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繁體中文转换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教育教学 >> 高考 >> 综合 >> 高考理科综合 >> 正文

 

[组图]高三级理科综合2月自摸试题(2月8日)

查询高考理科的详细结果
高三级理科综合2月自摸试题(2月8日)

理科基础

注重:选择题的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要求的答案,请按高考的要求用2B铅笔把它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1.电场中两点间电势差 那么这“公式”的意义是:

A.电势差是由两点的位置决定的,与移送的电荷的种类和数量无关

B.电势差与电场力做功成正比,与被移送的电量成反比

C.电势差的大小等于移动单位电荷时电场力所做的功

D.电场中两点间没有电荷移动,则电势差为零

2、A、B、C三个塑料小球,A和B、B和C、C和A之间都是互相吸引的,假如A带正电,则 

A.B、C球都带负电.

B.B球带负电,C球带正电.

C.B、C球中必有一个带负电,另一个不带电.

D.B、C球都不带电.

3、在图中实线是匀强电场的电场线,虚线是某一带电粒子通过该电场区域时的运动轨迹,a、b是轨迹上两点,若带电粒子的运动中只受电场力作用,则由此图作出的判定中正确的是

A.带电粒子运动轨迹一定是由a到b

B.带电粒子带正电荷

C.带电粒子所受电场力方向水平向右

D.带电粒子作匀变速运动

4.一个点电荷,从静电场中的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功为零,则:

A.a、b两点的电场强度一定相等

B.作用于该点电荷的电场力与其移动方向总是垂直的

C.a、b两点的电势差为零

M

N

Q

D.点电荷一定沿直线从a点移到b点

5.在正点电荷Q形成的电场中,有M、N两点,如图所示.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M点的场强大于N点的场强

B.M点的电势大于N点的电势

C.将一正点电荷分别放在M点和N点,则该电荷在M点电势能大

D.将一负点电荷分别放在M点和N点,则该电荷在M点电势能大

6.一个平行板电容器,若增大加在它两极板间的电压,则电容器的:

A.电量增加,电量与所加电压的比值增大

B.电量不变,电量与所加电压的比值变小

C.电量增加,电量与所加电压的比值不变

D.电量不变,电量与所加电压的比值不变

7.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根据 ,可知电流强度与电量成正比

B.根据 可知导体的电阻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C.1伏/安=1欧姆

D.在I -U图线上,图线斜率等于导体的电阻

8.欧姆定律适用于①.金属导电 ②.气体导电 ③电解液导电 ④..所有的电器元件

A.只有① B.①和② C.①和③ D. ④

图8

9.两电阻 的电流I和电压U的关系如图8所示,可知两电阻大小的比值 为:

A.1∶ B. ∶1

C.1∶3 D.3∶1

10.如图12所示的四种导电器件的伏安特性曲线,满足欧姆定律的是:

图12

11.下列关于电阻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A.当温度极低时,超导材料的电阻率会忽然减小到零

B.常用的导线是用电阻率较小的铝、铜材料做成的

C.材料的电阻率取决于导体的电阻、横截面积和长度

D.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12.一根阻值为R的均匀电阻丝,长为L,横截面积为S,设温度不变,在下列哪些情况下其电阻值仍为R?

A.当L不变,S增大一倍时 B.当S不变,L增大一倍时

C.当L和S都缩为原来的一半时 D.当L和横截面的半径都增大一倍时。

1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电阻A与阻值无穷大的电阻B并联,电阻不变

B.电阻A与导线B(不计电阻)并联,总电阻为零

C.并联电路中任一支路的电阻都大于总电阻

D.并联电路某一支路开路,总电阻为无穷大

图14

14.如图14所示滑动变阻器,将其接入电路,使滑片P向B端滑动时,使其

连入的电阻变大,应选择的接线柱是

A.C和A B.C和B C.D和B D.A和B

15.R1和R2是阻值大小不同的两个电阻,且R1<R2, 按图中四种方法连接,

分别先后接在同一电源两极, 则电路中总电流最大的是

A

B

C

D

A B C D

16.如图18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灯发光,电路正常,若将电压表与电流表交换位置后,电路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 电流表、电压表被烧毁

B. 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

图18

C.灯不发光

图18

D.电流表示数接近零

17.在如图18所示的电路中,当电键S断开后,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

中有一个带电液滴正好处于静止状态。现将电键S闭合,则

A、液滴仍保持静止状态

B.液滴做自由落体运动

C. 电容器上的带电量减小

D.电容器上的带电量增大

18.某同学用伏安法测电阻,分别采用电流表内接法和外接法,测量某Rx的阻值分别为R1和R2,则测量值R1,R2和真实值Rx之间的关系是

A.R1>Rx>R2 B.R1<Rx<R2 C.R1>R2>Rx D.R1<R2 <Rx

1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加碘食盐中主要添加的是KIO3

B.日常生活中无水乙醇常用于杀菌消毒

C.绿色食品是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

D.在空气质量日报中CO2含量属于空气污染指数

20.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84gNaHCO3晶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总数为3NA

B.0.012kg12C所含的原子数为NA

C.标准状况下,2.24L四氯化碳含碳原子数为0.1NA

D.1.6g O2含有的分子是NA

21.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醇和乙酸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乙醛可还原为乙酸

C.甲烷和乙烯都可以与氯气反应

D.乙烯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苯不能与氢气加成

22.某无色碱性溶液,该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A.Na 、NO3—、HS-、Cl- B.Na 、Al3 、K 、AlO2-

C.Ca2 、K 、SO32-、Na D.K 、Na 、SO42-、NO3-

23.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A.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2的量

B.臭氧的体积分数超过10-4%的空气有利于人体健康

C.pH小于5.6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

D.含磷合成洗涤剂易于被细菌分解,故不会导致水体污染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HCO3溶液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说明NaHCO3溶液呈酸性

B.1mol/L的KIO3溶液中,碘离子的浓度为1mol/L

C.所有中和反应都可以用H OH¯ = H2O来表示

D.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

24.近代化学常用CaH2做生氢剂,其方程式为:CaH2 2H2O = Ca(OH)2 2H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aH2中H的化合价为 1价 B.CaH2的水溶液呈碱性

C.H2O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在反应中H2O作溶剂

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常温下可用铝制或铁制容器盛装浓硫酸,说明铝或铁不能与浓硫酸反应

B.铝单质在常温下在空气中可稳定存在,说明铝是一种不活泼的金属

C.铝既可与酸反应又可与碱反应,说明铝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铝热反应中,铝是做还原剂

26.实验室保存下列试剂时,所采用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硫酸亚铁溶液中放一枚铁钉 B.四氯化碳用水液封保存

C.氢氟酸保存在玻璃容器中 D.溴水保存在棕色瓶中

27.把少量SO2分别通入到浓度相同的①Ba(NO3)2溶液;②CaCl2溶液;③溶有氨的BaCl2溶液中。预计能观察到白色沉淀的溶液是:

A. ①和③ B. ①②③ C. ②和③ D.只有③

28.油脂水解后一种共同产物是:

A.硬脂酸 B.甘油 C.高级脂肪酸 D.高级脂肪酸钠

2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碳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HCO3— OH― == CO32- H2O

B.NaHS溶液与盐酸反应: S2— 2H == H2S ↑

C.稀硫酸洗铁锈:Fe2O3 3SO42— 6H == Fe2(SO4)3 3H2O

D.少量的金属锌加入到FeCl3 溶液中:2Fe3+ 3Zn == 2Fe 3Zn2

30.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3

B.Ⅶ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C.第二周期ⅣA族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和中子数一定为6

D.原子序数为13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ⅡA族

31.下列物质中热稳定性最强的是:

A.氢氧化铝 B.小苏打 C.纯碱 D.氢氧化铁

32.下列化合物中,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的是

A.Na2O2 B.NH4Cl C.CH4 D.H2O2

33.相同质量的CO2和N2O相比较,不一定相同的是:

A.分子数   B.原子数    C.体积    D.电子数

34.C60与现代足球有很相似的结构,它与石墨互为:

A.同位素 B.同素异形体 C.同分异构体 D.同系物

35.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混有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正确的是:

A.C2H6(C2H4)用酸性高锰酸钾 B.乙酸乙酯(乙酸)用NaOH溶液

C.Fe2O3(Al2O3)用NaOH溶液 D.SO2(CO2)用澄清石灰水溶液

36.如图装置有储气、洗气等用途。若用来进行下列实验,其中以B为进口的是:

① (瓶内不盛水)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② (瓶内不盛水)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③ (瓶内盛满水)用来测定难溶于水的气体的体积

④瓶内盛一定量的液体试剂,用来除去某气体中的杂质气体

A.①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7.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噬菌体在细菌体内合成蛋白质正确的叙述是:

A.原料、模板和酶来自细菌

B.模板和酶来自噬菌体,核糖体和氨基酸原料来自细菌

C.指导蛋白质合成的DNA来自细菌,氨基酸原料来自噬菌体

D.指导蛋白质合成的DNA来自噬菌体,核糖体、氨基酸原料和酶由细菌提供

38.水稻的每一个染色体组有12条染色体,现有三张没有注明的单倍体水稻,二倍体水稻和四倍体水稻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固定装片,使用分辨率较高的显微镜就能将这三张装片区分开来,贴上标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装片须在低倍镜下找到分生区,再在高倍镜下观察

B.应分别观察中期细胞,作为比较和区别的依据

C.观察到一个细胞含24条染色体,它也可能是单倍体或四倍体装片

D.若观察到细胞都为长方形,很可能没有找准分生区细胞

39、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进行能量转换的细胞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两者都能产生ATP,但最初的能量来源不同

B、需氧型生物的细胞均有线粒体,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

C、两者都含有磷脂、DNA和多种酶,叶绿体中还含有色素

D、两者都有内膜和外膜,叶绿体中还含有基质和基粒.

40.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成熟细胞比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

B.顶端优势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C、适宜茎生长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往往抑制根的生长

D.可利用生长素类似物防止落花落果

41.下列为某一遗传病的家系图,已知I一1为携带者。可以准确判定的是

A.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II-4是携带者

C.II一6是携带者的概率为1/2 D.Ⅲ一8是正常纯合子的概率为1/2

42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肥胖会增加糖尿病、心脏病、脑溢血等病的发病率。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A、脂肪肝是肝脏中脂蛋白合成受阻造成,在脂蛋白合成过程中,至少需要61种转运RNA。

B 某人摄入蛋白质过多,尿液中尿素含量就增多,这是体内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多尿量减少而造成的。

C 糖尿病人要少吃或不吃含糖量高的食物,但要摄取一定量的动物蛋白以补充必需氨基酸

D 控制脂蛋白的基因只存在肝脏细胞中,所以在基因工程中要提取脂蛋白的目的基因只能在人的肝脏细胞中提取

43.反射弧离不开神经元,病毒在活细胞中才能生活繁殖,上述事例说明

 A细胞是生命的结构单位 B生命系统结构的复杂性

 C器官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D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44.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由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B、若某种群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8%,aa个体占6%,则A基因的频率为56%

C、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种群增长曲线呈现“J”型

D、猜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趋势可根据其年龄组成

45在一个玻璃容器内,装入一定量的符合小球藻生活的培

养液,接种少量的小球藻,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小球藻的个

体数量,绘制成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

小球藻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46.血友病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假如科学家通过转基因技术,成功改造了某女性血友病的造血干细胞,使其凝血功能恢复正常。那么她与正常男性结婚,所生子女的表现为

A 儿子,女儿全部正常 B 儿子,女儿中各一半正常

C 儿子全部有病,女儿全部正常 D 儿子全部正常,女儿全部有病

47.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物随环境改变而产生适应性的突变

B.自然状态下的突变是不定向的,而人工诱变的突变多是定向的

C.突变基因一定由理、化或生物因素诱发

D.突变基因一定有基因结构上的改变

48: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

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 ④激素、突触小泡和氨基酸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49: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进入细胞中的氧将

① 与氢结合生成水 ② 与碳结合生成二氧化碳

③ 在线粒体中被消耗 ④ 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中被消耗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50.与无性生殖相比,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后代继续了双亲的遗传物质

B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复制更轻易发生差错

C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基因重组产生了不同类型的配子

D更轻易产生新的基因型

51.选择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进行质壁分离及其复原的实验,是因为
A、只有外表皮细胞可以渗透吸水或失水  

B、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紫色素,便于观察
C、外表皮细胞的细胞质中有紫色素,便于观察  

D、外表皮比内表皮轻易撕取
52.下列关于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将在蔗糖溶液中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洋葱表皮细胞转到更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则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

B.将斐林试剂加入到蔗糖溶液中,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

C.将肝脏研磨液煮沸冷却后,加入到过氧化氢溶液中立即出现大量气泡。

D.将双缩脲试剂加入到蛋清稀释液中,溶液变成紫色

53. 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错误叙述是

A.在刺激丰富的环境中生长的正常孩子神经突起及突触数量将会增多

B.当神经纤维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膜内为正电位,膜外为负电位,电流在膜内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在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

C.在传入神经纤维中兴奋只能由轴突→突触→树突方向传导

D.传出神经元的轴突上某一点受到刺激,兴奋会向轴突两端进行传导

54. 有关下列微生物的正确叙述是

①酵母菌 ②乳酸菌 ③硝化细菌 ④蓝藻 ⑤烟花叶病毒

A. 从结构和成分看,①具有成形的细胞核,⑤的遗传物质中不含胸腺嘧啶

B. 从同化作用类型看,②是厌氧型,③④是需氧型

C. 从生殖方式看,①能出芽生殖,⑤能有性生殖

D. 从生态系统中的成分看,①②③是分解者,④是生产者

55、有人学习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后,认为愚公真“愚”,为什么移山不用炸药炸,用挖土机挖,用汽车运呢?这种观点主要错在否认了:

A.实践的客观性 B.实践的能动性 C.实践的历史性 D.实践的主观性

56.中共中心十六届六中全会对中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五方面的具体部署,提出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九大目标和任务。这表明实践活动具有:

A.客观物质性 B.社会历史性 C.具体直接性 D.主观能动性

57、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这段话说明了:

A. 实践在熟悉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B. 人的意识具有创造性
C. 熟悉有时是独立于实践之外的 D. 人的一切知识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58、“入山见木,长短无所不知;入野见草,大小无所不识。然而不能伐林以作屋,采草以和药,此知木所不能用也”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不懂得实践是熟悉的来源 B、不懂得实践是熟悉的目的

C、不懂得实践是熟悉发展的动力 D、不懂得实践是检验熟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59.为了进一步探测太空奥秘,2008年9月25日21时,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这是在“神舟六号”取得的一批有重要价值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又一次问天。这表明:

A.人类的熟悉能力是无限与有限的统一 B.实践是熟悉发展的动力

C.科学理论是实践成功的根本原因 D.科学实验对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起决定作用

60.2008年奥运会标志性的建筑场馆——鸟巢,在兴建之前是一份设计图纸,经过工人们的辛勤劳动 ,才变为实在的建筑。可见:

A. 实践是一种间接现实性活动 B. 实践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存在变为现实存在

C. 设计图纸决定了建筑的存在 D.主观与客观的交汇点是图纸设计

61.人们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但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却可以轻易实现“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对这一现象熟悉正确的是:
A.网上得来的知识不是实践的产物
B.亲身参与实践和上网学习都是熟悉的来源

C.既要重视上网学习,又要重视亲身参与实践
D.上网学习比亲身实践获得的真理更快

62.“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恩格斯的这句话适合于对下列哪项的评价

A.俄国二月革命 B.空想社会主义

C.英国的宪章运动 D.巴黎公社

63.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规定:“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第一次实践这一观点的是:

A.巴黎公社 B.俄国二月革命 C.俄国十月革命 D.新中国的成立

64.某班同学在讨论巴黎公社时,对巴黎公社产生了以下四种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A.巴黎公社反映出资本主义的发展已呈下降趋势

B.巴黎公社是当时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C.巴黎公社如建立工农联盟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D.巴黎公社是各种偶然因素促成的一个非凡事件

65.列宁说“假如没有发生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B.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各种矛盾,推进了革命的发生

C.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俄国十月革命

D.俄国十月革命必须具备有“战争”的条件

66.列宁在《四月提纲》中为当时俄国革命指明的新的方向是:

A.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发动武装起义 D.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67.俄国十月革命与以往的革命相比,其最主要的不同在于:

A.新的历史时期的开端

B.建立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

C.人民群众广泛参加的社会革命

D.推翻了旧的统治阶级的社会革命

68.下列理论或主张产生的先后顺序是:①马克思主义 ②列宁主义 ③空想社会主义 ④毛泽东思想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①③②④ D.①③④②

69.下图为“甲、乙两个地区的人口年龄组成示意图”。若甲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a,乙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b,那么a与b的数量关系是( )`

A.a>b B.a<b C.a=b D.a≈b

(1)

(2)

(3)

(4)

0

2

4

3

时间

死亡率与出生率%

出生率

死亡率

文本框: 死亡率与出生率(%)读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示意图,分析回答70—71题

70.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

A.自然环境状况改善的结果

B.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C.出生率明显降低造成的

D.两次社会大分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71.第(4)种人口再生产类型,其死亡率又略有上升的原因是:

A.频繁的战争,医疗卫生条件差 B.人口的老龄化

C.出生率的下降 D.生活质量的下降

读“甲、乙两国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变化曲线图”,完成72—73

72.下列关于两国人口发展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20世纪中期以来,甲国人口增长快于乙国

B.近些年来,乙国老龄人口比例大于于甲国

C.20世纪末,甲国人口增长模式已进入“现代型”

D.乙国代表了大多数发达国家人口的增长情况

73.甲、乙两国人口的变化可能产生的主要问题有:

A.乙国的社会负担加重

B.乙国城市化进展减慢

C.甲国劳动力严重短缺 D.乙国的环境污染加剧

人口的性别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两性人口数量的比例关系,它通常由“性别比”这个指标加以度量。“性别比”为平均每100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口的数量。下图为四条人口性别比例曲线。

SHAPE \* MERGEFORMAT

74.曲线②代表的性别比例出现的地区是:

A.辽中南工业基地

B.京津唐工业基地

C.长江三角洲工业区

D.珠江三角洲工业区

75.近年来我国东部大城市出现的“民工潮”现象表明:

A.大城市人口老化问题严重 B.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不足

C.乡村城镇化速度加快 D.影响我国近年来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政策的指引

物理1—5 CCDCD 6—10 CCCCA 11—15 CCDAD 16—18 ACA

化学19-20 AB 21-25 CDCDB 26-30 CABAB 31-35 CDCBC 36 B

生物37-40:DCBA 41-45:BCDCD 46-50:CDAAB 51-54:BDCA

政治55、C 56-60:DABBB 61、C

历史62—65:BADB 66—68:ABB

地理69-75 BBBCCDB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高考理科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组图]高三级理科综合2月自摸试题(2月8日)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高三理科综合素质测试题
    高三理科综合模拟考试试题
    高三理综上学期十二月考补习班试题
    高三理综2月份第一次联考试题
    高三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五
    高三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三)
    高三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高三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四川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卷分析(下)
    高三理综下册第二次周考试卷
    高三理科综合复习能力测试(一)
    高三理科综合生物实验部试题
    高三理科综合第十套模拟试题卷
    高三理科综合第五次月考能力测试
    高三理科综合第二次模拟考试
    高三理科综合第五次同步考试试题
    高三理科综合第三次模拟考试能力测试
    高三理科综合第四次阶段考试试
    高三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一
    高三 理综12月联考试题
    高三综合科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
    高三第六次月考理科基础试题
    高三级理科基础下学期四校联考
    高考理科综合适应性练习八校联考试题
    高中毕业班理综第二次模拟考试题
    高三级理科综合第一学期第一次检测试…
    高三第二学期理科基础周练
    高三 理科综合练习试卷
    理科综合高考生物部分模拟题1
    高三理综12月联考试题
    理科综合高考生物部分模拟题
    高三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示范卷(四)
    高三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示范卷(二)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示范卷(一)
    高三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
    高三理科综合第四次月考
    高三理科综合能力演练四测试
    高三第一次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四川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卷分析(上)
    高三理科综合第二学期一调考试
    高三理科综合第一次调研考试
    高三理科综合第一次联考能力测试
    高三理科综合第一次调查研究考试
    高三理科综合第一次模拟考试能力测试
    高三理科综合第一学期第三阶段考试
    高三理科综合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理综模拟试题
    MAM高考理科综合仿真试题(五)
    高三理科综合下期第3周试题
    高三理科综合测试题
    2010年高考全国理综卷Ⅰ物理试题评析
    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试卷评析
    一次别开生面的心理活动培训
    初中化学新课改应引入绿色化学教育理…
    在化学实验探究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
    广东高考理科数学试卷第21题的评析
    三台县高三二诊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高三理综第五次月考试题
    高三理科综合第四次同步考试试卷
    全国统一标准测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A…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物…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
    物理试题稳定 以能力测试为主 重视考…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
    高三理科综合练习试卷
    高三 理综模拟试题
    五月理综试题
    理科综合能力 测试
    高三理科综合上册第一次月考
    高三理科综合12月月考考试能力测试
    高三理科综合12月月考试题
    高三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高三理科综合能力测试1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
    理科综合第五次月考能力测试
    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考试大纲
    高三理科综合四校联考试题
    高三理科综合十二月月考试卷
    高三理科综合下册第一次联考试题
    高三理科综合上期统测试题
    高考理科综合试卷分析
    河南省普通高考理科综合试卷评析
    丽水地区高三理科综合总复习综合练习…
    高三理科综合调研考试试卷
    高三理科基础模拟考试
    高三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广东高考理科基础模拟试卷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理科基…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
    高三第四次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高三理科综合下期第1周试题
    高三理科综合能力试题
    高中物理复习八点建议
    高三年级理科基础调研测试
    高三理科综合能力练习卷 (一)
    高三年级理科综合试卷
    高中毕业生理综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
    高三理综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
    高三理科下学期综合周练试题( 15 )
    高三理科综合真题模拟试题
    高三理科基础毕业班2月月考试题
    上海高考数学理科试卷点评
    高三理科综合复习能力测试
    高三理科综合下学期第一次联考
    高三理科综合下期第2周试题
    高三理综第一学期10月月考试题
    高三理综测试卷
    高三理综物理第二次联考试题
    高三理综复习测试卷三
    高三理综下册第3次周考试卷
    高三第一次月考理综试题
    高三第一次月考理科基础试题
    高三理科综合第七次月考试题
    理科综合高考生物部分模拟题4
    高三理综第二次月考试题
    高三理综下册第1次周考试卷
    高三理科综合测试五
    高三理科综合月考四试题(卷)
    高三理科综合测试
    理科综合高考生物部分模拟题6
    理科综合高考生物部分模拟题
    理科综合高考生物部分模拟题2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二十)
    高三理科综合下学期第一次联考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三)
    理科综合高考生物部分模拟题3
    理科综合高考生物部分模拟题8
    理科综合高考生物部分模拟题9
    高三理科综合复习能力测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六)
    高三理科综合复习能力测试
    高三理综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高三理科综合12月月考考试试题
    高三理科综合基础试题(17周)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九)
    高三理科综合复习能力测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七)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十九)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二)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十八)
    高三理科综合复习能力测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十四)
    高三理综第二次模拟测试卷
    理科综合高考生物部分模拟题5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十六)
    山东高考数学卷点评
    广东高考数学卷点评
    宁夏高考数学卷点评
    如何提高高中女生的数学能力
    高考数学复习的六大注意事项
    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中的几个问题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十五)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