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人墓碑记 教案和实录
|
”含有“回旋轻捷如鹘”的意思。回纥长期过着游牧生活,“居无恒所,随水草流移,善骑射”。回纥人使用突厥语、突厥文,已发现的三通回纥可汗碑,碑铭就有突厥文。在文化上,回纥人深受突厥的影响,风俗与突厥相近。8世纪中期,在中原文化的影响下,回纥有了农业、商业,开始建筑城市和宫室,考古工作者发现回纥人使用的铁犁铧,出现了犁壁,可见农业已发展至相当水平。在漠北有若干城郭是属于回纥汗国时期建造的,例如色楞格河畔的富贵城,鄂尔浑河畔的哈剌巴剌合孙。后者是回纥汗国的都城,城址占地25平方公里,废墟上还残存着城堡土墙及堡中的浴池残迹。城堡的墙垣现在残存的还高达10米。碉楼高达12米,城堡中心耸立着望楼,高达14米。发掘出来的宫廷建筑物,属唐朝中原地区的风格。回纥贵族既习惯于城市生活,这就为后来在西域定居打下了基础。《九姓回纥可汗碑》碑文用古回纥文、汉文、突厥文三种文字,证明回纥人民已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回纥采用了开元历,直到西迁后仍继续使用。 回纥的强大与西迁 唐初回纥受东突厥的统治。回纥人曾在其首领菩萨的率领下,以5 000骑兵击破东突厥颉利可汗10万大军,对唐朝灭亡东突厥有很大帮助。东突厥灭亡后,回纥同唐的接触密切起来。天宝三年(744年),回纥首领骨力裴罗统一了回纥各部,建立起东自黑龙江上游,西到阿尔泰山的强大汗国。唐玄宗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9世纪中期,回鹘内部发生严重的变乱,可汗和贵族之间进行了连续八九年的战争。又出现了严重的瘟疫和稀有的大雪,人畜死亡很多。居住在西北边的黠戞(xiá jiá)斯人乘机发动进攻,开成五年(840年)回鹘可汗被杀,政权瓦解,大部分回鹘人西迁:一支迁葱岭以西;一支迁河西走廊;一支迁西州。迁到西州的回鹘人曾建立高昌回鹘政权,后被蒙古族首领成吉思汗所降服,西州回鹘也改称“畏兀儿”,就是今天维吾尔族的先人。 唐与回纥的关系 回纥汗国存在96年共13名可汗,其中12名接受了唐朝册封。安史之乱时回纥两次出兵援助唐政府。自唐肃宗的幼女宁国公主出嫁回纥可汗开始,唐朝前后三次将公主(宁国公主、咸安公主、太和公主)嫁给其可汗。回纥吸取自匈奴以至突厥失败的教训,知道和好比战争有利,始终遵循不同于任何漠北强国的态度来与唐建立关系。唐玄宗设边防节度使,也不把回纥列为敌人。唐与回纥为邻,北方边境平静无事,双方建立了一种历史上罕见的和好关系。 唐与回纥的经济往来,十分密切。回纥经常用马匹交换唐的丝织品、茶叶和粮食,每年往往用几万匹马从唐朝换回几十万匹丝织品,并把其中的一部分转运中亚出售。 双方在文化上相互交流。长安、洛阳汉人喜穿回鹘服装,出现“回鹘衣装回鹘马”的景象。 族的生活 是一个居住在白山黑水间的古老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同中原内地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各部常以所居地的山水命名,如居住在粟末水(今松花江)流域的称粟末,居住在黑水(今黑龙江)一带的称黑水。他们依山负水,掘地为穴,架木复土,群聚而居。夏日出逐水草,冬天入居穴中。大多以射猎为生,善养猪,富者有数百头,吃猪肉,穿猪皮。还经营一些原始农业,种植粟麦等,用米酿酒,饮之亦能醉人。7世纪中叶以后,形成黑水和粟末两大部,粟末部文化较高。 渤海国(海东盛国) 隋唐之际,七大部落中以粟末最为强大。隋大业元年(605年),粟末首领突地稽率八部大众自夫余城(今吉林四平)西北内附于隋,被安置于柳城(今辽宁朝阳)一带。留在故地的粟末人在唐总章元年(668年)内迁营州(今辽宁朝阳)。圣历元年(698年),粟末首领大祚荣在东牟山(今吉林敦化东北)和奥娄河(今牡丹江上游)一带建立震国。大祚荣自立为震国王。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派郎将崔忻,以摄鸿胪卿的身份,敕持节宣慰使的名义,前往震国,册封大祚荣为骁卫员外大将军、渤海郡王。以其统辖的地区为忽汗州,加授大祚荣为忽汗州都督,从此专称渤海。渤海正式成为唐朝版图内的一个享有自治权的羁縻州。忽汗州都督府即渤海郡,是唐朝在东北地区设置的最高军政机构之一。宝应元年(762年),唐廷诏令渤海为国,以大钦茂(大祚荣之孙)为王,进检校太尉。从此,渤海与唐朝关系更加密切,不断遣使朝献。渤海国在辽太祖天显二年(926年)为辽所灭,先后传至15王,历229年。渤海的疆域,初限于的部分故地,“方二千里”。经过大祚荣、大武艺父子两代的扩充,疆域逐渐扩大。第十代宣王大仁秀(其四世祖野勃是大祚荣之弟),被称为渤海中兴之主,广开土宇,“南与新罗、与唐为界,东至海,西临契丹,东北至黑水,西北至室韦,地方五千里”(金毓黼《东北通史》,社会科学战线出版社1981年版),即包括今吉林、黑龙江、辽宁及俄罗斯滨海地区和朝鲜咸镜北道、南道、两江道、慈江道、平安道的全部或部分地区。首都初在“旧国”(今吉林敦化一带),唐天宝末迁上京龙泉府(今黑龙江宁安县东京城)。此后除唐贞元年间一度徙东京龙原府(今吉林珲春)外,一直定都于上京。渤海是以粟末为主体并有高丽、汉、突厥、契丹、室韦等民族在内的多民族政权。建国初期有编户十余万,人口数十万,后期人口逐渐增至三百万左右。从而获得了“海东盛国”的称誉。大钦茂时期,渤海政权仿效唐朝典章制度,在渤海建立三省六部,确定五京,推行京、府、州、县的郡县制度,军事上也仿唐十六卫制,有法律监狱等。 渤海与唐的关系 渤海在政治上接受唐的封号和官职,成为唐廷藩臣。此后历世诸王继位都经唐廷的册立,终唐之世遣使朝唐一百数十次。其间除大武艺之世一度与唐发生军事冲突外,对唐始终和好。采用唐朝的政治军事制度。受中原先进生产技术的影响,社会经济显著发展,同内地贸易岁岁不绝。不断派遣诸生到长安太学“习识古今制度”,不少人在唐朝参加科举考试,有的考中进士。他们之中很多人,后来在渤海政府担任要职,大力传播中原文化。从温庭筠《送渤海王子归本国》的著名诗篇也可以看出,渤海与唐的亲密关系。诗中说:“疆里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故国,佳句在中华。”渤海政权的建立,对于东北地区的开发以及东北各族和汉族的融合,都有推动作用。 南诏的统一 唐朝时候,云南一带居住着很多少数民族,主要有白蛮和乌蛮,白蛮是白族的祖先,乌蛮是彝族的祖先。唐初,乌蛮不断向洱海地区侵入,征服了当地的白蛮,先后成立了六个诏(当地称王为诏,意即大首领大酋长。六诏即六个部落),其中蒙舍诏处于最南方,所以也称南诏。在吐蕃威胁下,五诏常依附吐蕃,南诏归附唐朝。在唐朝支持下,皮逻阁统一了六诏,征服当地各部落,并西败吐蕃。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唐玄宗封皮逻阁为云南王。第二年,皮逻阁徙居太和城(今云南大理),定为国都,各种制度也相继形成,正式建立了南诏政权。南诏的统一,使洱海地区部落间长期的纷争结束了,有利于洱海地区各族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云南王成为唐朝在洱海地区统治的地方长官。通过这一措施来管理西南边疆,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南诏与唐的关系 南诏是一个奴隶主政权,和唐朝关系密切。国王继位都受唐册封。皮逻阁曾派他的孙子凤迦异到长安,唐玄宗把一个宗室女子嫁给他,并送给他许多文物和胡部、龟兹两个大乐队。在唐朝后期,南诏不断选送子弟到成都学习,50年中,总计不下千人。南诏一度攻入成都,掳去手工业工匠数万人,从此手工业发达起来,水平与蜀地不相上下。南诏城邑建筑也大多模仿唐朝,现存的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就是汉族工匠恭韬、微义设计建成的,在建筑艺术上有很高的价值。它是汉族、白族、彝族的祖先们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南诏共统治了165年,它的建立,促进了云南各族的融合,密切了边疆与中原的联系,开发了云南地区,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学术动态 对“吐蕃”一词的由来的不同看法 对“吐蕃”一词的由来,学术界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一种意见认为,汉文古文献的“吐蕃”一称,很可能是由我国北方最早使用文字的突厥人和突厥语言传过来的。汉文古文献中的“吐蕃”一词中的“吐”,很可能就是古突厥语“TuP”一词的汉语音译。 另一种意见认为,唐宋元时期汉文汉语正式法定文稿都称“吐蕃”(Tu-bo)不叫Tu-Fan,系用中古“中原变音”前的古文语音。明清前有“补过切”。语义系来自当时的藏民自称,原意是“大蕃(bo)”。此词的汉文字面音读,因有涵义和其后的衍化、扩展产生的影响,则表现出唐代汉族人民对当年西藏地方藏族先民的颂祝和赞美。 图画说明 突厥骑兵 导入框中的突厥骑兵图是根据日本《东洋文化史大系》第二卷第287页上的插图绘制的。本图是叶尼塞河斯列窟岩壁画中的一个画面。画面上的突厥人身穿深似钵形而便于骑射的盔甲,脚蹬长靴,双手持枪,骑在高大的马上。突厥人胸前和背后,挂着用柳条编制的盾或木制的板甲,用以保护心脏。 大昭寺 大昭寺建于647年,是拉萨最早的木结构建筑。松赞干布统一吐蕃以后,先后迎娶了尼泊尔的尺尊公主和唐朝的文成公主。由于这两位公主都是虔诚的佛教信徒,松赞干布因此决定修这座收藏佛像和经书的宫廷佛堂。大昭寺大殿坐东向西,高四层,上覆金顶,具有唐代建筑风格,也吸收了尼泊尔和印度的建筑艺术特色。大殿正中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像,两侧配殿有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尺尊公主的塑像。大昭寺正门前还立有823年镌刻的唐蕃会盟碑和文成公主手植的柳树,这是汉藏团结的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社会养老保险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五人墓碑记 教案和实录,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师说 教案和实录 |
下一篇文章: 拿来主义教案和实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