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资料 >> 小学 >> 四年级第二学期 >> 课程资料教案 >> 正文

 

初三语文复习设计8

鸣啭,更没有孩子们的欢笑。注入这两片海的约旦河水是一样的,为什么差距如此大?原来活海接纳河水但并不保守,海里每流进一滴水就流出一滴水,接受与付出以同样的速度进行。死海则小气地把河水储存起来,一滴不放。懂得付出的,活着;只知接受的,死了。自然界如此,人类社会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请联系生活实际,以“接受与付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所引用的材料,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题目自拟(不得直接以话题为题)。⑤不少于550字。⑥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能抄袭;文中也不可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满分例文: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接受还是付出,就如哈姆雷特的生还是死一样是一个困扰人的问题。我们且不作任何评述。看如下三段:
一、亡国•复国
春秋的历史是龙的叱咤。这个时代豪杰辈出,成王败寇的定律一次次被验证。我所要提到的就是为人所熟知的勾践。他是一个亡国之君,为了复国,他卧薪尝胆,他付出了太多才有了三千越甲涌进姑苏的一天。身为一个君王,他付出了高贵,身为一个人,他付出了尊严。相形之下吴王夫差就只知坐享江山,高床软枕美人在怀,终于沦为阶下之囚。昔日的亡国之君上演了一出王者崛起的传奇。
成败就在得失之间,懂得付出才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二、瀑布•礁石
流水,雅致至极,但总觉得缺少一种气势。瀑布则不一样,万千水珠如九天银河飞泻直下,让人心怀钦慕。看似柔弱的水却蕴含了如此骇人的力量。为了体验在空中飞扬的瞬间,为了成就那堪称惨烈决然的壮美,水珠付出了生命,甚至不惜粉身碎骨。再看那海边的礁石,浪打千回,却只知接受,最终被挫伤了锐气,磨平了棱角,还浸透苦涩。
有时付出便能造就短暂但绚烂的一次成功,而接受却最终会被岁月掩盖锋芒。
三、人生•赌注
人之初,性本善。但在物欲横流的今日,你却不得不承认有些人的人性在蜕变。只知索取,不知回报成了他们的人生信条。其实人生便是一场赌局,你想赢便要下注。只有付出,你才会有赢的机会,或许你会因此血本无归,但做一个旁观者,只想不劳而获,那么你没有开始赌便已输得一穷二白。
学会付出,你才能笑到最后,你才能锋芒毕露,你才能拥有机会。让我们牢记这句话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当你付出时,人生便已准备好了相应的回报。
回放2:(
2004年云南省)题目:生活中处处有考试,也就时时需要交上答卷,有的是具体的,有的是抽象的。围绕“答卷”,也就产生了许许多多令人难忘的人和事。
请以“答卷”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满分例文:
交给滇池的答卷
  来到滇池边,一只只红嘴鸥翩然向我们飞来。很显然,这是在向我们致意,它们急于向人类表达自己的欣喜之情,因为它们又能回到久别的家园了。环境的改善,使滇池周边充满了活力。
  五十年代的滇池,一派勃勃生机:鱼儿畅游,儿轻拂,花儿妩媚,渔歌互答,此乐何极!七八十年代,这一切逐渐消失了。沿滇池岸边行走,只见厂矿成片,烟囱林立,排污的管子放肆地伸向纯洁的滇池。到了九十年代,就连岸边居住的人都纷纷搬走了。天空中层层烟雾缭绕,湖面上污物到处漂浮。有人编了这样几句顺口溜,来形容滇池的变化:五十年代,淘米洗菜;七十年代,鱼虾绝代;九十年代,臭气熏天成公害。
  滇池环境的急剧恶化,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政府投入巨资,对滇池进行了全面治理。直到现在,每天都有打捞船巡视,清理污物;每天都有挖泥船在污染严重的地区打捞淤泥;每天都有研究人员对水质进行监测。政府还责令周边厂矿停产或迁址。经过社会各方面的努力,近年来,环境大为改善,滇池的水质逐渐转好,人们又能回到滇池边居住了。云南民族村、红塔基地的建成,更使这一带成为人们旅游、健身的好去处。
  滇池敞开了宽广的胸怀,久别的红嘴鸥又回来了,鱼儿欢快,儿青葱,花儿绽放。蔚蓝的湖面上,微风习习,渔人好不惬意!天更蓝,水更清,人更美了!一切都显得生机盎然,充满活力--这是一份答卷,一份交给滇池的令人满意的答卷。
我想,人类虽然需要金山银山,但更需要绿水青山。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为了我们美好的家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回放3:
(2004年长沙市)题目: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长才干的时候,他们的成长需要关心爱护,需要教育引导,需要批评鼓励,需要宽松净化的环境,需要……
请以“我们年少,我们需要____”为话题,自拟题目作文。
满分例文:
馒头后面的故事
班上组织春游,全体同学都报了名,交了钱。雪儿也不例外。
六个馒头
这天下午,同学们都在为明天的旅游做准备。雪儿看到同学们都从家里带来了许多许多好吃的东西,饼干、苹果、香蕉……每人都塞满了自己的书包。下课后,雪儿也悄悄跑到食堂买了六个馒头,放在书包里,当她放最后一个时,寝室的门开了,寝室里的其他姐妹回来了,她们看到雪儿的馒头,都没有说什么,就各自出了寝室。可雪儿哭了。
馒头没了
在车上,同学们说说笑笑,每个人的心情都像六月的烈日。当车到达目的地时,下起了大雨,好多同学都没有带雨伞。雪儿和几个女同学一块儿挤着一把伞。到达宾馆时,雪儿的书包淋湿了,里面的六个馒头也因为雨水的缘故全部泡化了。当其他同学去吃饭时,雪儿一个人在房里吃着泡化了的馒头。她没有钱买饭吃,这一次旅游机会都是她好不容易向爸爸争取的,她不敢再向家里要钱。看到同学们高兴的面孔,雪儿心里一酸,一丝无边的孤独顿时涌上心头。
雪儿一个人在吃着馒头的时候,班长和其他女同学进来了。班长英子说:“雪儿,你带了馒头吧,我们刚才没有吃饱,你可以给我们吃吗?”雪儿没有作声。因为这次旅游,她靠的就是这六个馒头来填饱肚子啊!可望着同学们期盼的眼神,她没有说什么,慢慢地把馒头分给了姐妹们。
同学请客
吃晚饭时,雪儿还是一个人静静地呆在房里。这时,门处传来了英子的呼喊声:“雪儿,走,吃饭去,我们把你的馒头吃掉了,我请客!”就这样,每到吃饭的时候,都会有同学来叫雪儿,请她吃饭,都是以吃了她的馒头为借口,这样直到旅游结束。自从旅游回来以后,雪儿变快乐了,爱笑了,也不再只坐在座位上了,她的成绩也提高了。
最后,雪儿考上了重点中学。在毕业留言上,雪儿给同学们留下了这样的话:“在这里,我学到了一生中最有益的一样东西,那就是去尊重别人!”
回放4:
(2004年杭州市)题目:春天到了,家园前的草坪露出了红红绿绿的生机。一位新搬来的中年人回家不忍心践踏那片草坪,便绕了点路。没想到刚上楼,邻居老太太微笑着迎上来,一番话让中年人颇感意外:“我整天都在想,很有点担心,新来的邻居是个怎么样的人?”顿了一下,老太太又说,“当你刚才绕过那片坪时,我算了解了你,知道我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生活常常是这样,刻意为之往往不能缩短彼此的距离,而偶尔发生的一个细节、一个举动,却会在人与人之间架起美丽的心灵梁。
请以“心灵的距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可以记叙经历,编写故事,发表议论,抒发感受。文体自选,题目自拟。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满分例文:
现代文明的困惑
科技发展到23世纪,空间的距离早已被一再缩短,人们甚至开始致力于消除时间的距离。
  一日,某研究院邀请位列“初唐四杰”首席的王勃前来现代世界一游,意在请他领略何谓真正的“天涯若比邻”。王勃欣然应允,身着一袭飘逸的长衫出现在上海地铁站。即使周围没有参照物,依然能体会到列车在飞驰着,把距离抛向身后。王勃不由感慨,想当年骑一破驴,这点距离还不知要晃悠多少日子。再四下一看,一群人正埋头收发短信,才知道现代的信息技术早已把天涯海角缩短为一点,比之“飞雁传书”的艰辛,又不知幸福了多少倍。
  一路信步,不觉走入一处高档住宅,不料被一虎背熊腰的保安呵住。保安目光如炬,眼里是十二分的警惕。王勃没有身份证,只得隔着住宅区外的电网远远观望,心里有几分不悦:这年头,怎么有的人看谁都像贼呢?再看那住宅,也毫无温馨可言。单元楼下的金属门,窗口竖起的不锈钢铁栏,都在阳光下泛着威严的金属光泽。人们对周边的一切都是充满戒备的,甚至不肯开窗。难道阳光也是充满罪恶的吗?在这种环境里,即使是邻居,见面也仿佛陌路人。王勃禁不住随口吟道“比邻若天涯”,他隐隐觉得有点心酸--古人的心都是不设防的,很容易感动和受伤。
  晚间,他与该研究院的负责人一同赴一个酒席,席间推杯换盏,觥筹交错。几杯酒下肚,王勃已有些微醉,欲推心置腹地与众人交谈今日之感受,不料却感觉其他人的心像是被层层包裹住,他几欲靠近,想触及他人的内心深处,却被一次次挡了出来。他们热衷的是不久以后的一桩大生意,丝毫不理会王勃的一腔盛情。言语间或锋芒毕露,或暗藏杀机,听得王勃不住地战栗。而那晦涩难懂的双关之词,玄妙高深的拐弯抹角之语,更让王勃不知所措。无奈之下,他拂袖离去。
此时,他才幡然省悟,当交通工具不断提速,如箭般飞驰在大街小巷时,人们也就没有了“归心似箭”的感受;当天空被穿梭在城市上空的短信所笼罩,人们就不再逐字斟酌,将心倾注在文学中。当人们沾沾自喜,以为这个世界任何角落之间都没有距离的时候,彼此的心灵却被金钱、名利的利刃撕扯开去,越来越疏离。如果某天,所有的心灵都被人为地禁锢在囚笼中,彼此因为漂泊得太远,再也无法寻觅各自的身影,万般孤寂中,我们还能笑着说“现代文明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吗?
回放5:
(2005年济宁市)题目:2004年8月23日,雅典奥运会男子单杠决赛中,28岁的俄罗斯名将涅莫夫以连续腾空抓杠的高难度动作征服了全场观众。但在落地时,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失误,裁判因此只给他打了9.725分。这一举动激起全场现众的愤怒。涅莫夫以他宽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课程资料教案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初三语文复习设计8,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读本“母语的精神”教案
    《哈姆莱特》教案
    甜甜的泥土
    《崔杼弑其君》教案1
    《黑珍珠》教案1
    《十八岁出门远行》教学设计1
    《十八岁出门远行》教案2
    《十八岁出门远行》教案1
    《铸剑》教案1
    《铸剑》教学设计1
    语文版《中国当代诗二首》(我遥望,麦…
    初三语文复习设计6
    《春》教案7
    《雨巷》说课稿1
    《雨巷》课堂实录1
    《雨巷》教案6
    《雨巷》教案5
    《雨巷》教案2
    《雨巷》教案1
    《西地平线上》公开课教案6
    《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教案2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案11
    《寻找理想》教案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乡土情结
    新青年时代的鲁迅
    等待散场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5
    等待散场
    《老王》教案9
    《你看这原野里》教案1
    《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1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案10
    《黄鹂》教案2
    《离骚》教学设计3
    《离骚》微型教案
    初三语文复习设计1
    初三语文复习设计3
    初三语文复习设计3
    初三语文复习设计4
    初三语文复习设计5
    《致西伯利亚的囚徒》教案
    《鸿门宴》说课稿2
    初三语文复习设计9
    语文优质课比赛课堂实录《雷雨》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1
    初三语文复习设计10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案例
    《劝学》教学设计1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相信未来》教学设计2
    《前方》教案1
    《唐山大地震》教案1
    《西地平线上》教案5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10
    必修一读本《故乡的榕树》简案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6
    《劝学》教案1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4
    《师说》教案2
    《乡土情结》简案1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学设计
    寒风吹彻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同步导学
    《秋水》教案4
    初三语文复习设计7
    《非攻》教学案
    《琵琶行》教学设计
    《发现》教案5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教案
    《雨霖铃》简案2
    《奥林匹克精神》活动教学设计(公开课…
    《雨霖铃》简案2
    《江南的冬景》教案6
    《奥林匹克精神》教学实录
    《五人墓碑记》教案3
    秋兴八首
    《五人墓碑记》教案5
    《肖邦故园》教案1
    《祖国山川颂》教案1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设计1
    《拿来主义》教案4
    《老王》课堂实录1
    《〈激流〉总序》教案
    《安妮日记》
    《五人墓碑记》教案2
    《核舟记》教学设计
    第三課  始得西山宴遊記
    胡适《我的母亲》教案
    微型小说《走出沙漠》探究性阅读教学…
    《滑铁卢之战》说课稿
    短文两篇(日月)
    组歌
    海燕
    《爱莲说》写作指导课
    (苏教版)《离骚》教案
    21《短文两篇齐人有一妻一妾弈秋》教…
    鄂教版七年级《<论语
    《在那颗星子下》教案
    铁骑兵
    苏珊•安东尼
    大堰河,我的保姆
    现代诗两首
    列夫.托尔斯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铁骑兵》教学设计
    玉堂春落难逢夫
    《在那颗星子下》教案
    名著推荐与导读——《格列佛游记》
    19《庄暴见孟子》教案
    再塑生命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案1
    《老王》教案10
    《老王》教案11
    《老王》教案15
    背影
    《老王》教案1
    《亡人逸事》教学设计
    28.醉翁亭记
    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
    《崂山道士》教案
    《察今》教案2
    《啊,船长,我的船长哟》教案
    《察今》教案3
    《察今》课堂实录
    《吉诃德的时代》教案
    《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之二
    《老王》教案15
    《泪珠与珍珠》
    《老王》教案3
    《离骚》教学设计
    《离骚》教案3
    《老王》教学设计
    《廉颇蔺相如列传》课堂实录
    《品质》《老王》教学简案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
    《品质》教案1
    你一定会听见的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
    我的五样3
    《小桔灯》教案
    写作——编写寓言
    口语交际——推选奥运会吉祥物
    《清塘荷韵》教案2
    《落日》教案
    《金岳霖先生》教案16
    《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教案
    《阿房宫赋》教学案
    清塘荷韵
    《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案
    等待散场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1
    《六国论》教案
    《鸟啼》教案
    高三作文议论文序列化训练
    《图片两组》教案
    永久的悔
    祖国山川颂
    《三颗枸杞豆》教学设计
    祖国山川颂
    端午的鸭蛋
    我的第一本书
    《荷塘月色》教案
    《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之一
    十八岁和其他
    《我的五样》学案
    我的五样
    始得西山宴游记
    赤壁赋
    《我的五样》(苏教版高一必修)
    《炼字》课堂实录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