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人墓碑记》教案5
|
五人墓碑记
教学 目的1.学习本文将叙事、议论、抒情有机结合的写作手法,掌握文章层层对比,步步深入,情节跌宕,结构严谨的特点。 2.进一步积累常见的文言虚词、实词,了解课文中疑问句和感叹句的表达作用。 3.引导学生从五人“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义举中,领会“生死之在,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道理,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价值观。 重点即“教学目的” 难点宦官专权是明朝历史上的一大祸患,学生对本文所涉及的背景比较陌生,因此难于把握作者在层层对比.夹叙夹议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 设想1.诵读教学法:要求学生必须反复诵读全文,在诵读中,一方面培养学生文言文的感受能力,积累文言词语知识,另一方面,意在让学生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其行文的变化。 2.采用释译、讲析、启发、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3.课前布置预习:借助工具书和注释正音后,熟读课文。 教学 要点1.了解相关的常识及背景知识。 2.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教学步骤: 第一教时 一.导语设计:一代伟人毛泽东曾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那么,什么样的一种死亡能够比泰山更重呢?我个人认为,那应该是一种生命虽已结束,但其精神还对活着的人有所辐射,能影响并激励同时代或后人的一种死亡。张溥的《五人墓碑记》一文中所的五个普普通通的人,就曾以其义举,而深深地影响和激励了他同时代的好多人。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张溥的,《五人墓碑记》。 二.解题: 1.结合注释(1)补充介绍作者及复社。 《七录斋集》之名来源于其书房名,张溥因自幼勤学苦读,所读之书必手抄六七遍,故其书斋曰“七录斋”;他还是复社的创始人和领袖,曾写过不少抨击时政的文章,内容充实,风格朴实。 复社,于崇祯初年由张溥等人成立,是因为“世教衰,此其复起”,故“名社曰复”。复社继承“东林”传统,和阉党继续作斗争,提倡改良政治、复兴古学。复社是文社,但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能与政治斗争相结合,在历史上是很少有的现象。 2.时代背景 明熹宗时,宦官魏忠贤专权,魏阉党羽遍布于天下,他们用监视、逮捕杀戮等手段任意迫害政敌,残害忠良;对敢于讽议朝政、蔑视魏忠贤的“东林党人”。尤其切齿仇恨。他们刊布名册,大肆捕杀。所谓“东林党人”,是当时一支在野的政治派别,他们持改良朝政的观点,具有一定的进步倾向。他们反对阉党残酷迫害“东林党人”时,受尽压榨和盘剥的市民群众、工商业者坚持站在“东林党人”一边,共同与阉党势力展开不屈不挠的斗争。而本文叙写了明熹宗天启六年(1626年)当周顺昌被阉党逮捕时发生在苏州的一次抗暴斗争。随后,反动当局逮捕了颜佩韦等五人,以“倡乱”的罪名残酷杀害了他们。一年后,魏忠贤畏罪自杀,阉党覆灭,苏州人民墓葬五人于虎丘山塘魏忠贤的生祠废址,并为之立碑,由张溥写了碑记,以示纪念。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课文,理清思路 找几名同学分别读课文,检查正音及断句情况,同时提出思考问题: A.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什么?(明确:“五人者,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B.根据内容,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试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概括每一部分的段意。 (明确:可有两种分法: 第一种:全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叙写修五人墓缘起及五人之死的不同寻常。 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叙写五人与阉党斗争的经过及慷慨就义的情景; 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叙述五人之死的重大意义; 第四部分(第7自然段)补叙贤士大夫姓名。 二种:全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4)叙述“五人之皦皦”; 第二部分(5-6)议论“五人之皦皦”; 第三部分(7)补叙贤士大夫姓名。) 2.翻译第一部分(1、2自然段) 词类活用:去今之墓而葬焉(墓:名词活用为动词 修墓) 其疾病而死(疾病:名词活用为动词 染上疾病) 况草野之无闻者欤(闻:动词活用为名词 名声) 通假字: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有”通“又”) 句式:激于义而死焉者也;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介词结构后置)3.欣赏品味内容 A.体味开头段的特点及在全文中的作用。 明确:按照碑记的格式,一般说来往往是先叙述他们的姓名、籍贯、世系、行事,但本文却由“死”写“葬”,由“葬”而写“立石”,这是一种独辟蹊径的写法,以“五人者,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开头,一方面提挈全文,另一方面,为读者留下了“五人”是如何“激于义而死”的悬念,然后用“呜呼,亦盛矣哉”这个充满激情的赞颂的句子收束上文开启下文。 B.体味第2自然段“独五人之皦皦何也?”这一疑问句的作用。 明确:本段写在“五人”死后的“十有一月”中无数“富家之子,慷慨得志之徒”死于疾病,从而在两相对比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人固有一死,但一则受到贤者的旌表,死而不朽;一则与草木同腐,“湮没不足道”。答案虽已了然,但作者却引而不发,而用“何也”一问,使本以波澜起伏的文势涌现出轩然大波。 4.齐读第一部分,注意要读出语气,读出层次感。 5.课堂小结: 明确:这一节课我们在对全文内容有了一个大体的把握之后,重点翻译分析了课文的第一部分,仅从文章的前期个自然段,我们就已经感受到了行文的曲折变化,跌宕多姿,希望同学们注意体会和把握。 6.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一(1)题。 预习3、4、5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1)题。 2.诵读课文3、4、5自然段。 二、梳通课文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 明确:词类活用:吾社之行为士先者(先: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表率) 缇骑按剑而前(先:名词活用为动词 走上前) 上以大中丞抚吴者(抚:名词活用为动词 提任巡抚)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乱: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作乱) 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函:名词活用为动词 用匣子装) 强调句子:吾社之行/为士先者(注意断句,“行为”二字不应连读,应稍有停顿。“为”读wéi动词) 谁为哀者(“为”wèi读介词) 三、分析品味第二部分内容 1.联系上文,分析品味文章第3自然段的内容 明确:这一段应郑重强调以下几点: A.这一段从“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写起,照应文章开头处的“五人者,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焉者也”一句,接下来叙写五人“激于义而死”的情况。 B.从注释中已了解到周公与阉党形同冰炭,互不相容,可周公是义者,而这场因阉党逮捕周公而激起的“民变”的正义性也就不言而喻,市民们“噪而相逐”,文中并明确写出“逐”的对象是“魏之私人”,这就是更加十分有力地表现出民心所向,正义所在。 C.行文至本段的结尾处,方郑重地列出“五人”的姓名,并以“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作结,既含有大加赞扬之意,又与段首“墓”而“葬 ”合拍。 2.分析品味第4自然段的内容 明确:第4自然段叙写“五人”英勇就义的情景:“谈笑以死”,“颜色不少变”仅寥寥几笔,就将其大义凛然,威武不屈,视死如归之态跃然于纸上。 3.小结第二部分(3、4自然段) 明确:这一部分紧承上文,在叙写“五人”是如何“激于义而死”的同时,也回答了“独五人之皦皦,何也”的设问。 四、梳通第5自然段的字词,强调: 词类活用:不敢有株治(株治:动词活用为名词 株连治罪的情况) 通假字:亦曷故哉(“曷”通“何”) 句式: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倒装句) 五、分析品味第5自然段的内容 明确: 1.本段以“嗟夫”开头转入议论。在“大阉之乱”中普天下读书明理的“缙绅”能不依附阉党,危害国家的竟无几人,而“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的“匹夫”却能“激昂大义,蹈死不顾”,对比之中,越发使“五人”的形象光彩照人。本段连用两个问句引发人们进一步思考。 2.“五人”之死,使阉党“不敢复有株治”,魏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最后“投繯道路”以“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这本段作结,再一次高度评价了“五人”功绩。 六.课堂小结 明确:这一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课文的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第5自然段,有叙有议,并且叙议都是紧紧围着“五人”之“义”而写。 七.布置作业 1.熟读6、7自然段。 2.完成课后练习四。 3.思考:课后练习一中的2、3题。 第三课时 一.检查作业1、2两题(略) 二.梳通第6自然段的字词(梳通方式同第二课时) 明确:词类活用:……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老: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老死) 则尽其天年(尽: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享尽) 人皆得以隶使之(隶:名词做状语 像奴仆那样) 安能屈豪杰之流(屈:使动用法 使……屈身)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为之记(哀: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哀叹) 亦以明死生之大(明: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表明; 大: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重大意义) 特殊句式: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介宾结构后置) 强调:今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首领” “户牖”分别借指性命,家庭。)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社稷”:社,古义是土神;稷,古义是谷神。古时国君定时祭祀社稷,故以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三.分析品味第6、7自然段。 明确: 1.第6自然段与第5自然段共为第三部分,本段以“由是观之”领起;表明它紧承上文,但与第5自然段又不是机械的并列关系,而是由此及彼、层层深入的关系,是上一段内容的进一步展开。 2.首先,作者在揭露“今之高爵显位”为苟全性命而表现出的“辱人贱行”后,提出了一个问题:种种“辱人贱行”和“五人之死”相比,“轻重固何如哉”?苟且偷生,轻若鸿毛;仗义执言;重于泰山。“死生之大”,不言自明,随后,又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五人”之死对“四方之士”、“豪杰之流”的精神上所产生折积极影响,最后,明确作记的缘由及目的。 3.第7自然段补写贤士大夫的姓名,既含有赞扬之意,又回应前文。 四、归纳中心思想(可先由学生归纳后教师小结) 1.中民思想:本文高度评价了五位义士在反阉党斗争中不畏强暴、慷慨就义的事迹,充分肯定了以五位义士为首的苏州人民的抗暴斗争对国家的贡献和后世的影响,批判了缙绅们贪生怕死变节易志的无耻行径。 2.点出作者思想上的局限性(方法同上) 明确: A.作者所主张的“义”是站在反阉党的立场[1] [2]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课程资料教案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五人墓碑记》教案5,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致西伯利亚的囚徒》教案 |
下一篇文章: 《肖邦故园》教案1 |
|
|
|