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古代 >> L >> 论语 >> 正文

 

《论语》精义管见

论语》精义管见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 戴俊德       儒家学说主要有四本书,大体来讲,《大学》是治国之道,被儒家认为是实现政治理想的理论大纲;《中庸》是处世之道,是儒家推崇的处世哲学;《论语》是修身之道,是儒家做人的道理,宣扬君子之风;《孟子》是仁政之道,是儒家治理邦国问题的学说。这四本书,反映了孔子学说体系的基本思想。中国历朝都崇尚儒学,主因是儒家思想宣扬的种种美德,可以使民风敦厚,形成和谐的社会。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做一个君子,怎样去做一个正直不阿,对社会、国家有用的人。要以身作则,影响大众为善。并说国家举用正直的人,人民才会心服。指出只以政令和刑法治理国家,人民就会避免触犯法令,而内心并不知羞耻;以德政和礼仪感化百姓,人民才会知道错误,并存有羞耻之心。

  发海外华人秉承先人教诲,绝大多数都崇尚儒家思想,许多口头禅譬如“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名正言顺”“三思后行”“不耻下问”“后生可畏”“慎终追远”“欲速则不达”“小不忍则乱大谋”“道不同不相为谋”“四海之内皆兄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朽木不可雕”等,都是出自儒家经典;更有一些由儒家思想演化的口头禅譬如“天意不可违”“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安份守己”“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一言即出,驷马难追”“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求人不如求己”“君子之交淡如水”“见义勇为”“杀鸡不用牛刀”等,由此可见儒家思想影响之深远。

  《论语》历来都是士子之学,是读书人的学问,民间百姓虽然没有读《论语》,但是凭着千年的熏陶和实践,把《论语》的道德观念和主要精神思想,融入生活取其精义,当成家教用来训导儿孙怎样做人,这些精义被概括成十个字:“忠、孝、礼、义、廉、耻、智、信、仁、勇。” 这些训言已形成一种传统共识,不能捏造歪曲,所谓“君子之道,焉可诬也”。人们谈起《论语》,总离不开这十字精义,认为一旦抛弃了其中“忠孝礼义廉耻”,就失去了儒家道德观念和精神思想,失掉了《论语》的精髓!

  “忠”的含义有多方面,《论语》中的“忠”首要指“忠厚”。“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以四项教纲传教,学习文艺,修治品行,存心忠厚,做事信实。所谓“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可见“忠”是儒家的中心思想。一般来说,只有忠厚之人才有恕人胸怀,所以叫做忠恕。民间认知的“忠”有“忠君”“忠主”“忠职”,忠君是忠于国家领袖,这是一个国家施行政令的先决条件,也是一国民心凝聚、团结和促进国家强大的关键。不过从《孟子》说的“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表明儒家教人忠於仁义之君,而不是忠於暴君。忠主是忠于主公,也就是忠于你所追随、所依附的人,现代来讲,就是你的上司或老板,若与上不合,可引身而退,另起炉灶,却不能“吃里扒外”“背主求荣”,这是被儒家所不齿的。忠职就是忠于职守,尽心竭力做好你职任内的事,所谓“敬其事而后其食”。

  “孝”道是儒家的特色,教人应该孝顺父母、友爱兄弟。《论语》开卷第二段话开始就提到“孝弟”,并认为孝弟是行仁的根本。孔子说“孝”就是父母生时要事之以礼,死时要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民间认为“贤良”子弟的第一要素就是“孝”,所谓“不求金玉重重贵,但愿儿孙个个贤”在此的“贤”主要是指有“孝心”。中国人传统道德观念,认为父母养育劬劳,恩重如山,所以,若有子女做出对不起父母的事,被当成“大逆不道”,为社会所不容。所谓“百行孝为先”在各种品行中,孝占第一位。认为一个人不孝,就枉谈其它品行,不可能会有忠信仁义等美德。儒家认为发扬孝弟之风,慎终追远,可以使民风归于厚道。

  “礼”是指“礼貌”“礼节”,儒家认为“不知礼,无以立也。”一个人不懂得礼,就不能立身于社会。《论语》中提到的“恭”就是礼貌的体现。“礼”是社交礼节的常识,用来约束自己和对人表示敬意;一个不懂礼的人,在社会上时常惹人不快甚至被人厌恶。时至今日,虽可消除阶级之分,却无法消除身份、辈分之别,人伦不灭,一个不懂“礼”的人会被当成没有“教养”的人。不懂礼的人会失掉许多人际关系,同时也将失掉许多发展的机缘。不过孔子教人恭敬有礼,却不齿奴颜媚膝,所谓“礼之用,和为贵”。儒家教人“博学以文,约之以礼。”提倡“知书识礼”,并认为如果大众不知礼,会影响民风和社会的和谐,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义”的意思是合乎正义或公益的,含有合理、正当、应当的涵义。孔子说:“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表示君子为人处事以“义”作为本质,按照礼节行事,用谦逊态度表达,用诚信来完成,这样就称得上是一个君子了。所谓“君子义以为上”意即君子以义为最重要。儒家教人“见利思义”,见到利益必须思考是否应当得到,不应当得到就不取;也教人“见义勇为”,见到正义的事应该果敢去做。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表示儒家不屑以不正当手段谋取富贵。

  “廉”是指廉洁的操行。我们知道奢侈是引发贪污的主因,俭朴是促成廉洁的条件。孔子教人生活俭朴,譬如“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君子饮食不求甘美,居处不求安适。“礼,与其奢也,宁俭。”礼节、与其奢侈,宁可俭朴更好。并教人要有廉洁的操行:“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也就是说,以不合正道得到的富和贵,儒家是不会占居的。在“季氏富於周公”篇章,因冉求帮季氏搜刮民间财富,孔子不认其为徒,并教其它弟子群起揭发其罪行。海外华人教导子弟,总爱说出“大富由天,小富由俭。”认为大富要看天意,但是小富却是靠勤俭积聚,劝导子弟生活要勤俭,才能安享老年。这种俭朴生活的教义能推广,就能形成廉洁的社会风气。

  “耻”是羞耻之心。在“宪问耻”篇章,孔子明确指出一个人太平时期不能有所建树(无才),或者动乱时期不能守志(无品),只贪图食禄,是可耻的。这是儒家做人的标准,也可以当成现代荣辱观,就是说一个人要有所作为,也要有品德,不然是可耻的。儒家认为一个人自己行事要能知耻,即所谓“行己有耻”,有所为有所不为。凡是违反儒家教义譬如“不忠”“不孝”“无礼”“无义”“不廉”“无知”“无信”“不仁”“不勇”的事都应感到羞耻。此外孔子对某些人格上的缺点也感到羞耻,在“左丘明耻之”篇章指出献媚、奉承、卑躬、虚伪是可耻的,又说“君子耻其言过其行”,表示看不起吹牛之辈。海外华人教导子弟凡事必须“问心无愧”,就是教人要有是羞耻之心。

  “智”(知)指智慧,智慧是由学习和思考获得。《论语》开卷首句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劝人好学不倦,指出“好学近乎知”。孔子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表示他并非生来就知道一切,只是喜欢古人讲的道理,用心探索而得。要学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宣扬“君子博学以文”。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人不要读死书,只学而不去思考终究迷惘无所得,只去思考而不学习那就不切於事而危殆了。《中庸》书中还提到“实践”,即“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孔子也教人治学不要自欺欺人,即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信”是孔子四项教纲之一,“文、行、忠、信”。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表示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不知道他要如何立身处世。又说:“言忠信,行笃敬”说话忠心诚信,行为笃厚恭敬,在异邦也能走得开,不然,在自己家乡也行不通。教人“言必信,行必果”说话必须信实,做事必须果断。“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指出:“民无信不立”如果对人民没有信用,失信於民,会导致领袖信用危机,国家政权就不能树立。“君子信而后劳其民”能够得到人民信任,才能使役人民。古书记载图大事者,必须取信於天下。海外华人商界有句口头禅“信用就是本钱”。由此可见,非但立身处世、安民治国,甚至经商都要有“信”。

  “仁”是一种同情、爱护、帮助别人的思想感情,包含慈善、宽厚之心,也是儒家精神之一。孔子说:“苟志於仁矣,无恶也。”一个人能真心向仁,就不会做出坏事。认为推己及人就是实践仁义的方法,所以说:“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并说“仁者先难而后获”,一个仁人对苦难之事总是先行人前,获取回报却甘居人后。孔子把仁的具体形象说是“恭、宽、信、敏、惠”,就是对人恭敬、待人宽厚、与人信实、做事敏捷、施惠於人。但是行大仁必须明辨事理,因此子夏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广博学习而坚守志向,切实问清而贴近思考推理,仁便在这里面了。

  “勇”指勇敢。然而《论语》中所说的勇,不是好勇斗狠的“血气之勇”,而是行仁处事的“果敢之勇”。所谓“仁者必有勇”有仁德的人必定有勇气,果敢行事,因为他们所考虑的是如何行仁,没有考虑个人得失。由此可知“勇者不惧”为何会“不惧”,因为他“没有考虑个人得失”。孔子说“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无义为乱,小人有勇无义为盗”。证明为何要“君子义以为质”。《中庸》一书把智、仁、勇称为“达德”,所以孔子说:“见义不为无勇也”。另外,因为儒家知天命,深信“死生有命”,一旦大难临头,就会听天由命,把生死置之度外,专心寻求对策,不会惊慌失措。

  以上就是《论语》的精华!孔子教人要好学、博学、增进智慧、明辨是非;做人随和但立场坚定;要知道有些事是不能强求、要能看得开;对正义的事要果敢地去做;要有仁爱之心,能推己及人;所以儒家知命达观,知足常乐,助人为乐,问心无愧,心境坦荡,内心充实安乐。孔子说学习中自有乐趣,与知己朋友聚首自有乐趣,失意时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从吾所好”,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各得其所。
    (作者是印度尼西亚共和国雅华教联顾问、儒雅诗社社长。)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孔子,论语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论语》精义管见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说…
    高中语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译文
    子路曾皙冉由公西华侍坐有关资料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
    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之我…
    有感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讲…
    真挚活泼师生情
    高中语文第一册第21课:子路、曾皙、…
    【同步练习】(高一上)子路曾皙冉有…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文 / 大…
    《论语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新…
    朱子语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死因
    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章中…
    孔子哲学散论
    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路曾皙冉由公西华侍坐【原文】
    关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品味《论语》
    李研的《〈论语》十则》课堂实录
    “六经皆史”说《论语》──《丧家狗…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了解《论语》读哪些书
    满城争说孔夫子 孔子应该怎样读?
    《论语》是怎么成为经典的?
    《论语》十则及译文
    孔子与《论语》
    《论语》语言艺术散论
    倾听天命敬畏自然──今天怎样重新认…
    重新解读孔子的仁
    灰色的孔子与多彩的世界──《于丹论…
    《〈论语〉十则》课堂教学实录 3
    《论语》只能“冷读”,不能“热读”
    读《论语》学做人
    《论语》可以庸俗化地阅读吗
    《<论语>十则》第一课时说课稿
    先把他迷住再说——我教《〈论语〉十…
    《论语十则》研读教案
    《论语》十则测试题
    《论语》十则练习
    《论语》十则测试题2
    《〈论语〉十则》教学实录及评点
    《〈论语〉十则》课堂教学实录
    《论语》十则新课标)原文精典分析
    《论语》学习体会
    分组教学案例--《论语十则》复习
    《论语十则》说课稿2
    《〈论语〉十则》创新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教学实录3
    关于《论语》中的“信”
    《〈论语〉十则》课堂教学实录2
    《论语》只能“冷读”,不能“热读”
    重读《论语》
    课文《〈论语〉十则》研讨
    《〈论语〉十则》典题例析
    《〈论语〉十则》译文
    孔子的做人格言
    〈论语〉十则》课堂教学实录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2
    《论语十则》 综合资源
    《论语》中的基本概念
    《论语十则》说课稿4
    《论语》常读常新
    论语教学简析
    《论语》十则·习题精选
    《论语》十则·扩展资料
    《论语》十则·教案示例
    论语分析
    《论语》关于如何做人的思想及其价值
    《论语十则》说课稿3
    《论语》十则导入及分析
    《圣经》《论语》比较谈
    论孔子的天命、人性及政治价值依据
    近百年的儒学与《论语》热
    探源溯流说《论语》
    一百人心中有一百种读法──说说《论…
    于丹《论语》心得 心灵之道
    《〈论语〉十则》课文背景知识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2
    《〈论语〉十则》教学实录及评点
    教学需相长 情理要交融──《论语》…
    《论语》心得点滴
    《论语》的头和尾
    读《论语》札记
    温暖的《论语》
    《论语》关于君子人格的塑造
    孔子“四治”思想的借鉴意义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1
    孔子身世
    孔子在亚洲的影响
    孔子与儒家经典的关系
    孔子的学术情怀与早期儒学的形成
    《论语》中的成语
    论孔子的好学精神
    《论语》:我的第一书
    读《论语》,谈孔子
    《论语》关于治国与安邦的道理
    从《论语》中解读孔子仕途辛酸史
    浅谈《论语》的交友观
    《论语》电子教材
    《论语》教学建议
    《论语》相关资料
    《论语》探究──孔门弟子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新解
    《论语》导读
    《论语》导读教学要点
    孔子政治生涯
    孔子名言
    “长人”十五志于学
    杏坛讲学──教育家孔子
    《论语》介绍
    《论语》:中国人的《圣经》
    《论语》,一个需要讨论的话题
    再读《论语》有感
    “论语”命名的意义和来由
    学《论语》的下手处
    读《论语》的方法
    《论语》古今
    立言与行教:重读《论语》
    《论语》热,何处最吃紧
    半部《论语》能否治天下
    今日为何读《论语》
    孔子年谱
    《论语》所见之孔子人格魅力
    孔子重“和”
    “孔子的遗产”
    《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
    家仁德、组仁德、国仁德、世仁德──…
    《〈论语〉十则》课文鉴赏
    “和而不同”与“同而不和”:和谐社…
    孔子生平
    解读《论语》的语言魔力
    《论语》学法指导
    孔子教学思想浅析
    从《论语》看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
    孔子的教学方法与教育思想给我们的启…
    德政与无为而治
    如何理解“中庸”?
    也谈《论语》的得名
    儒家文化在当今中国社会的定位及命运
    《论语》读后感
    《论语》在各个朝代的命运
    孔子的教育观、教学法举隅:论辩切磋…
    孔子的教育观、教学法举隅:尊师爱生…
    半部《论语》作门票
    曲阜:因孔子而存在
    谈“年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孔子酒醉枣子集
    寻求人生的最高境界──解读《论语》…
    《论语》关于学习的态度、方法和目的…
    《论语》之我见
    读《论语》后感
    论语评析
    《论语》教学设计
    《论语》教学设计
    《论语》课文导入
    《论语十则》说课稿
    《论语》难句解析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世界遗产:曲阜“三孔”
    于丹《论语》心得 处世之道
    于丹《论语》心得 君子之道
    于丹《论语》心得 朋友之道
    于丹《论语》心得 理想之道
    于丹论语心得之  人生之道
    论语全文翻译
    论语全文翻译 (二)
    孔子哲言──论学习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教学建议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论语》全文1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基础知识训练
    《论语》全文2
    《〈论语〉十则》有关资料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二
    《〈论语〉十则》研讨与练习说明
    《〈论语〉十则》问题研究
    《〈论语〉十则》电子教材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一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课堂教学实录4
    孔子的政治生涯
    《〈论语〉十则》同步达纲练习
    孔门弟子简介
    论语全文翻译 (一)
    《〈论语〉十则》参考图片
    孔子简介
    孔子年谱
    孔子思想学说
    孔子的教育生涯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论语》全文3
    历代评孔
    《〈论语〉十则》教学建议
    《〈论语〉十则》生字注音
    《〈论语〉十则》形近字辨析
    半部论语治天下──小议孔子与《论语…
    论语碑苑
    《〈论语〉十则》素质教育新学案
    《〈论语〉十则》学习目标
    《〈论语〉十则》课文导读
    《〈论语〉十则》课文导读
    《〈论语〉十则》学法导引
    《〈论语〉十则》课文背景知识
    《论语》的内容和孔子的思想
    孔子哲言──人生态度
    《〈论语〉十则》特殊句式
    《论语》是怎样一部书?
    《〈论语〉十则》字词解释
    《〈论语〉十则》通假字
    《〈论语〉十则》义词辨析
    《〈论语〉十则》词类活用
    《〈论语〉十则》结构分析
    《〈论语〉十则》重难点突破
    孔子哲言──政治
    《〈论语〉十则》整体把握
    《〈论语〉十则》重点难点
    《〈论语〉十则》课内语段阅读训练
    子路──百里负米
    子贡──闻一知十
    《〈论语〉十则》写作特点
    《〈论语〉十则》多音字辨析
    于丹《论语》心得 第二部分
    天地人之道
    《〈论语〉十则》课时训练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孔子哲言──做人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典题例析
    《〈论语〉十则》教学实录
    先把他迷住再说──我教《〈论语〉十…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美哉,《论语》!──教《〈论语〉十…
    《〈论语〉十则》教学案例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教学实录及评点
    《〈论语〉十则》教学实录及评点
    《〈论语〉十则》教学杂谈
    《〈论语〉十则》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