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古代 >> W >> 五柳先生传 >> 正文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上海市同济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黎 胜     【教学目的】

  1、了解五柳先生性格、思想、生活及其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

  2、学习作者朴素、洗练、自嘲、自赏的语言风格。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我来自湖北省宜昌市,家住三峡,与南京一水相连,改用一首词:“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宜昌南京情谊长,共饮一江水。”一直期盼着与同学们共度一段愉快的学习之旅。今天就让我们从结识一位特立独行的东晋大文人五柳先生开始吧。请翻到第129页《五柳先生传》(师板书)。
  二、研读课文

  1、自读质疑:

    教师引语:这位五柳先生可是个性格鲜明的人,同学们一读就知道了,请先对照注释和课后习题自读课文,读出声来,边读边圈点勾,有问题可以问老师。

    学生自读、自疑,学会自学。

  2、听读体会:

    教师引语:看见同学们读,老师也想吟读一番,听听老师读出了什么语气?

    学生听教师范读,并初步体会作者自赏自嘲的语言风格。

  3、齐读感悟:

    教师引语:让我们齐读课文,读出感情。

  4、寻读探究:

   教师引语:通过几遍朗读,我们对五柳先生有了个大体认识,你眼中的五柳先生是怎样的人?尽可能依据文中的语言想像出来。带着问题再读课文,小组边读边讨论。

    学生交流,教师只听,不作评价,学生只要能说出自己要表达的意思即可。

    课堂设想:通过朗读与讨论,了解“五柳”名字的来历,陶渊明假托“五柳先生”为自己立传,“好读书”、“性嗜酒”、“家贫”、“著文自娱”及东晋的历史背景,能从中感受到陶渊明的性格及追求即可。

  5、品读交流:

    教师引语:陶渊明以自赏自嘲的语言写出了自己淡泊名利、安贫乐道、悠然自得的形象,语言特别有味。你最喜欢哪一句?找出来进行赏读。

    学生交流,师生共赏共品。

   ⑴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相关资料:很多文章引用"好读书,不求甚解"一句,却往往忽略“每有会意”,事实上,陶渊明强调的是看书要讲究心领神会,求其真谛,不能死抠字句。陶渊明喜欢读《山海经》,曾写过13首关于读《山海经》的诗,说有一次读《山海图》,他觉得自己仿佛穿越时间、空间,窥破了宇宙间的玄奥,兴奋得手舞足蹈,无以复加。这便是“会意”的境界。

   ⑵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相关资料:东晋文人嗜酒,是一种逃避生活的方式。

   ⑶ “短褐穿结,革瓢屡空,晏如也。”重点理解“晏如”。

   ⑷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理解“戚戚”、“汲汲”。

  6、熟读成诵

    教师引语:好句子就要背下来,师生同读佳句及段落,当堂背诵。
  三、能力拓展

  教师引语:东晋以后,很多文人欣赏陶渊明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以陶渊明自况,这正是中国文人张扬个性、自我欣赏的“风骨”。下面,我们再看一篇
《老舍自传》。

  老舍自传

  舒舍予,字老舍,现年四十岁。面黄无须。两岁失怙,可谓无父;志学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特别孝爱老母,布尔乔亚之仁未能一扫空地。幼读三百篇,不求甚解,断学师范,遥奠教书匠之基。及壮,湖口四方,教书为业,继学师范。每购奖券,以得未彩为荣也。二十七发愤著书,科学哲学无所懂,故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没什么了不起。三十四岁结婚,今已有一男一女,均狡猾可笑。闲时养花,不甚得法,每每有叶无花亦不忍弃。书无所不读,全无收获,并不着急。教书作事均甚认真,往往吃亏,亦不后悔。如此而已,再活四十年,也许能有点出息。

  请一生朗读,想一想两篇传记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相似点?

  课堂设想:只要能体会到作者的自赏、自嘲、自得、自乐即可。
教师引语:其实,同学们也可以学习这种自赏自嘲的笔调,写出自己的个性风采。老师现学现卖,做个样子给大家介绍自己。

  “五同”老师传

  听母亲说,我黎明出生,初来人间,哭声震天。家人以为生了个大胖小子,却原来是一瘦小千金。父母盼我争强好胜,故取名一小子之名曰黎胜。然争强有余,总不能胜:学唱歌,五音不全;学跳舞,步伐不健;亦追时尚赶新潮,却不愿改变自我、丢失自然……于是拼命读书,与莎翁交友,与太白唱吟,与鲁老夫子对话,与五柳先生趣谈。立三尺讲台,难守本分,不迷信于旧规,而有志于挑战,不仅课内揭秘,而且课外探源,每有所悟,便怡然自乐,得意洋洋也。学生叹曰:黎老师有童心之纯真,无师道之尊严,与我们“五同”为伴,戏称为“五同”老师。何谓“五同”?师生同读、同写、同讲、同议、同评也。

  教师引语:同学们也来介绍一下自己吧,可以是完整的小传,也可以只是一两句抓住某个特点,表现自己的个性。

  学生展示自我并交流。

  如:生1:喜欢足球,却被称为臭脚。

  生2:每每迟到,总被老师耻笑,一笑了之。

  生3:不戚戚于分数,不汲汲于名次。
四、课堂收束

  这堂课即将结束了,相信大家在以后的语文学习之旅上会有更多收获。网络、书店、图书馆,都是学语文的好去处,有收获,可以告诉我,有困惑,也可以告诉我。 五、作业

  整理自己的小传,写在作业本上。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归园田居》说课稿
    《归园田居》教案
    《归园田居》教案3
    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
    《归园田居》教案2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赏析
    《归园田居》陶渊明
    《诗三首》问题探究
    《归园田居》(之一)教学笔记
    诗歌归园田居原文
    从《饮酒》《归园田居》论陶渊明的德…
    诗人渊明简介
    陶渊明年谱
    追悔落尘网,庆幸归园田
    陶渊明作品系年
    陶渊明《桃花源记》赏析
    《桃花源记》课堂教学实录
    《桃花源记》说课稿4
    《桃花源记》说课稿3
    《桃花源记》说课稿2
    《桃花源记》说课稿7
    心陶醉之,笔神绘之——《桃花源记》赏…
    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
    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赏析 陶渊明
    桃花源记教案设计2
    桃花源记课堂实录
    《桃花源记》赏析
    《桃花源记》综合资源一
    陶渊明为何要写《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课堂实录
    《桃花源记》赏析 陶渊明
    《桃花源记》教学互动卷
    桃花源记教案设计
    《桃花源记》课堂教学实录二
    桃花源记》说课案
    《桃花源记》说课稿
    陶渊明《桃花源记》(数种不同版本的…
    《桃花源记》艺术风格赏析
    《桃花源记》教案
    《桃花源记》练习设计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桃花源记》智能小练习
    《桃花源记》翻译
    中译英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原文和翻译
    由《桃花源记》教学案例引发的思考
    《桃花源记》说课稿8
    《桃花源记》说课稿6
    陶渊明《桃花源记》赏析3
    桃花源记原文
    《桃花源記》作品欣赏
    《桃花源记》赏析2
    《桃花源记》赏析
    《桃花源记》说课稿5
    《桃花源记》习题
    桃花源记翻译欣赏
    《五柳先生传》课文背景知识
    《不求甚解》
    《五柳先生传》课文阅读指导
    《五柳先生传》课文评点
    《五柳先生传》知识延伸
    躬耕垄亩 吟咏田园──陶渊明与他的…
    《五柳先生传》课文品析
    《五柳先生传》写作特点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五柳先生传》课文鉴赏
    《五柳先生传》题解
    《五柳先生传》古今异义词
    《五柳先生传》精讲
    《五柳先生传》思路结构
    “五同”老师传
    类文赏读·方山子传
    陶渊明诗两首
    《五柳先生传》原文精典分析
    赞五柳先生
    故事:陶渊明不折腰
    《五柳先生传》教学片断与点评
    笔墨寥寥 栩栩如生──释《五柳先生…
    从《五柳先生传》解读陶渊明
    既是隐士何须炫耀──《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故里在宜丰考探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归去来兮辞》及鉴赏
    成语:不求甚解
    《五柳先生传》结构分析
    《五斗先生传》
    陶渊明诗全集
    成语与历史人物
    《与朱元思书》同步轻松练习
    《五柳先生传》同步达纲练习
    《五柳先生传》同步达纲练习
    《五柳先生传》习题精选
    陶渊明年谱
    《五柳先生传》补充注释
    《五柳先生传》生字注音
    《五柳先生传》解词
    《五柳先生传》学习方法指导
    《五柳先生传》字词综合运用
    《五柳先生传》多音字辨析
    陶渊明的时代与生平
    《五柳先生传》文言句式
    《五柳先生传》素质教育新学案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五柳先生传》一词多义
    陶渊明及东晋诗文
    粗笔勾勒,尽显神韵
    《五柳先生传》的笔法和韵味
    《五柳先生传》写作动因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五柳先生传》重点句子分析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五柳先生传》词句品析
    《五柳先生传》学法指引
    《五柳先生传》赏析
    《五柳先生传》赏析
    《五柳先生传》赏析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五柳先生传》教学新点子
    “柳树”的象征意义
    论陶渊明的二重人格
    陶渊明及其归隐思想研究
    陶渊明的归隐生活
    陶渊明的影响
    写小传引起的反思──《五柳先生传》…
    最著名的隐士──陶渊明
    《五柳先生传》形似字辨析
    《与朱元思书》基础知识练习
    陶渊明的典型意义
    《五柳先生传》课内外联读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陶渊明的思想性格
    《五柳先生传》词句教学引导
    《五柳先生传》课文赏析
    《五柳先生传》疑难解析
    《五柳先生传》重点难点讲解
    《五柳先生传》背景材料
    《五柳先生传》中心思想
    《五柳先生传》词类活用
    陶渊明的散文与辞赋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五柳先生传》研讨与练习说明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五柳先生传》活动课教学设计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更新教育理念,实施探究式语文教学─…
    《五柳先生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文学常识·文言虚词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不求甚解”之辩──《五柳先生传》…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我不喜欢五柳先生──引导学生“偏颇…
    《五柳先生传》教学案例及反思
    《五柳先生传》整体把握
    钱钟书论《五柳先生传》
    《五柳先生传》问题探究
    《五柳先生传》教学实录及点评
    《五柳先生传》教学杂谈
    《五柳先生传》写作特色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陶渊明的生平
    陶渊明简介
    《五柳先生传》课堂实录
    《五柳先生传》教学实录及点评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五柳先生传》教学案例
    《五柳先生传》说课设计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五柳先生传》电子教材
    《五柳先生传》课文翻译
    《五柳先生传》问题研究
    《五柳先生传》教学建议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五柳先生传》有关资料
    一“问”激起千层浪──《五柳先生传…
    “不”拘一格,让语文课堂熠熠生辉─…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五柳先生传》教学反思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