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古代 >> L >> 论语 >> 正文

 

解读《论语》的语言魔力

解读《论语》的语言魔力   孙 斌 周云梅     【摘要】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中国儒家学派经典,影响中国二千年的“东方圣经”,世界文化史上的不朽丰碑。《论语》语言“质朴”、含蓄隽永、耐人寻味,“事”、“言”交融、以景抒情、塑造鲜明个性,语言与理趣的完美融合,使它在诸子散文艺苑里大放异彩,具有独特的语言魔力。


【关键词】   论语 孔子 语言


一、走近孔子与《论语》

  “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中国儒家学派的经典,是影响中国二千年的“东方圣经”,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不朽丰碑。

  《论语》为语录体散文,是由其弟子所撰,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在政治思想方面,他提出“正名”、“复礼”的口号;在道德论理方面,他主张“仁”,提出“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的观点;在哲学思想上,主张天命观和中庸之道;在教育思想方面,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提倡“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

  《论语》自西汉以来被尊奉为儒家经典,汉董仲舒以《论语》折狱,宋赵普“以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便成为学子必读书。尤其是元明清以来,科举必取《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语句命题,《论语》更为世人熟读,有人喻之为中国的《圣经》。


二、解读《论语》的语言魔力

  《论语》虽为语录,然而实际上包括语录和对话以及一些简短的记叙三种体式。前者记载孔子及其主要弟子的言论;后二者主要记叙孔子与弟子及时人的对答之辞,同时也用一些形神兼备的小故事表现人物的举止行为。《论语》的语言艺术特色就是在这几种体式中得以体现:

  1、语言“质朴”、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论语》作为最早的记言体,章既简短,辞已质朴,而所以形成“质朴”的语言风格。《论语》是孔门弟子记其所见所闻的“直录”,孔子生活及《论语》生成之时代,春秋诗性文化风韵犹存,加之孔子及孔门弟子良好的“诗学”修养,因此“文简”而“语长”,“质朴”而“含蓄”,造成了浓郁的“诗味”,给人以悠然神远之感。

    《论语》基本是口语,明白易懂,文字简括,一般只叙说自己的观点,而不加以充分的展开与论证,从而形成“质朴”的语言风格。《论语》“辞以简隽称美,意以微妙见深”,因而“文缓而旨远,余味曲包,语约而有余于意,其味黯然而长,其光油然而幽”。①《论语》文字虽极简朴直捷,却能把孔子的积极的思想完全表现出来。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为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学而》;“不耻下问”《公冶长》;“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四海之内皆兄弟”《颜渊》;见义勇为《为政》;欲速则不达《子路》……

    《论语》所使用的“师徒对话”的表达方式,减弱了其刻意经营的努力,从而内在地规定了它从容不迫、温文尔雅的语言风格;朝夕相处的耳鬓厮磨,师生间达成的默契,使他们的谈话只须点到为止,形成其语言的简洁精练,含蓄隽永;坐而论道陈述的潇洒雍容,使其于简单淡泊中透出生动的气韵。

    《论语》中那些“子曰”引导的孔子之言,与《春秋》经文、《左传》“仲尼曰”一样要言不烦,表现力却更为强大,或借助于引譬设喻、或因句式铿锵而倍添韵致,甚或两者兼而有之,“那迂徐柔缓的寥寥数语,有时竟能产生出点睛夺魄般的效果,令人读后刻骨铭心永志不忘”。②

    《论语》是语录体散文,主要是记言,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迂徐含蓄的风格,言简意赅,耐人寻味。由于孔子对现实人生有着深刻的体察,因此在《论语》中有许多言简意赅、富于哲理性与启示性的语句,这些语句大都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读来给人以节奏明快、音韵和谐的感受,颇似后世的散文诗,以其思想的丰富深刻与表达的生动传神、韵致的含蓄隽永而受到推崇。

    如《论语·季氏》是一篇表现孔子较高语言艺术的驳论文章。鲁国的季孙想扩大地盘,要攻打颛臾,怕孔子反对,所以让冉有、子路去探探口气,全文围绕着师生间的辩论而展开。文章先从冉有报告事实开始:“季氏将伐颛臾”,孔子马上一针见血地指出攻伐颛臾是错误的,冉有听到老师明确反对,就想推卸责任,孔子紧抓不放,先引周任的话,说明为人服务就应该根据自己的才力就任相应的职位,做不到就该辞职,现在季氏犯这样大的错误,你们就应该搀扶他,防止跌下悬崖。他用了两个比喻,一是将季氏比作虎兕,将颛臾比作龟玉,季氏攻伐颛臾,就好比虎兕从笼里跑出来伤人,颛臾被消灭,就好比龟玉在椟中被毁。二是将冉有、季路比作虎兕和龟玉的看管人,虎兕出押伤人,龟玉在椟中被毁,是看管人的责任;同样,季氏行凶,颛臾遭毁,也是你们作为季氏家臣的责任。这段驳论充分体现了孔子对季氏发动不义战争的谴责和对自己学生冉有、季路的批评。在老师的步步紧逼下,冉有只好说出讨伐颛臾的理由,孔子直接批评并指出:正确的治国政策应是做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应该施行文德教化,以“德”服人,如今季孙氏内部存在着分崩离析的危险,真正可忧的不是颛臾,而是“祸起萧墙”,恐有被人收拾的危险。在全文的驳论中,孔子采用了历史材料、现实事例、名人名言等多种论据,论据充分、论证有力,语言犀利,含义深远。比喻、排比、反诘、呼告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丰富了文章意蕴,强化了论辩力和感染力。

    《论语》以形象隽永的语言,形成的言近旨远、词约义丰的说理特色,为人们所认识。

  2、“事"“言”交融、以景抒情、塑造鲜明个性:

    由于对话体所形成的具体场景,使《论语》的语言具有极强的抒情色彩与艺术感染力。在与各色人物的或融洽交流或冲突磨合中,语言又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使语言成了人物形象、性格的自我表现。

    《论语》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谈时,总是力求如实地反映出他们丰富而复杂的感情,带有浓郁的抒情色彩。《论语》在哲言睿语的记叙中,往往穿插记叙一些富有生活情趣的片断,或是无关宏旨的小事,闲中着色,为文章增添了无穷的乐趣,同时又有助于丰富人物性格,并给人美的享受。如《论语》中的“四子侍坐”那样情趣盎然的场面和“长沮桀溺、荷蓧丈人”那样耐人寻味的片断。在这些简短的对话单元或叙事片断中,作者往往对具体的语境稍作记叙,孔子那些散发着哲理光辉的话语,就成了有类于后世所谓的“文眼”、“诗眼”;而且由于具体的语言环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徵圣》),更能以简洁的语言传神写照,表现出人物的神情语态,显示出人物的性格。《论语》中一些片断场景的描写,或静或动,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水准,其特点一是细腻入微,往往寥寥几笔,而神情毕肖,把人物的心理状态及其相互关系活了出来;二是严密准确,具体的“事”为“言”规定了特定的环境和特定的意旨。③

    《论语》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了人物的形象,这些对话语言既浅近易懂,接近口语,又切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因而就把当时孔门弟子间的亲切谈话宛转曲折地表达出来。 

    《论语·先进》是《论语》中很具文学色彩的一章,它通过对孔子师生一次谈话的记叙和描绘,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循循善诱、亲切和蔼的孔子、坦率自信、有勇而知方的子路、审慎谦让的冉有、谦虚而知礼善辩的公西华、悠然洒脱的曾皙等人的性格特点。

    文章一开始,孔子先启发大家各言其志,子路不假思索抢先回答。“率尔而对”反映了子路急躁、坦率、爽快的性格,这种毫不谦让的积极态度与他那充满自信的回答内容相一致,他声称能将困于战争和饥荒的大国治理成勇而知义的礼义之邦。这种谦让不够、自信有余的态度引起了孔子的微笑,其中含有轻微的批评。冉有的回答显得彬彬有礼,说话较为谨慎,他愿意治理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并将礼乐方面的治理让给君子,态度相当谦虚。公西华的回答更加谦虚,他不自诩能治理国家,而是委婉地表示,愿意作为一名学生学习怎样治理国家。他们的回答符合孔子的道德规范,思路相同,个性有别,但曾皙的回答更为出色,当孔子问他的志向:“点,尔何如?”曾皙鼓瑟正接近尾声,铿的一声把琴放下,然后恭敬地站起来回答:“我的志向和他们三位不同,在暮春时节,穿上舒适的春装,和五六个成年人结伴,再带上六七个少年,一起到沂水中痛痛快快地洗个澡,再在舞雩台上吹吹风,最后大家唱着歌高高兴兴地往回走。”曾皙没有直接描述他的志向,但他是以形象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太平盛世的和煦景象,寄寓了自己的志向。这一蓝图既符合儒家礼义之邦的治国理想,又符合孔子晚年隐含的出世隐居的心思,孔子感慨地说:“吾与点也。”这喟叹既表现了孔子对曾皙洒脱言志的赞许,又表现了孔子对曾皙勾的理想境界的向往。最后,在曾皙的提问下,孔子作了评价,他认为要用礼来治理国家,而子路说话不谦虚,所以笑他。孔子充分肯定了冉有和公西华的谦虚态度,肯定了他俩具备治理国家的才能。

    本文从孔子启发学生言志开始,以弟子们的言志而展开,最后以孔子的评价而结束,结构完整,人物个性鲜明。

    《论语》中的人物在叙述自己的理想时,常常通过一些具体的片断场景,创造一种诗情意般的意境,以景抒情,移情入景,情景交融,诗意翩翩,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3、语言与理趣的完美融合:

    《论语》是一部“以说理为主的语录”,在中国文学史和文章史上具有首创性。《论语》记言的最大特点是精辟深刻,富于哲理性,它是夫子对生活的深邃的观察和透辟的认识的结晶,是用丰富的阅历获得的对社会、人生的独特理性体认凝聚而成的。

    《论语》的风格特征,是它不以“思辨”而以“气韵”见长,表现为:从容不迫、温文尔雅的叙述风格、“坐而论道”的神态气韵、于淡泊中透露出来的“气韵生动”,以及从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境界。④

    《论语》的语言富于艺术性,表现为:    ⑴ 通俗平易而又精粹雅致的口头语言;    ⑵ 灵活多变的修辞手法的运用,从而使得语言更加含蓄、形象、生动;    ⑶ 虚词运用纯熟自然加强了语言的抒情性和音韵美感。     《论语》中的说理语言用词精确,搭配恰当,结构严谨,“善于采用适当的方式方法把丰富的思想内容锤炼在简短的语句当中”,因而“以词约义丰著称”;或据理直言,语句斩钉截铁,或言词剀切,入情入理,或感慨赞叹,抒情意味浓厚,具有“观点明确,感情色彩鲜明”的特点;综合运用排比、反问、比喻、映衬、对比、层递等多种修辞手法,因而“说理生动活泼,收到了很好的效果”。⑤

    《论语》善于把抽象的哲理凝聚于具体的形象之中,使深奥的理论文字同时具有盎然的诗意。其中渗透着作者的生活和美学思想,具有较多的文学品质,主要的是通过人物精神生活的描写,用他自己曾被感动过的形象来感动读者,从有生气的口头语中提炼文学语言,不乏警句格言,如:

   ⑴ 有关为人处世原则的:

     不念旧恶《公冶长》、陈力就列《季氏》、成人之美《颜渊》、当仁不让《卫灵公》、周而不比《为政》、富贵如云《述而》、刚毅木讷《子路》、和而不同《子路》、既往不咎《八佾》、见贤思齐《里仁》、乐以忘忧《述而》、立人达人《雍也》、贫而无谄《学而》、四海之内皆兄弟《颜渊》、贤贤易色《学而》、行己有耻《子路》、言而有信《学而》、以直报怨《宪问》、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学而》、直道而行《卫灵公》、温良恭俭让《子罕》、群而不党《卫灵公》……

   ⑵ 有关政治思想的:

     安老怀少《公冶长》、见义勇为《为政》、见危授命《宪问》、九合一匡《宪问》、举直措枉《为政》、克己复礼《颜渊》、任重道远《泰伯》、杀身成仁《卫灵公》、胜残去杀《子路》、天下归心《尧曰》、一言兴邦《子路》、悦近来远《子路》、朝闻夕死《里仁》、导德齐礼《为政》、知山乐水《雍也》……

   ⑶ 有关教育教学的:

     不耻下问《公冶长》、多闻阙疑《为政》、诲人不倦《述而》、举一反三《述而》、每事问《八佾》、升堂入室《先进》、温故而知新《为政》、循循善诱《子罕》、有教无类《卫灵公》、择善而从《述而》、闻一知十《公冶长》……

   ⑷ 已固定为某种专称的:

     斗筲穿窬《子路》(指代卑鄙苟且小人)、而立之年《为政》(30岁代称)、不惑之年《为政》(40岁代称)、知命之年《为政》(50岁代称)、耳顺之年《为政》(60岁代称)、父母之邦《微子》(代祖国)、过庭之训《季氏》(代父亲教导)、门墙桃李《子张》(代后辈学生)、犬马之养《为政》(指供养父母)、瑚琏之器《公冶长》(代有才能之人)……

   ⑸ 有些概括力极强的词语成为今日语言中的经典,广为流传:

     过犹不及《先进》、祸起萧墙《季氏》、敬而远之《雍也》、名正言顺《子路》、是可忍,孰不可忍《八佾》、怨天尤人《宪问》、欲速则不达《子路》、听其言而观其行《公冶长》、斯文扫地《子罕》、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泰伯》、分崩离析《季氏》、死而后已《泰伯》、既来之,则安之《季氏》……

     《论语》中这类语句是诗与哲理的结合,因而具有耐人寻味、发人深思的“理趣”之美。《论语》是讲学语与文学趣味性的高度融合,常常借助于口语化、形象化的文学语言所造成的理趣、情趣与谐趣,使得行文风趣自然、生动含蓄,读来毫无枯燥、晦涩之感,在作者平易近人、娓娓动人的叙述中,领略到文章所宣示的旨趣甚至是深奥的哲理。


三、结语

  《论语》作为语录体散文用独特的说理方式记录思想的精华,写小品做大文章,讲小故事论大道理,以行之于文,喻之于理的语言风格,以诗的语言和韵律,以看似随意的结构形式驾驭了一个博大庞杂的思想体系。

  《论语》的语言具有美的节奏音韵,读之琅琅上口;美的整齐句式,诵之津津有味;美的凝练意蕴,给人启迪无穷;美的叠句重语,令人寻绎不尽……一部《论语》可以说是名句的集锦、格言的荟萃。它们“语约义丰,简洁凝练”,“哲理深邃,启迪无穷”,“质朴自然,生动形象”;这些格言“既表现了思想家的鲜明性,又具有哲学家的深刻性;既表现了教育家的逻辑性,又具有文学家的形象性。”⑥

  《论语》是我们中国人行动的指南和修身的座右铭。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我们,更应该了解孔子,学习这位圣哲以“仁”为总纲的思想体系,进一步拓展《论语》以及先秦诸子散文艺术的研究领域,加强理论建设,深刻领悟《论语》的语言魔力,寻求新的突破,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而服务。


────────
【注释】

  ① 钱基博:《中国文学史》第21、30页,中华书局1993年据前国立师范学院1939年铅印本重刊。

  ② 傅修延:《先秦叙事研究》第248页,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

  ③ 曹文星:《〈论语〉文学价值初探》,《贵州教育学院学报》1987年第4期,第42~47页。

  ④ 陈平原:《从言辞到文章从直书到叙事棗秦汉散文论稿之一》,《文学遗产》1996年第4期,第4~15页。

  ⑤ 李人纪:《〈论语〉说理的写作成就论析》,《求是学刊》1983年第3期,第70~75页

  ⑥ 章沧授:《<论语>的语言艺术美》,《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86第3期。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孔子,论语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解读《论语》的语言魔力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说…
    高中语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译文
    子路曾皙冉由公西华侍坐有关资料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
    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之我…
    有感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讲…
    真挚活泼师生情
    高中语文第一册第21课:子路、曾皙、…
    【同步练习】(高一上)子路曾皙冉有…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文 / 大…
    《论语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新…
    朱子语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死因
    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章中…
    孔子哲学散论
    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路曾皙冉由公西华侍坐【原文】
    关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品味《论语》
    李研的《〈论语》十则》课堂实录
    “六经皆史”说《论语》──《丧家狗…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了解《论语》读哪些书
    满城争说孔夫子 孔子应该怎样读?
    《论语》是怎么成为经典的?
    《论语》十则及译文
    孔子与《论语》
    《论语》语言艺术散论
    倾听天命敬畏自然──今天怎样重新认…
    重新解读孔子的仁
    灰色的孔子与多彩的世界──《于丹论…
    《〈论语〉十则》课堂教学实录 3
    《论语》只能“冷读”,不能“热读”
    读《论语》学做人
    《论语》可以庸俗化地阅读吗
    《<论语>十则》第一课时说课稿
    先把他迷住再说——我教《〈论语〉十…
    《论语十则》研读教案
    《论语》十则测试题
    《论语》十则练习
    《论语》十则测试题2
    《〈论语〉十则》教学实录及评点
    《〈论语〉十则》课堂教学实录
    《论语》十则新课标)原文精典分析
    《论语》学习体会
    分组教学案例--《论语十则》复习
    《论语十则》说课稿2
    《〈论语〉十则》创新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教学实录3
    关于《论语》中的“信”
    《〈论语〉十则》课堂教学实录2
    《论语》只能“冷读”,不能“热读”
    重读《论语》
    课文《〈论语〉十则》研讨
    《〈论语〉十则》典题例析
    《〈论语〉十则》译文
    孔子的做人格言
    〈论语〉十则》课堂教学实录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2
    《论语十则》 综合资源
    《论语》中的基本概念
    《论语十则》说课稿4
    《论语》常读常新
    论语教学简析
    《论语》十则·习题精选
    《论语》十则·扩展资料
    《论语》十则·教案示例
    论语分析
    《论语》关于如何做人的思想及其价值
    《论语十则》说课稿3
    《论语》十则导入及分析
    《圣经》《论语》比较谈
    论孔子的天命、人性及政治价值依据
    近百年的儒学与《论语》热
    探源溯流说《论语》
    一百人心中有一百种读法──说说《论…
    于丹《论语》心得 心灵之道
    《〈论语〉十则》课文背景知识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2
    《〈论语〉十则》教学实录及评点
    家仁德、组仁德、国仁德、世仁德──…
    《论语》心得点滴
    《论语》的头和尾
    读《论语》札记
    温暖的《论语》
    《论语》关于君子人格的塑造
    孔子“四治”思想的借鉴意义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1
    孔子身世
    孔子在亚洲的影响
    孔子与儒家经典的关系
    孔子的学术情怀与早期儒学的形成
    《论语》中的成语
    论孔子的好学精神
    《论语》:我的第一书
    读《论语》,谈孔子
    《论语》关于治国与安邦的道理
    半部《论语》能否治天下
    从《论语》中解读孔子仕途辛酸史
    《论语》电子教材
    《论语》教学建议
    《论语》相关资料
    《论语》探究──孔门弟子
    也谈《论语》的得名
    《论语》导读
    《论语》导读教学要点
    孔子政治生涯
    孔子名言
    “长人”十五志于学
    杏坛讲学──教育家孔子
    《论语》介绍
    《论语》:中国人的《圣经》
    《论语》,一个需要讨论的话题
    再读《论语》有感
    “论语”命名的意义和来由
    学《论语》的下手处
    读《论语》的方法
    《论语》古今
    立言与行教:重读《论语》
    《论语》热,何处最吃紧
    《论语》精义管见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新解
    孔子年谱
    《论语》所见之孔子人格魅力
    孔子酒醉枣子集
    孔子重“和”
    “孔子的遗产”
    《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
    《〈论语〉十则》课文鉴赏
    “和而不同”与“同而不和”:和谐社…
    孔子生平
    今日为何读《论语》
    《论语》学法指导
    孔子教学思想浅析
    从《论语》看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
    孔子的教学方法与教育思想给我们的启…
    德政与无为而治
    如何理解“中庸”?
    教学需相长 情理要交融──《论语》…
    浅谈《论语》的交友观
    《论语》读后感
    《论语》在各个朝代的命运
    孔子的教育观、教学法举隅:论辩切磋…
    孔子的教育观、教学法举隅:尊师爱生…
    半部《论语》作门票
    曲阜:因孔子而存在
    谈“年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儒家文化在当今中国社会的定位及命运
    寻求人生的最高境界──解读《论语》…
    《论语》关于学习的态度、方法和目的…
    《论语》之我见
    读《论语》后感
    论语评析
    《论语》教学设计
    《论语》教学设计
    《论语》课文导入
    《论语十则》说课稿
    《论语》难句解析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世界遗产:曲阜“三孔”
    于丹《论语》心得 处世之道
    于丹《论语》心得 君子之道
    于丹《论语》心得 朋友之道
    于丹《论语》心得 理想之道
    于丹论语心得之  人生之道
    论语全文翻译
    论语全文翻译 (二)
    孔子哲言──论学习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教学建议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论语》全文1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基础知识训练
    《论语》全文2
    《〈论语〉十则》有关资料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二
    《〈论语〉十则》研讨与练习说明
    《〈论语〉十则》问题研究
    《〈论语〉十则》电子教材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一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课堂教学实录4
    孔子的政治生涯
    《〈论语〉十则》同步达纲练习
    孔门弟子简介
    论语全文翻译 (一)
    《〈论语〉十则》参考图片
    孔子简介
    孔子年谱
    孔子思想学说
    孔子的教育生涯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论语》全文3
    历代评孔
    《〈论语〉十则》教学建议
    《〈论语〉十则》生字注音
    《〈论语〉十则》形近字辨析
    半部论语治天下──小议孔子与《论语…
    论语碑苑
    《〈论语〉十则》素质教育新学案
    《〈论语〉十则》学习目标
    《〈论语〉十则》课文导读
    《〈论语〉十则》课文导读
    《〈论语〉十则》学法导引
    《〈论语〉十则》课文背景知识
    《论语》的内容和孔子的思想
    孔子哲言──人生态度
    《〈论语〉十则》特殊句式
    《论语》是怎样一部书?
    《〈论语〉十则》字词解释
    《〈论语〉十则》通假字
    《〈论语〉十则》义词辨析
    《〈论语〉十则》词类活用
    《〈论语〉十则》结构分析
    《〈论语〉十则》重难点突破
    孔子哲言──政治
    《〈论语〉十则》整体把握
    《〈论语〉十则》重点难点
    《〈论语〉十则》课内语段阅读训练
    子路──百里负米
    子贡──闻一知十
    《〈论语〉十则》写作特点
    《〈论语〉十则》多音字辨析
    于丹《论语》心得 第二部分
    天地人之道
    《〈论语〉十则》课时训练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孔子哲言──做人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典题例析
    《〈论语〉十则》教学实录
    先把他迷住再说──我教《〈论语〉十…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美哉,《论语》!──教《〈论语〉十…
    《〈论语〉十则》教学案例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教学实录及评点
    《〈论语〉十则》教学实录及评点
    《〈论语〉十则》教学杂谈
    《〈论语〉十则》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