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北京市第八中学 刘运秀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本文反映了怎样一种社会理想。 2、使学生理解本文记叙的顺序、详略,体会本文优美、 精炼的语言。 3、指导学生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了解古今异义现象。 【教学设想】 1、学生接触这篇文章之前,已接触过一些文言文。本文除个别比较生僻的字词及古今异义的词语外,不少文言虚词、实词和句式,学生是可以粗知的,直鼓励学生自学,教师从旁启发点拨,宜加强诵读练习,增进学生对文言文的感性认识,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在学生粗通内容大意后可安排创造性的复述练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由成语“世外桃源”导入课文,引起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2、简介作者和本文写作的背景。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东晋大文学家,田园诗的创始人。他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家庭,得不到当时社会的重视。少时虽颇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社会动乱不安,有志难酬。先后作过几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终于在41岁坚决弃官回乡,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作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优美的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 本文大约写于宋永初二年(421年),陶渊明约57岁。他既拒绝过东晋政权的征召,又复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而以《桃花源诗并记》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样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小说色彩。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选作课文的,就是这篇有新奇情节、有优美环境、有人物、有对话的《桃花源记》。 3、学生细读课文,笔译全文。 这一教学步骤应达到三个目的: ⑴ 培养学生细看注释,独立理解课文的习惯; ⑵ 准确理解全篇字词句段; ⑶ 基本搞清本文的线索及记叙顺序。 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时,教师只要将重点词语提示学生注意掌握就行了,点拨要尽可能少,以免妨碍学生独立钻研习惯的养成。只有那些要加深理解,或不加解说就不能准确理语,教师才相机点拨。如:“有良田美地桑竹之属”“属”即“类”,“之属”即“这一类事物”。“问所从来”,即“问从何处来”。“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乃”即“竟然”“无论”是两个词。无:不要;论:说。。跟现代汉语作连词用的“无论”不同。“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邀请。“便扶向路”:“向”,从前;“向路”,去挑花源时走的路。“诣太守”,“诣”,即“到……去”,这里揭谒见。 〖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课文,做到琅琅上口; 2、概括每个自然段段意,体会全文的思路。 教师收学生笔译练习,抽阅上中下三档各若干篇,以便在第二课开始时适当讲评,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之处,;纠正错误之处。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出示小黑板,要求学生注音并释词。 阡陌( ) 髫( )恰 诣( ) 骥( )津( ) 2、讲评笔译练习,纠正主要错误。 3、指名朗读课文。 4、要求学生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根据课文的基本情节,合理地补充一些细节,具体完整地复述。教师据此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5、分析课文: ⑴ 提问:课文以什么为线索?可分为几部分? 明确要点:课文以武陵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按照发现树林、进入桃源、出而复寻的顺序,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段),写渔人发现桃花林为经过。 第二部分(2~3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以后的见闻。这是全文的重点部分,作者正是借此寄托社会理想。第2段写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环境。第3段写桃花源中淳朴的社会风尚。 第三部分(第4~5段),故事的结局和尾声。 ⑵ 提问:课文开头和结尾都写得简略,中间写得详细,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要点:文章如何写,是由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决定的。本文的主要意图是通过桃花源中的生活情状来表现作者的社会理想,所以中间部分写得详细,无论是写村落的概貌还是写人物的交谈,都有一些动人的细节,使人如临其地,如见其人。开头和结尾只跟故事的传奇性质有关,所以写得简略。 ⑶ 提问:我们应怎样认识作者的社会理想? 明确要点: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年那样一个战乱频仍、政治腐败、民生凋敝的黑暗社会里,深感痛苦和不满。但是要想改变社会现状又根本不可能,于是他只好弃官归隐,洁身自爱,安贫乐道。他憧憬着了种没有君主、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劳动、风气淳朴、平等自由的理想社会,本文正是这种理想的生动写照。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农民的意志和愿望,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疑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这的社会在当时是不可能有的,完全是“乌托邦”式的空想。可以说,《桃花源记》既曲折地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否定,也反映了作者消极避世的思想。作者也明知这只是一种空想,无非借此寄托自己超然高举之思,开头结尾的写法对此都有所暗示,桃源究在何处,没有具体点明,人们想再访也不可得。 6、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记诵的方法,首先是逐段边读边背,然后读整篇背整篇;整篇能背以后,再深入体会地读若干遍。这样就会在较长时间内不遗忘。要教给学生按课文的线索和顺序来记诵课文,找出能想起前后内容的词语作为支撑句,使之形成一个帮助记忆的链条。如: 缘溪行→逢桃花林→林尽水源→山有小口→舍船从口入→豁然开朗→见渔人→自云先世→问今是何世一停数,辞去→既出→及郡下→寻向所志→不复得路→南阳→未果 →无问津者 〖布置作业〗 1、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词义的差别: ⑴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⑵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⑶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⑷ 芳草鲜美。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⑴ 便舍船,从口入。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⑵ 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 ⑶ 见渔人,乃大惊。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⑷ 寻向所志。 寻病终。 3、背诵全文。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桃花源记,陶渊明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桃花源记》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