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晋侯、秦伯 围 郑,以 其 无礼于晋,且 晋文公、 秦穆公 (共同出兵)围困 郑国,因为 郑国 对晋国无礼,而且 (又)
贰于楚也。 晋 军 函陵, 秦 军 氾南。 对晋国有二心而跟楚国亲近。 晋军 驻扎 在函陵, 秦军 驻扎 在氾南。
佚之狐 言于郑伯曰:“国 危 矣! 若 使 烛之武 见 秦君, 佚之狐 对郑文公说: “国家 危急 啦! 如果 派 烛之武 去会见 秦穆公,
师 必退。” 公从 之. 辞曰:“臣之壮也, 犹(秦军)一定能撤退。”郑文公听从了他。(烛之武)推辞说: “我壮年的时候, 尚且
不如人; 今老矣, 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 还不如一般人; 现在老了,不能做什么啦!” 郑文公说:“我不能早重用您;现在事急
求子, 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 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然而郑国灭亡,对您也有不利呀!”(烛之武)答应了郑文公。
夜缒而 出, 见秦伯, 曰:“秦、 夜晚用绳子(把烛之武从城墙上)送出去。(烛之武)见到了秦穆公(对他)说:“秦、
晋 围 郑,郑 既 知 亡 矣。若 亡郑 而 有益于君,敢以烦执 晋两国包围郑国, 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 如果郑国灭亡而能对您有利, 那就请您灭
执事。 越 国 以 鄙远, 君知其难也。 焉有 亡郑 亡它吧。 越过另一国 而 以遥远的地方做边境,您是知道它的困难的;哪里用得着灭亡郑
以邻? 邻之 厚, 君之 薄也。 若 舍 郑 国去 给 邻国增加实力呢?邻国的势国雄厚了,就是您的力量的削弱。 如果(您)放弃郑
烛之武退秦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二)能力目标 1.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2.通假字的准确识别运用 (三)情感目标 1.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难点: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解决办法 1.注意与已有知识联系,初中已学过《曹刿论战》,对《左传》有了一些了解,要在此基础上有所拓展。要使学生有意识地关注《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上的地位,并自己参看有关书籍。 2.引导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课时安排 3 课时 学生活动 1.课前预习。 (1)借助工具书,通读原文。 (2)参考有关资料,对《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中的地位及《左传》的语言特色有所了解。 (3)初步了解故事情节,特别注意对烛之武这个中心人物的把握。 (4)画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及难点。 2.课内采用讲析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疏通课文,把握课文的结构。 2.了解背景知识,作家、作品。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记公元前 630 年郑国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前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以及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2.时代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 630 年(僖公三十年)。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二点。其一,郑国曾二次得罪过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跑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 632 年时晋、楚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后郑国虽然即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郑伯甚至与晋侯“盈于衡雍”,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其二,晋秦两国联合围攻郑国,是因为晋秦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3.主要人物介绍 烛之武是中心人物。虽然“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但在国难当头,深明大义,以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只身赴敌营,以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消除了郑国的危机。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说服了秦伯,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佚之狐,慧眼识英雄的伯乐。“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说明佚之狐对烛之武的外交才能有足够的了解,对郑、秦、晋三国的形势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预见性。 郑伯,勇于自责者。当郑国所处危险境地,需烛之武退秦师时,烛之武却流露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的满腹委屈与牢骚。面对此,郑伯先是“是寡人之过也”以自责,从谏如流,情真意切,并欲扬先抑,设想假如郑国灭亡的话,对烛之武也无好处,这种透彻的分析,诚意的表白,终于感动了烛之武,使之临危受命,义无反顾赴敌营。 4.本文学习的知识点 (1)熟悉课文,达到背诵。特别注意把握课文的支撑句: ①秦、晋围郑,……且贰于楚也。 ②吾不解早用子,……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③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吾其还也。 (2)准确分辨一词多义。如若、论、辞、鄙、微、之等。 (3)注意通假字:共——供;说——悦;知——智; (4)正确把握词类活用词。如:鄙、东、西、敝、军等。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预习课文 (1)通读全文,作必要的阅读标记,查阅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 (2)标出课文的结构层次。 (3)了解《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中的地位,及《左传》的语言特色。 2.学生讨论,教师小结。 讨论题: (1)烛之武不拘形象从哪些情节中可以看出? (2)从本文的写作特点中,看《左传》文学的价值。 (参考答案) 关于烛之武的人物形象:在第二部分中“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暗写烛之武在年轻时并没有得到重用;“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流露出他满腹的委曲和牢骚。这一情节的描写,使在郑国危于旦夕之际,郑伯由于佚之狐的推荐看到的一线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用自责化解了烛之武的不满,使他只身卦秦。文章在有张有弛,曲折有致中显示烛之武不计个人得失,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爱国精神。 再有,在烛之武说退秦师的第三部分中,说理透辟,文章的主旨,决定了文章必须着意描写人物语言,使辞令引人入胜。陈辞先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再说明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 第三部分,烛之武说退秦师。 烛之武首先向秦穆公承认郑国处在危亡的境地,把这件事放在一边不再谈。然后一面说明秦国灭郑则无益而有害,舍郑则有益而无害。一面举出事例,说明晋国不可信赖,秦国不应与晋国共事,晋国得到郑国,必将进而损害秦国。烛之武利用秦、晋两国的矛盾,根据事理和事实,把秦灭郑和秦与晋共事的害处分析得十分透彻,终于说得秦穆公不仅撤兵回国,而且留下一部分人助郑防御晋。 第四部分,晋师撤离郑国。 当晋国的监军秦国成为郑国的盟友后,晋侯毅然撤军。说帮伯而退晋师正是烛之武所要达到的目的。 总结、扩展 本文是一篇记述古人辞令的散文。郑国被晋、泰两个大国的军队所包围,国家危在旦夕,烛之武奉命说退秦军。他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一番说辞,使说服了秦君。撤出围郑的军队,并派兵助郑国防守,致使晋军不得已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这篇文章,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 这篇文章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记公元前 630 年郑国利用秦、晋矛盾,说退秦国围郑之师,瓦解秦、晋联盟,保住了郑国的历史事实。 《左传》的文学价值很高,作者善于突出事物的重要环节,善于用简洁的语句写出复杂纷繁的过程。《左传》对战争的描写尤为出色,它注意从政治上分析各方力量,写出战争的性质和起因,并由此在开始便预示出战事的胜负。在叙述交战过程时则详略有致,曲折生动,形象逼真。《左传》还善于用精炼的笔墨刻画出人物的细致动作和内心活动,使人物跃然纸上。《左传》中有许多外交辞令也很出色。这些对后代的文学,特别是对叙事、议论的文字影响甚大。 本文烛之武的话虽系外交辞令,但说得透彻在理,实事求是,层层深入,简明得体,令人信服。与战国时代纵横家的危言耸听是不一样的。《左传》的作者能用少量文字把这些复杂曲折的意思记载得十分清楚,这种精炼的文笔很值得学习。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在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中,把握人物的不同性格特点,把握说理透辟,善于辞令的语言特点。 二、整体感知 本文情节充满了波澜,起伏跌宕。虽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但毫无呆板之意。人物就是在这样的情节中展示不同的性格,外交辞令,叙事描写各尽其妙。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复述故事情节 2.导入新课 (1)从初中已经学习的《曹刿论战》引发拓展,明确《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上的地位,提出本课要求,对《左传》的语言特点要有所了解。 (2)作家、作品介绍。 (3)时代背景介绍。 (4)进入课文内容的讨论。 提问: 全文中心写了件什么事?故事情节是怎样展开的? (参考答案) 全文以烛之武说退秦军为中心。全文故事情节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秦、晋围郑,既点出了战事爆发的原因,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又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第二部分,烛之武临危受命。郑国君决定通过外交途径来解除危机,佚之狐向郑伯推荐了烛之武。郑伯自责,情真意切感动烛之武,烛之武以国家利益为重,决定只身见秦伯。进而阐述保存郑国,对秦的好处,利用秦晋的矛盾,指出晋国的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然要进犯秦国,使秦国意识到与郑订阅盟约不助郑的危险。终于达到秦郑为盟有的结果。 烛之武奉命说秦,完全是为了郑国的利益。但在说辞中表现的则是处处为秦国着想。使秦君易于接受。一个面临亡国之危的小国使臣,面对强大国家的君主,不卑不亢,从容辞令,语言分寸,恰到好处,可见语言艺术达到的水平。 关于从本文的写作特点,看《左传》的文学价值。 本文突出的写作特点有二。其一,波澜起伏跌宕有序的情节展示。其二,说理透辟,善于辞令的语言。从这些特点中,我们可以看到《左传》较高的文学价值。左传写了 400 多次军事行动,著名的大战如城濮之战、殽之战、邲之战、鞌之战、鄢陵之战等都写得非常出色。《左传》写战争,是放在大国争霸的背景下来展开的,把描写的重点放在战争的性质和起因、战前的策划和战后的影响等上,对战场的正面交锋则采用略写。这样写既写出了某种历史的必然,也有利于刻画人物。《左传》写战争也非常注意谋篇布局,情节曲折细致,文章波澜起伏,跌宕多姿。有时在紧张的气氛中穿插一些生动有趣的情节,使文气优游不迫,摇曳多姿。 《左传》是编年体的史书,但在文学上也是不可多得的好作品。它善于刻画人物,往往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人物鲜明的个性,如郑庄公的阴险虚伪、老谋深算。而且随着历史事件的进展,也写出了人物性格的发展,如晋文公的成长就是。《左传》中描写的人物,形象生动,性格鲜明,善良正直或险恶邪僻,无不惟妙惟肖,宛如明镜照物,妍媸毕露。语言生动活泼,简洁精妙,达到着墨少而寓意繁的效果。《左传》作为一部记载春秋时期历史的史书,既写了各国之间的交兵,也写了各国之间的外事来往。在写外事交往中,人物极擅外交辞令。《殽之战》弦高巧遇秦军的那段讲话,名为犒师,实为警告,迫使秦军不敢轻举妄动;孟明归国前明明是表示改日必将兴师报仇,却说“将报君赐”。有理有节、机智横生,往往使敌国折服。它语言简洁,叙事生动,而又变化万千。这一切,都显示了它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左传》无论对后代的史学或文学,都有极大的影响。在史学上,司马迁继承并发展了《左传》的优良传统,写成了文史兼优的《史记》。司马光以《左传》为法,写出了著名的《资治通鉴》等。在文学上,《左传》对后代散文影响尤大,很多散文家都把《左传》视为文章的楷模。尤其唐宋以后,古文家取法先秦,多摹《左传》。小说家、戏剧家都从《左传》吸收营养,并从中吸取创作的素材。 第三课时 一、明确目标 总结全文,归纳文言知识,扩展知识。 二、整体感知文从秦、晋联合出兵围郑起,到秦、晋分别撤军离郑止,情节紧凑完整、波澜起伏,记叙简洁,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学习本文,就要着重领会以下几点: 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 2.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设计。 3.有关古汉语常识。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目标完成过程 以训练式,分类归纳有关古汉语常识 1.通假字 (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同“供”。供给。句意是:秦国的外交使臣经过郑国,郑国可以供给他们所缺少的物资粮秣等物。) (2)秦伯说。(说,同“悦”。句意是:秦穆公听了很高兴。) (3)失其所与,不知。(知,同“智”。句意是:失掉了盟国,不是聪明。) 2.古今异义词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一个代词“夫”与名词“人”表达:“那个人”之意。今常为一词,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亦去之。(去,离开。今常用于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或过去的时间。)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出使的人。今常用于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网篮等。句意是:秦国的外交人员经过郑国,郑国可以供给他们缺少的资粮。) 3.一词多义 封 (1)既东封郑(做疆界,动词) (2)肆其封(疆界,名词) 之 (1) 唯君图之(代词,指阙秦以利晋) (2)子犯请击之(代词,代秦军) (2)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助词“的”) (4)烛之烛(介于姓、名之间的助词) (5)臣之壮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其 (1)君知其难也(他的,代词) (2)吾其还也(表希望的语气副词) (3)以其无礼(郑国,代同) 以 (1)敢以烦执事(拿,介词) (2)以乱易整(用,介词) (3)以其无礼(因,介词) 4.词类活用 越国以鄙远。(鄙,名词作动词,作为边邑。句意是,越过别国而以远处地方为自己的边邑。) 既东封郑。(东,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面。句意是,既然晋国把郑国作为东西的疆界。) 肆其西封。(西,方位名词作定语,向西面。句意是:扩展它西面的疆界。) 因人之力而敝之。(敝,形容词作动词,损害。句意是: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伤害他。) 晋军函陵。(军,名词作动词,驻扎。句意是:晋军屯驻在函陵。) 5.古汉语句式 (1)判断句 邻之厚,君之薄也。(“也”表判断。句意是:邻国的势力雄厚了,也就是您秦国的势力削弱了。) 以乱易整,不武。(否定判断句。句意是:用自相冲突改变步调一致,不是威武。) (2)倒装句 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句意是:晋国哪有满足的时候。) 佚之狐言于郑伯。(介词结构后置句,句意是:佚之狐对郑文公说。) (3)省略句 许之。(省略主语“烛之武”。句意是:烛之武应许了他。) 敢以烦执事。(“以”后省略了宾语“之”〈代亡郑的事〉。句意是:请拿此事麻烦您的左右。) 总结、扩展 正确把握文言文的文意,并正确进行分析评价,就要掌握评价文意的方法和技巧。这是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文章的历史背景,这对准确地理解,分析和评价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了解作者生平及概况,正确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如作品的思想内容。 才能做出正确的分析和评价。 3.从内容到结构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这是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对记叙性的文章,要重点搞清人物、事件,前因与后果,记叙与议论;对议论的文章,要把握文章的观点,正确理解观点与材料的关系。 4.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具体地历史地,实事求是地分析作品的思想意义。 如此,我们才能正确把握文意,并准确进行分析评价。 布置作业 1.写一段能表达人物个性的语言片断,要求 300 字左右。 2.辨析下列多义词的意思。注意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若:1.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似乎,好像)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假如) 3.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你) 说:1.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陈述) 2.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杂说〈一种文体〉) 3.秦伯说,与郑人盟(喜欢,高兴) 辞:1.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 2.停数日,辞去(告别) 3.不辞劳苦(推托) 鄙:1.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边远的地方)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边境) 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 微:1.则名微而众寡(细小,轻微) 2.微闻鼠有作作索索(暗暗地) 3.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稍微,略微)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没有,如果不是) 之:1.辍耕之垄上(往,到) 2.子犯请击之(他们〈指秦军〉) 3.是寡人之过也(的) 4.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助词,不译) 附:板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 国势严峻 秦晋围郑 中心人物 临危授命 弃积怨担国忧 亡郑有利于晋 烛之武 说服秦伯 借秦立场 存郑无害于秦 离隙秦晋 郑秦结盟 大功告成 晋师撤离
要点引导
(一)整体感知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记述的是──春秋时期,郑国被秦、晋两个大国包围,危在旦夕,郑国大夫烛之武临危受命,只身进秦营,说服秦穆公,使秦国撤兵。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向秦穆公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国有利,灭掉郑国对秦国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穆公。秦穆公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而且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也不得不撤军,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的说辞,有条有理,措辞得体,分析利害关系透彻精辟。清代学者金圣叹在《天下才子必读书》中评论说:“妙在其辞愈委婉,其说愈晓畅。”清代学者林云铭在《古文析义》中评论说:“烛之武为国起见,说秦之词,句句悚动,有回天之力,其中无限层折,犹短兵接战,不虑秦伯不落其彀中也。”《左传》的作者用少量文字就把这些复杂曲折的意思记载得十分清楚,这种精练的文笔很值得学习。
(二)学法引导
要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积累文言字、词、句的知识是不可缺少的基础,而养成勤查字典、词典等工具书的良好习惯,对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文言文阅读中,会给我们带来语言障碍的往往都是那些具有多义性的实词,而不是虚词。因而分析义项、选择义项是使用工具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在分析义项的过程中,应把一个词的全部义项都浏览一遍,确定其本义和引申义及其内部联系,力求全面系统地把握词义。在选择义项的过程中,要依照“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加以选用,实词虽然具有多义性,但每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其意义却是唯一的。
准确把握文言文的文意,并正确地进行分析评价,这是阅读文言文的基本能力。而把握运用以下几条学习方法,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1)了解文章的历史背景,了解作者的生平概况;
(2)通读全文,圈画关键词语,概括各段大意,把握文章大意,领会文章主旨;
(3)参照课文注释,借助工具书,对文章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
(4)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地分析文言文作品的思想意义。
探究解读
问题探究一:烛之武为什么能临危受命?
思路点拨:一是郑伯态度诚恳,勇于自责,并晓之以理;二是烛之武深明大义,有爱国思想且腹有良谋、成竹在胸。
问题探究二:烛之武为什么能说服秦伯退师?
思路点拨:烛之武能成功说服秦伯,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秦、晋之间确实存在利害冲突,有供烛之武“钻空子”的客观条件;二是烛之武熟悉天下形势,深刻了解各诸侯国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三是烛之武游说艺术十分高明,他采取了高超的攻心战术,抓住了秦伯一心只为本国谋取最大利益的心理,先以谦卑之辞取得秦伯的好感,再以“亡郑”“存郑”对秦、晋两国不同的利害关系打动秦伯之心,游说之辞委婉曲折,句句在理,言谈之中又处处表现出是为秦国的利益着想,因而成功说服秦伯,实现了“退秦师”的目的。
问题探究三:烛之武说退秦师,但又使秦伯留下杞子、逢孙、杨孙戍郑,这是否是“引狼入室”?
思路点拨:烛之武此举不是“引狼入室”,而是引“狼”来“拒”虎”。──秦师虽退,而强晋之师仍包围着郑国,让秦师为自己守国门,这不仅是烛之武的承诺,以此向秦表明郑与秦结盟的诚心,更是巧妙地把矛盾转移到秦、晋之间。而秦、晋一旦形成对峙与抗衡,郑国就可能得以保全。形势的发展正如烛之武所料,面对秦的倒戈,晋也只能隐忍不发,撤军了事。
问题探究四: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军进攻?
思路点拨:如果在秦、郑联盟的形势下进攻秦军,晋军就有可能处于腹背受敌的不利境地。具体说,“不仁”只是借口──如果讲“仁”,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智)”才是实质,晋文公很有理智,对眼前局势与动武后果,能冷静地作出正确的判断。说到底,还是一个“利”字在起作用。
应用迁移
一、语言基础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且贰(èr)于楚也 秦军氾(fàn)南 佚(shī)之狐言于郑伯曰
B.夜缒(zhuī)而出 若舍(shě)郑以为东道主 共(gòng)其乏困
C.许君焦,瑕(jiá) 阙(quē)秦以利晋 秦伯说(shuō),与郑人盟
D.使杞子、逢(páng)孙 杨孙戍(shù)之 失其所与(yǔ),不知(zhì)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A.是寡人之过也 干部脱离群众,势必成为孤家寡人。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当好东道主,办好奥运会。
C.行李之往来 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驻华使节夫人中国才艺大赛”在京开幕。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C.秦伯说,与郑人盟。D.失其所与,不知。
4.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不是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C.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D.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
5.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C.秦伯说,与郑人盟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D.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公输》)
二、课文阅读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对下列句子朗读停顿的处理,不妥的一项是( )
A.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B.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C.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D.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2.下面方框里的文字出自《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解释“夫晋,何厌之有”中的“厌”,应选择第_________义项。
厌(厭)yàn①饱。《韩非子·解老》:“服文采,带利剑,~饮食。”②满足。《左传·隐公元年》:“姜氏何~之有?”上述①②又写作“餍”。③合于心。《国语·周语下》:“克~帝心。”又为心服。《汉书·景帝纪》:“诸狱疑,若虽文致于法而于人心不~者,辄谳之。”④讨厌,厌恶。《史记·主父偃传》:“诸公宾客多~之。”○引嫌。曹操《短歌行》:“山不~高,海不~深。” |
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然(然而)郑亡(灭亡),子(您)亦有不利焉(语气助词)。
B.行李(使者)之往来,共(通“供”,供给)其乏困(缺少的东西)。
C.若不阙(通“缺”)秦,将焉(于何,在哪里)取之(代词,这里指土地)。
D.因(凭借,依靠)人之(助词,相当于“的”)力而敝(损害)之,不仁。
4.对下列句子的翻译,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经对晋文公无礼。
B.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
C.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越过其他国家而在远方设置边邑,您知道这是很困难的。
D.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失去他们所结交的,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来代替整齐,这是不合武德的。
5.烛之武游说秦伯的话,从论述层次上看,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秦、晋围郑……君亦无所害。‖……将焉取之?‖……唯君图之。
B.秦、晋围郑……君之薄也。‖……君之所知也。‖……唯君图之。
C.秦、晋围郑……敢以烦执事。‖……君之薄也。‖……君亦无所害。‖……唯君图之。
D.秦、晋围郑……敢以烦执事。‖……君亦无所害。‖……君之所知也。‖……唯君图之。
6.下列对烛之武的游说之辞的点评,有误的一项是( )
A.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坦言“知亡”,示弱臣服,以满足强敌的骄横心理,为说服秦伯提供契机。
B.邻之厚,君之薄也。──指出帮晋成就霸业必使秦自己的力量削弱,这就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不能不让秦伯动心。
C.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简洁而形象地勾勒出晋“言而无信”的嘴脸,暗示“此竖子也,不足与谋”。
D.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以史为鉴,用事实说话,提醒秦伯认清形势。
7.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寥寥数语,既点出了战事爆发的原因,双方力量的对比,又为下文写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B.郑伯说服烛之武使秦,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两人的说辞都从对方的切身利益出发,只是郑伯采用直截了当的方式,而烛之武采用迂回曲折的方式。
C.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步步深入,层层递进,终于说服了秦伯,表现了他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D.烛之武退秦师后,晋国大夫狐偃建议晋军出击郑国,顿时形势又紧张起来,晋文公讲了一番“仁”的大道理,才平息了这场战争。
8.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以其无礼于晋”,是指当年晋公子重耳(即今日之晋文公)流亡经过郑国时,郑文公没有以礼相待。
B.“且贰于楚”,是指当年郑文公怂恿楚国出兵攻晋,楚军失败之后,郑又与晋先盟于衡雍,再盟于践土。
C.“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是指秦穆公有恩惠于晋惠公(晋文公之弟),当年曾助他回国继位。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是说当年晋文公是靠自己的夫人(秦穆公之女)的力量回国执政的。
9.有人在读完《烛之武退秦师》后,称赞烛之武是“志士”“勇士”“辩士”。你是否也有同感?请参考示例,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志士”“勇士”的看法。
【示例】烛之武──一个能言善辩的辩士
烛之武面对强敌,不卑不亢,侃侃而谈。他先论说灭郑于秦有害无益,然后承诺,保存郑国对秦国大有好处,“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这是郑国为请求秦国退兵所施予的小小恩惠,既可使对方权衡利弊,又不失本国尊严。一番利诱之后,烛之武就从秦晋的历史关系入手,揭示出晋文公忘恩负义的本质,离间秦晋关系;再用发展的眼光,引导秦伯认识到晋的贪婪会给秦国带来危险,这就使秦伯认识到晋是敌而非友,并最终和郑国结盟。烛之武一字未提郑国的利益,却成功说退秦师,充分展现了他的“辩士”形象。
① 之武──一个深明大义的志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烛之武──一个知难而上的勇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迁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齐桓公伐楚盟屈完
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①。蔡溃,遂伐楚。
楚子②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③,唯是风马牛不相及④也,不虞君之涉吾地⑤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⑥曰:‘五侯九伯⑦,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⑧: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⑨。尔贡苞茅不入⑩,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师进,次于陉。
夏,楚子使屈完如师。师退,次于召陵。
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谷同好,如何?”对曰:“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屈完及诸侯盟。
(选自《左传·僖公四年》)
【注释】①诸侯之师:指参与侵蔡的各诸侯国的军队。蔡:诸侯国名,在今河南上蔡、新蔡一带。
②楚子:指楚成王。楚属子爵,故称其国君为“楚子”③北海、南海:泛指北方、南方边远的地方,不实指大海。④“唯是”一句:这就像雌雄不同的牛马在一起而没有关系一样。比喻齐、楚相距遥远,没有利害关系。唯:句首语气词,起强调作用。风:雄雌相诱。或说“风”意为“放逸,走失”。句意为:两国相距遥远,牛马走失了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⑤虞:意料,预料。涉:进入,到。这里是“入侵”的委婉说法。⑥召(shào)康公:召公奭(shì),是周武王之弟。周成王时的太保,“康”是谥号。先君:已故的君主。大公:即太公,指姜尚,他是齐国的始封君。⑦五侯九伯:泛指各国诸侯。⑧履:践踏。这里指齐国可以征伐的范围。⑨海:指渤海和黄海。河:黄河。穆陵:地名,在今湖北麻城北的穆陵山。无棣:地名,在今河北隆卢。⑩贡:贡物。苞:裹束。茅:菁茅,古人用以祭祀。入:进贡,缴纳。缩酒:把酒浇在扎成捆的菁茅上渗下,象征鬼神饮了酒。昭王南征而不复:旧传说周昭王(周成王的孙子)南巡至汉水时,汉滨人献给他一条胶粘的船,船行至江心而沉,昭王溺死。此事距此时已相去三百多年,属陈年老账。问诸水滨:汉非楚境,故不受罪。昭王时,楚国地在丹阳(今湖北秭归县东南)一带,尚未发展到汉水流域。陉(Xíng):楚国地名,在今河南偃城县南。屈完:楚国大夫。如:往,到……去。召(Shào)陵:楚国地名,在今河南偃城东。不谷:不善。古代王侯自称的谦词。惠:恩惠,这里作表示敬意的词。徼(yāo):求,求取。敝邑:对自己国家的谦称。辱:谦词。一般指使对方受屈辱了。众:这里指诸侯的军队。
绥:安抚。方城:指楚国北境的大别山、桐柏山。
1.下面方框里的文字出自《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解释“齐侯陈诸侯之师”中的“陈”,应选择第_____义项,可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____。
陈chén①陈列,陈设。《左传·隐公五年》:“~鱼而观之。”②陈述。《史记·韩非传》:“韩非欲自~,不得见。”③zhèn(阵)。交战时的战斗队列。《孙子兵法·军争》:“勿击堂堂之~。”(堂堂:整齐强大。)○又排列为阵。《商君书·兵守》:“~而待敌。”这个意义后来写作“阵”。④旧,与“新”相对。《荀子·富国》:“年谷复熟,而~积有余。”成语有“新陈代谢”。⑤周代诸侯国,在今河南淮阳一带。 |
2.“征”在古汉语中有这些常用意义:A.出征,远行。B.征伐。C.争夺,索取。D.召,征召。特指君召臣。E.追究,追问。F.证明。G.应验。
请结合语境,指出下列各句子中的“征”的意义,只要填写上述备选答案的序号。
① 实征之( )②寡人是征( )③昭王南征而不复( )
3.“尔贡苞茅不入”一句中的“尔”指代的是( )。
A.周昭王B.齐桓公C.楚成王D.屈完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女(同“汝”。你)实征之。 B.楚子使(使者)屈完如师。
C.师进,次(临时驻扎)于陉。 D.屈完及诸侯盟(订立盟约)。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B.尔贡苞茅不入,王祭不共。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C.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 复立楚国之社稷。(《陈涉世家》)
D.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孟子两章》)
6.对下列句子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没想到你们过河来到我们的地盘,这是什么缘故!
B.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昭王没有回国,您还是到汉水边去问一问吧!
C.与不谷同好,如何?──你们也同我们建立友好关系,怎么样?
D.虽众,无所用之。──您的兵马虽然众多,恐怕也没有用处!
7.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委婉的外交辞令的一项是( )
A.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B.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谷同好,如何?
C.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
D.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8.从本文看,齐侯最终没有对楚国动武,他最大的顾忌是( )
A.劳师袭远,水土不服。B.楚国决心顽强抵抗。
C.兵力不占绝对优势。D.楚国地形易守难攻。
9.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写齐桓公为了称霸天下,而率领多国军队去攻打楚国,但楚国毫不示弱,最终,齐国并没有达到目的。
B.管仲对楚王使者的一番言辞,都是在无理之中强行找出的借口;齐侯对屈完所说的话,则于言谈之中透露出一副霸主神气。
C.面对齐国君臣的强词夺理、恃强威胁,楚国使者的对答,随机应变,无懈可击,尤其是屈完的回答,不卑不亢,委婉中带着强硬,是绝好的外交辞令。
D.“师进,次于陉”,指的是由于楚国态度较强硬,诸侯的军队便向前推进到陉,对楚国施加压力。“师退,次于召陵”,指楚国的军队后撤至召陵。
知识链接
一、与课文相关的历史事件
①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
是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住五年后,离开齐国,继续流亡。其间,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对重耳以礼相待,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叔瞻又劝郑文公:“君不礼,不如杀之,且后为国患。”郑文公也不听。这就是课文中所说的“以其无礼于晋”。
②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
是年四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今山东省鄄城县西南),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当时,郑国处于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郑文公曾到楚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派使者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郑盟于衡雍(今河南省原阳县西部)。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今河南省荥阳县西北),晋文公为盟主,郑也参与了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课文中所说的“且贰于楚也”。
③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
是年,晋献公逝世,骊姬(晋献公之宠妃)立自己的儿子奚齐为国君,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骊姬和奚齐,派人迎接重耳(晋献公之子,非骊姬所生)回国即位,重耳辞谢;后又派人迎接夷吾(重耳之弟)。夷吾采纳了大臣吕省、卻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以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这就是课文中所说的“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指秦穆公,“晋君”指晋惠公,此言是说晋惠公是秦穆公所扶立的。
④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
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大臣曰:‘地者先君之地,君亡在外,何得以擅许秦者?’寡人争之弗能得,故谢秦”为托辞,食言毁约。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出现了裂痕。这就是课文中所说的“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此言是说秦穆公有恩于晋,而晋惠公却背盟毁约。“朝济而夕设版”是夸张说法。
⑤重耳主晋(公元前636年)
是年,晋怀公(晋惠公之子,重耳之侄),主政,不得人心。晋人闻重耳在秦,暗中劝其返晋,愿为内应者甚众。秦穆公发兵助重耳回到绛(晋国都,在今山西绛县),重耳结束了十九年的流亡生活,登上王位,是为晋文公。文公借秦之力杀怀公。怀公近臣吕省、卻芮等惧诛作乱,秦穆公诱杀之。这就是课文中所说的“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指秦穆公,“此”指重耳入主晋国一事。
⑥秦晋围郑(公元前630年)
是年春,晋先伐郑边鄙,试郑可攻与否。九月,“晋文公与秦穆公共围郑,讨其助楚攻晋者,及文公过时之无礼也”。晋围郑的直接目的是羞辱郑文公,捉拿建议杀重耳的郑大夫叔瞻。秦因与晋有同盟关系,同时图谋向东方发展,故参与围郑。郑与秦无直接利害冲突,且晋势盛对秦形成潜在威胁,故郑大夫烛之武能拆散秦晋联盟,说退秦师。秦撤军后,晋对郑之威胁并未解除。郑文公庶子子兰在晋,事晋文公甚谨,斯时,从晋文公围郑,以求入郑为太子。晋提出结盟两项条件后,“郑文公恐。不敢谓叔瞻言。瞻闻,言于郑君曰:‘臣谓君,君不听臣,晋卒为患。然晋所以围郑,以瞻,瞻死而赦郑国,瞻之愿也。’乃自杀。”郑文公以叔瞻之尸与晋,且许晋立子兰为太子,晋兵方罢去。
三年后,郑文公卒,子兰立,是为郑穆公,晋郑关系彻底缓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