造英语学习的环境。课的内容是“中秋节”,如果就课教课,所授知识的文化色彩与学科的背景反差甚大。教师在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后,播放了一段美国家庭过感恩节的录像:原汁原味的对白增强学生的听力,模仿对话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真实情境更让学生发现、区别和体会到中外节日的共性、差异和各自丰富的文化内涵。 2.重视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在自主学习时,教师要求学生在电子词典的帮助下,有选择性的阅读教师预制的主题网页,利用各板块提供的内容,解决实际问题。在拓展学习阶段,更是让学生在“做中学”:通过网络查找介绍世界各国节日的书籍、图片、卡片、诗句和音乐等。在“网络享受”中,让学生感受了一场“头脑风暴”。 3.重视检测反馈,关注教学实效。本课通过计算机完成的检测有两次:一在学生自主阅读后,围绕着“哪些内容和中秋节相关?”、“月饼的象征意义是什么?”两个问题,检测学生对阅读内容理解情况;二在听力结束时设计了检测,使教师对全课的教学效果有所掌握,以便及时反馈和对教学进行调整。 转载《中国教育报》
(教案和教学设计)课件英语课《中秋节》设计教育资源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