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18.3.2 画一次函数图象.doc

草、篆、隶各体无不出色。他的书法被称为“赵体”。赵孟的妻子善画墨竹,风格疏秀,别有意趣。他的儿孙多人也是画家,继承家法,擅长画人物鞍马。赵孟传世作品较多,绘代表作有《秋郊饮马图》《红衣天竺僧》《墨竹图》等,书法名作有《胆巴碑》等。  
  黄庭坚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他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也是北宋著名诗人、词人。他的书法学王羲之、张旭的风范,而又自成一家。代表作有《松风阁诗帖》《诗送四十九侄帖》等。  
  米芾
  米芾(1051—1107),字元章,世居太原,后迁至丹徒(今江苏镇江)。米芾工书善画,为人不拘礼法,时称“米颠”。宋徽宗时召为书学博士。他曾用过许多岁月临写魏晋以来名家法帖、墨迹,而又专学王献之。他广取各家之长,熔于一炉,最后形成自己的风格。其传世作品有《苕溪诗帖》《多景楼诗帖》等。
  蔡襄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兴化军仙游(今属福建)人。历知福州、泉州、杭州,官至端明殿学士。蔡襄的书法各体皆精,行尤长,传世墨迹有《谢御赐书诗》《牡丹谱》《万安记》等。
  学术动态
  对司马光《资治通鉴》评价的不同看法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继司马迁《史记》之后的又一部史学巨著,建国以来不少学者对它进行广泛的研究,发表了各种不同的评价意见。
  一种观点认为,《资治通鉴》具有编排得体、包罗面广、不载神怪之事、保存许多史料的优点,也存在遗漏、重复、位置不当、称谓不一、误二为一、事实舛误的缺点。总起来说,该书无论就量就质都是空前的,不可用今日的眼光过度指责其缺点。但司马光修撰此书的目的不外是诱导封建统治阶级如何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以运用统治人民的法术,不符合现在的时代要求。
  另一种观点认为,《资治通鉴》固然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必读之书,但人民是否也有一读的必要。也就是说,对于统治法术,人民是否也有加以认识的必要,是否也还有可资借鉴的地方,实在仍值得研究。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司马光的思想反映了封建地主阶级的正统思想。他的天命论、社会观、历史观和政治方面的许多主张,充满了唯心主义、形而上学以及地主阶级的偏见,属封建糟粕;他强调的中和思想、务实精神和任官以才、怀民以仁、交邻以信等主张,则是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长期以来进行政治斗争的经验总结;他个人表现出来的刚直不阿、清正自持的作风,则是我国传统道德的具体表现。  
  图说明
  赵孟《秋郊饮马图》
  这幅画是赵孟鞍马人物画的代表作。画面是江南初秋时节,放牧人赶着一群马到河岸边饮水。放牧人身穿红色长袍,手持马鞭,转身看着正在嬉戏的两匹马。在牧人的前方,有五匹马步入到河中饮水,在河岸上还有两匹马在互相追逐。整个面树木清秀,河水平缓无波,马的造型生动,表现了自然景致的优美。
  黄庭坚的书法
  《黄庭坚的书法》选自他的《松风阁诗帖》。这是黄庭坚的晚年作品,笔画苍劲,后人称其“字大小如拳,笔法精奥,纸墨俱佳”。《松风阁诗帖》原文为:“依山筑阁见平川,夜阑箕斗插屋椽。我来名之意过然,老松魁梧数百年……”帖上的诗文写在粉花白纸上,通篇29行147字。这些字的笔画有收有放,采用颜真卿的大字笔意,并把颜体缩短的笔伸展延长,创造了横、捺、撇较长的独特风格,因此又有“伸手挂足”之说。这首诗被刻入《三希堂法帖》,墨迹现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米芾的书法
  《米芾的书法》选自米芾的《拜中岳命诗》帖。《拜中岳命诗》原文为“云水心常结,风尘面久卢。重寻钓鳌客,初入选仙图。鼠雀真官耗,龙蛇与众俱。却怀闲禄厚,不敢著潜夫。”  
  蔡襄的书法
  教材图选用的是蔡襄《谢郎帖》中的一部分,此帖书法表现了蔡襄行书的深厚功底。字写得自然流畅,挥洒自如,是蔡氏行书的精品。《谢郎帖》被刻入《三希堂法帖》,墨迹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教案和教学设计)课件七年级下历史教案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教育资源

上一页  [1] [2] [3] [4] [5] [6]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社会养老保险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18.3.2 画一次函数图象.doc,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风景谈》教学材料
    背影 (电教公开课)
    扁鹊见蔡桓公
    九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 第3课《西方…
    九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 第4课《亚洲…
    九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 第1课《人类…
    九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 第2课《大河…
    七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 第3课《华夏…
    七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 第2课 《原始…
    实施养老保险新政策 10万人可免费领养…
    城居保个人缴费标准分12档
    八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20课《百花…
    八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9课《改革…
    八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8课《科学…
    高中一年级政治·第一课 商品与商品经…
    八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7课《科学…
    八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5课《独立…
    八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4课《钢铁…
    《致橡树》教案和实录 (一课时)
    语言的连贯
    初二语文教案和实录
    《五人墓碑记》教学材料
    《母亲》教案和实录
    《赤壁怀古》教案和实录
    《景泰蓝的制作》
    《风景谈》教学材料
    初二地理·海洋资源教学设计及反思
    八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3课《土地改…
    高中一年级政治·第一课 商品与商品经…
    八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课《中国人…
    八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2课《最可爱…
    八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社会生活的…
    八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中国近代…
    《论语》六则
    天上的街市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解答
    新农村养老保险
    内江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有关问题解答
    高中历史《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
    《大自然警号长鸣》
    诗词五首
    《〈呐喊〉自序》教案和实录(一课时…
    八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6课《外交…
    §15.1.1 图形的平移
    第14章 勾股定理 小结与复习
    14.2 勾股定理的应用(2)
    14.2 勾股定理的应用(1)
    14.1.2 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14.1.1 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2)
    14.1.1 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1)
    第14章 勾股定理 单元复习
    13.5.2 因式分解 复习
    13.5.1 因式分解
    咏柳
    §15.2.2 旋转的特征
    高中一年级政治第一课 商品与商品经济…
    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教学设计及…
    七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4课 《匈奴…
    七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9课《昌盛…
    七年级上历史学案 第15课 《汉通西域…
    第十二章  数的开方 用计算器求平方根
    方根与立方根及二次根式
    §12.1.1 平方根
    第18章 函数及其图象 小结.doc
    §18.5 实践与探索.doc
    §18.4.2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do…
    §18.4.1 反比例函数.doc
    §18.3.4 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关…
    最后一课
    《口技》教学参考
    §15.3.1 中心对称(一)
    记念刘和珍君 教案和实录
    <夜>教案和实录
    与妻书教案和实录
    师说 教案和实录
    五人墓碑记 教案和实录
    拿来主义教案和实录
    雨中登泰山 教案和实录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和实录
    七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课《繁盛一…
    七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2课《“贞观…
    七年级历史上第21课《承上启下的魏晋…
    北师大版 《比一比》说课稿
    七年级历史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别了,我爱的中国》课堂教学实录片…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16课《昌盛的秦汉…
    七年级历史第18课《三国鼎立》教学设…
    七年级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教…
    七年级上册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
    16.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综合应用
    §16.1.2 平行四边形的识别(2)
    §16.1.2 平行四边形的识别(1)
    §16.1.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
    §16.1.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
    第15章 平移与旋转 复习
    §15.3.1 中心对称(二)
    故都的秋
    七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5课《汉通…
    七年级历史第25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参考
    《将相和》课堂教学实录片断
    “比一比”教学反思
    数学《比一比》教学反思
    《比一比》教学反思
    比一比教学反思
    《比一比》单元教学反思
    《比一比》教学反思
    《比一比》单元教学反思
    《比一比》评课
    《比高矮》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评课稿
    《比一比》说课稿
    §18.3.3 一次函数的性质.doc
    §15.2.3 旋转对称图形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