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资料 >> 高中 >> 三年级第一学期 >> 课文教学分析 >> 正文

 

离骚


[课题]《离骚
[教学目标]
1、了解屈原和《离骚》,理解并掌握诗中的关键语句;
2、诵读文章,把握作品中的形象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作者塑造形象、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整体把握和品读、反复鉴赏文中佳句,感受屈原忧国忧民、执着追求理想的高尚品德;
2、离骚体、比兴手法的使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课前准备]在阅读课上播放《百家讲坛—屈原》一集,主讲人武汉大学教授、博导李敬一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了解作家作品;
2、检查课前预习,扫清文字障碍;
3、诵读课文,体味作者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阅读课上,我们已经欣赏了李敬一教授在《百家讲坛》中讲述的《屈原》一集,初步了解了屈原其人其事,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他的代表作品——《离骚》。
二、作家作品简介
1、屈原概况(视频已有,此处略,可请学生自己来谈)
2、《离骚》简介
《离骚》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是屈原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不息的一个缩影,是“可与日月争光”的一篇浪漫主义杰作。作品前半部分主要写作者矢志报国、高洁自守与不屈不找的精神;后半部分主要表现作者理想不得实现的矛盾心情以及以死殉理想的决心。通过这样的抒写,塑造了具有崇高品格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表现了诗人实施“美政”、振兴楚国的政治理想和爱国热情,表现了诗人洁身自好的高尚节操和嫉恶如仇的斗争精神,并对楚国的政治腐败和黑暗势力作了无情的揭露和斥责。作品运用“香美人”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形成绚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表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的特色,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3、解题
“离”通“罹”,“遭遇、遭受”义;“骚”,“忧愁”义。“离骚”即“遭遇忧愁”的意思。
三、整体感知
1、请学生诵读课文,其它同学注意读音和音节划分;
2、正音;
3、教师范读或听磁带朗诵;
4、老师点拨诵读节奏、音节的划分
骚体诗一般是每句二至四个节拍,随文切分,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 羁兮,謇/朝谇/而夕替。”“兮”字要拉长语音,体现出整个句子的似断实连,若连若断。
5、默读课文,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了解诗句含义,教师巡视,及时点拨。
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解决初读中的疑难问题。
6、整体感知,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1)请几位学生翻译第一段。
(2)速读课文,找出第一段中表现作者心理状态的词,并分析造成这种心理的原因。
哀:民生多艰、朝谇而夕替。
怨:灵修不察民心,众女嫉余蛾眉,谓余善淫。
(3)因为“蕙纕”“揽茝”遭嫉、被贬,反映出怎样的现实?
作者追求美德、洁身自好却遭嫉、被贬,反映出屈原与群小之间的尖锐冲突和君主清浊不分、忠奸不辨的昏庸。
小结:“哀”、“怨”揭露了楚国政治黑暗、君王昏聩的社会现实,表现出作者因“蕙纕”、“揽茝”遭嫉被贬而产生的对现实的不满以及自己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的痛苦和愁闷。
(4)对于这种社会现实,对自己遭受的不公正的待遇,作者是否一味哀怨?作者报以怎样的态度?
学生讨论明确: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坚持真理,献身祖国;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5)背诵文章第1段,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体味作者执着追求的理想,勇敢捍卫尊严的人格魅力。
(6)请学生翻译第2段
(7)找出第2段中表现作者心理的词及其所领起内容。
悔:相道不察。
上文是“九死未悔”,这里是“悔相道之不察”,“不悔”与“悔”是否矛盾?
不矛盾。○1这里的“悔”并非真正的后悔,而只是一种自我反省:是否是当初没有看清道路,应该返回呢?作者这里并没有否定自己的理想,并没有怀疑自己的追求,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具体体现;“延伫”、“步”、“止息”让我们看到一位犹疑、彷徨、苦苦思索的诗人形象;○2作者由“悔”生“退”,“退”的目的是“修吾初服”,是为了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进一步完善自我,“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长余佩”“佩繁饰”,之后,作者不仅回到了“九死未悔”的境界,而且感情更加深沉,意志更加坚定,信仰更加明确,“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让我们看到一位百折不挠,宁死不屈的硬汉子形象!
(8)通读全文,饱含感情,读出作者理想破灭后的那种痛苦和苦闷,读出彷徨、自省后的追求美政、美德而九死不悔的精神。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把握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2、赏析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
[教学过程]
一、合作探究
1、作者在诗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试从内、外部两个角度把握。
高高的帽子
外  长长的佩剑
在  荷叶做的上衣   唯美
形  荷花缝缀的下装  高洁
象  众多的饰品
   扑鼻的香气

   哀民生之多艰,怨灵修之浩荡:忧国忧民,心系祖国
内  余心之所善,九死不悔:坚持真理,献身理想       至
在  宁溘死流亡,不为此态: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      善
品  伏清白死直,固前圣所厚: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至
质  民生各有所乐,余独好修以为常:洁身自好,自我完善   美
   进不入以离尤,退修初服:上下求索,不改初衷
2、作者主要通过哪种艺术手段为我们塑造了这一“可与日月争光”的光辉形象?
(概括出手法,引文中诗句加以论证)
讨论明确:比兴手法,“蕙纕”“揽茝”“鸷鸟”“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等字句告诉我们,作者用异花香来装饰自己,都表现了作者对美德的追求,表现了作者人格的高洁。“众女”则喻指奸佞小人,表现了作者对小人的轻蔑与不屑。
除了比兴手法,还有对比和夸张:对比使现实中的忠奸、美丑、善恶形成鲜明的对照,产生了言简意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人物形象更加鲜明,诗人以香花异象征自己的品德,已富有优美的形象,而这种集中的夸张的描写,更把诗人的形象刻得崇高、伟岸、挺拔,在写实的基础上增加了异样的光芒和色彩。
3、回顾《诗经》中的比兴手法,说说本文的比兴与之相比有何不同。
讨论明确:《诗经》中的比兴比较简单,分量很小;《离骚》中的比兴内容复杂,对象众多,分量较重。《诗经》中比兴位置也较固定;《离骚》比兴充斥全文,随处可见。
二、拓展延伸
对于屈原的抱石沉江,你有什么看法?
(提示:屈原究竟为何而死?这处死有没有意义?对我们有何启发?)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课文教学分析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离骚,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我的叔叔于勒
    《指南录》后序赏析
    醉翁亭记
    《黑人谈河流》教学设计
    方山子传
    外国诗两首《祖国》《黑人谈河流》教…
    《祖国》和《黑人谈河流》教学设计
    《外国诗两首·祖国·黑人谈河流》教…
    高职校应用文写作教学初探
    方山子传
    《天论》教学设计
    短歌行
    《黔之驴》案例设计与教学反思
    归园田居
    综合性学生:追寻人类起源 教案
    珍珠鸟
    论毅力
    鲁提辖拳达镇关西
    珍珠鸟
    《我爱这土地》说课稿
    《俗世奇人》教案
    乘着音乐的翅膀
    小石城山记
    大自然的启示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涉江采芙蓉
    《诗经两首》教学设计
    材料作文审题示例及训练教案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讲座
    综合性学习:初识诸子百家(语文版九年…
    《诗词五首》(《行路难》《凉州词》…
    《给我的孩子们(节选)》教案设计
    古诗趣味教学法例谈
    《追寻人类起源》教案
    羚羊木雕
    古诗趣味教学法例谈
    《我爱这土地》说课稿
    《陈情表》教案(三种
    声声慢
    夏天也是好天气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
    女娲造人
    《女娲造人》教案
    《咏雪》教案
    女娲造人
    六一居士传
    《在山的那边》课例分析
    《皇帝的新装》
    病梅馆记
    诗歌鉴赏总论
    泪珠与珍珠
    《道士塔》
    《病梅馆记》
    《登泰山记》
    《锦瑟》
    《离骚》
    《泪珠与珍珠》
    《落日》教学设计
    《芦花荡》说课稿
    咏雪
    《永久的悔》案例设计与教学反思
    《祖逖北伐》简案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高考漫画作文审图立意的教学设计
    教学实录个性化作文教学
    散步
    猎狐
    九年级语文上册古文古诗助考解析
    四知
    蔚蓝的王国
    《你是你的船长——寄语十五岁》教案
    七颗钻石
    说家乡___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口语练习
    《风筝》教案
    《黔之驴》教学设计
    《无题》教学设计
    木兰诗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第三课时)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说“屏”》教学设计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
    放下你的鞭子
    纪念白求恩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王维)
    苏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与辛词《永遇…
    一起长大的玩具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教案
    方山子传
    心理在调适中保鲜 思想在碰撞中活跃
    清滞化淤奔腾不息
    作文病理矫正与快速升格演练
    120个文言实词详解
    触发感悟型话题作文快速破题演练导引
    考纲要求的重点文言实词详解
    纪念白求恩
    初三年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声声慢》教案
    <<散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讲学稿
    《水调歌头》
    《三峡》课堂实录
    往事依依
    说“屏”
    高考漫画作文的审图立意教学设计
    初三年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
    《三峡》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英译

    《关雎》、《蒹葭》两篇比较阅读教学…
    初三年上册第四--六单元教案
    《梦溪笔谈》两则
    女娲造人 课堂实录
    专题•狼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论语
    梦溪笔谈
    初三年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长征组歌》两首
    桂枝香金陵怀古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登泰山记
    《兰亭集序》教案
    五人墓碑记
    五人墓碑记
    给儿子的一封信
    周公诫子
    女娲造人
    捕捉诗意的灵光
    《再别康桥》创新课设计
    宇宙里有些什么
    七律长征
    江南的冬景
    涉江采芙蓉
    卜算子咏梅陆游
    乡愁
    《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广告语多棱镜》创新教学设计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山坡羊·潼关怀古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文言文实词练习
    敕勒歌
    《我的四季》教学设计
    木兰诗
    错误
    八年级语文
    辨析并修改病句
    记承天寺夜游
    声声慢
    记念刘和珍君
    我有一个梦想
    《<孟子〉二章》之《得道多助,失道寡…
    第三册名句练习
    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的区别
    蓝蓝的威尼斯(说课稿)
    永久的悔
    草原散章
    小石潭记
    岳阳楼记
    双桅船
    痛与不痛的秘密
    发明与发现的国家
    山民
    高考仿写训练课堂实录
    黑八月

    河中石兽
    听颖师弹琴
    《九歌•湘夫人》鉴赏教案
    听颖师弹琴
    我的黑洞之行——《黑洞旅行》的教学…
    淮阴候列传
    一个人的遭遇
    一个人的遭遇
    说家乡___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口语练习
    花未眠
    初三年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我与地坛
    我一无所求
    致女儿的一封信
    第三册第一单元知识与技能归纳
    第三册复习教案
    第三册第三单元知识与技能归纳
    第三册第四单元知识与技能归纳
    第五单元知识与技能归纳
    第六单元知识与技能归纳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词两首《沁园春长沙》《采桑子…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