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古代 >> L >> 论语 >> 正文

 

《论语》中的基本概念

论语》中的基本概念   徐济芬     一、道

  我们都知道万有引力,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客观存在着。苹果从树上落到地面,行星绕太阳运行,流星闪亮地划过夜空,扫帚星拖着壮观的尾巴,这些不同的表现都是万有引力作用的结果,它是宇宙自然之道

  《论语》里的“道”就是人类社会的某种规律,它像万有引力一样看不见、摸不着,但确实存在。它也是在具体的事件上表现出各不相同的形态,所以,在典籍里有不同的表述,“天道福善祸淫,降灾于夏,以彰厥罪。”(《商书·汤诰》)“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左传·桓公六年》)“天灾流行,国家代有,救灾恤邻,道也。”(《左传·僖公十三年》)“忠信笃敬,上下同之,天之道也。”(《左传·襄公二十二年》)“闰以正时,时以作事,事以厚生,生民之道,于是乎在矣。”(《左传·文公六年》)“生民之道,乐为大焉。”(《礼记·乐记》)这些不同的表述有一个共同的目标──生民。正如《荀子·君道》所说:“道者,何也?……善生养人者也”。

  所以,“道”就是生民之道。统治者顺着这个道就能获得成功,违反了这个道就会灭亡。“有夏昏德,民坠涂炭,天乃锡王勇智,表正万邦,缵禹旧服。兹率厥典,奉若天命。夏王有罪,矫诬上天,以布命于下。帝用不臧,式商受命。”(《尚书·仲虺之诰》)“今商王受,弗敬上天,降灾下民。沈湎冒色,敢行暴虐,罪人以族,官人以世,惟宫室、台榭、陂池、侈服,以残害于尔万姓。焚炙忠良,刳剔孕妇。皇天震怒,命我文考,肃将天威。”(《尚书·泰誓上》)道要求统治者顺民心,做民之父母,桀纣违反了天道,残害老百姓,因而被天道所弃──这里的天道就是上天让老百姓生存之道。

  统治者的做法符合生民之道,就叫“有道”或“顺道”;努力使自己的作法符合生民之道,就叫“修道”、“循道”;统治者的做法不符合生民之道,就叫“失道”、“背道”或者“无道”。

  《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之疾,祆怪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故水旱未至而饥,寒暑未薄而疾,祆怪未至而凶。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从这里可以知道,循道就是:“应之以治”、“强本而节用”、“养备而动时”,如果不循道,却“倍(背)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其道然也”,因为道不循人,不随人而变,统治者如果违反了生民之道,必然遭到惩罚,求天求神保佑也没有用。当时,“天下之无道也久矣,”所以,孔子提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要求统治者顺应生民之道而行。

  《论语》中“道”的含义比较多,用作生民之道用的,如:“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朝闻道,夕死可矣。”“道不行,乘桴浮于海。”“鲁一变,至于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


二、德和中庸

  然而,道是不可见的,并非人人都能体察并遵照去做,(这也是孔子很少谈道的原因),那么,如何才能实现生民之道呢?如果“道”作为最高方针,明智人士有一个策略来实现生民这个最高方针,这个策略就是“德”。“德义,生民之本也。”(《国语·晋语四》)《晏子春秋·内篇问下》说齐国的晏子到晋国去,晋国的叔向跟晏子谈论,说到德行之高厚莫过于爱民、乐民,德行之下贱莫过于刻民、害民,德就是围绕生民的。

  《管子·心术上》:“虚而无形谓之道,化育万物谓之德。……德者,道之舍。物得以生生,知得以职道之精。故德者,得也;得也者,谓得其所以然也。以无为之谓道,舍之之谓德,故道之与德无间,故言之者不别也。”这里所说就是德是实现道的途径,德使道得以实现。有人把“舍”解释为“施舍”,认为“德是道的施舍”,我看未必,这里是“止息”、“住所”的引申,德是道的住所,道就包含在德中,也就是说,按照德来做才能实现道,德就是使物得以生生的方法,心里有德才能了解道。

  “德”,甲骨文从彳、从直,意为行得正直,金文加了心,意为行也正直、心也正直。《国语·周语》:“正,德之道也。”《虞书·大禹谟》:“德惟善政,政在养民”、“好生之德,洽于民心。”政治的目的是让人民得以生养,如果在这方面做得好,那就是符合了德。“德”就是要顺应民心,实现生民养民之道。

  “德”是达成生民的策略,所以,“德,国家之基也。”(《左传·襄公二十四年》);生民就要施惠于民,所以,“德以施惠”(《左传·成公十六年》);“恤民为德”(《左传·襄公七年》),“德不失民”(《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体恤老百姓,按照德来行事,就不会失民了。孔子提出“为政以德”,“道之以德”,就是要统治者按照这个策略行政。

  《管子·五辅》:“德有六兴:辟田畴,制坛宅,修树艺,劝士民,勉稼穑,修墙屋,此谓厚其生。发伏利,输滞积,修道途,便关市,慎将宿,此谓输之以财。导水潦,利陂沟,决潘渚,溃泥滞,通郁闭,慎津梁,此谓遗之以利。薄征敛,轻征赋,弛刑罚,赦罪戾,宥小过,此谓宽其政。养长老,慈幼孤,恤鳏寡,问疾病,吊祸丧,此谓匡其急。衣冻寒,食饥渴,匡贫窭,振罢露,资乏绝,此谓振其穷。凡此六者,德之兴也。六者既布,则民之所欲,无不得矣。夫民必得其所欲,然后听上;听上,然后政可善为也,故曰德不可不兴也。”也就是说可以从六个方面兴德政:厚生、输财、遗利、宽政、匡急、振穷,如此,则老百姓的愿望都能得以实现,并因此愿意听从统治者的引导,这样,治理国家就很少要用到刑罚而可以“善为”。所以说,统治者兴德,则“民有耻且格”。因而,孔子要求“君子怀德”,“据于德”。

  “德”是实现“道”的策略,违反“德”也就是违反“道”,“以荡陵德,实悖天道。”(《周书·毕命》)有苗“反道败德”(《尚书·大禹谟》)。统治者不按照德来做,让老百姓难以生存,会怎么样呢?“夏王灭德作威,以敷虐于尔万方百姓。尔万方百姓,罹其凶害,弗忍荼毒,并告无辜于上下神祇。天道福善祸淫,降灾于夏,以彰厥罪。”(《商书·汤诰》)为民做主的神会惩罚违反道德者。“不修政德,亡于不暇,又何能济?纣作淫虐,文王惠和,殷是以陨,周是以兴。”(《左传·昭公四年》)行政不中正,不符合德,不能使民养生,就会失去天下。

  “德”在孔子这里又用了一个更为专用的词“中庸”来表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常说“中庸之道”,是因为一方面“道”与“德”散用时并不明确区分,正如《管子·心术上》所说“道之与德无间,故言之者不别也”;另一方面,孔子及其弟子把孔子的这个策略称作“夫子之道”。所以,孔子之道的“道”与作为最高方针的道并不是同一层次的道,其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孔子之道指的就是德,是中正,是中庸,是实现最高方针之道的策略。《国语·周语下》:“道之以中德”,正是说以中为德。

  《中庸》对“中”作了定义:“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只有天地自然才没有喜怒哀乐,对万事万物同样的对待,而没有偏爱,或者说天地没有爱,这是“中”;人总是会有喜怒哀乐的,如果喜怒哀乐能不违反自然,以自然的“中”作为参考,就是做到“和”了。以“中”作参考,也就是以“中”为用,即“中用”或“中庸”。所以,“中”是本,按照中庸做到了和,也就是达道了,达到道,万物就可以遂其性而生生不息。做不到中庸,也就不能达道,就叫“失德”。

  中庸的具体表现是“事,举其中。”(《左传·哀公十一年》),“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中庸》)。孔子自己也是执其两端用其中的,如“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吾道一以贯之”,“道”为“中庸之道”,曾子跟门人解释说是“忠恕”。因为“忠恕违道不远”,所以曾子以忠恕答门人,他知道门人难以理解中庸。正如孔子所说“知德者鲜矣”(15.4)。


三、仁、义

  道不是人人能察觉,中庸之德也不是人人能理解做到,(正因为此,孔子也是很少谈德),所以,根据最高目标和实现最高目标的策略确立了一个生民的原则,这个原则就是仁,它的核心仍然是生民、使民获益。《管子·五辅》中讲的“六兴”,也就是原则的六个方面,从这六个方面遵照中正之德去做,就能实现生民的最终目标。“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中庸》)这里也是说为政者应当自身修道德,仁是修道修德的原则。

  在《论语》和《左传》中,真正作原则用的仁并不多,有以下这些:“依于仁”,“仁以为己任”“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奉之以仁”(《左传·昭公六年》)。更多的是把它用一些具体的做法表达出来,如:“樊迟问仁。子曰:‘爱人。’”“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不背本,仁也。”(《左传·成公九年》)“度功而行,仁也。”(《左传·昭公二十年》)这里,几个弟子问仁,其实问的是作为原则的仁,但是,孔子知道对于这几个弟子,只有用具体的内容来回答,对他们才有益,所以,孔子对他们的回答都只是仁在各方面的表现。这几个回答不同于对颜渊的回答,对颜渊的回答则是比较概括的作为原则的仁。“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达到仁的方法就是从身边自己能做的事做起。不能“依于仁”、不能“奉之以仁”就是“失仁”、“非仁”、“不仁”,比如:“背施无亲,幸灾不仁,”(《左传·僖公十四年》)“乘人之约,非仁也。”(《左传·定公四年》)这些都是让别人难以生存的行为,所以,是不仁的。

  行为上能自觉地符合道、德、仁,做到了利民安国爱人就是义。所以说“除去天地之害,谓之义。”(《礼记·祭统》)“义者,谓各处其宜也。”(《管子·心术上》)“义而行之,谓之德、礼。”(《左传·文公七年》)“君子曰:‘酒以成礼,不继以淫,义也。’”(《左传·庄公二十二年》)“怒邻不义”(《左传·僖公十四年》),“《诗》、《书》,义之府也。”(《左传·僖公二十七年》)即《诗》《书》是教导人怎么做才合适,“死而不义,非勇也。”(《左传·文公二年》)不该死而死就不算勇。

  义也可以归纳到以下几个方面:“孝悌慈惠,以养亲戚;恭敬忠信,以事君上;中正比宜,以行礼节;整齐撙拙,以辟刑僇;纤啬省用,以备饥馑;敦懞纯固,以备祸乱;和协辑睦,以备寇戎。凡此七者,义之体也。”(《管子·五辅》)也就是可以从这七个方面让自己的行为做得合宜。
四、礼

  仁作为原则还是难以遵照执行,为了更便于大家的行为符合仁,达到义,就依此制定了具体的实施细则,这些细则就是礼。所以,能克己复礼就是仁,按照礼的规定来做也就是义。比如《管子·五辅》说德有六兴,其中有“薄征敛”,这只是一个原则,究竟怎么为薄?薄到什么程度?在礼中就规定了具体的征敛比例、具体的征敛方式等等,照此征敛就是合义的。

  礼是什么?《礼记·曲礼上》:“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礼,国之干也。”(《左传·僖公十一年》)“礼所以守其国,行其政令,无失其民者也。”(《左传·昭公五年》)“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民之所以生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者也。”(《荀子·礼论》)礼是为了能达到道德仁义,为了守国、行政、安民、断长续短达爱敬、使民得以生而制定的对人(主要是为政者)的行为的指导细则,具体表现为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法律(除去五刑叫刑)、规章、制度。礼规定了这些具体的行为指导细则,让人知道如此做就是合义的,所以说,“礼以行义”(《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礼者何也?即事之治也。君子有其事,必有其治。治国而无礼,譬犹瞽之无相与?伥伥乎其何之?譬如终夜有求于幽室之中,非烛何见?若无礼,则手足无所错,耳目无所加,进退揖让无所制。是故,以之居处,长幼失其别,闺门三族失其和,朝廷官爵失其序,田猎戎事失其策,军旅武功失其制,宫室失其度,量鼎失其象,味失其时,乐失其节,车失其式,鬼神失其飨,丧纪失其哀,辨说失其党,官失其体,政事失其施,加于身而错于前,凡众之动,失其宜。如此,则无以祖洽于众也。”(《礼记·仲尼燕居》)如果没有礼,就什么事都不能有序,众人就不能协调一致了。“礼之所兴,众之所治也;礼之所废,众之所乱也。目巧之室,则有奥阼,席则有上下,车则有左右,行则有随,立则有序,古之义也。室而无奥阼,则乱于堂室也。席而无上下,则乱于席上也。车而无左右,则乱于车也。行而无随,则乱于涂也。立而无序,则乱于位也。”(同上)没有礼,大至乱国,小至抢座位、乘车也乱、站立也无秩序。

  “礼,身之干也。”(《左传·成公十三年》)“礼以行之”(《左传·襄公十一年》),“行之以礼”(《左传·昭公六年》),“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左传·昭公七年》)“礼以行事”(《左传·昭公九年》),“君子动则思礼”(《左传·昭公三十一年》),这些都是说礼是人的行为参考,人要使自己的言行真正符合人,而区别于动物,就必须按照礼的规定去做;人类社会要有秩序的存在,就不能像动物界一样弱肉强食,而必须按照礼的规定保护弱势群体,礼是用来遏制强者欺凌弱者的。《晏子春秋·内篇谏上》:“禽兽以力为政,强者犯弱,……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

  “礼也者,合于天时,设于地财,顺于鬼神,合于人心,理万物者也。”(《礼记·礼器》)以此礼而行,则能万物遂其性。礼应当是合于人心的,“合于人心”可以狭隘地理解、并用现在的话语表达为“人性化”,可见,礼不是为了灭人性的,而是为了让人能活得有人的尊严,让人与人相容共处,不要互相伤害。所以,孔子强调礼必须由圣人明王制作,就是为了礼能合于天时、人心,“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中庸》)否则,由无德之人制作的礼(政策、法规等等)就会成为杀人的工具,成为强权者抢夺弱势群体利益的借口,使得弱肉强食合法化。

  “礼,时为大,顺次之,体次之,宜次之,称次之。”(《礼记·礼器》)礼,首先要符合天时适应时代(《周易·丰卦》:“天地盈虚,与时消息。”《损卦》:“损益盈虚,与时偕行。”很重视“时”),其次要顺乎天道伦常(比如现在婚姻法、儿童保护法、妇女权益保护法等所涉及的内容),再次要适合于对象(比如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法律规定,比如有关公务员的管理规定、党员的有关规定、教师法等),还要合于事宜(比如不同的行业、处理不同的事情有不同的法律规定),与身份相称(比如,不同层次的公务员、不同级别的教师,对其各有不同的要求,是其身份不同的原因)。

  形式也是礼的一部分,也称作礼,但仅仅是形式更准确的应该叫仪,《仪礼》就是作为仪式的礼,后人更多地把礼理解为形式了,比如“礼仪之邦”这个词就基本上把礼的真正内涵丢掉了,更多地把礼视作为仪了,否则,传统的“礼仪之邦”不就是法度之邦了吗。《三字经》里有“人不学,不知仪。”对“仪”比较看重,但在《礼记·学记》里则是“人不学,不知道。”《左传·昭公五年》:“公如晋,自郊劳至于赠贿,无失礼。晋侯谓女叔齐曰:‘鲁侯不亦善于礼乎?’对曰:‘鲁侯焉知礼?’公曰:‘何为?自郊劳至于赠贿,礼无违者,何故不知?’对曰:‘是仪也,不可谓礼。礼所以守其国,行其政令,无失其民者也。今政令在家,不能取也。有子家羁,弗能用也。奸大国之盟,陵虐小国。利人之难,不知其私。公室四分,民食于他。思莫在公,不图其终。为国君,难将及身,不恤其所。礼之本末,将于此乎在,而屑屑焉习仪以亟。言善于礼,不亦远乎?’君子谓:叔侯于是乎知礼。”形式只是礼的末节,而不是根本,礼的根本是用来守国、行政令、保人民的。一个国君没有能力行政令,又不起用有贤能的人,违反与大国定的盟约而侵犯小国,这样的国君怎么叫知礼呢?这说明,在当时,就有人不明白礼的真正内涵和作用,而把礼等同为形式了。


五、忠、信

  《说文·心部》:“忠,敬也,尽心曰忠。从心,中声。”若按照右文说,则“忠”之义从“中”,当是内心中正。后人在理解“尽心曰忠”时丢掉这个“中正”的大前提,从而得出“忠义”难以两全的悖论。不义之事显然不中不正,也就是不忠,“忠”和“义”哪来矛盾呢?

  唯君命是从,就是忠吗?《荀子·臣道》:“从命而利君谓之顺,从命而不利君谓之谄;逆命而利君谓之忠,逆命而不利君谓之篡;……君有过谋过事,将危国家、殒社稷之惧也,大臣父兄,有能进言于君,用则可,不用则去,谓之谏;有能进言于君,用则可,不用则死,谓之争;有能比智同力,率群臣百吏而相与强君挢君,君虽不安,不能不听,遂以解国之大患,除国之大害,成于尊君安国,谓之辅;有能抗君之命,窃君之重,反君之事,以安国之危,除君之辱,功伐足以成国之大利,谓之拂。故谏、争、辅、拂之人,社稷之臣也,国君之宝也,明君之所尊厚也,……传曰:‘从道不从君。’此之谓也。”《孝经》:“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进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可见,“忠”是中正、从道,为国家社稷着想,君有错,就要纠正,君坚持错误不改,自己就该离开,而不是唯君是从,更不是“君叫臣思,臣不得不死”。“上思利民,忠也”(《左传·桓公六年》),“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左传·僖公九年》)“无私,忠也。”(《左传·成公九年》)“忠,民之望也。”(《左传·襄公十四年》)“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这些“忠”都是对统治者执政的要求,要求统治者尽心为民,使民获益。“忠”对于个人来说,就是“中正”,如“为人谋而不忠乎?”不是说只要尽了心不管所谋是好事还是坏事都算忠,只有所谋出于中正才算忠。

  《说文·言部》:“信,诚也。”“祝史正辞,信也。”(《左传·桓公六年》)“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信以行义”(《左传·成公八年》),“信以守礼”(《左传·成公十五年》),“周仁之谓信。”(《左传·哀公十六年》)祝史是不可以对天、对神说假话的,说的实话就是正辞,说实话就是信;信是统治者保有国家、保护人民的珍贵宝物;信是要符合仁的原则的,是为了行事合义并符合礼。“求逞志而弃信,志将逞乎?志以发言,言以出信,信以立志”(《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志向用言语表达出来,说出来的话要符合信,符合了信才能有助于志向的实现,想要实现志向却放弃信,志向是不可能实现的。即言是要体现信、可以遵守的。当然,“信”不是意味着简单地不管说的什么话都遵照执行,若如此,则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若小人哉。”所以说,“复言,非信也。”(《左传·哀公十六年》)只有符合信的话才能遵守。“要盟无质,神弗临也,所临唯信。信者,言之瑞也,善之主也,是故临之。明神不蠲要盟,背之可也。”(《左传·襄公九年》)不平等的签约叫做“要盟”,并没有体现“言之瑞,善之主”,不符合仁,所以,不必遵守。遵守“要盟”就叫“仁而不学则愚”了。“‘皆奖王室,无相害也。有渝此盟,明神殛之,俾队其师,无克祚国,及而玄孙,无有老幼。’君子谓是盟也信。”(《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信是说这个盟约的内容是符合仁的原则的,所以是可以遵守的。也就是说,“信”不是简单的坚守协约,而是信约的内容首先应当以仁为原则、符合义、遵守礼的。信就是在事情的整个过程中贯彻让每个人都能生存这个道德,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双赢”。如果弱势者被迫签订了不平等的不符合仁义礼的协定,那么,不遵守这个协定也就不叫无信了。正如现在处理违约事件,首先要看这个约定是不是合法,约定不合法,这个约定就是无效的,当然谈不上遵守。

  “忠,德之正也;信,德之固也。”(《左传·文公元年》)“忠信,礼之器也。”(《左传·昭公二年》)“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孔子家语·弟子行》)“口不道忠信之言”(《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所谓“道忠信之言”也就是“言忠信”,意思是说出的话要中正、符合道德仁义礼、是可以遵守的,并非指说出的都是“要忠于某,要守信”这样的话。能做到忠,即做事都考虑到利国利民,道德就纯正了;能做到信,即行为符合仁义、遵守礼,道德就坚固了。所以,忠、信都是要符合道、德、仁、义、礼,并体现一个人对道、德、仁、义、礼的实行情况,即言行都是公正无私的。一起做坏事互相不违背就不是忠、不是信。


六、孝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孝就是不要让父母担心;孝就是要敬养父母;孝不仅要为父母做在前吃在后,更要在父母面前表现出愉快的神情。这些都体现了子女内心对父母的爱。所以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一个人如果都不爱生养自己的父母,他还会爱其他人吗?统治者为了权和利而父子兄弟相杀,这样的统治者能关心老百姓吗?所以说,一个人爱父母兄弟,是他以后能实现仁道的根本,因此,孔子对统治者尤其强调孝:“君子笃于亲,而民兴于仁。”“孝慈,则忠。”

  那么,孝意味着唯父母是从吗?《荀子·子道》:“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顺下笃,人之中行也。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孝子所以不从命有三:从命,则亲危;不从命,则亲安;孝子不从命乃忠。从命,则亲辱;不从命,则亲荣;孝子不从命乃义。从命,则禽兽;不从命,则修饰;孝子不从命乃敬。故可以从而不从,是不子也;未可以从而从,是不忠也。明于从不从之义,而能致恭敬、忠信、端悫以慎行之,则可谓大孝矣。传曰:‘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此之谓也。”这里已经给出了答案,孝不是唯父母是从,义不当从则不从。

  《孝经》:“曾子曰:‘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爱父母怎么能让父母陷于不义无礼违法呢?听从父母错误的建议作了错事而使人知道此父母无礼,怎么能算孝呢?纠正、消除父母的错误才是孝。

  《孔子家语·六本》:“曾子耘瓜,误斩其根。曾皙怒建大杖以击其背,曾子仆地而不知人,久之有顷,乃苏,欣然而起,进于曾皙曰:‘向也参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退而就房,援琴而歌,欲令曾皙而闻之,知其体康也。孔子闻之而怒,告门弟子曰:‘参来勿内。’曾参自以为无罪,使人请于孔子。子曰:‘汝不闻乎,昔瞽瞍有子曰舜,舜之事瞽瞍,欲使之未尝不在于侧,索而杀之,未尝可得,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故瞽瞍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烝烝之孝,今参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汝非天子之民也,杀天子之民,其罪奚若?’曾参闻之曰:‘参罪大矣。’”孝哪里是“父叫子死,子不得不死呢”!

  《礼记·祭义》中,曾子说:“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阵无勇,非孝也。五者不遂,灾及于亲,敢不敬乎?亨孰膻芗,尝而荐之,非孝也,养也。”这里给了我们一个开放的孝的含义,孝并非指待在父母身边服侍供养,而是要比这宽泛得多。不庄、不忠、不敬、不信、无勇都会影响到亲人,所以,这些行为都属不孝,这就要求人在任何时候谨慎自己的言行。孝在这里其实成了规范人的行为的一个尺度,它作为行为规范的尺度与礼或法律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后者是着重于用外在的约束来规范人的行为;而孝则是要求人从内心对父母的爱出发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这样,人不仅守了法,也不会产生精神的虚空。

  由上可见,“忠”不是简单的唯君是从,而是要从国家利益出发,国君有错,不利于国家和人民,为臣者就要劝谏君王改错;孝也不是简简单单的唯父母是从,而是从爱父母出发,体谅父母,保护父母,使父母不犯错、不陷于无礼,自己行为符合礼,并引导父母的行为使之符合礼。所以说,“孝,礼之始也。”(《左传·文公二年》)


七、勇

  《论语》:“见义不为,无勇也。”“勇而无礼则乱”,“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恶勇而无礼者”。可见,勇都是跟礼义相连的,不符合礼、义的勇就是乱。《左传·文公二年》:“死而不义,非勇也。”《左传·定公四年》:“违强陵弱,非勇也。”《左传·哀公十六年》:“周仁之谓信,率义之谓勇。复言,非信也。期死,非勇也。”死而不符合义、避强欺弱、以死为荣,这些都不是勇。


八、敬

  “敬”在《论语》里出现的次数也不少,多于“忠”出现的次数。《尚书·盘庚下》:“朕及笃敬,恭承民命。”《尚书·洪范》:“敬用五事”,《尚书·君奭》:“其汝克敬德,明我俊民”,“往敬用治”。《尚书·大禹谟》:“慎乃有位,敬修其可愿。”《尚书·五子之歌》:“为人上者,奈何不敬?”《尚书·太甲下》:“先王惟时懋敬厥德,克配上帝。”《论语》:“敬事而信”,“为礼不敬”,“居敬而行简”,“君子敬而无失”,“执事敬”,“修己以敬”,“行笃敬”,“敬其事而后其食”,“事思敬”。《左传·僖公十一年》:“敬,礼之舆也。不敬则礼不行。”《左传·宣公二年》:“不忘恭敬,民之主也。”《左传·成公十三年》:“敬,身之基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敬慎威仪,惟民之则。”《左传·昭公六年》:“临之以敬”。这些“敬”都是指个人修养,一个人对待事情、对待别人的态度,而不是要求别人敬己。

  《国语·周语下》:“成王不敢康,敬百姓也。……翼上德让,而敬百姓。”《国语·齐语》:“遂滋民,与无财,而敬百姓,则国安矣。”这里所讲“敬”则为“敬百姓”。“仁者必敬人”(《荀子·臣道》)。可见,“敬”并非单指下对上的态度,而是每个人对他人对事情所体现出来的态度和自身的修养。任何一个人,在他人面前,保持自己恭敬的言行,就是敬他人了。“敬,德之聚也。能敬必有德,德以治民。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敬,德之恪也。恪于德以临事,其何不济?”(《国语·晋语五》)敬就是德、仁的体现,所以,有了恭敬的心,就没有做不好的事。


九、学、习

  上面讲到的各个概念,道、德、仁、义、礼、忠、信、孝、敬,人要达到这些概念所表达的境界,该怎么做呢?──学。

  “学”字的金文有两个含义,上部是双手摆弄算筹,下部是把孩子放在房子里加以纠正,意思是让孩子的行为受到规范。在《论语》里,“学”主要有两个含义:一是学先王遗文;二是指接受了知识或行为规范的指导,以此纠正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行为合乎礼节规范。如“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敏而好学,”“不如丘之好学也,”“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这里被称为“好学”的原因都是自身的行为做得好,而不是学“文”学得好。

  “学”字在《论语》里共出现了65次,但并非只有讲到“学”字的地方才教弟子学,整部《论语》都是教弟子如何学,没有讲到“学”之处,更多的是从行为方面所做的要求,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里“从”与“改”都是学,是行为的学习。道、德、仁、义、礼、忠、信、孝、敬,人要达到这些概念所表达的境界,都需要在行为上不断学习,就象鸟学飞一样,所以,整部《论语》都是围绕这些境界,立足于学,对弟子在各个方面的行为进行指导、纠正。对文的学习也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境界的含义,从而在行为方面可以不断提升。

  表示行为的“学”还可以用另一个词“习”来表达。正如《集注》所说:“习,鸟数飞也。”《说文》:“習,数飞也。”指鸟反复练飞。习的意思在当时不是指时时诵习,而是指实践。“习”在《论语》中仅出现了三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传不习乎?”“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三个“习”都是为了强调行为。“学”比“习”更侧重“规范”,即学好的行为,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规范;而“习”既可以表示模仿好的行为,也可以表示模仿不好的行为,如“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所以,《论语》中主要还是用“学”表示行为趋于规范。

  孔子所教的重点:修身、成仁德都在于力行,而不是口诵。正如现在的学生,学了很多自立的道理以及接受了品德教育,必须在实践中加以强化。只让学生口诵,而不让学生有少许的时间实践,或行为上却引导他们与所诵的品德要求相违背,这是孔子的教育所反对的。
    ──摘自《〈论语〉探源》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孔子,论语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论语》中的基本概念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说…
    高中语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译文
    子路曾皙冉由公西华侍坐有关资料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
    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之我…
    有感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讲…
    真挚活泼师生情
    高中语文第一册第21课:子路、曾皙、…
    【同步练习】(高一上)子路曾皙冉有…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文 / 大…
    《论语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新…
    朱子语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死因
    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章中…
    孔子哲学散论
    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路曾皙冉由公西华侍坐【原文】
    关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品味《论语》
    李研的《〈论语》十则》课堂实录
    “六经皆史”说《论语》──《丧家狗…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了解《论语》读哪些书
    满城争说孔夫子 孔子应该怎样读?
    《论语》是怎么成为经典的?
    《论语》十则及译文
    孔子与《论语》
    《论语》语言艺术散论
    倾听天命敬畏自然──今天怎样重新认…
    重新解读孔子的仁
    灰色的孔子与多彩的世界──《于丹论…
    《〈论语〉十则》课堂教学实录 3
    《论语》只能“冷读”,不能“热读”
    读《论语》学做人
    《论语》可以庸俗化地阅读吗
    《<论语>十则》第一课时说课稿
    先把他迷住再说——我教《〈论语〉十…
    《论语十则》研读教案
    《论语》十则测试题
    《论语》十则练习
    《论语》十则测试题2
    《〈论语〉十则》教学实录及评点
    《〈论语〉十则》课堂教学实录
    《论语》十则新课标)原文精典分析
    《论语》学习体会
    分组教学案例--《论语十则》复习
    《论语十则》说课稿2
    《〈论语〉十则》创新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教学实录3
    关于《论语》中的“信”
    《〈论语〉十则》课堂教学实录2
    《论语》只能“冷读”,不能“热读”
    《论语》心得点滴
    课文《〈论语〉十则》研讨
    《〈论语〉十则》典题例析
    《〈论语〉十则》译文
    孔子的做人格言
    〈论语〉十则》课堂教学实录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2
    《论语十则》 综合资源
    孔子“四治”思想的借鉴意义
    《论语十则》说课稿4
    《论语》常读常新
    论语教学简析
    《论语》十则·习题精选
    《论语》十则·扩展资料
    《论语》十则·教案示例
    论语分析
    《论语》关于学习的态度、方法和目的…
    《论语十则》说课稿3
    《论语》十则导入及分析
    《圣经》《论语》比较谈
    论孔子的天命、人性及政治价值依据
    近百年的儒学与《论语》热
    探源溯流说《论语》
    一百人心中有一百种读法──说说《论…
    于丹《论语》心得 心灵之道
    《〈论语〉十则》课文背景知识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2
    《〈论语〉十则》教学实录及评点
    教学需相长 情理要交融──《论语》…
    《论语》的头和尾
    读《论语》札记
    温暖的《论语》
    《论语》关于君子人格的塑造
    《论语》关于如何做人的思想及其价值
    重读《论语》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1
    孔子年谱
    《论语》电子教材
    孔子在亚洲的影响
    孔子与儒家经典的关系
    孔子的学术情怀与早期儒学的形成
    《论语》中的成语
    论孔子的好学精神
    《论语》:我的第一书
    读《论语》,谈孔子
    从《论语》中解读孔子仕途辛酸史
    浅谈《论语》的交友观
    《论语》教学建议
    《论语》相关资料
    《论语》导读教学要点
    《论语》导读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新解
    孔子生平
    《论语》探究──孔门弟子
    孔子名言
    “长人”十五志于学
    杏坛讲学──教育家孔子
    《论语》介绍
    《论语》:中国人的《圣经》
    “论语”命名的意义和来由
    《论语》,一个需要讨论的话题
    学《论语》的下手处
    再读《论语》有感
    读《论语》的方法
    《论语》古今
    立言与行教:重读《论语》
    《论语》热,何处最吃紧
    《论语》精义管见
    半部《论语》能否治天下
    今日为何读《论语》
    孔子政治生涯
    《论语》所见之孔子人格魅力
    孔子重“和”
    “孔子的遗产”
    《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
    家仁德、组仁德、国仁德、世仁德──…
    《〈论语〉十则》课文鉴赏
    “和而不同”与“同而不和”:和谐社…
    孔子身世
    解读《论语》的语言魔力
    《论语》学法指导
    孔子教学思想浅析
    从《论语》看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
    孔子的教学方法与教育思想给我们的启…
    德政与无为而治
    如何理解“中庸”?
    也谈《论语》的得名
    儒家文化在当今中国社会的定位及命运
    《论语》读后感
    《论语》在各个朝代的命运
    孔子的教育观、教学法举隅:论辩切磋…
    孔子的教育观、教学法举隅:尊师爱生…
    半部《论语》作门票
    曲阜:因孔子而存在
    谈“年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孔子酒醉枣子集
    寻求人生的最高境界──解读《论语》…
    《论语》关于治国与安邦的道理
    《论语》之我见
    读《论语》后感
    论语评析
    《论语》教学设计
    《论语》教学设计
    《论语》课文导入
    《论语十则》说课稿
    《论语》难句解析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世界遗产:曲阜“三孔”
    于丹《论语》心得 处世之道
    于丹《论语》心得 君子之道
    于丹《论语》心得 朋友之道
    于丹《论语》心得 理想之道
    于丹论语心得之  人生之道
    论语全文翻译
    论语全文翻译 (二)
    孔子哲言──论学习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教学建议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论语》全文1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基础知识训练
    《论语》全文2
    《〈论语〉十则》有关资料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二
    《〈论语〉十则》研讨与练习说明
    《〈论语〉十则》问题研究
    《〈论语〉十则》电子教材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一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课堂教学实录4
    孔子的政治生涯
    《〈论语〉十则》同步达纲练习
    孔门弟子简介
    论语全文翻译 (一)
    《〈论语〉十则》参考图片
    孔子简介
    孔子年谱
    孔子思想学说
    孔子的教育生涯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论语》全文3
    历代评孔
    《〈论语〉十则》教学建议
    《〈论语〉十则》生字注音
    《〈论语〉十则》形近字辨析
    半部论语治天下──小议孔子与《论语…
    论语碑苑
    《〈论语〉十则》素质教育新学案
    《〈论语〉十则》学习目标
    《〈论语〉十则》课文导读
    《〈论语〉十则》课文导读
    《〈论语〉十则》学法导引
    《〈论语〉十则》课文背景知识
    《论语》的内容和孔子的思想
    孔子哲言──人生态度
    《〈论语〉十则》特殊句式
    《论语》是怎样一部书?
    《〈论语〉十则》字词解释
    《〈论语〉十则》通假字
    《〈论语〉十则》义词辨析
    《〈论语〉十则》词类活用
    《〈论语〉十则》结构分析
    《〈论语〉十则》重难点突破
    孔子哲言──政治
    《〈论语〉十则》整体把握
    《〈论语〉十则》重点难点
    《〈论语〉十则》课内语段阅读训练
    子路──百里负米
    子贡──闻一知十
    《〈论语〉十则》写作特点
    《〈论语〉十则》多音字辨析
    于丹《论语》心得 第二部分
    天地人之道
    《〈论语〉十则》课时训练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孔子哲言──做人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典题例析
    《〈论语〉十则》教学实录
    先把他迷住再说──我教《〈论语〉十…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美哉,《论语》!──教《〈论语〉十…
    《〈论语〉十则》教学案例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教学实录及评点
    《〈论语〉十则》教学实录及评点
    《〈论语〉十则》教学杂谈
    《〈论语〉十则》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