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
|
|
|
|
|
(2)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
| 肯定存在的物质
| 肯定不存在的物质
| 理由
|
|
| |
(3)取白色沉淀加入稀盐酸,沉淀完全溶解并放出气体。
肯定存在的物质
肯定不存在的物质
理由
(4)通过上述实验仍无法确定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
27.(15分)
D、E、X、Y、Z是周期表中的前20号元素,且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它们的最简氢化物分子的空间构型依次是正四面体、三角锥形、正四面体、角形(V形)、直线形。回答下列问题:
(1)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上述5种元素中,能形成酸性最强的含氧酸的元素是___________,写出该元素的任意3种含氧酸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和Y形成的化合物,其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
(4)D 和X形成的化合物,其化学键类型属___________,其晶体类型属__________;
(5)金属镁和E的单质在高温下反应得到的产物是___________,此产物与水反应生成两种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试比较D和X的最高价氧化物熔点的高低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8.(15分)
某课外小组利用H2还原黄色的WO3粉末测定W的相对原子质量,下图是测定装置的示意图,A中的试剂是盐酸。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中装入的试剂:B_________ 、C________、D___________;
(2)连接好装置后应首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3)“加热反应管E”和“从A瓶逐滴滴加液体”这两步操作应该先进行的是 _______________。在这两步之间还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过程中G管逸出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其处理方法是_____
(5)从实验中测得了下列数据
①空E管的质量a ; ②E管和WO3的总质量b ;③反应后E管和W粉的总质量c(冷却到室温称量);④反应前F管及内盛物的总质量d ;⑤反应后F管及内盛物的总质量e
由以上数据可以列出计算W的相对原子质量的两个不同计算式(除W外,其他涉及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均为已知):
计算式1:Ar(W)=____________;计算式2:Ar(W)=____________。
29.(16分)
下图中A、B、C、D、E、F、G、H均为有机化合物。
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化合物 A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60,A能发生银镜反应,1molA在催化剂作用下能与3 mol H2反应生成B,则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由A生成B的反应类型是 ;
(2)B在浓硫酸中加热可生成C,C在催化剂作用下可聚合生成高分子化合物D,由C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芳香化合物E的分于式是C8H8Cl2。E的苯环上的一溴取代物只有一种,则E的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E在NaOH溶液中可转变为F,F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生成G(C8H6O4)。1 mol G与足量的 NaHCO3溶液反应可放出 44.8 L CO2(标准状况),由此确定E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
(4)G和足量的B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反应可生成H,则由G和B生成H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Ⅰ.(12分)右图为吞噬细胞杀灭细菌的示意图,图
中的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据图回答:
(1)图中①过程进行的是溶酶体释放水解酶,将
细菌分解,该过程属于 免疫。
(2)有些毒性很强的细菌经过上述过程虽然还不
能被清除,但其内部隐藏的 可以被暴露出
来,呈递给相应的免疫细胞,使之迅速增殖分化
成 。当该细菌在体液中活动时,会被相应的抗体消灭,这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 。
(3)图中②为线粒体,请简单写出线粒体内发生的与细胞呼吸有关的主要化学变化过程(用图解表示):
; 。
![]() |
(1)在玉米的叶肉细胞中,能够进行该过程的细胞结构主要是________。
(2)转录过程中,DNA首先在[ ]___________的催化作用下,将DNA分子中碱基对内的___________断开,该过程称为___________。
(3)然后在[4] RNA聚合酶的催化作用下,以其中的甲链为模板,以[ ] __________为原料,由_________提供能量,按照_________________原则,合成出[ ] __________。
(4)在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转录的产物通过________进入到细胞质中,与__________结合在一起指导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31、(20分)李振声院士获得了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其主要成就是实现了小麦同偃麦草的远缘杂交,培育成了多个小偃麦品种,请回答下列有关小麦遗传育种的问题:
1假如小偃麦早熟(A)对晚熟(a)是显性,抗干热(B)对不抗干热(b)是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在研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以某亲本与双隐型纯合子杂交,F1代性状分离比为1:1,请写出此亲本可能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决定小偃麦抗寒与不抗寒的一对基因在叶绿体DNA上,若以抗寒晚熟与不抗寒早熟的纯合亲本杂交,要得到抗寒早熟个体,需用表现型为____________的个体作母本,该纯合的抗寒早熟个体最早出现在________代。
3、小偃麦有蓝粒品种,假如有一蓝粒小偃麦变异株,籽粒变为白粒,经检查,体细胞缺少一对染色体,这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__________变异,假如将这一变异小偃麦同正常小偃麦杂交,得到的F1代自交,请分别分析F2代中出现染色体数目正常与不正常个体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小偃麦外,我国也实现了普通小麦与黑麦的远缘杂交。
①普通小麦(六倍体)配子中的染色体数为21,配子形成时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__________;
②黑麦配子中的染色体数和染色体组数分别为7和1,则黑麦属于________倍体植物;
③普通小麦与黑麦杂交,F1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为_______, F1代可进一步育成小黑麦,该育种方法是 ,育种原理是 。
甘谷一中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级第一次
理科综合物理检测试卷
物理第Ⅱ卷(72分) 座位号:
题 号 |
22 |
23 |
24 |
25 |
第Ⅱ卷总分 |
得 分 |
|
|
|
|
|
22、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7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 cm (3分) mm(4分)
(2)①________和_________(4分)
②遗漏的内容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
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总分55分,解题须包括必要的公式、步骤以及文字说明,只写结果不能得分)
23. (16分)(1)水平牵引力的大小;(6分) (2)滑板的速率;(6分)
(3)水平牵引力的功率. (4分)
24.(19分)(1)求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小; (6分)
(2)求cd两点间的电势差大小; (6)
(3)若此时线框加速度恰好为零,求线框下落的高度h所应满足的条件。(7分)
P |
E |
B |
X |
Y |
. |
V0 |
O |
d |
25.(20分) (1)带电粒子运动到Y轴上时的速度的大小及方向(10分)
(2)要使带电粒子能穿越磁场区域而不再返回到电场中,
磁场的宽度最大为多少(不计带电粒子的重力)(10分)
甘谷一中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级第一次
理科综合化学检测试卷
化学第Ⅱ卷(60分) 座位号:
题 号 |
26 |
27 |
28 |
29 |
第Ⅱ卷总分 |
得 分 |
|
|
|
|
|
26.(14分)
(1)将少许混合物放入水中得到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
肯定存在的物质
肯定不存在的物质
理由
(2)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
肯定存在的物质
肯定不存在的物质
理由
(3)取白色沉淀加入稀盐酸,沉淀完全溶解并放出气体。
肯定存在的物质
肯定不存在的物质
理由
(4)通过上述实验仍无法确定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
27.(15分)
(1)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
(2)上述5种元素中,能形成酸性最强的含氧酸的元素是___________,写出该元素的任意3种含
氧酸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和Y形成的化合物,其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
(4)D 和X形成的化合物,其化学键类型属___________,其晶体类型属__________;
(5)金属镁和E的单质在高温下反应得到的产物是___________,此产物与水反应生成两种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6)试比较D和X的最高价氧化物熔点的高低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8.(15分)
(1)仪器中装入的试剂:B_______ __ 、C____ ____、D________ ___;
(2)连接好装置后应首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3)“加热反应管E”和“从A瓶逐滴滴加液体”这两步操作应该先进行的是
_________ ______。在这两步之间还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过程中G管逸出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
其处理方法是____ _
(5)计算式1:Ar(W)=____________;计算式2:Ar(W)=____________。
29.(16分)
(1)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由A生成B的反应类型是 ;
(2)由C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①E的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
②E在NaOH溶液中可转变为F,F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生成G(C8H6O4)。1 mol G与足量的 NaHCO3溶液反应可放出 44.8 L CO2(标准状况),由此确定E的结构简式是
______________ __
(4)G和足量的B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反应可生成H,则由G和B生成H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科综合生物检测试卷
生物第Ⅱ卷(42分) 座位号:
题 号 |
30 |
31 |
第Ⅱ卷总分 |
得 分 |
|
|
|
30.回答下列问题.
Ⅰ。(12分)右图为吞噬细胞杀灭细菌的示意图,图
中的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据图回答:
(1)图中①过程进行的是溶酶体释放水解酶,将
细菌分解,该过程属于 免疫。
(2)有些毒性很强的细菌经过上述过程虽然还不
能被清除,但其内部隐藏的 可以被暴露出
来,呈递给相应的免疫细胞,使之迅速增殖分化
成 。当该细菌在体液中活动时,会被相应的抗体消灭,这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 。
(3)图中②为线粒体,请简单写出线粒体内发生的与细胞呼吸有关的主要化学变化过程(用图解表示):
; 。
Ⅱ(10分)如图表示以DNA为模板转录RNA的过程图解。图中4、5表示两种功能不同的酶,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玉米的叶肉细胞中,能够进行该过程的细胞结构主要是________。
(2)转录过程中,DNA首先在[ ]___________的催化作用下,将DNA分子中碱基对内的___________断开,该过程称为___________。
(3)然后在[4] RNA聚合酶的催化作用下,以其中的甲链为模板,以[ ] __________为原料,由_________提供能量,按照_________________原则,合成出[ ] __________。
(4)在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转录的产物通过________进入到细胞质中,与__________结合在一起指导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31.(20分)李振声院士获得了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其主要成就是实现了小麦同偃麦草的远缘杂交,培育成了多个小偃麦品种,请回答下列有关小麦遗传育种的问题:
1.假如小偃麦早熟(A)对晚熟(a)是显性,抗干热(B)对不抗干热(b)是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在研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以某亲本与双隐型纯合子杂交,F1代性状分离比为1:1,请写出此亲本可能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决定小偃麦抗寒与不抗寒的一对基因在叶绿体DNA上,若以抗寒晚熟与不抗寒早
熟的纯合亲本杂交,要得到抗寒早熟个体,需用表现型为____________的个体作母本,该纯合的抗寒早熟个体最早出现在________代。
3.小偃麦有蓝粒品种,假如有一蓝粒小偃麦变异株,籽粒变为白粒,经检查,体细胞缺少一对染色体,这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__________变异,假如将这一变异小偃麦同正常小偃麦杂交,得到的F1代自交,请分别分析F2代中出现染色体数目正常与不正常个体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小偃麦外,我国也实现了普通小麦与黑麦的远缘杂交。
①普通小麦(六倍体)配子中的染色体数为21,配子形成时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__________;
②黑麦配子中的染色体数和染色体组数分别为7和1,则黑麦属于________倍体植物;
③普通小麦与黑麦杂交,F1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为_______, F1代可进一步育成小黑麦,该育种方法是 ,育种原理是 。
理科综合物理参考答案
选择题本题共 8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不全的得 3 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 0 分
14. D 15. C 16. B 17. ABD 18. A 19. B 20. AD 21. BC
实验题:(17分)
(1 )2.06cm(3分) 2.948mm到2.950mm(4分)
( 2 ) ①C;E (每空 2分,共4分)
②C中未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
E中未说明是否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了O位置(每空 3分,共6分)
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总分55分,解题须包括必要的公式、步骤以及文字说明,只写结果不能得分)
23. (16分)【解析】(1)以滑板和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如图所示
由共点力平衡条件可得
①(2分)
②(2分)
由①、②联立,得F =810N (2分)
(2) (2分)
(2分)
得 m/s (2分)
(3)水平牵引力的功率
P=Fv=4050 W (4分)
24.(19分)【解析】(1)cd边刚进入磁场时,线框速度v= (3分)
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BLv=BL (3分)
(2) 此时线框中电流 I=
(2分)
cd两点间的电势差U=I( )=
(4分)
(3)安培力 F=BIL= (3分)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F=ma,由a=0 (2分)
解得下落高度满足 h= (2分)
25.(20分)解: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竖直速度Vy=at,(2分)
加速度 (2分)
水平位移L=V0t, (2分)
由以上各式得进入电场时的合速度为 , (2分)
方向与y轴成450。 (2分)
(2)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
(3分)
, (2分)
与右边界相切时,由几何关系得Rsin450 R=d, (3分)
解得,
故磁场的宽度最大为 (2分)
理科综合化学参考答案
答案:6 C. 7 B. 8 D. 9 C. 10 D. 11 A. 12 B. 13 C.
26 (14分)
(l)(每空各1分,共3分)
无
CuSO4
溶液无色,而CuSO4溶液为蓝色
(2)(每空各1分,共3分)
Na2SO4
无
钠的焰色反应呈黄色
(3)(共6分,每问对应1分)
MgCO3
Ba(NO3)2 AgNO3
MgCO3沉淀溶于盐酸,有气体放出;如有Ba(NO3)2,生成的BaSO4沉淀不溶于盐酸;如有AgNO3,生成的沉淀在盐酸中不消失。
(4)(2分)Al2(SO4)3
27(每空1分,后两空各3分,共15分)
(1)SO3 ;(2)Cl,HClO HClO2 HClO3 HClO4(任写 3种酸)
(3)直线形;(4)共价键 原子晶体;(5)Mg3N2 ;Mg3N2十8H2O = 3Mg(OH)2↓+2NH3·H2O
(Mg3N2十6H2O = 3Mg(OH)2↓+2NH3↑);(6)D的最高价氧化物是CO2,X的最高价氧化物是SiO2,前者比后者的熔点低。因为前者为分子晶体,由分子间力结合,而后者为原子晶体,由共价键结合;共价键强度大于分子间力。
28 (每小题3分,共15分)
(1)锌粒, 水,浓硫酸;(2)检查气密性(1分);将G弯管浸没在盛有水的烧杯中,温热烧瓶B,观察G管口,若有气泡逸出,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2分)(3)先从A瓶逐滴滴加液体(1分); 检验H2的纯度(2分)
(4)氢气(1分);在G管出口处点燃(2分);
(5)
(对1个2分,全对3分)
29 (共16 分)
(1)2分,1分 (2)2分 (3) ① 6分,各占1分 ② 2分
(4)2分,1分
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理科综合生物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A 3.D 4.C 5.A
二.非选择题
30.Ⅰ(12分)
(1)非特异性免疫
(2)抗原决定簇 效应B细胞或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 体液免疫
(3)(每个反应式2分)
Ⅱ(10分)
(1)细胞核;
(2)5解旋酶;氢键;解旋
(3)3四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ATP;碱基互补配对;2信使RNA
(4)核孔;核糖体
31、20分每空2分
1、AaBB、Aabb、AABb、aaBb
2、抗寒晚熟;F2(或子二代)
3、数目 原因:F1代通过减数分裂能产生正常与不正常的两种配子;
正常配子相互结合产生正常的F2代;不正常配子相互结合、正常配子与
不正常配子结合产生不正常的F2代
4、① 42 ② 2 ③4 多倍体育种 染色体变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