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教育教学 >> 高考 >> 综合 >> 高考理科综合 >> 正文

 

[组图]高三理科综合12月月考考试能力测试

查询高考理科的详细结果
高三理科综合12月月考考试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21小题,每题6分,共126分)

注重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洗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Al—27 S—32 K—39

Fe—56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物质中哪些能和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 )

①干扰素 ②维生素C ③甲状腺激素

④抗毒素 ⑤青霉素 ⑥生长激素

A.②⑤⑥ B.③④⑥ C.①④⑥ D.①③⑤

2.下列有关生物新陈代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健康成年人体内血糖过剩时就会通过肾脏排出体外

B.营寄生生活的生物的代谢类型必然是异养厌氧型

C.叶绿体和线粒体内产生的氢都可以作为还原剂

D.小肠吸收的氨基酸在血液中合成了血浆蛋白

3.甲植株(基因型Aa)的枝条嫁接到乙植株(基因型为aa)茎上形成了“新植株”。该“新

植株”自花传粉后又产生新植株,这两次新植株形成的生殖方式及其基因型分别是( )

A.都属于无性生殖,两次形成的新植株的基因型都是Aa

B.第一次形成“新植株”属于无性生殖,其基因型是Aa或aa;第二次形成新植株属

于有性生殖,其基因型有AA、Aa、aa

C.都属于有性生殖,两次形成的新植株的基因型都是AA、Aa、aa

D.第一次形成“新植株”属于无性生殖,其基因型是Aa;第二次形成新植株属于有性

生殖,其基因型有AA、Aa、aa

4.对下列几项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小白鼠吸入18O2后呼出的CO2一般不含18O,尿中的水主要是H218O

B.在含葡萄糖(C6H12O6)和乳糖(14C12H22O11)的培养液中培养大肠杆菌,一段时间

后,大肠杆菌叶和会出现14C

C.给马铃薯叶片提供C18O2,马铃薯块茎有可能产生含18O的乳酸

D.给玉米提供14CO2,14C在玉米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是

14CO2→14C4→14C3→(14CH2O)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癌细胞的形成是机体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产生了原癌基因

B.制备单克隆抗体依据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

C.酵母菌出芽生殖导致后代个体出现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

D.DNA连接酶和RNA聚合酶是构建重组质粒的工具酶

6.已知下列两个反应:①Cl2 2KI=I2 2KCl ②I2 2KClO3=Cl2 2KIO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①属于置换反应,②不属于置换反应

B.①中的I2是氧化产物,②中的Cl2是还原产物

C.反应①说明KI的氧化性比KCl强

D.反应②说明I2的氧化性比Cl2强

7.在一定温度下,向一个2L的真空密闭容器中(装有催化剂),通入2mol N2和2mol H2,

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容器内压强为起始时的0.9倍。已知在此段时间内以H2表示的平

均反应速率为0.1mol·L—1·min—1,则所经过的时间为 ( )

A.1min B.2min C.3min D.6min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甲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而苯不能

B.乙二酸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而乙酸不能

C.纤维素在稀H2SO4催化下易水解而演粉比较困难

D.甲酸甲酯能够发生银镜反应而乙酸乙酯不能

9.如图是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的4个喷泉实验方案。下列有关操作不可能引发喷泉现

象的是 ( )

A.挤压装置①的胶头滴管使CCl4全部进入烧瓶,片刻后打开止水夹

B.挤压装置②的胶头滴管使NaOH溶液全部进入烧瓶,片刻后打开止水夹

C.用鼓气装置从装置③的a处不断鼓入空气并打开止水夹

D.向装置④的水槽中慢慢加入足量浓硫酸并打开止水夹

10.下列因果关系成立的是 ( )

A.由于HF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HF的沸点比HCl、HBr都高

B.由于14C和12C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所以二者互为同素异形体

C.由于硝酸具有强氧化性,所以不能用稀硝酸和大理石反应制二氧化碳

D.由于铁和硫酸能发生反应,所以不能用铁罐车储运浓硫酸

11.两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均充入1 mol X和1mol Y,分别在300℃和500℃下发生如下反应:X(g) Y(g) 3Z(g),得到Z的

含量随时间t变化的a,b两条曲线(如图所示)。

已知在t3时刻改变了某一实验条件,相关判定正

确的是 ( )

A.曲线a是500℃时的图像

B.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C.t3时刻可能是增大了压强

D.t3时刻可能是降低了温度

12.下列对有关实验现象的叙述中不合乎事实的是 ( )

A.向AgNO3溶液中滴加氨水,溶液变浑浊,但氨水过量后,沉淀又消失

B.向碘化钾淀粉溶液中通入Cl2,溶液变蓝色,但Cl2过量后,蓝色又消失

C.向少量石蕊溶液中滴加浓硝酸,溶液变化,但滴加过量后受热时红色又消失

D.向Mg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但继续滴加,沉淀又消失

13.已知14mol·L—1的H2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80%,那么7mol·L—1的H2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 ( )

A.大于40% B.等于40% C.小于40% D.无法确定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的得0分)

14.如图所示,木板B放在粗糙水平面上,木块A放在B的上面,A的右端通过一个不可伸长的轻绳固定在竖直墙上,用水平恒力F向左拉动B,使其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此时绳水平且拉力大小为T,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T=F

B.木块A受到的是静摩擦力,大小等于T

C.木板B受到一个静摩擦力,一个滑动摩

擦力,合力大小等于F

D.若木板B以2v匀速运动,则拉力仍为F

15.在都灵冬奥会上,张丹和张昊一起以完美表演获得双人滑比赛的银牌。在滑冰表演铡开始时他们静止不动,随着美丽的音乐响起,两个相互猛推一下分别向相反方向运动,假定两个的冰刀与冰面间的摩擦因数相同,已知张丹在冰上滑行的距离比张昊远,这是由于 ( )

A.在两人相互推的过程中,张丹推张昊的力小于张昊推张丹的力

B.在两人相互推的过程中,张丹推张昊的时间小于张昊推张丹的时间

C.两人刚分开时,张丹的初速度大于张昊的初速度

D.两个分开后,张丹的加速度小于张昊的加速度

16.如图所示,甲图为沿x轴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动图象,乙图为参与波动质点P的振动图象,则下列判定正确的是 ( )

A.该波的传播的速度为4m/s

B.该波的传播方向沿x轴正方向

C.经过0.5s时间,质点P沿波的传播方

向向前传播2m

D.该波的传播过程中若碰到3m的障碍物,

能发生明显衍射现象

17.甲、乙两小物体从A点由静止开始分别沿AB和AB′滑下,最后都停在水平面BC上,如图所示,设两物体与接触面间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斜面与水平面连接处无动能损失,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在B点的速度一定大于乙在B′点的速度

B.甲滑行的总路程一定大于乙滑行的总路程

C.在整个滑行过程中,甲的水平位移一定大于

乙的水平位移

D.甲在B点动能一定大于乙在B′点的动能

18.如图所示,一个带电小球A固定在光滑水平绝缘桌面上,在桌面的另一处有另一个带异种电荷的小球B。现给B球平行桌面且垂直AB的速度v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球可能做直线运动

B.A球对B球的库仑力可能对B球不做功

C.B球的电势能可能增加

D.B可能从电势较高处向电势较低处运动

19.电池组、滑动变阻器、带铁芯的线圈A、线圈B、电流计及开关如下图连接。当开关闭合、线圈A放在线圈B中,某同学发现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加速滑动时,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由此可判定 ( )

A.线圈A向上移动和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

右加速滑动都能引起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

B.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匀速向左或匀速向右

滑动,电流计指针均静止在中心

C.线圈A中铁芯向上拔出或断开开关,

都能引起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

D.因为线圈A、线圈B的绕线方向未知,

则无判定电流计指针偏转的方向

20.在银河系的恒星中大约四分之一是双星,某双星由质量不等的星体S1和S2构成,两星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两者连线上某一定点C做匀速圆周运动,由天文观察测得其运动周期为T,S1到C点的距离为r1,S1、S2间距为r,已知引力常量G,由此可求出S2的质量为 ( )

A. B.

C. D.

21.如图所示,四根相同的轻质弹簧连着相同的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做不同的运动:(1)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加速度大小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在光滑斜面上做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3)做竖直向下的匀速直线运动;(4)做竖直向上的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四根弹簧伸长量分别为△l1、△l2、△l3、△l4,不计空气阻力,g为重力加速度,则 ( )

A.△l1>△l2

B.△l3<△l4

C.、△l2>△l3

D.△l1<△l4

第Ⅱ卷

注重事项:

1.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中(除题目有非凡要求外)。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本卷共10题,共174分。

22.(17分)(1)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时,吴利

同学在描绘平抛运动轨迹时,得到了部分轨迹曲线,如图

所示。在该曲线上取A、B、C三点,测得AB、BC间竖直

距离h1=10.20cm,h2=20.20cm,水平距离x1=x2=12.40cm,

g取10.0m/s2,则物体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v0= m/s。

(2)李华同学测量一只未知阻值的电阻。

①他先用多且电表进行估测,

如图甲所示。请你读出其阻

值为

②若李华同学改用“伏安

法”测量该电阻,所用器材

如图乙所示,其中电压表

阻约为5kΩ,电流表内阻约

为5Ω,变阻器最大阻值为

50Ω。图中部分连线已经连

接好,为尽可能准确地测量

电阻,请你在方框中出正

确的电路图并完成其余连线。


23.(16分)如图所示,电阻不计的平行金属导轨MN和OP水平放置,MO间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导轨间距为d,其间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质量为m、电阻为r的金属棒CD垂直于导轨放置,且接触良好,它们之间的动摩察因数为μ现用水平恒力F向右拉动CD,使之由静止加速运动,求:(1)CD运动的最大速率vm;(2)当CD达到最大速度后,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P;(3)当CD的速度是最大速率的 时, 其加速度a的大小。

24.(19分)如图所示,薄木板A长l=5.0m,质量M=5.0kg,放在水平桌面上,板右端与桌面相齐,在A上距右端s=3.0m处放一小物块B,质量m=2.0kg,已知A、B间动摩擦因数μ1=0.1,A与桌面间和B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原来系统静止,现对平板A施加一个水平向右、大小恒定的拉力F,作用一段时间,将平板A从小物块B的下面抽出,且小物块B最后恰好停在桌面的右端边缘。取g=10m/s2,求:

(1)B运动到桌边的时间t;(2)拉力F的大小。

25.(20分)如图所示,某空间有一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于Oxy所在的纸面向里。某时刻在x=0,y=l处,一质子垂直y轴向左进入磁场;与此同时,在x=0,

y= l处一个 粒子进入磁场,速度方向与磁场垂直,不考虑质子与 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及重力。设质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

(1)假如质子经过坐标原点O,则它的速度vp多大;

(2)假如 粒子与质子在坐标原点相遇, 粒子的速度 应为何值?方向如何。

26.(16分)两种非金属元素X、Y,位于短周期的相邻周期、相邻族。已知两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均为强酸。根据下图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已略去),回答问题:

(1)若A、B、C、D均为含X元素的化合物,且A的一个分子中只含有10个电子,则A分子的结构式为 。反应①、②、③是工业上生产 (填化学式)的基本原理,其中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为

(2)若A、B、C、D均为含Y元素的化合物,且A的摩尔质量为120g·mol—1,则反应①、②、③是工业上生产 (填化学式)的基本原理,其中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②的条件是 。A中所含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7.(16分)课本实验设计得简要明了,但也常存在一些不足,在学习过程中对其进行分析

与改进是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课题。

Ⅰ.酸晶体(H2C2O4·2H2O)受热易分解(分解

温度为175℃),产生CO和CO2。右图为高三课

本82页关于酸晶体受热分解及验证部分分解产

物的验装置图。

(1)写出酸晶体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设计该装置欲验证的分解产物是

(3)酸晶体的某些物理性质如下表:

分子式

颜色、状态

水溶性

熔点/℃

密度/g·cm—3

酸晶体

H2C2O4·2H­2O

无色晶体

易溶于水

101.5

1.650

有同学认为,用该装置进行实验,存在着不合理因素,请分析指出(任答两点):

Ⅱ.下图甲是高一课本65页“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的演示实验,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的主要现象是 。有人对该实验提出了如下改进方案:

①按下图乙所示连接好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②取下注射器并集满Cl2;

③点燃酒精灯加热1~2min后,再移开酒精灯。迅速将注射针插入石英玻璃管内,并将Cl2缓缓推入玻璃管中;

④拔出针头,再用同样方法快速向玻璃管中推入空气。请回答:

(1)步骤③中,移开酒精灯、推入Cl2时,观察到铜丝继续保持红热状诚,由此可判定,该反应为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步骤④完成后,发现具支试管中的蒸馏水变为蓝绿色。此时缓缓拉动针栓,使少量NaOH溶液吸入具支试管中,看到试管中有 色的沉淀产生,该反应的离方程式为

(3)改进后的实验与课本实验相比较,其优点为

28.(18分)在有机化合物中,由于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会使有机物分子中相关原子或原

子团的反应活性发生显著的变化。

(1)同样以羟基(—OH)为官能团,乙醇为中性,苯酚却表现出弱酸性。请你另举一例,说明基团之间相互作用对物质化学性质的影响:

(2)实验表明,丙酸分子中“—CH2—”上的碳氢键因与“—COOH”相邻,反应活性明显增强,比如,在红磷存在时,丙酸可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2—溴丙酸(CH3CHBrCOOH),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3)已知含有“—C C C—”结构的有机物不能稳定存在。请结合(1)、(2)有关信息,分析如下转化关系,回答问题:

①A的结构简式为

D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

②C→D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D不可能发生的反应是 (填字母代号)。

a. 水解反应 b. 消去反应 c. 银镜反应 d. 酯化反应

e. 加成反应 f. 还原反应 g. 氧化反应

④F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含有—C≡C—、—COOH两种官能团、且分子结构中含一

个甲基的有机物共有 种,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

29.(10分)标准状况下,5.6L CO、CO2、HCHO组成的混合气体的质量为7.5g。将该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灼热的CuO、浓硫酸和碱石灰,使反应充分。

(1)已知HCHO与灼热CuO反应生成Cu、CO2和H2O,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原混合气体中,CO、CO2、HCHO的体积比可能为 (填字母代号)。

A.1:1:1 B.7:1:8 C.14:2:9 D.7:11:18

(3)欲进一步确定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只需确定下列数据中的一项就能达到目的。这(些)数据是 (填代号)。

①混合气体的密度ρg·cm—3 ②浓硫酸的增重m1 g

③碱石灰的增重m2 g ④CuO质量的减小m3 g

(4)根据(3)的判定结果,写出一个原混合气体中的HCHO体积分数的计算式:

30.(22分)下面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

(1)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 形式进行的。在该生态系统中,分解者是 (用字母表示)

(2)假如用右图表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

请将碳循环示意图中相应的字母填在右图中

对应的营养级中。

(3)有人认为“第二营养级是次级消费者,它所

同化的总能量是其吃掉的有机物中储存的全

部化学能”。这种观点对吗:

;请说明理由:

(4)假如该生态系统是一片闲散地,生物课外小组同学对此地的部分植物进行了连续五年的种群密度(株/m2)调查(结果如下表),调查的常用方法是

请在坐标图中绘出豚和蒲公英群密度变化曲线。

年份

种名

01

02

03

04

05

0.3

0.6

1.1

1.5

2.3

狗尾

10.0

9.2

8

6.8

5.5

曼陀罗

3.0

2.1

1.1

0.3

0.1

龙葵

3.0

2.0

0.4

0

0

蒲公英

3.2

2.8

1.7

1.3

0.6

(5)课外小组同学还发现生长在向处的蒲公英的叶片较大,叶缘缺刻小,大多数近于全缘(称为阳生叶),而生长在荫蔽处的蒲公英的叶片较小,叶缘缺刻大,大多数呈锯齿状(称为阴生叶)。他们想进一步探究环境和遗传因素对蒲公英叶形的影响。(提示:切取蒲公英的直根,可进行无性繁殖。)

①请你给他们提供一个合理的实验设计思路:

②猜测下列假设的实验结果。

假设一:蒲公英的叶形只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是

假设二:蒲公英的叶形只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是

假设三:蒲公英的叶形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实验结果是

31.(20分)

Ⅰ.(10分)豌豆是遗传学研究的好材料。现有纯种的高茎花腋生、高茎花顶生、矮茎

花腋生、矮茎花顶生的四种类型的豌豆。已知高茎对矮茎为显性,花腋生对花顶生为显性。若要验证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行为是否符合基因的自由组织定律,实验步骤如下:

(1)选择表现型为 的豌豆作亲本杂交,子一代表现型为 .

(2)让子一代和表现型为 的类型杂交。若其后代有 种表现型,且比例为 ,则说明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Ⅱ.(10分)为验证“幼嫩叶片可产生生长素,

生长素可阻叶柄脱落”的结论。某同学设计了

一个实验方案。他的实验步骤为:取两株生长

良好的植物,均去掉顶芽,其中第一株再去掉

幼叶的叶片,另一株不做处理(如右图所示);

培养并观察比较幼叶叶柄的脱落情况。

(1)实验设计中均去掉顶芽的目的是

(2)该同学的实验步骤有不严密之处,还不足以验证该结论,请写出正确的实验步骤:

\s


参考答案

生物部分(72分)

一、1.B 2.C 3.D 4.A 5.C

二、30.(22分)

(1)(4分)CO2 B

(2)(如右图)(2分)

(3)不对(1分)原因:首先,第二营养

是初级消费者;其次,动物摄入的有机

物中的化学能并未全部同化为自身的化

学能,其中一部分能量随粪便排出体外。(2分)

(4)样方法(或取样调查法)(2分)

(见右图)(2分)

(5)①取向阳处的蒲公英的直根随机

平分为A、B两组,分别在向阳处

和荫蔽处种植;另取荫蔽处的蒲公

英的直根随机平分为C、D两组,分

别种植在向阳处和荫蔽处。观察叶形。

(3分)

②假设一结果:A、C两组均为阳生叶,

B、D两组均为阴生叶(2分)

假设二结果:A、B两组均为阳生叶,

C、D两组均为阴生叶(2分)

假设三结果:A组为阳生叶,D组为阴生叶,B、C两组叶形介于阳生叶和阴生叶

之间(2分)

31.(20分)

I.(10分)

(1)纯种高茎花腋生和纯种矮茎花顶生(或纯种高茎花顶生和纯种矮茎花腋生)(2分)

高茎花腋生(2分)

(2)矮茎花顶生(2分) 4种(2分) 1:1:1:1(2分)

II.(10分)

(1)排除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2分)

(2)第一步:取同一品种、生长状况相同的3组植物,均去掉顶芽。(2分)

第二步:第一组去掉幼叶的叶片,并在叶柄横断面上涂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第

二组去掉幼叶,但不涂生长素,第三组不作任何处理。(4分)

第三步: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并观察比较幼叶叶柄的脱落落情况。(2分)

化学部分(108分)

6.B 7.C 8. C 9. B 10.A 11.C 12.D 13.A

26.(16分)

(1) (1分);HNO3(1分)

催化剂


4NH3 5O2 4NO 6H2O(3分)

高温

3Cu 8H 2NO3-=3Cu2 2NO↑ 4H2O(3分)

(2)H2SO4(1分);4FeS2 11O2 2Fe2O3 8SO2(3分)

催化剂、加热(2分);第四面期第Ⅷ族(2分)

175℃

27.(16分)

I.(1)H2C2O4·2H2O 3H2O CO↑ CO2↑(3分)

(2)CO2(1分)

(3)①酸晶体在未达分解温度之前已熔化成液体而流出,使实验难以进行。(2分)

②CO会污染空气,而该装置未考虑尾气处理。(2分)

(其它合理答案也得分)

II.产生棕黄色的烟;(1分)

(1)放热(1分);

(2)蓝(1分);Cu2 2OH-====Cu(OH)2↓(3分)

(3)防止了氯气、氯化铜颗粒逸散到空气中所带来的污染(2分)。

28.(18分)

红磷

(1)烷烃不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而甲苯分子结构中的烷烃基(—CH3)因受苯环的影响而能够被氧化(2分)。(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CH3CH2COOH Br2 CH3CHBrCOOH HBr(2分)

(3)① (2分);羟基、醛基、羟基(3分)

3分

③a (2分)

④3 (2分)

CH3C≡CCH2COOH、CH3CH2C≡CCOOH、CH≡CCH(CH3)COOH(任写一个,2分)

29.(10分)

(1)2CuO HCHO 2Cu CO2 H2O(2分)

(2)B、C(2分)

(3)②或④(答出一个得1分,答全得3分)

(4)

物理部分(120分)

二、选择题(6分×8=48分)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D

C

AD

AB

BCD

C

D

ABD

22.(17分)

(1)1.24(5分)

(2)① 4000Ω(4分) ②如图所示(共8分,每图4分,图中有一处错误得0分)

以下各题仅提供一种解法,其它解法正确可参照给分

23.(16分)

解:(1)当CD运动到最大速度后,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CD上感应电动势

……………………………………………………………………(2分)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通过CD的感应电流 …………………(2分)

此 时CD在水平方向受力平衡 ……………………(2分)

联立解得 ……………………………………(2分)

(2)电阻R上消耗的电功率

…………………………………………………(2分)

(3)当CD运动到最大速度的 时,感应电动势为 ,…………(2分)

通过CD的感应电流 ,…………………………………………(2分)

CD的加速度 ………………………(2分)

24.(19分)

解:(1)对于B,在未离开A时,其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3分)

B从A上掉下后,B在桌面的摩擦力作用下做减速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

……………………………………………(2分)

设B从A上掉下时,其速度为v,则由题给条件应有:

………………………………………………………………(2分)

代入s及a1、a2的值解得:v=2m/s…………………………………………(2分)

则自A开始运动至B从A上掉下的这一过程中,经历的时间t1、B减速运动

到桌边经历时间为t2,则 ………………(2分)

故B运动的时间是:t=t1 t2=3s…………………………………………(2分)

(2)设自A开始运动至B从A上掉下的这一过程中,B的位移为s1B、A的位移为s1A,则: =2m

s1A=(l-s) s1B=2m 2m=4m

以aA表示这段时间内A的加速度,则有 ………………(2分)

对A由牛顿第二定律应有F-μ1mg-μ2(M m)g=MaA………………(2分)

代入数据解得F=26N……………………………………………………(2分)

25.(20分)

解:(1)质子运动的轨迹半径 ,洛沦兹力提供质子做圆周运动的几心力

,联立解得 …………………………(6分)

(2)质子的磁场中运动的周期 ,…………(2分)

质子每次经过原点的时间分别为:

……(2分)

α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 ,由于它与质子在

坐标原点相遇,所以每次α粒子经过原点的时间分别为:

……,………………(2分)

其运动轨迹相对应的圆心角分别为:

……,………………(2分)

α粒子在t1、t3……时间经过坐标原点的入射方向与y轴正向偏右成45°角,而在t2、t4……时间经过坐标原点的入射方向与y轴正向成135°角,轨迹半径为 ………………………………………………(2分)

洛仑兹力提供α粒子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则 …………(2分)

联立解得: ………………………………………………(2分)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高考理科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组图]高三理科综合12月月考考试能力测试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高三理科综合素质测试题
    高三理科综合模拟考试试题
    高三理综上学期十二月考补习班试题
    高三理综2月份第一次联考试题
    高三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五
    高三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三)
    高三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高三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广东高考理科数学试卷第21题的评析
    高三理综下册第二次周考试卷
    高三理科综合复习能力测试(一)
    高三理科综合生物实验部试题
    高三理科综合第十套模拟试题卷
    高三理科综合第五次月考能力测试
    高三理科综合第二次模拟考试
    高三理科综合第五次同步考试试题
    高三理科综合第三次模拟考试能力测试
    高三理科综合第四次阶段考试试
    高三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一
    高三理综12月联考试题
    高三综合科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
    高三级理科综合2月自摸试题(2月8日)
    高三第六次月考理科基础试题
    高三级理科基础下学期四校联考
    高考理科综合适应性练习八校联考试题
    高中毕业班理综第二次模拟考试题
    高三级理科综合第一学期第一次检测试…
    高三 理科综合练习试卷
    高三理科综合第四次同步考试试卷
    高三第一次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理科综合高考生物部分模拟题
    高三理科综合能力试题
    高三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示范卷(四)
    高三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示范卷(二)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示范卷(一)
    高三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
    高三 理综模拟试题
    高三第二学期理科基础周练
    四川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卷分析(下)
    理科综合高考生物部分模拟题1
    高三理科综合第二学期一调考试
    高三理科综合第一次调研考试
    高三理科综合第一次联考能力测试
    高三理科综合第一次调查研究考试
    高三理科综合第一次模拟考试能力测试
    高三理科综合第一学期第三阶段考试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
    三台县高三二诊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高三理科综合下期第3周试题
    高三理科综合测试题
    物理试题稳定 以能力测试为主 重视考…
    2010年高考全国理综卷Ⅰ物理试题评析
    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试卷评析
    一次别开生面的心理活动培训
    初中化学新课改应引入绿色化学教育理…
    在化学实验探究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
    高三理科综合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五月理综试题
    高三理综第五次月考试题
    高三理科综合第四次月考
    MAM高考理科综合仿真试题(五)
    全国统一标准测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A…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物…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
    四川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卷分析(上)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
    高三理科综合练习试卷
    高三理综模拟试题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
    高三理科综合能力演练四测试
    理科综合能力 测试
    高三理科综合上册第一次月考
    高三理科综合12月月考试题
    高三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高三理科综合能力测试1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
    理科综合第五次月考能力测试
    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考试大纲
    高三理科综合四校联考试题
    高三理科综合十二月月考试卷
    高三理科综合下册第一次联考试题
    高三理科综合上期统测试题
    高考理科综合试卷分析
    河南省普通高考理科综合试卷评析
    丽水地区高三理科综合总复习综合练习…
    高三理科综合调研考试试卷
    高三理科基础模拟考试
    高三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广东高考理科基础模拟试卷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理科基…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
    高三第四次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高三理科综合下期第1周试题
    高三 理综12月联考试题
    高中物理复习八点建议
    高三年级理科基础调研测试
    高三理科综合能力练习卷 (一)
    高三年级理科综合试卷
    高中毕业生理综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
    高三理综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
    高三理科下学期综合周练试题( 15 )
    高三理科综合真题模拟试题
    高三理科基础毕业班2月月考试题
    上海高考数学理科试卷点评
    高三理科综合复习能力测试
    高三理科综合下学期第一次联考
    高三理科综合下期第2周试题
    高三理综第一学期10月月考试题
    高三理综测试卷
    高三理综物理第二次联考试题
    高三理综复习测试卷三
    高三理综下册第3次周考试卷
    高三第一次月考理综试题
    高三第一次月考理科基础试题
    高三理科综合第七次月考试题
    理科综合高考生物部分模拟题4
    高三理综第二次月考试题
    高三理综下册第1次周考试卷
    高三理科综合测试五
    高三理科综合月考四试题(卷)
    高三理科综合测试
    理科综合高考生物部分模拟题6
    理科综合高考生物部分模拟题
    理科综合高考生物部分模拟题2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二十)
    高三理科综合下学期第一次联考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三)
    理科综合高考生物部分模拟题3
    理科综合高考生物部分模拟题8
    理科综合高考生物部分模拟题9
    高三理科综合复习能力测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六)
    高三理科综合复习能力测试
    高三理综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高三理科综合12月月考考试试题
    高三理科综合基础试题(17周)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九)
    高三理科综合复习能力测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七)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十九)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二)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十八)
    高三理科综合复习能力测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十四)
    高三理综第二次模拟测试卷
    理科综合高考生物部分模拟题5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十六)
    山东高考数学卷点评
    广东高考数学卷点评
    宁夏高考数学卷点评
    如何提高高中女生的数学能力
    高考数学复习的六大注意事项
    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中的几个问题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十五)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