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理科综合第一学期第三阶段考试
高三理科基础
命题人:高三文理基老师 组题人:徐建军
单项选择题:
1.如图所示的 图像表示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10s内通过的路程是( )
A.100m B.250m C.300m D.无法确定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一物体的运动,对于不同的参考系,其观察结果一定是相同的
B.参考系是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选取的
C.参考系就是不动的物体
D.宇宙中的物体有的静止,有的运动
3.一辆汽车从车站由静止出发,沿平直公路行驶,若汽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保持不变,汽车所受的阻力也保持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汽车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②汽车将做加速度越来越小的变加速直线运动
③汽车将做加速度越来越大的变加速直线运动
④当汽车的牵引力等于阻力时,汽车的速度达最大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4.水平传送带匀速传动,速度大小为 ,现将一小物体无初速放到传送带上,最后物体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设物体质量为m,它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在这相对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滑动摩擦力对工件做正功 B.工件的机械能增加
C.传送带不用克服摩擦力做功 D.传送带的位移大于工件位移
5.用枪竖直向上射出一子弹,设空气阻力与子弹速度大小成正比,子弹从射出升到最高点后,又落回出射击点。下面关于子弹加速度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子弹出枪口时的加速度最大 ② 子弹在最高点时的加速度最小
③子弹在最高点时的加速度为零 ④子弹在落回射出点时加速度最小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6.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抛运动是加速度改变的运动 B.匀速圆周运动是速度不变的运动
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动能一定改变
D.做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逐渐减小而加速度逐渐增大是可能的
7.如图所示的圆轨道 、 、 ,其圆心均在地球的自转轴线上,对卫星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而言( )
A、卫星的轨道只可能为 B、卫星的轨道只可能为
C、卫星的轨道不可能为 D、同步卫星的轨道只可能在赤道平面内
8.物体做平抛运动时,它的速度的方向和水平方向间的夹角 的正切 随时间 变化的图象是如图中的( )

9.海王星是绕太阳运动的一颗行星,它有一颗卫星叫海卫1。若将海王星绕太阳的运动和海卫1绕海王星的运动均看作匀速圆周运动,则要计算海王星的质量,需要知道的量是(引力常量G为已知量)( )
A、海卫1绕海王星运动的周期和半径 B、海王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和半径
C、海卫1绕海王星运动的周期和海卫1的质量 D、海王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和太阳的质量
10.物体静止在升降机的地板上,在升降机加速上升的过程 中,地板对物体的支持力所做的功等于( )
A、物体势能的增加量 B、物体动能的增加量
C、物体动能的增加量加上物体重力势能的增加量
D、物体动能的增加量减去物体重力势能的增加量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点电荷就是体积很小的电荷 B、点电荷就是体积和带电量都很小的带电体
C、据 可知,当两个带电体的距离 时,其相互作用力
D、一个带电体能否看成点电荷,不是看它的尺寸大小,而是看它的外形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是否可以忽略不计
12.在电场中某点放一检验电荷,其电量为 ,检验电荷受到电场力为 ,则该点电场强度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移去检验电荷 ,该点的电场强度变为零
B、若在该点放一个电量为2 的检验电荷,该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变为原来的一半
C、若在该点放一个电量为- 的检验电荷,则该点电场强度的大小不变,但电场强度的方向与原来的场强方向相反
D、若在该点放一个电量为- 的检验电荷,则该点场强大小仍为E,电场强度的方向也还是原来的场强方向
13.用 干电池对一个电容器充电( )
A、只要电路不断开,电容器的带电荷量就会不断增加
B、接电源正极的极板带正电,接电源负极的极板带负电
C、电容器两极板所带电荷量之和叫做电容器的所带的电荷量
D、充电后电容器两极板之间不存在电场
14.两个行星A和B各有一卫星 和 ,卫星的圆轨道贴近各行星的表面,假如两行星质量之比为 = ,两行星半径之比 ,则两卫星周期之比 为( )
A、 B、 C、 D、
15.质量为2×103kg的汽车发动机额定功率为80kW,若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所受阻力大小恒为4×103N,那么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汽车在公路上的最大行驶速度为20m/s
B、汽车以额定功率启动,当汽车速度为5m/s时,加速度为2m/s2
C、汽车由静止以2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2s末发动机实际功率为32kW
D、汽车由静止以2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能维持的时间为5s
16.同步卫星相对地面静止,如同悬在高空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同步卫星处于平衡状态 B、同步卫星的速率都相同
C、同步卫星加速度大小都相同 D、各国的同步卫星都在同一圆周上运行
17.某人造卫星运动的轨道可近似看作是以地心为中心的圆,由于阻力作用,人造卫星到地心的距离从 慢慢变到 ,用 、 分别表示卫星在这两个轨道上的动能,则( )
A、 , B、 ,
C、 , D、 ,
18.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质量之比为1:2,转动半径之比为1:2,在相等时间内甲转过60°角,乙转过45°角,则甲、乙两物体所受合外力之比为( )
A、1:4 B、4:3 C、4:9 D、9:16
19.大人拉小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小孩被大人拉走时,大人拉力大于小孩拉力
B.当小孩赖着不动时,大人拉力小于小孩拉力
C.不管什么情况下,大人拉力总大于小孩拉力,因为大人的力气总比小孩大
D.不管什么情况下,大人拉力与小孩拉力大小总是相等的
20.最早根据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的科学家是
A.亚里士多德 B.牛顿 C.爱因斯坦 D.伽利略
21.游泳运动员以恒定的速率垂直河岸渡河,当水速忽然增大时,对运动员横渡经历的路程、时间发生的影响是( )
A.路程增加、时间增加 B.路程增加、时间缩短
C.路程增加、时间不变 D.路程时间均与水速无关
22.关于牛顿第一定律,正确的是( )
A.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在任何情况下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B.牛顿第一定律是用来计算物体惯性大小的,因此它也叫惯性定律
C.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因此物体只有在不受力时才有惯性
D.牛顿第一定律既揭示了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原因,又揭示了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23.如图所示,红蜡块能在玻璃管的水中匀速上升,若红蜡块在A点匀速上升的同时,使玻璃管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红蜡块实际运动的轨迹是图中的( )
A.直线P B.曲线Q C.曲线R D.无法确定
24.人用100N的力在0.1s的时间内,将0.5kg的足球以8m/s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踢出,足球滚了8秒钟停在20m远的地方,则人对足球做功的功率约为( )
A.640W B.160W C.20kW D.2500W
25.二十世纪90年代,国际上提出了“预防污染”这一概念。绿色化学是“预防污染”的基本手段。下列措施属于绿色化学的是( )
A.杜绝污染源 B.减少有害物质 C.治理污染点 D.处理废弃物
26.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应该分类回收,生活中废弃的铁锅等铁器、铝质易拉罐、废铜导线等可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它们属于( )
A.有机物 B.金属或合金 C.氧化物 D.盐
27.下列措施中,能有效减少酸雨产生的是( )
①少用煤作燃料;②把工厂的烟囱建更高;③燃料脱硫;④在已经酸化的土壤中施石灰;⑤开发新能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③④⑤
28.上世纪80年代后期人们逐渐熟悉到,NO在人体内起着多方面的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N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O分子中有极性共价键 B.NO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因素之一
C.NO是汽车尾气的有害成分之一 D.NO分子所含电子总数为偶数
29.洪涝地区将受污染的河水转化为可饮用的水,下列处理过程的顺序较合理的是( )
①化学沉降(用明矾);②消毒杀菌(用漂白粉);③自然沉降;④加热煮沸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③②①④
30.经观测,某湖泊中出现了“水华”,下列物质中与该现象无关的是( )
A.磷酸氢二铵 B.氨 C.蛋白质 D.重铬酸钾
31.下列情况可能引起水污染的是( )
①城市污水任意排放;②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使用不当;③海上石油泄露;④工业生产中废液、废气、废渣任意排放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32.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
A.葡萄糖 B.蔗糖 C.麦芽糖 D.淀粉
33.将可溶性淀粉溶于热水,该溶液不具有的性质( )
A.电离 B.布朗运动 C.遇碘水变兰 D.丁达尔效应
34.青苹果汁遇碘溶液显蓝色,熟苹果汁能还原银氨溶液,这说明( )
A.青苹果中只含淀粉不含糖类 B.熟苹果中只含糖类不含淀粉
C.苹果转熟时淀粉水解为单糖 D.苹果转熟时单糖聚合成淀粉
35.下列物质中,有固定沸点的是( )
A.食醋 B.油酸甘油酯 C.豆油 D.黄酒
36.天然油脂水解后的共同产物是( )
A.硬脂酸 B.油酸 C.软脂酸 D.甘油
37.在四种化合物①NaHCO3 ②Al(OH)3 ③(NH4)2S ④NH2CH2COOH中跟盐酸和氢氧化钠都能反应的是( )
A.②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8.在下列物质①k2SO4 ②HCHO ③MgSO4 ④NH4Cl ⑤KOH ⑥Hg(NO3)中,能使蛋白质变性的是( )
A.②④⑥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⑤⑥
3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水在人体中作为反应的介质 B.水能调节人体的体温
C.水在人体内是一种很好的溶剂 D.水不能经过食物代谢产生
40.下列食物碱性的是( )
A.面包 B.海带 C.大米 D.鸡蛋
41.有关柠檬的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柠檬是具有酸味的食物 B.柠檬是酸性食物
C.柠檬是碱性食物 D.柠檬是人体内完全氧化后,剩下碱性的钾盐
42.长期食用下列食物,可能引起人体酸中毒的是
A、鱿鱼 B、菠菜 C、苹果 D、西瓜
43.下列元素在人体内最终代谢产物错误的是( )
A、 碳→碳酸 B、氮→硝酸 C、硫→硫酸 D、磷→磷酸
44.下列食品中加入成分不是营养强化剂的是( )
A.食盐中加碘 B.酱油中加铁 C.食品中加硒 D.火腿中加亚硝酸钠
45.阿司匹林的结构简式如右图,把阿司匹林放在中量的NaOH溶液中煮沸,能发生反应的化学键是(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6.2003年国家药品监督局发布暂停使用和销售含苯丙醇胺的药品制品。苯丙醇胺(PPA)的结构简式如右图,对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PPA的分子式是C9H13NO B.该物质有硝基和羟基两个官能团
C.它能与盐酸反应,也可以与金属钠反应 D.能发生酯化反应
47.下列反应不能在人体内进行的是
A、C6H12O6 6O2 → 6CO2 6H2O B、6CO2 6H2O → C6H12O6 6O2
C、(C6H10O5)n nH2O → nC6H12O6
D、
48.光合作用产生的[H]和呼吸作用产生的[H],分别用于:
A.都用于还原CO2 B.前者还原O2,后者还原CO2
C.都用于还原O2 D.前者还原C3,后者还原O2
49.在孟德尔的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出现的重组新类型中杂合体与能稳定遗传的比是
A.2:1 B.3:1 C.4:1 D.16:1
50.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妻子的父母正常而姐姐是苯丙酮尿症患者,丈夫的母亲是苯丙酮尿症患者,则这对夫妇生出白化病孩子的几率是
A.1/4 B.1/6 C.1/8 D.1/16
51.下列概念图中a和b分别是
A.转录和翻译 B.翻译和转录 C.复制和翻译 D.翻译和复制
52.下列属于可以遗传的变异是
A. 由于水肥充足,小麦出现穗多粒大的性状 B. 紫外线照射使人患皮肤癌
C. 人由于晒太阳而使皮肤变黑 D. 色觉正常父母生出红绿色盲女儿
53.下列关于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A.患者双亲必有一方是患者,人群中的患者女性多于男性
B.男性患者的后代中,子女各有1/2患病
C.女性患者的后代中,女儿都是患者,儿子都正常
D.表现正常的夫妇,性染色体上也可能携带致病基因
54.下列有关同源染色体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条染色体经复制所产生的两条染色体 B.分别来自父母双方的两条染色体
C.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的两条染色体 D.外形大小一般都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55.发生交换的染色体是:
A.同源染色体 B.非同源染色体间的非姐妹染色单体
C.姐妹染色单体 D.同源染色体间的非姐妹染色单体
56.人的性染色体存在于:
A.只在体细胞中 B.只在精子中 C.只在卵细胞中 D.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都有
57.以下有关自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自交的后代都是纯种 B.自交可鉴别纯种或杂种
C.自交不能产生新表现类型 D.杂合体不能自交
58.下列不符合现代进化理论的是
A. 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B. 现在的长颈鹿是个体突变的结果
C. 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
D. 通过漫长的共同进化过程,地球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59.某生物体色黑色(B)对红色(b)为显性。一个种群中,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18%,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78%,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4%。则基因B的频率是
A. 18% B. 57% C. 36% D. 92%
60.孟德尔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用测交实验证实了自己的推理。其中,他应用的了
A.类比推理的方法 B.假说-演绎法 C.对照法 D.对比法
61.等位基因是通过基因突变形成的,所以等位基因A和a的根本区别是
A. 在同源染色体上的位置不同 B. 所控制的性状不同
C. 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不同 D. 基因表达的方式不同
62.下图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的是
63.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可以概括为
A.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B. 自然选择 C. 共同进化 D. 地理隔离
64.下列对于物种形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物种形成的内因 B. 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标志
C. 种群基因库形成明显差异的结果 D. 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65.下列不是基因频率保持稳定的因素是
A. 自然选择的作用 B. 没有迁出迁入
C. 能够自由交配 D. 没有突变的产生
66.关于长颈鹿进化的叙述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A.长颈鹿的进化是前肢长脖颈长有关基因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的结果
B.长颈鹿前肢长脖颈长是长期努力吃高处树叶的结果
C.长颈鹿前肢长脖颈长是获得性遗传的结果
D.长颈鹿的进化是其祖先有前肢长脖颈长的个体被保留下来的结果
67.在基因工程中,获得工程菌往往首先要获得重组质粒,重组质粒的获得必须用
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B.DNA连接酶
C.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D.运载体酶
68.下列生物的获得是利用染色体变异原理的是
A.杂交水稻 B.抗虫棉 C.高产青霉菌 D.无籽西瓜
69.原发性低血压是一种人类遗传病。为了探究其发病率和遗传方式,正确的操作是
①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并计算发病率 ②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研究遗传方式
③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并计算发病率 ④在患者家系中调查研究遗传方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0.下列有关基因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一个种群的基因库包括这个种群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B.种群中每个个体都含有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
C.生物的个体总是要死亡的,但是基因库却因种群的繁衍而代代相传
D.基因突变可改变基因库的组成
71.下列关于纸币和货币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
A.发行量都由国家控制 B.购买力都由国家决定
C.本质上都是一般等价物 D.都具有流通手段职能
72.据统计,到2007年底,某省在册的“农家乐”专业村有244个,年接待游客1381万人次,综合收益17.3亿元。该省“农家乐”的蓬勃发展说明( )
A.社会消费结构呈现新趋势 B.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下降
C.享受性消费成为消费主流 D.农家乐消费处于卖方市场
73.下列措施有利于增强公有制主体地位的是( )
①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②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③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④发挥公有经济对国民经济命脉的控制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4.2008年9月1日起全国统一停止征收个体工商户治理费和集贸市场治理费;至此针对非公经济的所有行政事业性收费均被取消。上述政策措施( )
A.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就业 B.有利于减轻企业税收负但
C.会导致财政赤字的出现 D.有利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75.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
①是由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决定的
②包括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资本、技术和治理等要素分配
③是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制度的重要内容
④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76.2008年l-7月,我国财政支出增长较快的项目(部分)统计表
|
环保 |
社保和就业 |
科学技术 |
农林水事务 |
城乡社区事务 |
医疗卫生 |
增长比例(%) |
92 |
46.5 |
43.8 |
37.8 |
35.1 |
34.7 |
上表材料表明( )
A.财政收入越多越好 B.政府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
C.当前财政盈余较多 D.财政能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77.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这些地区可以优先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和优势文化产业。这说明( )
A.一定的经济是一定文化的反映 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C.文化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 D.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
78.近年来,我国政府与150多个国家签订文化合同协定,在海外建立多个中国文化中心和200多所孔子学院,举办中国文化年、文化周、文化日等大型文化宣传活动,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有利于( )
①加深其他国家人民对中国的了解 ②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③推动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 ④提升我国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79.2008年,“端午节”首次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端午节”这一天,不管是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还是旅居国外的华人家庭,都有挂艾草、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这种现象说明( )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B.传统文化是促进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决定力量
C.传统习俗对人们物质、精神生活产生积极影响
D.传统习俗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80.一曲富含现代音乐元素的奥运歌曲《北京欢迎你》红遍全国。而这首灵感源自童谣的歌曲是用中国古代宫、商、角、徵、羽五调式谱写,“歌曲中流淌的全是中国DNA”。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
A.传统文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B.优秀文化具有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C.社会实践是实现文化创新的源泉 D.文化创新必须实现传统和现代的融合
81、罗马法对于罗马帝国来说最重要的作用是
A、维护了罗马贵族的利益 B、稳固了帝国的经济和政治基础
C、协调了奴隶与平民间的关系 D、比较全面地保障了公民的权力
82、为了能够使伦敦获得2012年奥运会的主办权,英国女王派其女儿安妮公主到“狮城”为伦敦“呐喊助威”。下列对英国女王的熟悉,正确的是
①英国女王由英国议会直接选举产生 ②英国女王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要“临朝不理政”③英国女王在礼仪上、形式上是至高无上的,在国事活动中享有荣誉和尊严 ④英国女王不把握行政权力,但要对议会负责
A、①②④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83、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理解正确和全面的是
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性质的临时大法 ②体现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③革命派想以此限制袁世凯的独裁 ④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4、关于五四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②传播民主科学的新文化运动③有组织有计划的伟大的学生运动 ④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85、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是
①促使井田制瓦解 ②导致了地主阶级兴起 ③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 ④引发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6、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茶和丝通过通商口岸大量出口。其客观进步作用表现在
A、使中国的关税收入大增 B、使农民和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
C、使清政府贸易逆差得到扭转 D、使中国产品在国际上竞争力增强
87、史学界认为: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对欧洲大陆来说是一个动荡时代,同时也是历史性变革的时代。这一“历史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进一步确立 B、工业革命的扩展
C、工人运动的迅速发展 D、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加剧
88、在罗斯福新政中,既直接提高就业率,缓和社会矛盾,又为经济发展开拓空间的措施是
A、恢复银行信用 B、调整农业经济
C、规范企业行为 D、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
89、以下对三民主义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三民主义集中代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的利益
B、它集中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
C、它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D、在它的指导下,颁布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90、前期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的思想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
A、传播了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 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
C、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91.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比例尺越小,地图所画的范围越小 B.比例尺越大,地图上反映的内容越具体
C.比例尺扩大一倍,图幅扩大一倍 D.比例尺越大,地图所画的范围越大
92.下土中,四条虚线处可能形成小河的是
A.①② B.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93.某日一城市于北京时间5时30分日出,19时30分日落。则该城所在经线是
A.123.50E B.112.50E C.127.50E D.1350E

94.读右某区域小比例尺等温线分布图,若a>b,
则正确的说法是:
A.北半球1月等温线
B.位于北半球且海洋中有暖流经过
C.南半球7月等温线
D.位于南半球且海洋中有寒流经过
95.7月份,一艘船由非洲好望角驶向北半球到达印度的孟买,航行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先顺水后逆水 B.一直顺水 C. 先逆水后顺水 D. 一直逆水
96.下面是工业区位选择模式图,其中线段长短表示影响程度的大小,下列情况与甲、乙、丙、丁四图相符的是
A.甘蔗制糖、制鞋、微电子、啤酒 B.甘蔗制糖、微电子、制鞋、啤酒
C.甘蔗制糖、制鞋、啤酒、微电子 D.甘蔗制糖、啤酒、微电子、制鞋
97.假定城镇是唯一市场,城镇四周是条件均一的平原,种植农作物的收益只与市场价格、生产成本和运费有关,其关系表达式为:收益=市场价格-生产成本-运费。单位面积甲、乙、丙三种农作物,其市场价格分别为600元、1000元、1400元,生产成本价格分别为200元、400元、600元,运费与距离成正比。下图是这三种农作物收益随距城镇(市场)的距离变化示意图。根据题意、图示推理X、Y、Z线代表的农作物的代号、举例依次是:
A.X--甲--小麦、Y--乙--马铃薯、Z--丙--花卉
B.X--乙--马铃薯、Y--丙--花卉、Z--甲--小麦
C.X--丙--花卉、Y--甲--小麦、Z--乙--马铃薯
D.X--丙--花卉、Y--乙--马铃薯、Z--甲--小麦
在2008年樱花盛开的季节,胡锦涛主席一行圆满完成了对日本的“暖春之旅”。此行进一步推进了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回答98--99题。
98.每年日本不同地区樱花开放日期各不相同。从4月初到6月末樱花依次盛开的地区是:
A.本州、九州、北海道
B.北海道、本州、九州
C.九州、本州、北海道
D.北海道、九州、本州
99.导致上述地区樱花开放日期先后次序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太阳辐射
C.土壤 D.降水
100.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影响的叙述,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两极地区冰川面积扩大 B.我国各地的降水量普遍增多
C.全球各地的河湖水位上升 D.我国西部山地冰雪总量减少
参考答案: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A |
B |
D |
C |
D |
D |
D |
B |
A |
C |
D |
D |
B |
A |
B |
A |
B |
C |
D |
D |
题号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答案 |
C |
D |
B |
B |
A |
B |
C |
D |
C |
D |
D |
D |
A |
C |
B |
D |
D |
D |
D |
B |
题号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答案 |
B |
A |
B |
D |
D |
B |
B |
D |
A |
B |
A |
D |
A |
C |
D |
D |
B |
B |
B |
B |
题号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76 |
77 |
78 |
79 |
80 |
答案 |
C |
B |
C |
D |
A |
A |
C |
D |
D |
B |
D |
A |
A |
D |
B |
B |
C |
C |
A |
D |
题号 |
81 |
82 |
83 |
84 |
85 |
86 |
87 |
88 |
89 |
90 |
91 |
92 |
93 |
94 |
95 |
96 |
97 |
98 |
99 |
100 |
答案 |
B |
C |
D |
D |
B |
B |
B |
D |
A |
B |
B |
C |
B |
D |
C |
B |
D |
C |
B |
D
|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高考理科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组图]高三理科综合第一学期第三阶段考试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高三理科综合第一次模拟考试能力测试 |
下一篇文章: 高三理科综合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