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语》探究──孔门弟子
|
《论语》探究 ──孔门弟子 高云章 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一生中教育生涯达四十余年,“施政”这一活动占去了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成就杰出的有七十二人。 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所载,在孔子的弟子中,子路小孔子9岁,可能是年纪最大的学生;子张最小,小孔子48岁。孔子前半生有志于安定天下,弟子也跟随他奔走,所以前一批学生从事政治的多,如子路、冉有、子贡等。孔子后半生主要从事教育教学,弟子也跟随他从事学术研究,所以后一批学生多半专事教学不做官,如子游、子夏、曾参、子张等,他们因从事教学,故传授文献,使中国古代文化不至灭绝,而且有发展,有变化,从而使孔子开创的儒家学说畅行天下,其贡献是相当大的。 孔门弟子各有所长,性格各异,是《论语》展示给世人的一批活生生的人物群像,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们,感受他们,去领悟那一道道独特的风景吧! 一、复圣颜回 《论语·雍也》篇记载:鲁哀公曾问孔子其弟子中谁最好,孔子不假思索就立即回答:“有个叫颜回的最好。”这足见孔子对颜回特别喜欢。 颜回,字子渊,鲁国人。他的父亲颜由是孔子的早期学生。父子同师,说明颜回父子好学,也说明他们对孔子的尊崇。据《史记》记载,颜回比孔子小四十岁。颜回早逝,年仅29岁。 孔子对颜回特别喜欢,因为颜回虽然物质生活非常匮乏,但一切外在的境遇根本不足以动摇他内在的自适自足的心境。颜回家里很穷,居住在陋巷里,吃的是很简单的饭食,只有一瓢水可以饮用。人们都为他感到忧虑不堪,可是他自己却不能改变自己快乐的心境。 颜回品德高尚,据《论语·颜渊》篇记载: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意即:颜回问仁德。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有朝一日都能够克己复礼,那么天下之人都可以复归到仁德的境界了。做到仁德,全靠自己,难道能够倚靠别人吗?”颜回说:“请您详细的说一说。”孔子说:“不合乎礼的就不要看,不合乎礼的就不要听,不合乎礼的就不要说,不合乎礼的就不要去做。”颜回说:“我虽然不聪明,但是我请求您允许我按照这个要求去做。”正是因为颜回平日的工夫已经做得很细密了,对于隐蔽良知的各种私欲都去除的净尽了,所以他的本心已朗然呈现,三月不违。对于天理人欲的辨别已能千毫不爽,又有充沛的勇气去把所知传诸实践。 据《孔子·家语》记载,有一次,孔子北游农山,子路、子贡、颜回同行。孔子要他们三人各自说出自己的志愿。子路说:“如果两军对阵,我愿意奋力拼杀,一定能够克敌制胜。”子贡说:“如果齐国与楚国将要交战,我愿意陈说利害,使他们罢兵休战。”孔子说子路是勇者,子贡是辩者,只有颜回未说什么。孔子问颜回为什么不说话,颜回因而说:“香草与臭草不在同一个器皿里贮藏,尧与桀不在同一个国家里当君主,那么由于他们不是同类啊!我愿意得明王圣主辅佐他,施行礼乐孝悌得教化,是人民城郭不修,城池不越,把剑戟改铸成农具,把战马放回南山,使家室无旷怨之思,千载无战斗之志,使子路的勇敢和子贡的辩才都找不到用处。”孔子因而赞叹说:“颜回具有多么美好的德行啊!” 颜回与孔子情同父子。《论语》记载:孔子在匡地被围攻,颜回落在了后面,等他赶上来后,孔子说:“我以为你死了呢。”颜回说:“夫子还在,我怎敢去死呢?”颜回死后孔子异常哀恸,说:“唉!这是天要绝弃我啊!”据《史记》记载,颜回29岁时,发已尽白,不幸早死。他得孔子之道最早,才又高,孔子对其望之甚殷。可惜天命不寿,未能当传道之任。尽管如此,他在仅有的29岁的生命历程中表现出来的人生观、道德观、学习观都值得后人学习。 二、孟子祖师曾参 述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之传,万世咸承阙训; 超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而外,一人独得其宗。 这是悬挂在山东佳祥曾参故里的一副楹联,对曾参一生作了较佳写照和评价。 在孔子的学生中,由于颜回早死,所以曾参是最得孔子衣钵的人了。而且由于曾参传子思,子思又传孟子这位儒学体系的二号人物,无疑更确定了曾参对孔学“独得其宗”的地位了。 曾参在《论语》中出现了19次。他字子舆,南武城(今山东枣庄附近)人,比孔子小46岁。他是在16岁时遵从父亲曾皙之命去从学于孔子的。孔子因为他的能施行并通达孝道,所以授业于他。 曾参对父母非常孝敬,晋人干宝所撰的《搜神记》说:曾参在楚国跟孔子学习,一天忽然心动,于是辞别孔子回家,问母亲是不是发生了什么变故,母亲说我是因为想你而咬痛了手指。孔子听说后,表扬曾参以致诚之心行孝道,因此可以情感万里。 据《孔子·家语》记载,曾参在鲁国时,穿破衣耕田,鲁君听说后想赐给他一个封邑。曾参推辞不受,说:“我听说受人恩惠的人必然对人有所畏惧,而给人恩惠的人往往显露出骄气。纵然鲁君对我有所赐而不对我傲慢,难道我能不有所畏惧吗?《孔子·家语》又载曾参志行孝道,齐国曾经聘请他去做卿相,但他却不去,说我的父母都老了,我不忍心远离他们去为别人服役。 曾参行孝道,不仅仅局限于事亲,更重要的一面是乏身,所谓大孝是尊亲,中孝是弗辱,小孝是能养。曾参说过:“居处不壮,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临官不敬,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临战不勇,非孝也。” 曾参在双亲去世后,非常伤心,每当读表礼时,往往涕泣沉中。他曾自述说,往昔在齐国做小官吏,薪俸微薄,但却整天欢乐,不是因为收入高而且由于可以以此来奉养父母;等双亲死后虽在楚国做大官,生活豪华,俸禄充裕,但却北望故乡而涕泣,这也不是因为官职卑小,而是不能与亲人共享天伦之乐啊。 据传,曾参是《大学》、《圣经》的著者。他的学问全在于“诚意慎独”四字。《大学·诚意》说:“所谓其诚意者,毋子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比之谓自谦,是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诚意功夫就是时刻慎独,即谨慎地观察自己的意向,凡合乎天理者存之,凡循人之欲者去之,此即存天理灭人欲,即所谓克己复礼。据此可知,曾参与颜回的学问表面上名称不同,其实是一样的,他们均得到了孔子的心传。 《论语·学而》篇载: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泰伯》篇载: 曾子有疾,吾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乎!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从这些言论中足见到曾参慎独功夫的严密。孔子的学生在颜回之后,能得孔子之道的,公认为曾参。证据就在《论语·里仁》篇中: 子曰:“参乎!吾道一此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正是因为曾参对孔子的学问已有透彻的学习,才可以将孔子之道总结为“忠恕而已”。并能于夫子之语说“唯”。 三、今后人敬仰的子路 《论语》一书中,子路的名字出现69次之多。孔子曾说过:“我的主张如果不能实现,我就将坐上木筏到海外去。甘愿随我一起去的人,恐怕只有子路吧!”在孔子的学生中,子路确实是一个值得后人敬仰的人。 《论语·先进》篇有如下一段记载: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你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意即子路让子羔羔去做费县的邑宰。孔子说:“你这是害人家的儿子!”子路说:“有人民在那里,有社在那里,何以一定要读书才算学习呢?”孔子说:“所以我讨厌你这种能言善辩的人!” 由孔子和子路的这对话,引起了关于孔子对子路评论的争论。那么子路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子路即《论语》中经常提到的仲由、季路。仲由是姓名,子路是字。因为他曾做过鲁车季氏的家臣,所以人们又称他季路。但习惯上称他子路,他比孔子小9岁。出身贫贱,性格耿直好勇。因此也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敢说别人不敢说的话。《史记仲氏弟子列传》说,自从子路投到孔子门下后,再也没有敢在孔子面前口出恶言。不仅如此,的坦率直言,也常常给孔子一种提醒。《论语阳货》篇说,鲁哀公二年(公元前494年),晋国的佛胖派人邀孔子去中牟,以参加他正在进行的对抗晋国执政赵简子活动。孔子当时正在卫国,处境并不得意。所以接到佛胖的邀请,颇有些动心,但当孔子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学生们的时候,子路马上站出来表示反对,由于子路的明确反对态度,孔子只好放弃前往中牟的打算。在这件事上,孔子应该感谢子路的,否则,真要去了中牟,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子路曾自言其志是:“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论语公治长》)。 由此可见子路之“心体廓然”。据《韩 外传》,子路产国做季氏的家臣,而且做得很出色。他曾经治理蒲地三年,其政绩也十分显著。子路在行政上的成绩颇得益于他的恪守信义。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小邾国一个名叫射的人带领绎地的人前来投奔鲁国,射提出一个条件,就是一定要子路出面代表鲁国来签订盟约,对鲁国的其它人一概不信。用冉求的话说,叫“千乘之国不信其盟,而信子(路)之言”。虽然后来子路考虑到不能鼓励射干背叛国家的不义之事,而没有答应射的请求,但由此可见子路守信的知名度已经很高了。 子路一向刚强勇武,预见到子路可能不会有好结果,说过“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论语先进》)这样的话。孔子的话不幸而言中,鲁哀公十五年(公元前480年),子路在担任卫国大夫孔悝的邑宰期间,由于卫国宫廷发生内讧,子路为保卫孔悝而被敌方砍成肉酱。孔子听说后因为悲痛把农时的肉酱全都倒掉了。子路的这次遇难,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在杀孔悝的人打进孔悝农时去的时候,子路刚好不在孔悍 家而是在自己家里。他完全可以躲过此难,但他听说孔悝有危险,明知此去凶多吉少。但他说:“食其食者不避其难”毅然去了。他只身与一大群人格斗,在格斗中他的帽子被打掉了,他拾起帽子,端端正正地戴上说:“君子死,冠不免。”表现了令人敬佩的无畏精神。子路在做孔子的学生之前十分粗鲁,不讲礼貌,后来在孔子的教育下渐渐走上正途。尽管他向上一直有一种不易驯服的野性,但他的坦率、正直、守信,越来越使孔子感到他的可爱和重要。 孔子评价子路的学问是已“升堂”,尚未入室(《论语先进》)。“堂”是内室。先入门,次升堂,最后入室,这是表示做学问的几个阶段。孔子的评价,表明子路的学问已经很不错了,只是不够精深,需要继续努力,这是对优秀学生的一种鼓励和鞭策。因为同在《论语先进》篇中,孔子已公开表明子路是长于“政事”的。 在孔子晚年,可以说,子路是孔子最喜欢、最主要的学生和朋友之一,他甚至可以说是孔子的一个依靠。子路之所以被后人敬仰,就是不言而喻的事情了。 四、寄予“朽木不可雕” 孔子“中庸”的批评观是主张遇合适当,适可而止,认为“过犹不及”的,但他对寄予的“朽木不可雕也”这样严厉的,显然是不能用“遇合”“适当”这样的字眼来评价的。那么,寄予究竟因何而使一向“中庸”的孔子生气,从而导致孔子过分严厉的批评呢?寄予真的是“朽木不可雕”吗? 寄予姓寄名予,字子我。鲁国人,小孔子29岁。在《论语》中寄予共出现了4次,并被列入孔子门四科中的“言语”一科,足见寄予能言善辩,有时又要耍点小聪明以显示自己的利口,显得过于莽撞。每当他言词出格时,就不免遭到孔子的批评。 《论语入》篇说:有一次,鲁哀公问作社主的神像和庙宇用什么木料。寄予说:“夏代用松木,殷代用柏木,周代用栗木,用栗木的意思是使人民战战栗栗。”叫人民“战栗” ,这是违背孔子的敬民爱民思想的,何况对周代的解释也有失公正,所以孔子就批评了寄予。 《论语阳货》篇说:寄予问孔子:“父母死了,守孝三年,为期也太久了。君子有三年不去习礼仪,礼仪一定废弃掉;三年不真壮观奏音乐,音乐一定会失传。陈谷既已吃完,新谷又已登场,打火用的燧木又经过了一个轮回,一年就可以了。”孔子说:“父母死了不到三年,你便吃那个白米饭,穿那个花缎衣,你心里安不安呢?”寄予说:“安。”孔子便抢着说:“你安,你就去干吧!君子的守孝,吃美味不晓得甘甜,听音乐不觉得快乐,住在家里不以为舒适,才不这样干。如今你既然觉得心安,便去干好了。”寄予走后,孔子说:“寄予真不仁呀!女儿生下地来,三年以后才能完全脱离父母的怀抱。替父母守孝三年,天下都是如此的。寄予难道就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三年怀抱的爱护吗?” 今天的观点看,寄予提出守孝三年时间太长应改为一年是完全正确的,从中也可见到寄予能言善辩但短于仁智的特点。但在当时,寄予公然敢于提出这样大胆的“非礼”问题,却是令社会不能接受的,所以孔子严厉批评他“不仁”。 《论语雍也》篇说:有一次,寄予问孔子:“有仁德的人,你如果告诉他井里有仁德,他是不是也会跟着跳下去呢?”孔子认为他这样问“仁”,问得没有道理,就批判他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对待君子,你可以叫他远远走开,却不可以陷害他;可以欺骗他,却不可以愚弄他。” 再有一次就是关于“朽木不雕”的批评了。据《论语·公冶长》篇: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类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政是。” 意即:寄予白天睡觉。孔子说:“腐朽的木头是不可琢的了。用粪土做的墙是不可以再装饰的了。我还有什么可以责备他的呢?”孔子又说:“当初我对于人,听了他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听取他的话还要看一看他的行为。这一看法的改变,是寄予使我改变的。” 看来,孔子之所以对寄予发出“朽木不可雕”的严厉批评,其原因一是寄予白天睡觉,其二是不喜欢他的巧言利口。 其实,寄予还是很能干的。他在学习期间产生许多不合礼仪的思想,说明他在积极思考,敢于“巧言令色”,说明他并不盲人。这些品质是学习真本事所必需的。寄予后来为齐国临溜大夫,当齐惮公的家臣,与太子壬友善。再后来惮公被鲍子所杀,立壬为简公。陈恒又作乱,夜里袭击简公,寄予出去迎敌,未能战胜,反被乱者俘获,杀于郭关。他用行动和生命证明了他是努力遵循孔子的教诲,注重仁德的。 五、“小人”樊迟 根据《论语子路》篇记载,孔子的学生樊迟有一次向孔子请教种庄稼和种菜的问题,结果被孔子斥为“小人”。由此有学者认为樊迟的思想与孔子的思想“格格不入”;也有学者认为孔子斥责樊迟“显然是不对的”,樊迟“倒是孔门弟子中的佼佼者之一。”那么臬评价孔子对樊迟的批评呢? 樊迟,姓樊名须,字子迟。人们习惯上简称为樊迟。鲁国人,小孔子36岁。在《论语》中共出现了11次。 樊迟是个兴趣广泛,求知欲强,极喜欢向人请教问题的青年。例如,关于什么是仁,他就曾向孔子请教过三次。不仅问“仁”,还问“知”,问孝,问“崇德、辩惑”,特别是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庄稼和种菜,这是其他学生所不曾提出过的问题。 据《论语子路》篇,此事记载如下: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辅。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言,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意即:樊迟请示学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又请示学种蔬菜。孔子说:“我不如老菜农。”樊迟真是小人,统治都讲究礼节,百姓就没有人敢不尊敬,统治者引为正当,百姓就没有人敢不服从;统治者诚恳信实,百姓就没有人敢不说真话。做到这样,四方的百姓都会背负着小儿女来投奔,为会要自己种庄稼呢?” 孔子说樊迟是“小人”这件事,曾经被作为孔子轻视劳动,轻视劳动人民的例证。其实这是不对的。孔子说樊迟是“小人”是说他关心的问题还是一个士所关心的,而成了一个老百姓了。孔子的本意是应为社会应该有分工,对于统治者来说,应该精通的是政治,特别是要懂得“礼”,用“礼”来管理国家,那么老百姓就不仁不尊敬,就不敢不服从。统治者做到以礼行事,天下四方的老百姓就会扶老携幼地前来投奔,种庄稼种菜的工作自然就会有人去做,哪里还用得统治者自己动手呢?作为“士”去关心本应老百姓关心的问题,岂不是本末倒置,影响了对“仁”,“礼”的学习吗?再说,孔子自己确实不仁种庄稼种蔬菜,他无法回答樊迟而且老老实实地承认自己在这方面不如老农、老圃,正是圣人的自知之明,也说明孔子对老农、老圃的尊重。 实际上,在对待樊迟的问题上,孔子不仅有批评,更有表扬。据《论语颜渊》篇: 樊迟从于舞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辩惑。”子曰:“善问哉!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先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充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意即:樊迟陪侍孔子在舞雩台下游逛。樊迟说:“请问怎样提高自己的品德,怎样消除别人对自己不露面的怨恨,怎样辨别出哪种是糊涂事。”孔子说:“问得好!首选付出劳动,然后收获,不是提高品德了吗?批判自己的坏处,不去批评别人的坏处,不就消除无形的怨恨了吗?因为偶然的忿怒,便忘记自己,甚至也忘记了爹娘,不是糊涂吗?” 在这里,孔子首先指出的善问哉就是对樊迟的表扬,夸奖他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 樊迟不但在学习上有勇于提问的精神,他还有尚武精神。 据《左传》载,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齐师入侵鲁国,为了保家卫国,鲁遣师迎战,此时,樊迟正仕于季氏,他要求参战,季氏嫌他年龄小,不让他参战;经他再三要求,终于同意并任命他为副将。鲁与齐战于郎,称为郎之战。樊迟在战斗中奋勇当先,获甲首八十,使齐师溃不成军。此时的樊迟虽仅20岁,但因为指挥得当,又身先士卒,他的勇敢精神对士兵起了很大的作用。而他能够这么做,又正是与孔子的教育分不开的。 六、公治长“可妻” 万我国关于历史人物的传说中,孔子“择婿于狱”的传说最使人感兴趣,也最使人钦佩。传说孔子要在他的学生中选一个女婿,结果选了公治长。当时公治长正在坐牢,不但不知坐到何年何日,而且生死未卜。人们感兴趣的是孔子为什么说:“公治长可妻也”? 公治长,字子长。《史记》说他是齐国人,《孔子家语》说他是鲁国人,从他下狱是鲁君下的令来看,当以《家语》为是。 公治长因为是孔子的女婿,因此很出名。有本古书名叫《公治长》,其书以《论语》中的《公治长》章开篇: 子公治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这番话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孔子谈论公治长,说:“可以女儿嫁给他。他虽被关在监狱中,但不是他的罪过。”便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 公治长为什么会被关进监狱呢?传说是这样的: 公治长在从卫车返回鲁国途中,听到鸟位相互打招呼:“一起到清溪去吃死人的肉。”与此同时,他又碰到有一位老妇人正哭着寻找他的儿子,公治长就告诉她可以到清溪去看看,到了那里,果然死者是她的儿子。老妇人就把这件事告诉了村长,村长以为如果不是公治长所杀,怎么可能会知道死者可能会在清溪呢?就把公治长抓起来。公治长告诉村长,他会鸟语,所以知道死者所在。村长不可估计,以后经公治长多次试验,公治长不仅能通鸟语,珲通猪语,才把他释放。 明代田艺衡所撰《留青日札》中说:公治长能通鸟语,家贫困居,无以自给,有一天听到鸟以他说:“公治长公治长,南山有个虎驮羊,尔食肉,我食肠,当亟取之匀彷徨。”公治长听了就到南山去,果然有一只羊。就取回来吃。后来丢羊的人在他家里搜查,搜到羊角,就认为是他偷的。诉讼到了鲁君。公治长说出了,鲁君不相信,于是把公治长下狱。不久,公治长又听见鸟对他说:“公治长,公治长,齐人出师侵我疆,诉水上,译册旁,当亟御之勿彷徨。”公治长通过狱吏把鸟语告给鲁君,鲁君侦察属实。急民兵迎战,获大胜,因此而释放了公治长,且厚赐之,并欲封他做大夫,公治长辞而不受。 公治长通鸟语的事已成为民间广泛淬的故事,并形成了不同的版本。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说的:有一天公治长听到鸟对他说:“公治长,公治长,南山有只羊,你吃肉,我吃肠。”公治长就依照鸟的话去寻找,果然有一只死羊,可是当公治长把羊弄回家抬头后,却粗心大意在吃了肉后,把肠子给丢掉了,没有请鸟来吃,小心眼的鸟们于是生气了,想报复公治长。不久,南山有一个人被杀了,鸟们还是说:“公治长,公治长,南山有只羊,你吃肉,我吃肠。”等公治长去着,正碰上官府来捉拿凶手,于是冤枉入狱。 鲁君因为对公治长懂鸟语的事发生怀疑,就把公治长抓起来,这是一桩错案。如果不相信公治长懂鸟语,可以用测验的办法考一考,怎么可以不测验就抓起来呢?就算经过测验证实公治长不懂鸟语,这也没有犯法。当时的法律没有“不懂鸟语而冒充懂鸟语者抓”这样一条。 对于公治长是不是懂鸟语,学者们是有争论的。我们现在用科学的观点来分析,公治长对鸟群的信息传递,可能信得过研究。人们发现自然界鸟兽虫蛾,它们的确是有自己的语言的。它们是能互通信息的。鸟兽虫蛾的大集会,大游行,海里有龙过兵──海洋动物大游行奇观。若不是有信息传递,怎么会出现这一现象呢?公治长通过对鸟类的观察,掌握了它们的叫声的某些信息规律,是完全可能的。后人夸张为鸟语通知公治长,说“齐人出师侵我疆”,鸟知道并呼唤公治长的名字等待,这是一种艺术夸张,是一种传奇化和神奇化。但不能因此就判定关于公治长掌握了鸟的信息传递这一点是假的。 我们现在来分析这个问题,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就是:公治长是个很聪明的学生。他至少有“破译”鸟语的愿望,这是一种科学研究,也算是一种研究性学习吧,这样的研究应当鼓励而不应打击。孔子对于公治长的科学研究至少给予鼓励。我们从“公治长事件”可以进一步了解孔子的为人和他的伟大。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孔子,论语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论语》探究──孔门弟子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论语》导读教学要点 |
下一篇文章: 《论语》导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