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都的秋
|
贵族和商业资产阶级掌握的国家政权不是推动英国经济起飞的杠杆。在经济方面,英国经济起飞的起点并不高于欧洲大陆各国。从自然条件来看,英国也不具备工业大国的条件。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这要从英国的不同于欧洲大陆国家的独特的社会结构中去寻找答案。第四,英国的社会结构所给予的科学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又是其他国家所不及的。它的开放性和流动性有利于加强物质资本和智力资本的融合,使英国社会的科学能力水平,即对科学人才的吸引力,大大高于其他国家。在上述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超过生产力水平的需求增长直接推动了英国经济的起飞。就英国国内市场而言,需求增长不仅取决于消费数量的增长,而且决定于消费方式的变化带来的需求质量的增长。由于英国阶级和阶层之间的界限模糊,社会的纵向流动和水平流动所受的阻力较小,这种社会的流动在消费方式上表现为模仿,消费上的模仿对需求产生的重要作用是奢侈商品不致被某些社会集团长期垄断,并且很快地转变为大众消费品和通用消费品;消费方式的变化还受到人口的迅速增长和劳工群众收入的增加的推动,从而使得消费数量和质量都得到迅速增长和提高;需求的增加还受到城市化的推动,到1800年,城市人口已经占英国人口的25%。城市中经常性的交换活动使得大大小小的企业主直接承受着需求模式变化所造成的压力,迫使他们不断设法生产出更多数量的、耐用而廉价的标准化商品。国际市场的需求刺激是另一个推动力,特别是对殖民地贸易的迅速增长不仅为经济起飞提供了资本形成的来源,而且改变了工业生产的结构,使棉纺织业成为经济起飞的先导部门。18世纪80年代以后,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同时增长,对工业生产造成前所未有的巨大需求压力,转折点到来了。这时,由于英国特殊的社会结构,经济起飞的条件已经提前成熟,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要求工业进一步提高生产率的需求压力导致了生产技术的一系列重大突破。持这种观点有杨豫(《英国的社会结构与经济起飞》,《世界历史》1986年第6期)。第四种观点认为,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这是一个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地理的、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种种因素相互交叉的结果。第一,世界上最早的工业革命发生在面积狭小的岛国,是因为英国有着近代工业文明缘起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从地理环境来看,英伦三岛在地理大发现后,正好处于世界贸易的要冲和中转之地,使英国有着进行殖民地贸易和中转贸易的便利条件,它大大加速了英国工业的资本原始积累,引起了对手工业产品的大量需求,成为刺激英国,惊醒工业革命的主要因素。同时,英国环岛的海洋、密布的内河、诸多的良港形成了海河联网运输。在自然资源方面,英国拥有煤、铁、锡等宝贵的工业资源。在18世纪初,英国的自然富源成了工业文明起源于不列颠的原因之一。第二,不列颠社会结构的开放性。工业革命前,英国存在着与欧洲大陆不同的社会结构,即三层式社会结构:土地贵族──中产阶级──劳动者,由于存在着一个日益增大的层次复杂的中间阶层,社会各阶层或阶级间的界限比较模糊,社会具有更多的开放性和流动性。社会的流动性和开放性意味着社会的模仿性,而模仿性则促进社会消费模式的变化──从相互隔离的有等级差别的消费方式,向不受等级观念限制的比较自由的消费方式过渡。这就造成了一些过去只需手工生产就能满足贵族需要的奢侈品,变成了只有机器生产才能满足大众需要的日常用品,新的社会需求只有新的生产方式才能解决。另外,在较为灵活开放的社会中,自耕农和手工业者筹资兴业的阻力较小,掌握社会闲散资金的贵族和中产阶级上层也易于转向工业投资。第三,18世纪的农业革命也是英国工业革命一个不可忽视的条件之一,这场革命带来了两大重要变化:(1)逐渐消灭休耕地代之以作物轮种制,大大扩大了耕地面积;(2)进行了铁犁代替木犁、马耕代替牛耕的农具和农业动力改革。农业革命带来的粮食资源的增长,成为人口革命的因素之一,而人口革命成为工业革命的强大推动力。它一方面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后备军,更重要的是人口增加导致了对制造品需求的增加,市场需求成为英国手工工场转变为大机器生产的强大刺激力。第四,外部世界的贡献。主要表现在英国通过海外贸易和对殖民地贸易的垄断,使大量财富流入英国,到18世纪下半叶,英国的商业财富与工业投资发生了直接联系。另外,国际市场的需求也刺激了技术革新和对工业投资的增加。许洁明持这种观点(《工业文明为什么起源于英国》,《世界历史》1993年第2期)。第五种观点认为,工业革命的动力来自人们对财富的追求,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来自人们的贪欲。但是,贪欲本身并不能自动地转化为工业革命的动力,只有人的谋利动机转化为目标合理的社会行动,才可能产生工业革命的动力。据此,这种观点认为,工业革命的必要前提之一就是,这个国家的社会、政治结构具备以下条件:它既不压制人们的追求,又能把这种追求引导到目标合理的渠道中去。而英国恰恰具备三个得天独厚的重要条件。第一,英国从中世纪开始的政治发展过程中,诸种因素的汇集形成了一个对资本主义生长极为有利的政治环境。在中世纪,英国的王权始终受到贵族的抗衡,未能发展成君临一切的绝对力量。1215年的大宪章确立了“王在法下”的原则,开创了英国的自由传统。大宪章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结果,那就是承认伦敦等城市已享有的自治权,尊重市民利益,统一度量衡,保护商业自由等。这是商业精神的重大胜利。这次胜利的另一重大意义是使得孕育于封建社会结构中的贸易和工业萌芽得以在一个和它不相容的母体中成长起来。15世纪中期的红白玫瑰战争对英国的政治发展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旧的封建贵族衰落之后,新王朝依靠新兴的城市中等阶级建立了君主专制。这样,市民和商人的社会政治作用日益增长,他们的工商业活动不仅得到许可,而且得到王权的大力支持。最后,在17世纪,经过革命及光荣革命,英国摆脱了专制王权的统治,而步入立宪政体之下。在这种制度下,有产者牢牢地掌握着政权,财产被作为自由的基本条件:但同时国家又不受一个人的摆布,经济的成长不会因有可能威胁到国王的个人权力而受到压制。第二,英国与欧洲大陆各国相比有着较为独特的社会结构。自16世纪开始,随着旧式贵族的衰落与中等阶级的兴起,英国逐渐形成了一种三层式的社会结构,以三个社会阶级──土地贵族──中等阶级与工资劳动者为主体。并且,层与层之间并不十分明显,而是有相当大程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能对变化的环境作出较为灵活的适应和反应,并能适时地根据经济因素的变化来调整每个阶级自身的社会存在方式。这种政治与社会结构,有利于新的社会因素的产生,有利于谋利动机转化为目标合理的社会行动。第三,在上述两个有利条件下,英国人形成了独有的工业民族精神。即马克斯·韦伯所提出的“合理谋利”精神。“合理谋利”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创造新的财富以求致富,谋利者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比如有利润意识的英国绅士经营地产,在生产活动中起“经理”的作用,并让经济杠杆来调节生产。“合理谋利”精神起源于新兴的市民等级。市民等级是一个复杂的复合体,它包括手工艺匠人、商人、雇工、作坊老板,以及所有居住在城市中的人,尽管市民仅占人口的5%~10%,但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却构成为一个极有活力的重要群体。城市作为自由自治的市民社会,取代了原有庄园成为新的文明与经济的火种,它创造出一种可以引发农民的市场兴趣,把他们的富余产品出售到市场从而为自己增加收入的新机制,正是这种经济联系形成了国内市场,并产生了两方面后果:(1)促进了加工产业的专业化分工,最终产生出英国的民族工业;(2)孕育出一种与纯农业社会完全不同的精神追求和价值体系,正是由于这种追求和价值体系,才产生出工业民族精神。英国上层的价值取向对整个社会的导向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英国贵族与欧洲大陆国家的贵族有一种不同之处:他们虽享有政治特权,却不享有财政免税特权,这就迫使他们重视经济活动,想尽办法来改良农业生产,并经营工、矿、商业,以避免经济实力日益增强的中等阶级的竞争威胁,英国上层对经济活动的重视,也使他们易于接受“合理谋利”的原则。此外,宗教因素对英国“合理谋利”精神的形成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英国本土宗教文化的最重要特点是:它将个人奋斗、发财致富与禁欲主义巧妙地结合起来。当加尔文教传入英国时,它便毫不困难地将这种新的宗教转化为有利于资本积累和合理谋利的新形式的信仰。1688年光荣革命后,一批新兴阶级的思想家从科学理论的角度为新的行为方式和新的经济制度确立应有的地位,完成了“合理谋利”精神从宗教到世俗的转化。霍布斯强调建立国家的目的是为了社会的利益,为了保护个人及他们的财产不受无政府状态的侵犯;洛克则通过劳动价值学说将私有财产与自由、平等一样列为不可转让的权力;斯密在强调私有财产不可侵犯时,更加强调人们在经济活动中自由行动的权力。正是由于英国拥有上述三个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使得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持这种观点的有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以及陈晓律(《试论英国工业民族精神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南京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齐世荣等人主编的六卷本《世界史》持第六种观点,认为,工业革命之所以最早发生在英国,除了英国具备进行工业革命的一般条件外,它还具有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优势,归纳起来主要有:第一,英国殖民者通过对殖民地的无情掠夺和奴隶贸易,从海外获取了远远超过其他国家的财富。第二,英国最大的优势,而且也是其他国家所缺少的,便是存在大量无家可归的流动人口,这也是工业革命所必需的。第三,英国在人才方面的优势,也是其他国家不能望其项背的。在欧洲大陆受到迫害的加尔文教徒将英国视为避难所,这些加尔文教徒不墨守成规、敢于创新,而且有一种负责精神,他们中涌现出许多企业家和发明家。第四,英国还有比其他国家更为发达的国内市场。第五,在英国,由于行会制度比较薄弱,所以商品生产的自由竞争更可顺利地发展。第六,英国四面环海,多优良港口,公路和运河将各地联系起来,便利的交通运输促进了国内工商业的发展。 本课参考书目 申漳著《简明科学技术史话》,中国青年出版社1981年版。 外国历史小丛书合订本:《外国著名科学家》,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刘笑盈著《精粹世界史·推动历史进程的工业革命》,中国青年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社会养老保险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故都的秋,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13.5.1 因式分解 |
下一篇文章: 《大自然警号长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