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资料 >> 高中 >> 三年级第一学期 >> 课文教学分析 >> 正文

 

一起长大的玩具

nbsp;  听写改错。 

第二课时: 

齐读。 
分析第三至第十二小节。 

三:人类一代又一代的理想,推动历史的发展。 

  “历史的脊梁骨”如何理解? 

四:理想的实现要经历多次的挫折和失败。 

  与《在山的那边》相同的诗句是哪些? 

五:理想给人力量。 

  指出每一句写理想给人何种力量? 

  与34句含义相同的古诗:“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曹操)联系书后背诵篇目 

六:理想是崇高的。 

  如何理解“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 

七:有理想的人常感寂寞。 

  如何理解“理想如果给你带来荣誉,那只不过是它的副产品”? 

八:理想对人生的意义。 

  “不幸”指哪些? 

  “大写的人”指什么样的人? 

九:理想使人重新做人。 

十:对理想要执著。 

  “玷污”和“被扒窃”如何理解? 

十一:理想对人生的重要性。 

[作业]:做课程探究。 

第三课时:


交流仿写的诗。 

十二:鼓舞人们树立理想,为理想而奋斗。 

      比喻的内涵。 

      结尾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与本诗结尾含义相同的《在山的那边》的诗句是哪些? 

记忆附录中关于理想的名人名言。 

讲课程探究。 

[作业]:预习




12.袁隆平的”寻梦园”
学习目标:
  1、培养对崇高理想的努力追求。
  2、理解重要要词句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
  3、学习搜集整理和利用资料的方法和习惯。
  4、揣摩和理解文章精彩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理解重要词句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
(2)学习搜集整理和利用资料的方法和习惯。
2、难点:揣摩和理解文章精彩的语言。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默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查字典,注字音。
  充沛(pèi)   睿智(ruì)  贫瘠(jí)  憧憬(chōng jǐng)]
  蕴藏(yùn)   瞩目(zhǔ) 浩瀚(hàn) 淳美(chún)
2、解释下列列词语
(1)精干:精明能干。
(2)充沛:充足而旺盛。
(3)睿智:英明有远见。
(4)贫瘠:(土地)不肥沃。
(5)享誉:在社会上取得名誉。
(6)神采奕奕:人面部的神气和光彩。
(7)憧憬:向往。
(8)瞩目:注目。
(9)浩瀚:广大,繁多。
(10)亮丽:美丽而引人注目。
(11)淳美:纯朴美丽。
3、阅读课文,在课文中卷点批注。
4、就课文不了解之处质疑。
二.导语
袁隆平,中国工程院院士,1981年荣获我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2001年获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袁隆平教授为什么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呢?我们来探讨一下他的成功之路。
三.正课。
 1、朗读课文。要求语音的轻重、语速的快慢、停顿的长短和感情的把握。
 2、在小组中交流自己圈点批注,互相质疑。小组不能解决的交全班讨论。
 3、质疑:袁隆平小时候的理想是什么?怎么产生这种理想的?
  讨论并归纳:袁隆平大约6岁时一次郊游,在武汉郊区参观了一个园艺场,满园郁郁葱葱,到处是芬芳的花和一串串鲜艳的果实,他觉得那一切简直太美丽了,美得他当时就想,将来一定要去学农。
 4、质疑:袁隆平终生追求的是什么?是什么使他产生了这种追求?
  讨论并归纳:当他第一次到了农村,看到了农村的落后和贫瘠,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初那场席卷全国的饥饿,深深地震撼了他的心灵,从那时起,他就把“所有人不再挨饿”奉为终生的追求。
 5、质疑:袁隆平说:“我这个人有点‘痴’,认准的路一定要走到底。”请从课文中找出表现袁隆平“痴”的事例,谈谈你对“痴”的理解。讨论并归纳:
   (1)当他第一次来到农村,看到现实中农村的落后和贫瘠,他没有就此退缩,而是更坚定了他的理想。
   (2)为了获得一株必需的水稻天然雄性不育株,他和新婚妻子一起,用了整整两年时间,顶着烈日,差不多踏遍了当地的所有的稻田,前前后后共检查了14000个稻穗。
   (3)他的研究成果一项接着一项,他的杂交水稻创造的神话一个接着一个,40多年间,他在这个领域始终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
  (4)“杂交水稻”培育成功后,新千年伊始,他主持的国家“超级稻”研究项目又有了新的进展,继续写着“绿色革命”的新篇章。
  (5)功成名就的袁隆平仍驱赶着自己不断前行,他在有生之年还有两大心愿,一是要把超级杂交水稻培育成功,这样,21世纪认来养活中国人的问题就解决了,再一个是把杂交水稻推向世界,造福全人类。
  这种“痴”,是科学家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和不懈努力。
四、课堂小结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从小就树立了造福人类的远大理想,并且在40多年来不断努力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作为当代的中学生要学习他这种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和不懈努力的精神,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理解与探究一、三题。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
一、预习
  1、思考课后理解与探究第二题。
  2、就课文不了解之处质疑。
二、导语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新课的前半部分,这节课我们来探讨后半部分。
三、正课
1、质疑:出课文中点明袁隆平“梦”的句子,想一想,他的“梦”是什么?他的“寻梦园”又是指什么?
讨论并归纳:
(1)儿时的袁隆平的梦是园艺场里满园郁郁葱葱,到处是芬芳的花和一串串鲜艳的果实。
(2)古稀之年的袁隆平做过一个梦,梦见我们种的水稻,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几个朋友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
袁隆平的“寻梦园”为着崇高的理想而执著追求,不懈努力。
2、质疑:袁隆平为人类作了哪些贡献?
  讨论并归纳:1976年至1999年,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35亿亩,增产稻谷3500亿公斤,相当于解决3500万人的吃饭问题,确保了我国以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22%人口,解决了我国几千年未曾真正解决的吃饭问题。
3、质疑:袁隆平得到了哪些荣誉?
  讨论并归纳:
 (1)一些地区的农民称他为当代“神农”,国际同行称他的研究是“带给全人类的福音”。
 (2)袁隆平先后获得国内国际多项顶尖大奖,身兼数十个学术和社会职务。
 (3)在浩瀚宇宙中,以他名字命名的小行星闪烁翱翔。
 (4)在风云市场上,以“袁隆平高科”为名的股票亮丽登场。
4、质疑:袁隆平在功成名就后,他是怎么做的?
  讨论并归纳:已经功成名就的袁隆平仍驱赶着自己不断前行。
5、质疑:请看理解与探究第四题。
  讨论并归纳:第(一)段印证了“为了杂交水稻,他几乎奉献了自己的美好年华中的一切,知识、汗水、灵感、心血,没有什么不是围绕杂交水稻而运转。”第(二)段印证了。“从1976年至1999年,我国累计推广种值杂交水稻35亿亩,增产稻谷3500亿公斤,相当于解决3500万人的吃饭问题,确保了我国以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22%人口,解决了我国几千年未曾真正解决的吃饭问题。”第(三)段可以作为“为了获得一株必需的水稻天然雄性不育株,他和新婚妻子一起,用了整整两年时间,顶着烈日,差不多踏遍了当地的所有的稻田,前前后后共检查了14000个稻穗。”的佐证。
四、课堂小结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人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伟大贡献来自他的“梦”,这就是他的童年憧憬,这就是他的终生追求。为了实现这个梦,袁隆平以他40年来的不懈努力,创造了杂交水稻的一个又一个神话。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理解与探究二、四题。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13、航天女英

---女教师克里斯塔  麦考利夫追记

学习目标
1.学习航天女英雄献身科学的崇高。
2.理解重要词句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
3.学习搜集整理和利用资料的方法和习惯。
4.揣摩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课文教学分析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一起长大的玩具,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我的叔叔于勒
    《指南录》后序赏析
    醉翁亭记
    《黑人谈河流》教学设计
    方山子传
    外国诗两首《祖国》《黑人谈河流》教…
    《祖国》和《黑人谈河流》教学设计
    《外国诗两首·祖国·黑人谈河流》教…
    高职校应用文写作教学初探
    方山子传
    《天论》教学设计
    短歌行
    《声声慢》教案
    归园田居
    综合性学生:追寻人类起源 教案
    珍珠鸟
    论毅力
    鲁提辖拳达镇关西
    珍珠鸟
    《我爱这土地》说课稿
    《俗世奇人》教案
    乘着音乐的翅膀
    小石城山记
    大自然的启示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涉江采芙蓉
    《诗经两首》教学设计
    材料作文审题示例及训练教案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讲座
    综合性学习:初识诸子百家(语文版九年…
    《诗词五首》(《行路难》《凉州词》…
    《给我的孩子们(节选)》教案设计
    古诗趣味教学法例谈
    《追寻人类起源》教案
    羚羊木雕
    古诗趣味教学法例谈
    《我爱这土地》说课稿
    《陈情表》教案(三种
    声声慢
    夏天也是好天气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
    女娲造人
    《女娲造人》教案
    《咏雪》教案
    女娲造人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教案
    《在山的那边》课例分析
    《皇帝的新装》
    病梅馆记
    诗歌鉴赏总论
    泪珠与珍珠
    《道士塔》
    《病梅馆记》
    《登泰山记》
    《锦瑟》
    《离骚》
    《泪珠与珍珠》
    苏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与辛词《永遇…
    《黔之驴》教学设计
    咏雪
    《黔之驴》案例设计与教学反思
    《祖逖北伐》简案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高考漫画作文审图立意的教学设计
    教学实录个性化作文教学
    散步
    猎狐
    九年级语文上册古文古诗助考解析
    四知
    蔚蓝的王国
    《你是你的船长——寄语十五岁》教案
    《芦花荡》说课稿
    说家乡___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口语练习
    《风筝》教案
    《无题》教学设计
    木兰诗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第三课时)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说“屏”》教学设计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
    纪念白求恩
    放下你的鞭子
    《落日》教学设计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王维)
    六一居士传
    七颗钻石
    方山子传
    心理在调适中保鲜 思想在碰撞中活跃
    清滞化淤奔腾不息
    作文病理矫正与快速升格演练
    120个文言实词详解
    触发感悟型话题作文快速破题演练导引
    考纲要求的重点文言实词详解
    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的区别
    纪念白求恩
    女娲造人
    <<散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讲学稿
    《水调歌头》
    《三峡》课堂实录
    往事依依
    说“屏”
    高考漫画作文的审图立意教学设计
    初三年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初三年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
    桂枝香金陵怀古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英译
    《三峡》
    初三年上册第四--六单元教案
    《梦溪笔谈》两则
    女娲造人 课堂实录
    专题•狼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论语
    梦溪笔谈
    宇宙里有些什么
    初三年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登泰山记
    《兰亭集序》教案
    五人墓碑记
    五人墓碑记
    给儿子的一封信
    周公诫子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关雎》、《蒹葭》两篇比较阅读教学…
    离骚
    《长征组歌》两首

    江南的冬景
    涉江采芙蓉
    卜算子咏梅陆游
    乡愁
    《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广告语多棱镜》创新教学设计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河中石兽
    山坡羊·潼关怀古
    《再别康桥》创新课设计
    文言文实词练习
    敕勒歌
    《我的四季》教学设计
    木兰诗
    错误
    八年级语文
    辨析并修改病句
    记承天寺夜游
    声声慢
    记念刘和珍君
    我有一个梦想
    《<孟子〉二章》之《得道多助,失道寡…
    第三册名句练习
    《永久的悔》案例设计与教学反思
    蓝蓝的威尼斯(说课稿)
    永久的悔
    草原散章
    小石潭记
    岳阳楼记
    双桅船
    痛与不痛的秘密
    发明与发现的国家
    山民
    高考仿写训练课堂实录
    黑八月
    七律长征
    捕捉诗意的灵光
    听颖师弹琴
    《九歌•湘夫人》鉴赏教案
    听颖师弹琴
    我的黑洞之行——《黑洞旅行》的教学…
    淮阴候列传
    一个人的遭遇
    一个人的遭遇
    说家乡___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口语练习
    花未眠
    初三年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我与地坛
    我一无所求
    致女儿的一封信
    第三册第一单元知识与技能归纳
    第三册复习教案
    第三册第三单元知识与技能归纳
    第三册第四单元知识与技能归纳
    第五单元知识与技能归纳
    第六单元知识与技能归纳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词两首《沁园春长沙》《采桑子…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