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
查询八年级下学期教案的详细结果
|
一位科普作家(同时也是著名的科学家)伽莫夫的作品。我所说的后者的作品,主要是《从一到无穷大》和《物理世界奇遇记》这两本书。相比起来,我觉得后者的作品更有趣味性,也更有思想性。其二,现在想来,也许是一开始读主要是70年代末科学出版社翻译出版的四本一套的小册子,分别介绍了关于宇宙、人体等领域的知识,更多地是一种具体知识的普及。也许,这几本书远远不能代表阿西莫夫的最高水平。其三,是我几乎从来没有读过阿西莫夫在他最有成就的科幻方面的作品。此外,因为知道阿西莫夫是一个如此高产的作家,也不禁在潜意识中对其作品的质量有所怀疑。 但是,我也想到,阿西莫夫作为一位在世界上如此有影响的科幻作家和科普作家,肯定是有他的道理的。而且,在我周围认识的人中,可称为“阿迷”的也不只一位。不过,只是在读过了刚刚由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阿西莫夫的自传《人生舞台》之后,才在很大的程度上改变了我对阿西莫夫这个人的看法。 说到新的看法,我想,最精炼的表述,就是我在此文标题中所讲的:一个不普通的普通人。可以设想一下,按照此书的介绍,阿西莫夫一生共出版了470本书,而且这些书的范围,远远不止科幻和科普。按照他自己的统计,在他开始写作之后,40年间,平均每10天售出1件作品,其中后20年,平均每6天售出一件作品;40年间,平均每天发表1000个词,其中后20年里,平均每天发表1700个词。或者说,我们可以大致估算出来,他几乎1个月左右就要出一本书。连这本50多万字的自传,也还是他在病床上只用了125天就写出来的。一个人达到这样的写作和出版速度也许还不算太难(当然也绝不容易),但是坚持这般勤奋,几十年如一日,恐怕就极少有人能做到了。他确实是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读者写作中去的杰出榜样。仅据此一条便可看出,他显然是一个绝不普通的人。 从《人生舞台》这本自传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相当真实、有血有肉的作家形象,尽管这个形象是由他本人自己勾画出来的,尽管阿西莫夫甚至在自传中也绝不谦虚——他当然有可以不谦虚的充分理由,那就是他终其一生所取得的、让他人只能望书兴叹的辉煌成就。不过,他也并不需要掩饰自己那些按照通常的标准不那么辉煌的历史和不那么值得骄傲的个人特点,例如他在中学学习期间遇到的困难,他后来大学学习的不够成功,以及终于未能成为一个成功的研究人员,甚至于他的恐高症和惧怕旅行等。但也正如阿西莫夫坦率地自我认定的那样,他是一个“通才”,而且,我们可以说,他是一个少见的通才。从自传中,我们既可以看到他在许多方面确实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并非不食人间烟火,有着普通人的优点和弱点,也可以看到他远远不是一个普通人的许多侧面,看到他身上那些许多普通人永远也难以具备的天赋和毅力。 《人生舞台》这本自传与我们常见的人物自传有很大的不同。全书只由166篇短文构成,每篇短文或是介绍经历,或是讲解观点,或是讲述故事。在这种似乎相当随意的叙述文体中,作者展示了一个极为成功的作家的成长历程,也展示了相关的科学和社会文化背景,几乎就是一部个人视角中的美国科幻与科普史。它带给读者的信息量,远远超出了通常的个人传记所能容纳的程度。 像阅读其他的名人传记一样,人们阅读这本传记也许会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因为原来读过阿西莫夫的作品并喜爱甚至着迷于这些作品,从而想要更多地了解这位了不起的作者;另一种可能,则是因为他是一位值得注意的名人才去阅读了他的传记,但在此之后,却被这个人物本身所吸引,想去阅读更多他创作的作品。其实,哪一种可能都很不错,更何况,阅读这本阿西莫夫的自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令人愉快的阅读经历。 2.从“大陆漂移说”到“板块构造学说” (2002-12-14 10:13:22http://www.sina.com.cn 2000/06/19 09:27 科技日报) 曾被拒绝的“大陆漂移说” 1910年有人第一次提出了这种疑问:位于大西洋两岸的南美大陆和非洲大陆的海岸线,为何如此相似?这个人就是德国地球物理学家、气象学家阿尔弗莱德·魏格纳,这个念头成为他提出“大陆漂移说”的契机。 海洋阻隔的两岸具有相似海岸线的现象,很早以前就有人注意到了,魏格纳对这一事实从地质学、古生物学、气候学等角度进行了科学的推敲。他提出,根据造山带等的地质构造,以及不能越过大洋的羊齿类植物、蜗牛等小动物,在3亿年前的冰川时期曾广泛分布于南美大陆和非洲大陆,他得出结论:大约3亿年前,我们今天所知的南北美洲大陆、非洲大陆、欧亚大陆、南极大陆等统统属于一块“超级大陆”,后来这块“超级大陆”分裂为若干块大陆,经过漫长岁月的移动,终于形成了今天的大陆位置关系。 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说”,后来发展成“板块构造学说”,并成为20世纪地球科学的主流。“大陆漂移说”之所以具有如此的生命力是因为,它是一种能够解答迄今为止包括古生物、古气候、地质构造、地形等广阔领域里,为数众多疑问的理论。然而,1915年出版的魏格纳的著作《大陆和海洋的起源》却没有轻而易举地被人接受,它虽然得到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的首肯,但受到了大多数地球物理学家的不屑,有人提出了份量不轻的反驳。 持反对论者的最主要的论据是:没有发现能让大陆在水平方向移动几千公里的原动力。地质学家阿尔萨·霍姆兹虽然考虑到地幔对流有可能是大陆漂移的原动力,但曲高和寡,随着1930年魏格纳在格陵兰探险中失踪,“大陆漂移说”遂渐趋冷落,以致到本世纪40年代时,人们把“大陆漂移说”忘诸脑后。“大陆漂移说”终于再沐春风 进入50年代,“大陆漂移说”居然在完全不相干的领域里东山再起。这个完全不相干的领域就是研究古代地球磁场的学科———古地磁学。今天,地球的两个磁极———南磁极和北磁极几乎是固定不动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上其位置是移动的并发生过逆转。根据古地磁学,科学家复原了以往各个地质时期生成的岩石当初的磁场,由此推定了南北磁极的位置。磁极随时间推移而形成的移动轨迹,被称为“极移动曲线”。1950年,英国的基斯·兰卡恩和帕特里克·布兰科特等,根据对欧洲大陆和北美洲大陆各地质时期岩石中残存磁场的精确测定,成功地得到了“极移动曲线”。地球只存在南磁极和北磁极两个磁极,从各个大陆研究得来的南磁极或北磁极的“极移动曲线”理应是一致的。然而,兰卡恩等人求得的两条“极移动曲线”形状相似却沿经线偏离。要是把大西洋两边的北美大陆和欧洲大陆合在一起,那么对应的“极移动曲线”恰好能够吻合。这个事实正好说明了大陆漂移具有可能性。由于导致大陆漂移的动力问题没能解决,所有的地球科学家对“大陆漂移说”始终不予理会,不过“大陆漂移说”却因古地磁学的发现而峥嵘再现。 “海洋扩大说”崭露头角 50年代伊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开发的新技术被广泛用于海洋观测,比如采用声纳装置观测海底地形,利用海洋磁场仪探测海底磁场异常情况等。通过这些探测,科学家终于搞清全球海底被称为“海岭”的巨大海底山脉是彼此相连的。 在海底山脉中位于大西洋中部的大西洋中央海岭,魏格纳在世时人们就不陌生。但是,类似的海岭存在于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等地球所有的海洋,像网络一样分布在海底。在大西洋中部南北走向绵延1万公里以上的中央海岭的中段,还存在一个“大规模的谷地”,科学家还发现,这个“中央谷地”与中央海岭并排相连。于是有科学家提出,大西洋正是地球的裂缝,海底也许就是在这里扩张的。随后科学家又测定出从地球内部涌流出的地壳热流量,也了解到从海岭之下的深处似乎正在喷涌出热物质。 根据以上探测结果,科学家得出结论:中央海岭下的地幔对流升腾形成海洋地壳,海底由此扩大,这种结论支持了“海洋扩大说”,而“海洋扩大说”也解释了大陆的分裂和移动。构成大陆地壳的物质密度小,地幔就会上浮。根据“海洋扩大说”,大陆下的地幔对流升腾造成大陆分裂,进而地幔向水平方向的运动将大陆推开。 此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科学家,观测了能够解释美国西海岸附近太平洋海底地壳形成原因的地磁异常情况,弄清了在20公里到30公里的宽度上存在百分之一的磁场异常,在南北几百公里范围内呈条纹状分布。此外,随着同时期岩石年代测定技术的进步,科学家弄清了以往数百万年间曾经多次反复的地磁场逆转历史。 1963年,弗莱德·瓦因和德拉蒙多·马修兹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加利福尼亚的地磁异常带是地球磁场逆转的反映。在中央海岭,由于高温岩浆的冷却生成了海底地壳,也就形成了具有当时地球磁场方向的磁场的岩石。瓦因等人认为,地球磁极曾多次逆转,具有各个地质时期磁场方向特征的海底地壳,在海底并列呈条纹状,这个事实为观测所确定。由于海底向海岭两侧扩张,如果瓦因等人的见解符合实际,那么观测得到的反映磁场异常的条纹,相对海岭两侧应当是对称的。这种对称性也被实际观测所确认。汇集来的有关观测数据都在支持“海洋扩大说”,而且根据海底磁场异常的数据,使迄今科学家掌握的只有几百万年的地球磁场的逆转史,一下子扩大至2亿年。 板块构造学说 由于“极移动曲线”和海底扩大等提供的证据,大陆漂移的确是正在发生的事实。1965年,科学家运用计算机使地球各个大陆以现有的形状恰好拼合在一起。再者,海地地形、地震位置、火山等活跃部位都连接成为带状,于是“板块构造学说”这一革命性的见解应运而生。 1970年后,板块构造学说确立,根据这一新学说,地球表面覆盖着不变形且坚固的板块(地壳),这些板块确实在以每年1厘米到10厘米的速度在移动。由于地球表面积是有限的,地球板块分类为三种状态:其一为彼此接近的汇聚型板块边界;其二为彼此远离的分离型板块边界;其三为彼此交错的转换型板块边界。板块本身是不会变形的,地球表面活动便都在这三种状态下集中发生,比如海岭就是在分离型板块边界下形成的,海沟则是在海洋板块彼此碰撞,一个板块俯冲至另一板块的下方的汇聚型板块边界下形成的。沿北美大陆西海岸分布的圣安德烈斯断层,则是在太平洋板块和北美大陆板块间形成的很具代表性的转换型板块边界下形成的。 由于与被称为“环太平洋带”的太平洋板块周围的状态相关,这个地区内的大地震、深源地震和火山活动等都十分活跃。由于印度次大陆与欧亚大陆间的碰撞,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和西藏高原。在大陆板块彼此碰撞的汇聚型板块边界下,形成了大陆与大陆间的冲突带,也造成了大褶皱山脉。 由于板块构造学说的进展,迄今被视为不解之谜的地球活动大多得到了解释。70年代以来,以证实板块构造学说为目的的世界规模的地球观测蓬勃开展。通过这些观测,海底的年代分布被详尽确定,弄清了以往地质时期板块运动的过程,更由于空间观测技术的发展,就连每年一厘米的板块运动,也能够连续数年进行观测。 解读整个地球的历史 板块构造学说证实了魏格纳当年提出的“大陆漂移说”,由于“大陆漂移说”凭借板块运动,于是很长时间里被视为待揭之谜的“大陆漂移说”的原动力问题迎刃而解。然而板块构造学说并没有搞清所有的地球活动,板块构造学说证实的只是历经46亿年的地球历史中最近2亿年的事实,此前的地球活动仍然作为重要的研究课题留至今天,而且导致板块运动的地幔深处的活动,还需要进一步的观测和研究。 对于地球的下部地幔和地核的活动,80年代以来,科学家采用被称为“地震学X射线断层摄影法”的技术,利用地震波研究了地球内部的不均匀构造,这种科学手段使研究得到进展。研究结果表明,曾被认为是板块运动原动力的地幔对流的实际状态似乎可以触摸了。对于地球板块构造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八年级下学期教案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致空气 |
下一篇文章: 第五、六单元教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