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
|
|
|
|
|
23.(17分)下面示光合作用的实验过程:
②将3个叶圆片放在装有酒精的试管里经热水浴脱色,并将它们放在清水中漂洗。 ③再将经过漂洗的叶圆片放在白纸上,然后用吸管吸取碘液,分别滴在三个叶圆片上 请分析回答: (1)将天竺葵预先放在阴暗处两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叶片放在装有酒精的试管里经热水浴脱色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A、B、C三个叶圆片的颜色反应的情况: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叶圆片A切成薄片制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细胞中分散着被染成蓝色结构的是_____________,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阶段形成的。 (5)该实验证实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2分)阅读下列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1)依据下面“桑基鱼塘”生态农业系统图,在右侧方框内填出恰当文字,揭示其物质循环过程。
①此病的致病基因为隐性基因,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9号同时患有红绿色盲,在9号形成配子时,色盲基因与该缺陷症基因之间是否遵循基因的独立分配遗传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假如7号与一正常男子婚配,所生子女中患该缺陷症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 ④假如9号与一正常女子(来自世代无此病的家族)婚配,从优生的角度考虑,应考虑生育何种性别的后代?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20分)已知X、Y均为短周期元素,X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刺眼白光。气体G与氢气密度之比为8.5,B是一种化肥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由人体 肝脏产生,也可由C分解而成。D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能作为重金属盐中毒后的解毒剂。
(2)写出B、C、D的名称。 (3)A中所含的主要气体成分是______________,这一实验最先由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完成。 (4)C分解成B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D是生物体内的_________________细胞器合成。 (5)Z与水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并计算生成1 mol气体G时应同时得到_____________mol沉淀P。 26.(12分)双氧水(H2O2)属于“绿色化学”试剂,它具有强氧化性、漂白性和弱酸性。极纯的双氧水很稳定。 (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过氧化钠跟水等物质的反应,进行如下实验:向盛有少量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滴加水,直至气体不再放出,加入稀释,将所得溶液平均盛放在七支试管中,一支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半分钟内红色褪去;另六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氧化铜、土豆泥、生锈的铁钉、新鲜动物肝脏或用波长为320~380 nm的光照射后,又有气体放出,待气体放出后,再滴加酚酞,溶液变红,持久不褪色。请写出: ①过氧化钠跟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②加入二氧化锰等后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中二氧化锰、氧化铜、土豆泥、生锈的铁钉、新鲜动物肝脏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③新鲜动物肝脏的提取液稀释10倍与原溶液实验效果基本相同,这表明新鲜肝脏对该反应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专一性 B.多样性 C.高效性 D.稳定性 ④研究性学习的结论之一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还原产物为水,而不是氢氧化钠。”这个结论是否正确?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H2O2溶液滴入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红色消失。甲学生认为这是由于H2O2是二元弱酸,消耗了OH-,而使红色褪去;乙学生认为,H2O2具有强氧化性,将酚酞氧化,红色消失。试设计一个实验论证甲、乙两位学生的解释中哪种正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8分)由于用氯气对饮用水消毒,会使水中的有机物发生氯化,生成有机含氯化合物于人体有害,世界环保联盟即将全面禁止这种消毒方法。建议采用广谱性具有强氧化性的高效消毒剂二氧化氯(ClO2)。ClO2极易爆炸,生产和使用时尽量用惰性气体稀释,避免光照、震动或加热。 (1)在ClO2中,所有原子是否都满足8电子结构?______________(填“是”或“否”)。 (2)欧洲一些国家用NaClO3氧化浓盐酸来制取ClO2,同时有Cl2生成,且Cl2的体积为ClO2的一半。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浓盐酸在上述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填写编号)。 A.只有还原性 B.还原性和酸性 C.只有氧化性 D.氧化性和酸性 (4)若上述反应产生0.1 mol Cl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mol。 (5)ClO2为高效低毒的消毒剂,其消毒的效率(以单位质量得到电子数表示)是Cl2的_____________倍。 (6)我国广泛采用将经干燥空气稀释的氯气通入填有固体亚氯酸钠(NaClO2)的柱内制得ClO2,表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欧洲的方法相比,我国这一方法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6分)下图中A是H2发生器,B是大小适宜的圆底烧瓶,C是装有干燥剂的U形管,D是装有还原铁粉的反应管。实验前先检查实验装置 的气密性。实验开始时,先关闭活塞W,并取下烧瓶B;向A中加入一定量浓度的盐酸适量,产生H2。经必要的操作后,在导管的出口处点燃氢气,然后如图所示套上烧瓶,塞紧瓶塞,氢气在烧瓶中继续燃烧。用酒精灯加热反应管D中的还原铁粉,待B中氢气的火焰熄灭后,打开活塞W,B瓶中的气体通过U形管后在D中 反应,进入E,最后进入F中(F中装有某种物质的溶液,作检验之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如何检查装置气密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点燃H2前必须进行什么操作?为什么? 。 (3)写出B、D中分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U形管中,应盛试剂是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E装置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F中可装_____________的溶液,发生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2分)据统计,40%的飞机失事时,机舱内壁和座椅的塑料会着火冒烟,导致舱内人员窒息而死。为此,寻找装修机舱的阻燃聚合物是化学研究的 热点之一。最近,有人合成了一种叫PHA的聚酰胺类高分子。温度达180℃~200℃时,PHA就会脱去水分子变成PBO,后者着火点高达600℃,使舱内人员逃离机舱的时间比通常增大10倍。该发明创造的巧妙之处还在于,PHA是热塑性的塑料,而PBO却十分坚硬,是热固性的塑料。 (1)若某机舱内壁、座椅均为聚丙烯塑料,在飞机失事后,试推测聚丙烯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__。产生的固体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Nomex纤维是一种新型阻燃性纤维它可用 在一定条 件下按等物质的量缩聚而成,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这一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PHA的结构式为:
试写出当温度达到180℃~200℃时,由于链节中羰基 上的氧原子活化,故PHA结构式每一个链节中以羰基上的氧原子为中心,而脱去2个水分子形成PBO的结构简式。 30.(15分)电阻R1、R2、R3连结成图示的电路,放在一个箱中(虚线框所示),箱面上有 31.(13分)1879年美国物理学家霍尔在研究载流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性质时,发现了一种前所未知的电磁效应:若将通电导体置于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垂直于电流I方向,如图所示,则在导体中垂直于电流和磁场的方向会产生一个横向电势差UH,称其为霍尔电势差,根据这一效应,在测出霍尔电势差UH、导体宽度d、厚度b、电流I及该导体的霍尔系数H(H=1/nq,其中n为单位体积内载流子即定向移动的电荷的数目,q为载流子的电量),可精确地计算出所加磁场的磁感应强度表达式是什么? 32.(15分)雷鸣电闪是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地球上每年平均发生31万余次闪电。 (1)写出每当雷鸣闪电之时,空气中可能会发生的四种反应的方程式;并由此说明闪电对人类生活有何益处? (2)设某次雷电中,两块云团间的电势差约为10 V,放电电量约为15 C,在闪电过程中,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直接化合,已知每摩氧气和氮气化合时要吸收180.74 kJ的能量,闪电时有1/1000的能量用于这一反应,那么:此次闪电所产生的NO的物质的量有多大?此一次雷电的生成物相当于给土地施了多少尿素化肥? (3)火花放电可以为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创造条件,其机制是 A.通过电场将气体电离或断开化学键 B.通过电场使气体分子加速碰撞 C.提供能量使气体分子能级增大 D.火花放电发出的光,加速化学反应
MAM高考理科综合仿真试题(五)答案 一、1.C 2.B 3.A 4.D 5.D 6.D 7.A 8.D 9.A 10.B 11.C 12.A 13.B 14.D 15.C 16.D 17.B 18.D 19.D 20.C 21.A 22.A 二、23.(1)耗尽叶肉细胞中的淀粉(2分) (2)避免叶绿素对淀粉遇碘变蓝这一实验结果的干扰(2分) (3) A.含叶绿体,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遇碘变蓝(3分) B.含叶绿体,但无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含淀粉,遇碘不变蓝(3分) C.不含叶绿体,虽经光照,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含淀粉,遇碘不变蓝(3分) (4)叶绿体(1分) 暗反应(1分) (5)光能(1分) 叶绿体(1分) 24.(12分)(1)(每空1分,共4分) (2)(共8分) ①9是男患者,但其母表现型正常(2分) ②不符合(2分) ③1/8(2分) ④应考虑生男孩,因为所生男孩都不带致病基因,而女孩都是携带者(2分) 25.(1)X.Mg Y.N2 Z.MgN2 P.Mg(OH)2 G.NH3(5分) (2)B.尿素(1分) C.氨基酸(1分) D.蛋白质(1分) (3)甲烷、氢气、氨气、水蒸气(2分) 米勒(2分) (4)脱氨基(2分) 核糖体(2分) (5)Mg3N2 6H2O=3Mg(OH)2↓ 2NH3↑ 1.5 mol(4分) 26.(12分)(1)①a.2Na2O2 2H2O=4NaOH O2↑
②2H2O2 ③C(2分) ④正确,因为Na2O2与 H2O反应时先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物为NaOH和H2O2,无化合价升降,然后H2O2分解为O2和H2O的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且H2O是还原产物。(3分) (2)向褪色后的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使溶液显碱性,假如溶液变红,说明甲学生的解释正确;反之,说明乙学生的解释正确。(3分) 27.(1)否(3分) (2)2NaClO3 4HCl=2ClO2 Cl2 2NaCl 2H2O(3分) (3)B(3分) (4)0.2(3分) (5)2.63(3分) (6) 2NaClO2 Cl2=2NaCl 2ClO2; 对环境的污染较小(生成的ClO2中不含Cl2杂质)(3分) 28.(1)关闭W,用手握住E瓶,或微热D管,若F中导气管处有气泡排出,松开手或停止加热,导气管中有一段水柱上升,证实W→F气密性好。(2分) 在A中,从长颈漏斗处加水至浸没长颈漏斗下口端(液封),再关闭W,用手握住烧瓶B(或微热B),若A中水沿长颈部分上升一段水柱,松手或停止加热后,水柱回落,证实A→W部分气密性好。(2分)
(3)B中:2H2 O2
![]() (4)碱石灰;除去HCl和水蒸气(2分) (5)防止水倒吸进入D中加热的试管中,兼收集NH3的作用(2分) (6)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2分) 29.(12分)CO2、CO;烟尘(游离态碳)(4分) (4分) 30.R1= 【解析】 利用导线短接电路进行测量: ①用导线连结BC,测得A、B间电阻为x。(3分) ②用导线连结AB,测得B、C间电阻为y。(3分) ③用导线连结AC,测得B、C间电阻为z。(3分) 则有: 联立得:R1= 若不用导线短接,直接测量,但列式较复杂: ①测出A、B间电阻值x。 ②测出B、C间电阻值y。 ③测出A、C间电阻z。 则由 R1= R2= R3= 31.本题根据霍尔效应立意命题,考查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平衡问题,解题的要害在于弄清霍尔电势差产生的原因,以及稳定时载流子的受力特征。(4分) 当导体中的载流子达到稳定时有Eq=qvB 又对匀强电场有E= 电流强度的微观表达式为I=nqvs=nqvdb
![]() ![]()
3NO2 H2O=2HNO3 NO,3O2 闪电时可把空气中的氮(N2)转化为氮肥(“固氮”反应,每年约有48300万吨),落到地面上后可发生2HNO3 Ca(HCO3)2=Ca(NO3)2 2H2O 2CO2↑或2HNO3 (土壤胶体)Ca2 →Ca(NO3)2 (土壤胶体)2H ,形成硝酸盐以利作物生长。(5分) 说明:氮是农作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和叶绿素的重要成分,氮肥能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繁茂,叶色浓绿。豆类等植物的根部有根瘤菌,能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氨作为养料吸收,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之一,推动着自然界周而复始的氮循环,保持着生态平衡。当然,现代农业并不单纯仅仅依靠等待大自然的恩赐。 (2)闪电放出的能量W=qU=1.5×1010 J,由反应式O2 N2=2NO知,每摩尔O2与N2化合生成2 mol NO时吸收180.74 kJ能量,由此可求得此次闪电生成的NO物质的量n=1.66×102 mol(4分) 由于2 mol NO 能生成1 mol (NH2)2CO,则尿素的总质量M=(n/2)×60 (g/mol)×10-3= 4.98 kg.(2分) (3)米勒实验证实,火花放电为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创造了条件,火花放电为这种转化提供了能量,其机制是火花放电通过电场将气体电离或断开化学键。(2分) 【答案】见解析 33.解:由于子弹初速度大小的具体数值未定,因此子弹和木球作用后的共同速度可大可小,速度较大时,可能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速度较小时,可能在竖直平面内往返运动,我们可作如下讨论:
(1)子弹初速度较大时,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子弹和木球在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mv0=(M m)vA (3分) 子弹和木球一起做圆周运动,由A运动到B有
在B点有(M m)vB2/L≥(M m)g 故而,v0≥ (2)子弹初速度较小时,木球在竖直平面内往返运动,子弹和木球在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mv0=(M m)v A′(3分) 设小球到达与悬点O相平的C点时速度刚好为零,这时子弹和木球一起由A运动到C有:
注:计算题解答中只要方法、原理、步骤合理、结果正确,用其他方法解,照样给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