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古代 >> L >> 论语 >> 正文

 

《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

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   梁 杰       今天,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本着“取其精华”、“古为今用”的指导思想,我们重新审视《论语》中所体现的先进的教育思想,仍会感到有当代教师学习、借鉴的地方。

一、设立私学,“有教无类”   孔子以前,学在官府,但一般平民百姓的子弟是上不起学的,文化的传播范围是很有限的。孔子恐怕是创办私立学校的第一人,而且,他的学生中大多出身贫贱。为什么穷人的孩子能上得起学?因为孔子收费十分低廉。《述而》篇中记载:“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脩,即干肉,十条为束,“束”即十条干肉。这是古代用来作为初次拜见的礼物,但这礼物是微不足道的。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卫灵公》),能面向所有学生,不分贫贱、地域,一视同仁。孔子设立私学而不以赢利为目的,又能平等地对待他的学生,有利于文化在下层人民中间的传播。这一办学指导思想是值得今天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民办私立学校的办学者们学习的。
  二、“启发式”教学原则和“寓教于乐”思想   孔子教学不是单纯的灌输,他善于根据学生实际相机而发,注重引导学生去“乐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可能是孔子的首创,至尽仍被视为经典之论。“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而》)、“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述而》)等,都充分体现了孔子的“乐学”思想。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而且运用在他的教育实践中,产生了很好的效果。颜渊就曾感慨过:“……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子罕》)。“启发式”是“乐学”的前提,“乐学”是学习的最佳境界。孔子弟子能达到三千人之多,且“贤者七十二”,这与他的“启发式”教学原则和“乐学”思想有着直接的关系。再反省当代许多人奉为法宝的“苦学”一味“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是不是应该从孔子身上学到点什么?
  三、“因材施教”的原则   孔子说过:“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他也确实是这样实践的。《颜渊》篇中记载了颜渊、仲弓、司马牛三人问“仁”,而孔子针对三人不同的性格和学识,便有三种回答。在《先进》篇中,子路和冉有都问“闻斯行诸?”孔子竟然用完全相反的话回答他们,公西华提出疑问,孔子说道:“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教学中看对象,有的放矢,即使是在今天,也是一种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提高教学效率的必由之路。孔夫子的确了不得!
  四、“终身学习”的观念   许多人认为,“终身学习”的观念是舶来品,是开放后才传入我国的一种学习理念上的革命。其实,《论语》中的很多记录都体现了这一思想。《里仁》中的“朝闻道,夕死可矣。”《述而》篇中的“学而不厌”等都是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有一次,孔子站立于黄河岸边,看到滚滚东流、一去不返的河水时,由衷地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的感叹。而且,即使他经常处于清贫,甚至饥饿之中,也毫不悲观,仍把学习当作一件乐事而坚持不懈。从“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等记述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超然脱俗、求知若渴的圣贤就站在我们面前。对于好学的弟子颜回他更是大加赞赏:“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现在,时代变了,知识的更新速度也更快。据研究,一个人工作一生所运用的知识,只有20%左右是在工作前的学校里获得的。如果不能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一个教育工作者决不可能搞好他的工作,更不可能培养出具有“终身学习”观念的开拓创造型人才。

  在《论语》中,我们还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孔子“学思结合”和“诲人不倦”的精神,以及他的特别强调后天的重要性、德育的教化作用、对美育的精辟论述、身教重于言教的思想。重新品味,这对于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如何发挥好“主导”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参考书目】   《论语通译》,徐志刚译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孔子,论语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说…
    高中语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译文
    子路曾皙冉由公西华侍坐有关资料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
    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之我…
    有感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讲…
    真挚活泼师生情
    高中语文第一册第21课:子路、曾皙、…
    【同步练习】(高一上)子路曾皙冉有…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文 / 大…
    《论语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新…
    朱子语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死因
    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章中…
    孔子哲学散论
    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路曾皙冉由公西华侍坐【原文】
    关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品味《论语》
    李研的《〈论语》十则》课堂实录
    “六经皆史”说《论语》──《丧家狗…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了解《论语》读哪些书
    满城争说孔夫子 孔子应该怎样读?
    《论语》是怎么成为经典的?
    《论语》十则及译文
    孔子与《论语》
    《论语》语言艺术散论
    倾听天命敬畏自然──今天怎样重新认…
    重新解读孔子的仁
    灰色的孔子与多彩的世界──《于丹论…
    《〈论语〉十则》课堂教学实录 3
    《论语》只能“冷读”,不能“热读”
    读《论语》学做人
    《论语》可以庸俗化地阅读吗
    《<论语>十则》第一课时说课稿
    先把他迷住再说——我教《〈论语〉十…
    《论语十则》研读教案
    《论语》十则测试题
    《论语》十则练习
    《论语》十则测试题2
    《〈论语〉十则》教学实录及评点
    《〈论语〉十则》课堂教学实录
    《论语》十则新课标)原文精典分析
    《论语》学习体会
    分组教学案例--《论语十则》复习
    《论语十则》说课稿2
    《〈论语〉十则》创新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教学实录3
    关于《论语》中的“信”
    《〈论语〉十则》课堂教学实录2
    《论语》只能“冷读”,不能“热读”
    重读《论语》
    课文《〈论语〉十则》研讨
    《〈论语〉十则》典题例析
    《〈论语〉十则》译文
    孔子的做人格言
    〈论语〉十则》课堂教学实录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2
    《论语十则》 综合资源
    《论语》中的基本概念
    《论语十则》说课稿4
    《论语》常读常新
    论语教学简析
    《论语》十则·习题精选
    《论语》十则·扩展资料
    《论语》十则·教案示例
    论语分析
    《论语》关于如何做人的思想及其价值
    《论语十则》说课稿3
    《论语》十则导入及分析
    《圣经》《论语》比较谈
    论孔子的天命、人性及政治价值依据
    近百年的儒学与《论语》热
    探源溯流说《论语》
    一百人心中有一百种读法──说说《论…
    于丹《论语》心得 心灵之道
    《〈论语〉十则》课文背景知识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2
    《〈论语〉十则》教学实录及评点
    教学需相长 情理要交融──《论语》…
    《论语》心得点滴
    《论语》的头和尾
    读《论语》札记
    温暖的《论语》
    《论语》关于君子人格的塑造
    孔子“四治”思想的借鉴意义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1
    孔子身世
    孔子在亚洲的影响
    孔子与儒家经典的关系
    孔子的学术情怀与早期儒学的形成
    《论语》中的成语
    论孔子的好学精神
    《论语》:我的第一书
    读《论语》,谈孔子
    《论语》关于治国与安邦的道理
    半部《论语》能否治天下
    从《论语》中解读孔子仕途辛酸史
    《论语》电子教材
    《论语》教学建议
    《论语》相关资料
    《论语》探究──孔门弟子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新解
    《论语》导读
    《论语》导读教学要点
    孔子政治生涯
    孔子名言
    “长人”十五志于学
    杏坛讲学──教育家孔子
    《论语》介绍
    《论语》:中国人的《圣经》
    《论语》,一个需要讨论的话题
    再读《论语》有感
    “论语”命名的意义和来由
    学《论语》的下手处
    读《论语》的方法
    《论语》古今
    立言与行教:重读《论语》
    《论语》热,何处最吃紧
    《论语》精义管见
    今日为何读《论语》
    孔子年谱
    《论语》所见之孔子人格魅力
    孔子酒醉枣子集
    孔子重“和”
    “孔子的遗产”
    家仁德、组仁德、国仁德、世仁德──…
    《〈论语〉十则》课文鉴赏
    “和而不同”与“同而不和”:和谐社…
    孔子生平
    解读《论语》的语言魔力
    《论语》学法指导
    孔子教学思想浅析
    从《论语》看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
    孔子的教学方法与教育思想给我们的启…
    德政与无为而治
    如何理解“中庸”?
    也谈《论语》的得名
    浅谈《论语》的交友观
    《论语》读后感
    《论语》在各个朝代的命运
    孔子的教育观、教学法举隅:论辩切磋…
    孔子的教育观、教学法举隅:尊师爱生…
    半部《论语》作门票
    曲阜:因孔子而存在
    谈“年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儒家文化在当今中国社会的定位及命运
    寻求人生的最高境界──解读《论语》…
    《论语》关于学习的态度、方法和目的…
    《论语》之我见
    读《论语》后感
    论语评析
    《论语》教学设计
    《论语》教学设计
    《论语》课文导入
    《论语十则》说课稿
    《论语》难句解析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世界遗产:曲阜“三孔”
    于丹《论语》心得 处世之道
    于丹《论语》心得 君子之道
    于丹《论语》心得 朋友之道
    于丹《论语》心得 理想之道
    于丹论语心得之  人生之道
    论语全文翻译
    论语全文翻译 (二)
    孔子哲言──论学习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教学建议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论语》全文1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基础知识训练
    《论语》全文2
    《〈论语〉十则》有关资料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二
    《〈论语〉十则》研讨与练习说明
    《〈论语〉十则》问题研究
    《〈论语〉十则》电子教材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一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课堂教学实录4
    孔子的政治生涯
    《〈论语〉十则》同步达纲练习
    孔门弟子简介
    论语全文翻译 (一)
    《〈论语〉十则》参考图片
    孔子简介
    孔子年谱
    孔子思想学说
    孔子的教育生涯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论语》全文3
    历代评孔
    《〈论语〉十则》教学建议
    《〈论语〉十则》生字注音
    《〈论语〉十则》形近字辨析
    半部论语治天下──小议孔子与《论语…
    论语碑苑
    《〈论语〉十则》素质教育新学案
    《〈论语〉十则》学习目标
    《〈论语〉十则》课文导读
    《〈论语〉十则》课文导读
    《〈论语〉十则》学法导引
    《〈论语〉十则》课文背景知识
    《论语》的内容和孔子的思想
    孔子哲言──人生态度
    《〈论语〉十则》特殊句式
    《论语》是怎样一部书?
    《〈论语〉十则》字词解释
    《〈论语〉十则》通假字
    《〈论语〉十则》义词辨析
    《〈论语〉十则》词类活用
    《〈论语〉十则》结构分析
    《〈论语〉十则》重难点突破
    孔子哲言──政治
    《〈论语〉十则》整体把握
    《〈论语〉十则》重点难点
    《〈论语〉十则》课内语段阅读训练
    子路──百里负米
    子贡──闻一知十
    《〈论语〉十则》写作特点
    《〈论语〉十则》多音字辨析
    于丹《论语》心得 第二部分
    天地人之道
    《〈论语〉十则》课时训练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孔子哲言──做人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典题例析
    《〈论语〉十则》教学实录
    先把他迷住再说──我教《〈论语〉十…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美哉,《论语》!──教《〈论语〉十…
    《〈论语〉十则》教学案例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教学实录及评点
    《〈论语〉十则》教学实录及评点
    《〈论语〉十则》教学杂谈
    《〈论语〉十则》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