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风景谈》教学材料

>二、理解“人的活动”不仅是风景的组成部分,而且描绘于景,着眼于人,突出了人的伟大。

三、理解每幅画面之后的精辟论述,各自揭示了每幅风景的主旨,并层层深入地表现了全文的主题思想。

四、结合课文领会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每幅风景之后的议论形成了统摄全文的“神”,它把六幅不同的风景联缀成一个整体,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红线。

五、对景物全方位地描述,才能使文章生动、形象引人入胜。对文章中的每幅面的形态、色彩、声音进行全方位的描述。要结合课文加以领会。

六、散文写得含蓄才能体现出美的意境,美的思想内涵。茅盾先生是在国民党统治区发表赞扬边区军民抗日热情和崇高精神面貌的,客观条件也使得作者不得不写得含蓄。要深刻领会这篇散文的含蓄美。

写作背景

作者于一九三八年冬至一九四○年四月在新疆学院教书。一九四○年五月到十月访问延安,并在鲁迅艺术学院讲学。他亲眼看到了解放区军民的战斗生活,感受到他们的崇高精神,因而写了这篇文章。

风景谈,即谈风景。为了能在国统区发表,文章从谈风景的角度出发,运用曲笔,揭示出深刻的寓意。

作者介绍

茅盾(1896?/FONT>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笔名,浙江省桐乡县乌镇人。现代杰出文学家,“五四”新文学运动先驱者之一。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蚀》、《子夜》;中篇小说,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短篇小说《林家铺子》等。《子夜》是其代表作。

茅盾棗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无产阶级革命文艺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曾用笔名郎损、玄珠、冯虚、方壁、石萌、石崩等。“茅盾”是1928年发表第一部小说《幻灭》时用的笔名。1896年7月4 日生于浙江省桐乡县乌镇。父亲是个“维新派”,具有一定的民主思想,送他进了镇上讲授“新学”的学校,同时还在家里教他学数学,读新书。母亲也是一个有文学修养的人。他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小学毕业后,先后在浙江省立第三中学、第二中学和杭州安定中学学习。辛亥革命爆发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对他影响很大,深信“革命一定会成功”。1913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第一类。毕业后,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未断续升学。1916年到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职,从此开始了了早期的文学活动。五四运动时期,受陈独秀等人的影响,积极参加革命斗争,是中国新文学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和重要组织者。1920年11月,与郑振铎、叶圣陶等人发起成立新文学运动中最早的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反对“为艺术而艺术”。同时,大量翻译介绍了欧洲各个流派的文学和被压迫民族的文学。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积极参加了革命斗争。1926年春到广州任国民党宣传部秘书,1927年又在武汉担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教官等职务。大革命失败后,东渡日本。1930年春回到上海,立即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并担任领导工作。在反文化“围剿”的斗争中,与鲁迅等人向国民党政府及其御用文人展开了英勇斗争。1935年底,红军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他和鲁迅联名打电报给毛泽东和朱德,祝贺红军的胜利。抗日战争期间,他是国民党统治区革命文艺运动的领导人之一,曾被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1939年底到新疆学院任教。1940年5月,由新疆到延安,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讲过学,后又到重庆、香港、桂林等地,始终用文学这一武器战斗。抗日战争胜利后,应苏联对外文化协会的邀请,于1946年底至1947年春访问苏联。解放战争时期,由于国民党政府的迫害,再到香港。1948年底应邀由香港经大连、沈阳转北京参加全国政协的筹备工作。在1949年7月第一届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全国文联副主席和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作协前身)主席。新中国成立后至1964年,一直担任文化部部长,致力于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工作,辛勤培育文艺新生力量,做出了巨大贡献。此外,还多次率中国作家代表团出席国际作家会议,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和反帝事业作出了贡献。现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茅盾的文学活动是多方面的。早在“五四”运动前后,即开始在《学生杂志》上发表翻译和文学评论文章,1920年参加了“五四”以来第一个纯文艺杂志《小说月报》的革新工作并担任主编。1923年到党领导的上海大学教授“小说研究课”。1927年大革命时期曾担任汉口《民国日报》主笔,抗日战争爆发后曾任《文艺阵地》主编、香港《立报》副刑《言林》主编、《笔谈》主编。解放后曾任《人民文学》、《译文》主编。1928年,发表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蚀》(由《幻灭》、《动摇》、《追求》三个独立的中篇组成)。作品描绘了大革命初期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革命由幻想、狂热到怀疑、动摇的精神状态,真实地反映了大革命时代生活的一个侧面,崭露了作家的艺术才能。此后,他陆续写了许多长、中、短篇小说,如《虹》、《路》、《三人行》、《子夜》、《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第一阶级的故事》、《腐蚀》、《霜叶红似二月花》等,还写了剧本《清明前后》和不少优美的散文如《白杨礼赞》等。这些作品广泛地反映了我国现代生活的不同侧面,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成就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茅盾最著名的代表作长篇小说《子夜》是一部文学巨著,是现代文学史上用马列主义观点观察、分析社会各种阶级矛盾,以革命现实主义方法进行创作的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子夜》的内容涉及三十年代初期中国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它以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大战时期典型的半殖民地城市上海为背景,以反动的民族工业资本家吴荪甫为中心,通过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的描写,展现了壮阔的社会生活画面,揭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力地驳斥了托派关于中国必须经过资本主义发展阶级的谬论。同时,作品还通过对典型环境中典型性格的描写、细腻的心理描写、肖象描写及个性化的语言,成功地塑造了许多各阶级的典型人物形象。《子夜》的出现,震动了三十年代的文坛,被公认“是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是“五四”以来的新文学沿着革命现实主义方向发展的里程碑,曾先后被译成英、法、俄、日等多种文字出版。作者也被誉为“三十年代家”。他的作品除小说外,还有大量文学评论、神话研究、历史故事和散文、杂文。1958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茅盾文集》十卷本收集了他的小说六部长篇、四部中篇、五十多个短篇;一个剧本和十一部杂文、散文集。另有《鼓吹集》、《鼓吹续集》、《夜读偶记》、《关于历史和历史剧》、《杂谈小说》、《反映社会主义时代,推动社会主义时代的跃进》等文学论文专集。还翻译了几十种外国文学著作。197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茅盾评论文集》(上、下),并重印了《子夜》。香港文学研究社出版了《茅盾选集》。

《中国文学家辞典》

2.沈雁冰同志在京逝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名誉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沈雁冰(茅盾)同志,因疾医治无效,于1981年3月27日清晨5点55分在北京逝世,终年85岁。

沈雁冰同志是以鲁迅为代表的中国现代文学巨匠之一,他的大量作品已成为我国文学艺苑中的宝贵财富。

沈雁冰同志住院期间,彭真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社会养老保险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风景谈》教学材料,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八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3课《土地改…
    背影 (电教公开课)
    扁鹊见蔡桓公
    九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 第3课《西方…
    九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 第4课《亚洲…
    九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 第1课《人类…
    九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 第2课《大河…
    七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 第3课《华夏…
    七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 第2课 《原始…
    实施养老保险新政策 10万人可免费领养…
    城居保个人缴费标准分12档
    八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20课《百花…
    八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9课《改革…
    八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8课《科学…
    高中一年级政治第一课 商品与商品经济…
    八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7课《科学…
    八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5课《独立…
    八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4课《钢铁…
    《致橡树》教案和实录 (一课时)
    语言的连贯
    初二语文教案和实录
    《五人墓碑记》教学材料
    《母亲》教案和实录
    《赤壁怀古》教案和实录
    《景泰蓝的制作》
    《〈呐喊〉自序》教案和实录(一课时…
    高中一年级政治·第一课 商品与商品经…
    八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课《中国人…
    §15.1.1 图形的平移
    八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2课《最可爱…
    八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社会生活的…
    八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中国近代…
    《论语》六则
    天上的街市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解答
    新农村养老保险
    内江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有关问题解答
    高中历史《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
    高中一年级政治·第一课 商品与商品经…
    最后一课
    诗词五首
    《风景谈》教学材料
    八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6课《外交…
    第14章 勾股定理 小结与复习
    14.2 勾股定理的应用(2)
    14.2 勾股定理的应用(1)
    14.1.2 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14.1.1 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2)
    14.1.1 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1)
    第14章 勾股定理 单元复习
    13.5.2 因式分解 复习
    13.5.1 因式分解
    故都的秋
    咏柳
    §15.2.2 旋转的特征
    初二地理·海洋资源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教学设计及…
    七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9课《昌盛…
    七年级上历史学案 第15课 《汉通西域…
    第十二章  数的开方 用计算器求平方根
    方根与立方根及二次根式
    §12.1.1 平方根
    第18章 函数及其图象 小结.doc
    §18.5 实践与探索.doc
    §18.4.2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do…
    §18.4.1 反比例函数.doc
    §18.3.4 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关…
    §18.3.3 一次函数的性质.doc
    七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5课《汉通…
    《口技》教学参考
    §15.3.1 中心对称(一)
    记念刘和珍君 教案和实录
    <夜>教案和实录
    与妻书教案和实录
    师说 教案和实录
    五人墓碑记 教案和实录
    拿来主义教案和实录
    雨中登泰山 教案和实录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和实录
    七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课《繁盛一…
    七年级下历史教案和实例第2课《“贞观…
    七年级历史上第21课《承上启下的魏晋…
    北师大版 《比一比》说课稿
    七年级历史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别了,我爱的中国》课堂教学实录片…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16课《昌盛的秦汉…
    七年级历史第18课《三国鼎立》教学设…
    七年级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教…
    七年级上册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
    16.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综合应用
    §16.1.2 平行四边形的识别(2)
    §16.1.2 平行四边形的识别(1)
    §16.1.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
    §16.1.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
    第15章 平移与旋转 复习
    §15.3.1 中心对称(二)
    《大自然警号长鸣》
    七年级上历史教案和实例第14课 《匈奴…
    七年级历史第25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参考
    《将相和》课堂教学实录片断
    “比一比”教学反思
    数学《比一比》教学反思
    《比一比》教学反思
    比一比教学反思
    《比一比》单元教学反思
    《比一比》教学反思
    《比一比》单元教学反思
    《比一比》评课
    《比高矮》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评课稿
    《比一比》说课稿
    §18.3.2 画一次函数图象.doc
    §15.2.3 旋转对称图形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